跳转至

犀角

犀 角

〔原文〕苦酸咸寒。凉心泻肝,清胃中大热,祛风利痰,辟邪解毒。治伤寒时疫(1),发黄(2)发斑伤寒下早,热乘虚入胃则发斑;下迟,热留胃中亦发斑。吐血下血,蓄血(3)谵狂,痘疮黑陷。消痈化脓,定惊明目妊妇忌之能消胎气。时珍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饮食药物,必先入胃。角,犀之精华所聚,足阳明胃药也。故能入阳明,解一切毒,疗一切血,及惊狂斑痘之证。《抱朴子》曰:犀食百草之毒及棘,故能解毒,饮食有毒,以角搅之,则生白沫。乌而光润者胜,角尖尤胜鹿取茸,犀取尖,其精气尽在是也。现成器物,多被蒸煮,不堪入药。入汤剂磨汁用,入丸散锉细。纸裹纳怀中,待热捣之立碎《归田录》曰:人气粉犀。升麻为使。忌盐。

【讲解】(1)时疫:指有季节性流行性传染病。(2)发黄: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遍身皮肤或眼巩膜发黄的证状。(3)蓄血:病证名。指外感热病,邪热人里,与血相搏,而致瘀热蓄结于内的病证。

犀角以清心火,凉血解毒为主要功效。为犀科脊椎动物的角。商品分暹罗角和广角两类。暹罗角的原动物为亚洲所产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广角的原动物为非洲产的黑犀和白犀。暹罗角主产于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广角主产于非洲东部及东南部,均系进口药材。药用锯成小条,名犀角条;或刨成薄片,名犀角片;或锉成细末,名犀角粉;或磨汁服。

本品性属阴寒,味兼苦咸。归心、肝、胃三经。入心、肝血分,则可凉血定惊;入阳明胃经,又能清热解毒,尤善清心经邪热,解血分热毒而为清心火、解血毒之专病。故凡一切热证,邪入心肝之高热神昏,痉厥抽搐,或温毒内陷营血之发斑发黄,以及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下血等证,均为要品。其气清香,有清透不遏之功,故对斑疹热毒壅盛、不能透发者,用之尤佳。此外,也可用治热毒壅盛的疮疡肿毒或疔毒走黄等证。寒凉之品,血分之药,非热入营血者不宜轻用。

【临证应用】犀角用于温热病,热盛火炽,壮热不退,神昏谵语,常与连翘、麦冬、元参等配伍,如清宫汤;对温热病邪热入营,而见烦渴舌赤,夜寐不安者,可配银花、黄连、玄参等药以清营透热,如清营汤。若热陷心肝,症见高热烦躁、惊厥抽搐者,又常与羚羊角等息风止痉药配伍,如紫雪丹。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症,本品有较强的凉血止血作用,常与生地、丹皮等配伍,如犀角地黄汤。若温热病,热毒炽盛,发斑发疹,其色紫暗以及发黄者,常与石膏、玄参等配伍,如化斑汤。发黄则与清热解毒的大青叶、栀子等配伍,如犀角大青汤。疔疮痈肿,由于热毒壅盛而病势严重者,也可用本品以清解热毒。

【用量用法】 1 — 3克,多制散冲服,或磨汁服。孕妇慎用。畏川乌、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