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一节 五脏辨证

第一节 五脏辨证

小儿由于其生理病理特点,在辨证论治中亦有其特点,除一般运用六经、八纲,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等方法,基本和成人相同外,前人还根据小儿机体的特点,创立了“五脏证治”的辨证论治体系。主要通过四诊搜集证候,按五脏所主加以分析归纳,对临床辨证有一定的帮助。其法首先见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以后张洁古、万密斋、王肯堂等各有所补充。兹综合如表1:

表1 五脏辨证纲要

五脏 所主 本病 色诊 脉象 辨证 性能表现
惊叫、直视、呵欠、项强、抽搐 寒:目珠青、手足挛缩,厥冷,呕涎
热:目赤,烦闷、口中气热,手足乱动,甚则抽搐
实:目直视、惊叫,颈项强急,甚则身反折强直
虚:咬牙,多呵欠,徐徐瘈疭
常有余
惊热 心悸,壮热,哭叫,渴饮,手足动摇。神乱不安 寒:形寒肢冷,心区憋闷,气短
热:目赤,壮热,口中气热,喜饮,欲就冷,手足烦扰
实:壮热,烦渴,哭叫,喜仰卧或昏睡,发惊搐
虚:神疲,气短,自汗,卧而动悸不安
为火为热
湿 体重、困倦,多睡,不思饮食,泄泻 迟(缓) 寒:腹胀,便溏,嗜卧,肢倦
热:目内黄,腹胀,口臭,便秽,尿黄
实:腹胀痛,矢气臭秽,身热饮水,泄泻黄赤
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昏睡,露睛
常不足
咳喘 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喘息,哽气或长出气,闷乱 寒: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喘闷,渴不喜饮
热:喘咳,呼吸不利,鼻干或衄血,手掐眉目鼻面
实:喘急,气粗,面赤,目突,稠痰不出,便秘尿赤
虚:哽气或长出气,喘而气少,皮毛干燥,面色白
娇脏
虚寒或虚热 目无精光,畏亮足胫逆冷,或舌红,少精,烦躁不眠 虚:阳虚:面浮,灰暗或㿠白,形寒便溏,尿清长或不禁
阴虚:舌红少津,烦躁不眠、便干,尿短
常虚

五脏证治:通过儿科不断临床实践,亦在不断向前发展。清代温热学说的创立,更加丰富了儿科学的治疗理论。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他们从临床中观察到儿科热性病居多,传变迅速。因此,不能机械地照搬用世俗通套之方。叶氏在《幼科要略》中提出,必须根据小儿生理特点进行辨证论治,预防疾病传变恶化,不能以见证施治来代替。叶氏对小儿热病的治疗法则,在五脏证治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序学说,以四时新感六淫之邪立论。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阐述了一种由外感而引起的昏迷、惊厥、四肢厥冷,身体壮热、为小儿暑厥。外感暑邪,为此病产生的主要病因。暑邪为阳,易伤心气入营而煎熬阴血,热伤津液,热极生风,燥伤肝,故易牵引肝风内动而出现痉厥。叶氏认为暑邪初在卫气,则为恶寒、头痛、气粗,热甚微渴,邪渐入营,则见谵语,烦躁,蒸热。舌绛,则为热陷心包。热伤肝,故见昏迷惊厥,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唇焦舌燥等证。若病入血分,反渴不多饮,唇舌绛赤,出现斑疹昏狂。这是叶氏卫气营血理论,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总之,小儿病的辨证论治,首先应当掌握小儿机体的特点,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运用五脏证治理论对小儿杂病进行治疗,运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和时序学说,对小儿热性病进行治疗。在实践中,对各种辨证方法应该恰当结合,灵活运用,才能做到确切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