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蒺藜子

蒺藜子

【原文】

苦温补肾,辛温泻肺气而散肝风,益精明目肝以散为补,凡补肝药,皆能明目。治虚劳腰痛,遗精带下,咳逆肺痿,乳闭癥瘕,痔漏阴㿉音颓。肾肝肺三经之病,催生堕胎剌蒺藜主恶血,故能破癥下胎。

沙苑蒺藜 绿色似肾故补肾。炒用亦可代茶。

剌蒺藜 三角有刺。去剌,酒拌蒸风家宜刺蒺藜,补肾则沙苑者为优。余功略同《瑞竹堂方》:齿牙打动者,蒺藜根烧灰敷之。

【讲解】

蒺藜子有二种:一为沙苑蒺藜,专补肝肾,固精缩尿,一为刺蒺藜,功能疏肝开郁,祛风明目。一补一散,差异较大,切不可混。沙苑子,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呈肾状形而稍扁,表面灰褐色或绿褐色光滑,别名沙苑子、潼蒺藜。刺蒺藜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实,又名白蒺藜。果实由五个小果聚合而成,小果表面呈绿色或灰白色,背部隆起,有许多网纹及小刺,并有一对长剌和短剌。全国各地均产。生用或盐水炒用。

沙苑蒺藜甘温,性涩。入肝、肾经。功专补肾,固精缩尿,并能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阳萎遗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还能用于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头昏目花。温补固涩之品,阴虚火旺及小便不利者忌用。

刺蒺藜苦辛,性平。辛能发散,苦能降泄,入肝、肺经。能升能降,能疏能补,功能平肝疏肝,祛风明目。适用于肝阳或风邪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多泪,风疹瘙痒以及肝气郁结之胸胁胀满,乳闭不通等证。至于书载治咳逆肺痿、乳闭癥瘕,难产等,有破癥下胎作用,现临床少用。

【临证应用】

沙苑蒺藜之功效与菟丝子相近,主治病证亦相类似,也是一味平补肝肾之药。主治肾虚腰痛,可单用或配杜仲、补骨脂等。若与煅龙骨、莲须、芡实等固肾涩精药同用,可治遗精,滑精,小便不禁,白带过多等,如金锁固精丸。与滋补肝肾药熟地、枸杞子、菊花、菟丝子等同用,治肝肾亏虚之头昏目花之证,有良效。

刺蒺藜用于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常与钩藤、珍珠母、天麻等同用。若系风邪所致者,则多与桑叶、菊花、决明子等配伍,如白蒺藜散,益增祛风热明目之功,以治风热上袭之目赤多泪之证。借其祛风之功,以起止痒之效,与蝉蜕、荆芥等同用,可治风疹瘙痒。肝气郁结之胸胁不舒、乳汁不下,可与疏肝理气药柴胡、香附、郁金、穿山甲等同用。

以上二药系两种植物,形态不同,作用有别。但沙苑蒺藜,在古代文献中也有称为白蒺藜的,如《本草衍义》上说:蒺藜有两种,一是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者,开小黄花,结芒刺;一是白蒺藜,出同州牧马处,于如羊内肾,大如黍粒,补肾药,今人多用,风家多用刺蒺藜也。这里所说的白蒺藜,即现在的沙苑蒺藜。因此,宋、明文献中记载的一些补肾药方中所用的白蒺藜,其实是沙苑蒺藜,而不是刺蒺藜。

二药虽同治目疾,但功效不同,主治有别。刺蒺藜善于散风热,故宜于风热所致的目赤多泪, 而沙苑蒺藜长于补肝肾,故适宜于肝肾不足的目暗不明,刺蒺藜无补益作用,宜加区别。

【用量用法】

沙苑蒺藜10 一20 克;刺蒺藜6 一15 克,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