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一节 望诊

第一节 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儿的全身和局部情况,从而获得与疾病有关辨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历代儿科医家把望诊列为四诊之首位。认为小儿“病于内,必形于外”,《幼科铁镜•十传》指出小儿"皆以望面色,审苗窍为主。”十分强调望诊在儿科诊断时的重要性,小儿肌肤娇嫩,反应灵敏。脏腑病证每能形诸于外,比成人更为明显。望诊中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等。望神色、望形态属整体望诊,而后四者则称之为分部望诊。

(一)望神态 人体精神状态可以反映内在脏腑机能活动的情况。如小儿形体壮实,面部表情灵活愉快,且有光彩,面色红润,声音洪亮,肢体活动灵敏,这是正气未伤,精神充足的表现,叫做“得神”,若形体羸瘦,面部表情呆滞,目无光彩,面色晦暗,声音低沉,意识不清,肢体活动迟钝,甚至不能自主,这是正气已伤,精神不足或精神失常的表现,叫做“失神”。

(二)望气色 色是指脏腑气血的外荣,脏腑发生病变,相应地反映于色泽,根据不同的色泽,综合病情,可以看出疾病的发展和演变,望色要注意察色的神气。一般说来,气怯则色必衰,其为虚可知;气壮色必盛,其为实可知。石芾南《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神气者,有光有体是也。光者外面明朗,体者里面润泽。”所以正常的肤色是红黄隐隐,鲜明润泽,表示气血充盈,有光有体,神气俱备,为健康无病。但也有稍偏白偏黄者,或随着四时气候不同而肤色亦微有变化者,均属正常范围。

(三)望面色 主要指望面部的色泽。《内经》说:“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故望面色,可以了解内脏气血的盛衰。正常小儿的面色,不论肤色如何,均宜红润而有光泽,有些小儿肤色较白,但白里透红,说明气血调和,脏腑功能良好。如果面色晦暗,枯槁无华,为气血不调,脏腑功能衰弱的表现。

面色主病:

1.面呈白色:多为寒证、虚证。主吐泻、主疳。因寒滞经脉,耗气失血,经脉空虚,气血不足则面色多白。白且浮肿为阳虚水泛,如肾病综合征。㿠白无华,唇爪色淡,多属血虚。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多为阳气暴脱,可见于循环衰竭,面色乍白乍黄者,多为虫疳。

2.面呈黄色:主疳、主积、主虚、主湿、主癥瘕、主疟。因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气血不足,皮肤缺少充养则见黄色。面黄而肌瘦,腹膨而懊憹者,为脾胃功能失调,常见于疳证。面黄无华,伴有白斑者为肠寄生虫病。面目俱黄而色鲜明者,为湿热内蕴之阳黄。面目黄而晦暗者,为寒湿阻滞之阴黄。新生儿一周内,面目黄染能自行消退者,为生理性黄疸,不属病态。

3.面呈青色:主痛、主惊、主瘀、主风、主寒。因寒凝脉络,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面色青白,哭闹不安,是里寒腹痛,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每见于惊风或癫癎发作之时。面唇青紫,呼吸急促,为肺气闭塞,气血瘀阻之重病。

4.面呈赤色:多为热证。主痰,主惊悸。赤色为血溢于皮肤脉络的表现,血得热则行,故热证多见赤色,面红目赤,咽痛红肿为外感风热。面色红赤为里热炽盛,或气郁痰火炽盛,赤而隐现青色,且双目幻视为热极生风,欲作惊痫。午后颧红,多为阴虚内热,或者停食。新生儿面色嫩红,为正常肤色,不属病态。

5.面呈黑色:主肾、主寒、主痛、主中邪痛。小儿先天肾气不足,寒邪壅遏,面多黑暗不荣。承浆青黑,主惊风抽搐。面色黧黑如烟煤,主中邪毒。青黑晦暗,为真脏色现,是肾气衰绝之证,不论新病久病皆属危证。小儿肤色红黑肥泽,筋骨强健者,系先天肾气充实之象。

(四)望形态 即观小儿形体和动态。形体的望诊,包括:头颅、囟门、躯干、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正当生长发育之际,故观察小儿的形态体质,可知小儿身体强弱,疾病的虚实和病情善恶,古代医家曾提出:“皮之滑涩测津液,理之疏密观营卫,肉之软坚定胃气,筋之粗细察肝血,骨之大小知肾气”。一般筋骨柔而且坚,肌肉丰满,皮毛致密,精神活泼者,多形体壮实,不易生病,若病也易治疗。如果形瘦发枯,筋骨软弱,每易感染疾病,治疗难见速效。

从整体来看,小儿形体结实,活动正常,为体质强壮,正气充盈的表现;形体瘦弱,肢体疲倦,活动迟钝,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征象,形体肥胖虚浮,多有痰湿;形体稍瘦低烧,多为阴虚。

病儿动静姿态,和疾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姿态。眼、面、口唇、手指或足趾时见振动,在急性热病中是发痉的先兆;在慢性虚损病中是阴亏,筋脉失养;四肢全体出现抽、搐、掣、顫、反、引、窜、视,多见于急慢惊风,为惊风八候。战慄则见于疟疾发作,或为病邪留连,正气集中抵抗而欲作战汗之兆。

1.望头部:颈项与头颅部。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中藏脑髓,为肝肾所主,而肾之华在发,故望头的形态和发的颜色,可以了解脑、肾、气血的盛衰。摇头不能自主的,为风病;发盛色黑,为肾气盛;发少稀疏,为肾气衰;黑发变黄,为血不足;发干枯而无光泽,为津气耗伤;发枯如穗,为血衰、疳积,发自脱落,为津燥液亏。

2.望颅囟顋頰:肾主骨髓,脊者髓之路,脑者髓之海。肝肾与督脉,行于脊骨,上会于脑,故望儿脑囟,能测知肝肾督脉之气与脑的盛衰。前囟为囟门,后囟名后脑顶门,头中心顶上名百会。凡小儿前后囟及百会开而虚软,或骨缝迟迟不合,为禀赋虚弱,精气不充所致,称为解颅。小儿头倾颈软,见于病后,多为阳气或精血大虚。《内经》:“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明夺矣。”倘因先天不足者,为五软之一。(见“五软”条)。望颅囟时,要注意面部顋颊外形的变化。如面肿,多见于水肿,有阴水与阳水之分。阳水肿,起病速,头面及上肢先肿;阴水肿,起病慢,下肢腹部,胸部先肿。腮肿起于突然,面色鲜红,或咽喉肿痛,为痄腮;腮肿局部焮红,灼热、疼痛,逐渐成脓者为腮痈。头面、颈项、顋颊亦肿,发热咽喉肿痛,或兼耳聋者为大头瘟,多由风温热毒,壅遏三阳所致。肿起下颌角,逐渐延向耳前耳后,初起肿如结核,渐大如李者,为发颐。

小儿颈项外形望诊应注章颈脉的动态。《灵枢•水肿》;“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颈脉动。”它有助于水病的诊断。

3.望皮肤、肌肉:小儿皮肤娇嫩;黄疸、肿胀、斑疹、痘疮反映最为明显。黄疸除辨别阳黄与阴黄以外,凡儿初生,面目通身皆黄如金色者为胎黄。肿与胀不同,全身浮肿,按之没指者为肿,或称水肿;全身消瘦,腹部鼓起而膨胀者为胀,或称疳胀;皮肤红如涂朱,为丹毒。发无定处的名赤遊丹。斑和疹都是皮肤上的病变,斑色红,点大如片,平摊于皮肤之上;疹形如粟粒,色红或高起。由于病因的不同,有麻疹和隐疹的区别。

肌肉为脾胃之气所充,观察肌肉,可以测知脾胃的盛衰,气血的有余不足。肌肉充盛的为脾胃气实;肌肉消瘦的为脾胃气虚。肥而润泽,是气血有余。瘦而干枯,为气血不足。

4.望四肢:小儿四肢异于正常,多为病候。如胫肿、胕肿、按之凹下为水肿;单独膝关节肿大为鹤膝。手足壅肿多为实证;手足枯细多属于虚。手足软弱,不能动作而不痛为痿;关于肿或不肿而痛,四肢运动困难为痹。手、足、头、项、肌肉软弱无力者为五软。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头项强不能俯视,口及肌肉硬者为五硬。小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迟不生,坐不能稳,为先天禀赋不足的五迟证候。

5.望胸腹:胸为心肺之外廓,初生儿胸廓软圆,随年龄的增长而与成人相似。胸廓显著畸形,多为病态。如胸廓凹陷或平扁的为小儿肺痨。胸廓凸起或如桶状的,为肺胀气壅。胸骨突出形如鸡胸者为佝偻病。但应与小儿久病喘咳,肺胀痰壅,攻于胸膈所致者相鉴别。

婴儿腹部大小与胸相仿,以后则较胸部为小,腹大有气和水之分,皮厚色苍者多属气;皮薄色亮的多属水。气为阳其胀速,每从上肿而渐下,能安卧;水为阴其胀缓,每从下而渐上,更兼喘咳不能平卧。脐突为脐疝,见于水肿为恶候。初生儿脐湿肿,口噤为脐风。

6.望脊背:背为阳,脊为督脉所贯。龟背多因风客于脊,入于骨髓,或由胎元不足,督脉空虚所致,亦有由于坐式不正常,以致形成脊柱弯曲变形,而成龟背者。角弓反张,多因风邪所伤。或高热灼脑,病在督脉,见于惊风,脐风,脑病。脊柱畸形,为小儿脊疳,发育不良。

(五)审苗窍 苗窍是指舌为心之苗——乃脏腑的外候,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苗窍和脏腑关系密切,脏腑一旦有病,每能反映于苗窍,故审察苗窍也是诊断中的重要环节。

1.察目:首先要观察眼神的变化,健康小儿则黑睛圆大,神采奕奕,为肝肾气血充沛的表现。反之眼无光采,二目无神或闭目不视,均为病态的表现。若见瞳孔缩小或不等,或散大而无反应,病必危重,再者还须观察眼球、眼睑、巩膜和结膜的情况:若眼睑结膜色淡,为血虚之象;巩膜色黄,为湿热蕴遏,常属黄疸;目赤主风热,眼泪汪汪,目红畏光,须防麻疹;眼结膜干燥,多为肝血不足,证属肝疳;眼睛睡时不能闭合——昏睡露睛,多属脾虚;眼睑浮肿,为水湿上泛,如阳水之证;目眶内陷,啼哭无泪,见于泄泻气虚液脱;若二目转动呆滞,或目上窜,均为惊痫之征。

2.察鼻:鼻塞流清涕,为感冒风寒;鼻流黄浊涕,为感冒风热,或感冒经久向愈之征;鼻衄多为肺经有热,血热妄行;鼻内生疮糜烂,多为肺火上炎;鼻孔干燥,为肺热伤津或外感燥邪;鼻翼煽动,为肺气闭塞所致。乳婴儿鼻塞不乳,常为鼻腔分泌物或异物阻塞所致。

3.察耳:小儿耳壳丰厚,颜色红润,是先天肾气充沛的表现。反之则属肾气不足或体质较差,如早产儿的耳壳即软而紧贴两颞,耳舟不清。耳内疼痛流脓,为肝胆火盛,如聤耳;耳背络脉隐现,耳尖发凉,兼身壮热多泪,常为麻疹之先兆;若以耳垂为中心的㳽漫肿胀,则为痄腮的表现。

4.察口唇:唇口属脾,唇色淡白,为气血亏虚。唇色鲜红,为邪热初盛;焦红为心脾郁热。唇焦紫黑,为血热伤阴。环唇青色,主肝木乘脾,须防抽搐惊掣。唇红肿痛,是脾经火热上炽。唇内及舌面出现白点,多是虫积。

5.察齿、龈:小儿出生后,五到十个月出现乳齿,如生长过晚为齿迟,属五迟之一。叶天士云: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小儿病看舌后,亦须验齿,热邪耗肾液者,齿色必黄。黄如酱瓣,宜救肾为要;热邪耗胃津者,齿色必紫,紫如干漆,宜安胃为主。若干燥如枯骨,是肾的津气耗竭。齿缝出血,多属胃热上冲,或血弱而虚火上浮,睡中齘齿,多属胃中有热,消化不良或虫积所致;若咬牙齘齿严重,须防急惊痉厥。但咬不啮,为热甚而牙关紧急。牙齿疼痛,须防龋齿。牙龈红肿疼痛,在初生儿称为重龈,是脾胃积热;龈根突出白点称为马牙。如有溃烂,须防走马牙疳。齿焦者,肾液枯;无垢者,胃阴竭。

6.察咽喉、腮、颚:咽喉是呼吸饮食的门户,与肺胃相通,关系至大;而乳蛾,喉痧,白喉等病,又多见于小儿,所诊小儿必须观察咽喉。凡吞嚥困难及疼痛,一侧或双侧红肿如蛾,或兼有发热的,是为乳蛾。扁桃体炎若红烂疼痛,同时发壮热而全身出现丹痧的为烂喉痧。如喉部肿痛或梗塞不通,有灰色的假膜,剔之难去,蔓延甚速的,是为白喉。若咽部潮热干痛、声音嘶嗄,或悬壅垂红肿不坠,吞咽困难疼痛的,多因口腔不洁,感染热毒所引起。

7.察腮颊:上颚等出现白色溃烂小点的,称为口疮,苔腮颚满口糜烂,色红而疼痛,称为口糜,上颚肿起如水泡,称为上颚痈。腮颚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称为鹅口疮;若两颊粘膜有小白点,周围红晕,为麻疹粘膜斑。

8.察舌象:舌为心之苗,许多心的病证在舌部往往有所反应。如舌上溃疡,称之为心疳(舌疳),是心火上炎的表现;舌体肿大,板硬麻木,舌色深红为木舌,多为心脾二经积热;舌吐唇外,缓缓收回者属吐舌,常为心经有热所致;舌出唇外,来回拌动,掉转不宁者为弄舌,多为大病之后,心气不足之象,也有属于智能低下者。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脏腑相关联,所以脏腑的病变,每能从舌象上反映出来。临床上望舌,主要观察舌体,舌质和舌苔这三方面的变化。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一旦患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发生变化。

(1)舌体:舌体嫩肿,舌边齿龈显著,多为脾肾阳虚,或有水饮痰湿内停;舌体肿大,色泽青紫,可见于中毒;舌体胖淡,舌起裂纹,多为气血两虚;舌体强硬,大多为热盛伤津;急性热病中出现舌体短缩,舌干绛者,则为热病伤津;经脉失养而挛缩。

(2)舌质:正常舌色淡红。若舌质淡白为气血虚亏,舌质绛红,舌有红刺,温热病为邪入营血;舌红少苔,甚则充苔而干者,则为阴虚火旺;舌质紫暗或紫红,为气血瘀滞;舌起粗大红刺,状如杨梅者,常为烂喉痧的舌象。

(3)舌苔:舌苔色白为寒;舌苔白腻为寒湿内滞,或寒痰与食积所致;舌苔燥黄为里热已炽;舌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热性病而见剥苔,多为阴伤津亏所致;小儿舌苔花剥,经久不愈,状如“地图”,多为胃之气阴不足所致,若见舌苔厚腻垢浊不化,伴便秘腹胀者,为宿食内滞,中焦气机阻塞,这种舌苔亦称“霉酱苔”。新生儿舌红无苔和乳婴儿的乳白苔,均属正常现象。此外小儿因吃某些药品、食物,往往舌苔被染,如吃红色糖果可呈红苔,吃橄榄、杨梅、茶叶呈黑苔,吃桔子水,蛋黄呈黄苔等,均不属病苔。染苔的色泽比较鲜艳而浮浅,与病苔不同,发现疑问,稍加追查,不难弄清。

在观察小儿舌象时,还应注意小儿伸舌的姿势。若舌尖上翘,则可造成舌尖和舌边淡红,还有的小儿舌体仅伸出一半,也会影响观察。

9.察二阴:前明指生殖器和尿道口,男孩阴囊不紧不松,稍有色素沉着者,是正常状态,为肾气充沛的表现。若阴囊松弛,色淡白者,多为体虚或发热之象;阴囊紧缩多为寒,阴囊时肿时复,啼哭肿大加甚,为疝气的表现;阴囊阴茎均肿,常为阴水的表现。女孩前阴红赤而湿,多属下焦湿热;若前阴潮湿瘙痒,须注意滴虫病。男孩尿道口发红,小便淋漓,也属湿热下注。小儿肛门潮湿红痛,证属“肛臀”;大便坚硬带鲜血,常为肛裂;便后直肠脱出,多属中气虚亏,见于脱肛。如舌卷囊缩,为肝肾气绝。

10.望斑疹、水痘和白㾦:瘀斑和皮疹,在小儿科甚为多见,特别是外感热病,热入营血阶段。凡是大红点或片状,平坦而不高出皮肤者,称之为斑。凡形如粟米高出皮肤者,称之为疹。一般讲,出疹者轻,发斑者重。由于斑疹的出现,每多挟斑带疹,故统称斑疹。

主要观察色泽与形态的变化,以及出没情况,如稀疏松浮,红活润泽为顺,邪浅病轻。稠密紧束,红如鸡冠,为热毒内盛。紫暗紫黑为血分热毒极盛,阴液大伤,病情危重。色淡红、淡紫或紫黑而晦暗,为气血不足,正气大衰,或阳气衰微,病情尤为危重。常伴肢冷,体温下降为虚斑,若斑现而即没,为邪毒内陷。

小儿有许多疾病均有发疹,如疹色暗红,先稀后密,先头胸后四肢,多为麻疹。疹色淡红,疹小稀疏,发出和隐没较快,可见于风疹。疹色如玫瑰红,疹细稠密,热退疹出,可见于幼儿急疹……应仔细鉴别。《疫疹一得》说:“血之体本红,血得其畅,则红而活,荣而润,敷布洋溢,是疹之佳境也。”可见其预后随小儿正气强弱而异。

在发热较久的小儿,若皮肤上见有状如针头的白色庖疹,犹如水泡而晶莹透明,高出皮肤者,即为白㾦。一般见于颈、项、胸、背、腋、腹部,尤以颈、项部为多,白㾦以晶亮饱满,境界清楚,㾦出后身热渐减,神情安定为顺,表示患儿正气充足,津液未伤,湿热有外泄之机。如白㾦反复出现,表示湿邪一时不易外透。若颗粒不饱满,色晦暗无光泽者,为热盛伤津,气液不足之象;㾦出后身热不减,或神志不清者,则为正气不足,津液枯竭,湿热不能外达之故,预后也较差。

11.望排泄物:主要指望大便、小便、痰液、呕吐物。一般说来,应从其色、质、量三方面进行观察。色白清稀者多属寒,色黄稠浊者多属热,其具体应用可结合闻、问、切诊综合分析。

(1)大便:新生儿产后即可排大便,一般24小时内皆应排出黑绿色稠粘无臭的胎便,2〜3天内渐转变为黄色质软有酸臭味的婴儿便,如生后二日内无粪便排出,称为锁肛。人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卵黄色,偶呈绿色,或混有凝块,每日3〜5次。人工喂养者,大便常呈淡黄色或带白色,质轻坚硬,微臭,每日1〜2次;较大小儿,大便呈黄色,干湿适中,每日1〜2次,属正常现象。若大便干燥、为阳明实热,或阴虚内热。乳儿大便溏薄,夹有白色凝块为内伤乳食,泄泻色淡如注,多泡沫,多为外感风寒。夏秋泄泻,色兼黄绿气臭,多为暑热熏蒸。久泻完谷,洞泄不止,多为脾肾阳虚。大便灰白,为脾阳不振,多见于阻塞性黄疸。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便时腹痛,多为痢疾。婴幼儿大便果酱色,伴阵发性哭闹,须防止肠套叠。大便纯血,或呈棕褐色,或似赤豆汤,伴急性腹痛,无里急后重,多见于出血性小肠疾患。

(2)小便:初生小儿一般生后36小时内皆排尿,若生后48小时仍无小便排出,称小便不通。如小便短赤,伴尿频、尿急、尿痛者,多为小儿淋证。尿色黄短或黄赤,甚至如浓茶,伴有纳呆,身目发黄者,多为湿热内蕴之黄疸。但天热汗多,饮水不足而致小便黄赤者,属正常现象。尿呈赤色、淡红、鲜红、黄褐、甚至尿如浓茶,或夹血块者,多为血尿。小便混浊不清,而排尿时无尿道涩痛,尿色白如米泔者称白浊。多见于饮食失调,脾胃虚弱之疳证。尿液澄清而量多,常见于阳虚寒盛之下消证,小便不通,甚至尿液点滴难出,常见于癃闭。

(3)痰饮:即来自肺、肺系(气管)的分泌物,由咳嗽经喉、口而排出。痰白清稀成液者,大多属寒证。痰黄稠粘者,多为热证。咳吐脓血,状如米粥者,大多见于热毒壅盛之肺痈。痰中带血,血色鲜红者,为热伤肺络,如小儿肺痨等病中常见。

(4)呕吐物:多指来自胃中的食物和分泌物。如呕吐物不化,朝食暮吐,兼面白肢冷者为寒吐。食入即吐,呈喷射状,呕吐物酸臭,伴渴喜凉饮者为热吐。婴幼儿惊恐呕吐,呕吐物常是清涎,伴睡卧惊惕等证,不难区别。

(5)望脐部:有无脐湿、脐疮、脐血、脐突等疾患。

12.望指纹形色:原其辨指纹之法起于唐人王超《水镜图诀》,创立风、气、命三关,关即指节也。风气命三字,即虎口至次指上中下三节之代名词。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透气关是邪较深;纹达命关则病尤重。若指纹延伸至指端为“透关射甲”,则病更重。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是血络瘀闭。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浅深、轻重、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临证时,医生用左手食指,拇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掌侧前沿,从指端向根部推几次,使指纹显现后,在自然光线下观察。

13.望指纹的内容:

(1)正常指纹:颜色红略兼青,不浮不沉,隐现于风关。

(2)异常指纹:古人论述很多,但失于庞杂,不得要领,清代陈复正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作为纲领,便于临床使用。

(3)浮沉分表里:邪在表者,正气抗争,纹应指而浮。邪在里者,气血趋向于救济内脏,故指纹亦应指而沉。

(4)红紫辨寒热:色艳红者,多属外感风寒。深红紫暗,多为热邪郁滞。青紫而粗,是肝经风热或食滞停痰。色青,主惊、主痛。青紫而黑,为风热邪气深重,郁闭血络,多属危证。黄色为脾虚。

(5)淡滞定虚实:色淡不泽者,多属虚证。由于气血不足,脉络得不到充分的濡润,故色淡不泽。色暗滞者,多属实证。由于邪气有余,困滞气血,所以色暗滞不活。

(6)三关测轻重:纹在风关者病轻,在气关者病重,在命关者病危,“透甲射关”者病情更为严重。

(7)在指纹形状方面:一般认为外感实热,纹多粗。内伤虚寒,纹多细。外感病,多向内弯。痰食内热,纹多向外弯。鱼刺状为惊风。水字状,为肺风痰咳。乙字状,为惊风或慢脾风。曲虫状,为疳积。流珠状,是饮食所伤……。所有这些,仅能作为辨证的参考。正因为如此,察指纹和切脉一样,也只是一种辅助的诊断方法,决不是唯一的根据,当指纹与证不相符肘,可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较正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