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脐风

脐风

脐风是初生儿因断脐时处理不当、接触不洁之物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上以唇青口撮、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甚至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特征。患儿一般在出生后4〜7天发病,故俗称“四六风”、“七天风”,但也有极少数延至数周才发病的。发病越早,证候越重,死亡率越高;反之,发病越迟,证候相对较轻,死亡率也较低。本病乃我国解放前千百年来初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被称为“初生恶候”。解放后由于广泛实行新法接生,从而使脐风的发病率迅速下降,在许多地方已基本绝迹,只是在少数边远、贫困、文化科学落后的地区偶有发生。

〔病因病机〕

脐风主要由于断脐之时处理不当,或由于接触不洁之物。如剪脐带太短,结缚不紧,或用带有污垢的铁器断脐,或牵动脐带过甚等,致使风冷水湿之邪、秽浊污垢之毒从脐带创口侵入,郁结脐中,传入经络,继入脏腑,至使气血壅滞,运行不畅,经脉为邪毒所闭,肝脾为邪毒所伤,遂成脐风。

(一)风邪犯表 疾病初起,风寒水湿之邪由脐口侵犯经络。肺主表而先受部,肺气不宣则患儿喷嚏,啼哭不安。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红。

(二)邪犯肝脾 外邪由经络继入脏腑。脾受邪则牙关紧急、口撮不乳、四肢强直、肌肉挛急、腹凹如舟;肝风动则四肢抽搐,爪甲青紫。邪犯督脉,则角弓反张、颈项强直;木反侮金,肺复受累则呼吸不利、痰闭息屏;经脉壅遏,气滞血瘀则颜面青紫、指纹青紫。正盛邪实则壮热汗出;阳明热盛则大便秘结。由于病邪未及心窍,故神识尚清,且易为声、光、触动等刺激加重病情或诱发抽搐。本病若见脐边青黑者,乃邪毒攻脏所致,最为危重至险之候。

(三)气阴两虚 正邪相争,邪去正衰,气血俱亏,津液耗损,卫表不固,筋脉失于荣养,故形体羸瘦、稍动多汗;余邪未尽,气血未复,肌肉失荣,故乃见苦笑面容及四肢稍硬。舌质红绛为津亏,指纹色浅乃气虚。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本病多有接生时脐带处理不当,或剪脐用具不洁,或脐部包裹污染,或脐部护理不当史。

2.发病时间为出生后3〜14天,尤以4〜7天为常见。

3.患儿每有喷嚏多啼、张口不利、吮乳口松等先兆症状,临床称为先兆期。

4.具有典型的发作症状,如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腹壁板硬、大汗淋漓或发热、角弓反张、声光触动诱发抽搐等,临床称痉挛期。

5.倘见脐周青黑者最为危重,常因室息而死亡。

本病应与胎风、天钓相鉴别:

1.胎风:壮热、抽搐、牙关紧闭、痰涎壅盛,又称“胎惊风”。

2.天钓:壮热、眼目上翻、手足瘈疭。实际上是惊风的一个类型。

此二者尤以壮热与脐风之微热不同。

(二)论治要点

本病之特点系证情极为危急险恶,死亡率很高,历代医家均称之为“难治”,故应注意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尤以积极控制抽搐症状为急务。

1.驱风散寒,宣通经络,熄风止痉,内外兼治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撮风散为常用方剂。痰涎壅盛者辅以豁痰开窍;大便不通者佐以理气通腑;若邪从热化者又应兼用清热解毒。

2.由于本病之先兆症状及风邪犯表阶段一般较为短暂,故应及时准确掌握好邪犯肝脾之治疗,而控制抽搐。

3.由于本病牙关紧闭,难以服药,故外治法颇为重要。

(三)常见证治

1.风邪犯表:

证候:喷嚏多啼、烦躁不安,张口不利、吮乳口松、啼哭不安,无寒热,苔薄白、舌质淡红,指纹红。

治法:祛风散邪、疏经活络。

方例:玉真散。

2.邪犯肝脾:

证候:抽搐阵阵发作,额皱眉举,目拢面聚,口撮不乳,涎沫外溢,啼声不出。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强直,腹凹如舟。身热,痰壅息屏,面目青紫,汗出淋漓,指纹青紫。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止痉。

方例:撮风散。

若高热者加黄芩、黄连、生石膏;便秘者加枳实、大黄;多汗防伤明,加沙参、麦冬、玉竹、石斛。或用五虎追风散祛风豁痰、平肝止痉定搐。

3.气阴两虚:

证候:抽搐渐减,口撮渐松,可以张口吮乳,四肢强直缓解,形体消瘦,肢体少动,动则汗出,但仍呈苦笑面容。苔薄,舌质淡红。

治法:养阴益气,健脾和胃,

方例:人参养荣汤。

(四)临证权变

本病在整个病程中均可以出现兼证,其治疗原则是在各证主方中,同时加入佐治兼证之药物。

1.脐肿成疮,腐臭溃烂者,局部外治(见脐疮节);若伴壮热者,加梔子、黄连、黄芩、蒲公英等以解疮毒。

2.兼见喘咳者多为并发肺炎喘嗽,可加麻黄、杏仁、炒葶苈子、大枣以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汗多者去麻黄)。

3.兼见面色青灰、大汗淋漓、四肢厥逆、抽搐无力、呼吸微弱者为阳衰厥脱之危候,治以回阳固脱,方用参附汤。

4.若突然面色青紫,四肢厥逆,呼吸停止者,乃窒息痰厥,速刺人中,吸痰给氧,以恢复呼吸。

〔调护〕

1.病房要保持安静,光线宜偏暗淡,空气要流通,尽量不要触动患儿。防止强光、高声、触动、注射等对患儿的刺激,以免引起病情加重或抽搐发作。抽搐发作时不宜喂奶和服药。

2.内服药需用纱布过滤。

3.患儿应予头低侧卧位,以利于痰液的引流和清除。要及时吸痰,以免气道阻塞。

4.本病病程较长,且因牙关紧闭而不能进食,故应注意加强营养,以增强抗病能力。能吞咽者,尽量多次少量灌喂或滴喂乳汁;不能吞咽者要插胃管鼻饲。每次注入胃内的乳汁不宜太多,以免过饱引起反胃或抽搐。胃管可保留到能吞咽时再拔除。

〔应用例案〕

陈茗如长男希孟,初生三日,患噤口脐风,至三鼓时,哭声渐小,眼闭口噤,吮乳不得,以烛视之,见两眼角挨眉心处有黄色,上腭近咽喉处有一泡子,即以指甲轻轻刮破,随以中指抹去恶血,并用青布蘸甘草水洗之,不可令恶血入口,入则杀人。再以抹口药擦之,与木香、白蔻各三分,煎水化下沆瀣丹,利动脏腑,二便皆通。天明,啼声渐出,即能吮乳,此患立除,举家欢喜。但此而多病,调理半周,殊费苦心,今成伟男子矣。(李省斋《医案偶存》)

:古医籍记载有关挤风,不少均有“上腭有泡”及“眉心黄色”的描述,如万全《幼科发挥》、江瓘《名医类案》等。这在临床上似乎并非偶然,读者应于临床观察验证之,以丰富袓国医学的诊断内容。

〔简便验方〕

(一)内治法

1.僵蚕10个(炒黄),蝉蜕10个(炒黄),蜈松1条(炒黄),朱砂1.5克,牛黄0.15克,共研极细末。服法:每次服四分之一,乳汁送服,服药后1〜2小时,肠中雷鸣且转矢气者,即药已生效之征。(江育仁主编:《中医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7年第1版)

2.小儿锁喉散:全蝎梢(炒)2克、僵蚕(炒)3克、甘草2克、瞿麦3克、制川乌尖2克、蜈蚣2条(酒浸去头足,炒)。为极细末,先用少许吹鼻。但得嚏者可给药,后用薄荷7片煎汤,开药散2克内服。(同上)

3.五虎追风散:全蝎、天麻、僵蚕、蝉蜕、天南星各6克,另加朱砂0.6克,煎服,每日一剂(新生儿宜用半量)。口服有困难者可鼻饲。加减:热重加银花、连翘;痰粘稠加杏仁、远志、桔梗。此外应适当配合其它疗法。(同上)

(二)外治法

1.灯火灸:取穴囟门、眉心、人中、承浆、少商,各灸一燋;脐轮灸六燋;脐中灸一燋,共十三燋。操作方法,取灯芯草蘸麻油(花生油、茶油等均可),燃着后速按穴位点灸。(王伯岳主编《中医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一版)

2.吹鼻法:以脐风撮口方(《证治准绳》蜈蚣1条、蝎梢5个、僵蚕7个、瞿麦1.5克,为末),每次用0.3克吹入鼻中,如有反应而啼哭者,可用薄荷1克,煎汤调药末0.6克内服。本方亦有温经通络,驱风止痉之效。(同上)

〔文献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急欲乳不能食,因客风热入儿脐,流入心脾经,即舌厚苔燥,口不能乘乳,当凉心脾。”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初生剪脐,不定伤动,或风湿所乘,其轻者病在皮肤,而为脐疮不瘥;其重者则病入脏腑,而为脐风撮。亦如大人因破伤而感风,则牙关紧而口撮,病不能入食,身硬四肢厥逆,与此候颇同”。

《幼科铁镜•辨脐风》:“脐风初发,吸乳必较前稍松,两眼角挨眉心处,忽有黄色,宜急治之,治之最易;黄色到鼻,治之仍易;到人中、承浆,治之稍难;口不撮而微有吹嘘,犹可治也;至唇口收束锁紧、舌头强直,不必治矣。一见眼角、鼻及人中有黄色,而唇不撮者,曲儿小指揉外劳,即用灯火于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大指少商,各灸一燋,脐轮六燋,未落带,于带火燃,既落,于落处一燋,共十三燋,风便止,面黄即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