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水痘

水痘

水痘又名“水庖”、“水花”,是由外感时邪所致的急性庖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庖疹、结痂为特征。因其形椭圆如豆,浆液澄清,颜色透明,故称“水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最多,1〜4岁的小儿易于罹患。本病传染性强,容易散发流行。一般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病因病机〕

本病由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所致,邪自口鼻而入,侵袭肺胃二经,发于肌肤而为水痘。

邪毒一般只伤及卫分、气分、邪从气泄,发于肌表,故窜入营血者甚少,因而见证较天花、麻疹为轻。但患儿平时有无湿热蕴结等,应予以充分注意。

(一)邪伤肺卫 时邪病毒自口鼻侵入,伤及肺卫,肺合皮毛,主肃降,外邪袭肺,宣肃失常,故见发热、流涕、咳嗽等证。

(二)时邪入里 时邪内侵脾胃,脾主肌肉,邪毒与内湿相搏,外发肌表而以水痘布露。

(三)湿热炽盛 素体虚弱,邪盛正衰,湿热蕴结,内犯气营,则可见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痘点稠密、色红紫暗等证。

〔辨证论治〕

(―)辨证要领

1.本病有与水痘患者接触史。

2.庖疹形态大小不一,小如绿豆,大如豌豆,内含水液,周围有红晕,呈椭圆形。

本病应与天花、脓疱疮、丘疹样荨麻疹相区别。

1.天花:①任何年龄皆可发病的烈性传染病,传染迅速,常可引起大流行;②发热三天开始出疱疹;③有明显的见点、起胀、灌浆、结痂等过程;④大多一批同时出现,以头面四肢较多;⑤疱疹为圆形大小不等,深藏皮内,中央凹陷为脐形,不透亮,内含腋液;⑥癒后留有瘢痕。

2.脓疱疮:①多发生于夏季;②初起水泡皮薄光泽;③庖疹较少,内含脓液;④容易破溃,破溃后随脓液蔓延附近皮肤而续发之;⑤多见于头面部及四肢暴露部位。

3.丘疹样荨麻疹:①好发于夏季及秋季;②皮疹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痒感较甚;③丘疹顶端有疱疹,但较水痘小而坚实;④多见于下肢及腰背部;⑤不容易破损,不结痂;⑥易于反复发作。

(二)论治要点

水痘病情有轻重之分,一般可为卫气轻证与气营重证两大类型。在卫气,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在气营,当以清热凉营解毒。本病在病程中多于卫气而解,深入营分者少见。治疗本病,原则上不用温药。因水痘属于阳邪,温之则痂难落而成烂疮。

(三)常见证治

1.卫气轻证: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1~2日出疹,疹色红润,泡浆清亮,根盤红晕不明显,点粒稀疏,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例:银翘散。

2.气营重证:

证候: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痘疹稠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根盤红晕较著,或见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而干,脉象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营滋阴。

方例:腊梅解毒汤。

疹色深红者,加紫草、山梔;唇燥口干者,加麦冬、芦根;大便秘结者,加知母、火麻仁。若无腊梅则可以淡竹叶代之。

(四)临证权变

水痘邪毒一般只伤及卫分、气分,伤及营血者甚少。若热毒炽盛,内陷心肝,则可见壮热、昏迷、抽搐,舌红绛等症,治当解毒熄风,可选用清胃解毒汤加羚羊角(如无羚羊角则以山羊角10倍其量代之)钩藤、地龙、全蝎等以镇惊熄风。亦可服用安宫牛黄丸。若痘溃感染秽浊,则可见壮热,疹破、流脓,皮肤焮红肿痛,甚者溃烂成坏疽,舌苔黄厚,舌质红,脉数,此则当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法治之,宜用仙人活命饮加减。

〔调护〕

1.隔离患儿至全身疱疹结痂为止。

2.脱落的痂屑须浸入石灰水中,或用火烧毁,以免飞扬传染。

3.患儿忌食辛辣、煎炸、油腻食物,饮食只宜清淡。

4.宜明矾泡水洗浴,不宜接触冷水。

5.注意皮肤清洁,防止抓破溃烂。

〔应用例案〕

乐某某,男,1岁零3月,门诊。

仲春患儿发热,体温37.8°C,微咳流清涕,大便溏泻帯白冻,小便黄短,舌淡红,脉浮数。系感受时邪,表里不清,治拟解表导滞。处方:

桂枝6克 杭芍6克 粉葛6克 木香3克 云连1.5克 焦楂6克 砂仁3克 生姜2片 甘草1.5克 大枣2枚

次日复诊,头面出现水痘,皮肤发痒,夜烦惊惕,咳嗽,两目生眵,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舌尖赤,脉浮数。乃风邪湿热从肺卫而透,发为水痘,治以解表透疹,利湿和胃。处方:

升麻3克 葛根6克 杭芍6克 甘草1.5克 防风6克 蝉退3克 苡仁12克 生扁豆15克 车前子5克 神曲6克 麦芽6克 生姜2片 小枣5枚 尔后水痘渐出渐靥而安。

按:水痘属较轻的发疹性传染病,所以《婴童百问》说:“但用轻剂解之,即便痊可”。根据水痘由湿热兼风,郁于肌表而发的特点,化湿解毒法常宜始终配合应用。(《廖濬泉儿科区案》,云南出版社出版,1979年9月第1版。)

〔简便验方〕

1.银花10克 甘草3克,煎水代茶。

2.皮肤搔破流水,可用青黛踽极细末外扑以助结痂。

〔文献摘录〕

张杲《医说》:“疱疹证,此天行之病也”,称为“水疮”。《小儿药证直诀•疱疹候》:“其疱皮薄如水疱,破即易干而出无渐次,白色或淡红,冷冷有水浆者,谓之水痘”。

《证治准绳•幼科》:“小儿痘疮有正痘与水痘之不同……”《景岳全书》:“凡出水痘先十数点,一日后其顶尖上有水疱,二日、三日又出渐多,四日浑身作痒……七,八日乃癒……但与正痘不同,易出易靥,治以清热解毒为主。”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水痘皆因湿热成,外证多如大痘同,形圆顶尖含清水,易胀易靥不浆脓,初起荆防败毒散,加味导赤继相从。”

《医学精要》:“此证不必施治,尤忌温补,温补则痂难落而成烂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