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丹痧

丹痧

丹痧是由外感温热疫毒之邪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腐烂、全身布有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疹后有脱皮为主要特征。本病初起邪毒在表,迨至中、后期,热毒炽盛,则正虚邪恋,温热疫毒之邪未尽,易导致心肾等并发症。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2~8岁的儿童为多见。我国北方地区有流行,而长江流域则以散发病例为多。

〔病因病机〕

丹痧系温热疫毒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寒温失常之时,从口鼻侵入,蕴于肺胃所致。临床可分疫邪在表、毒在营血、肺胃阴伤辨之。

(一)疫邪在表 疫邪从口鼻而入,蕴于肺胃,郁而化火,上攻咽喉,故见恶寒发热,头痛咽痛,或咽喉红肿,或自腐糜烂,毒邪从肌表而透发为丹痧。

(二)毒在气营 热毒内燔,重灼营血,则痧疹色呈紫红或瘀点;热毒化火,火必归心,舌为心之苗,心火燔灼,故舌生芒刺,状如杨梅,俗称“杨梅舌”;若邪毒炽盛,内陷心肝,则可出现抽风、昏迷等重笃症状。

(三)肺胃阴伤 温毒之邪,最易耗津伤液。肺阴不足,则可见皮肤干燥、脱屑,时有咽干,出汗,面呈潮红;若胃阴不足,则可见食欲不振,口唇干燥,大便秘结,神疲乏力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有与丹痧患者接触史。

2.初起突然壮热、寒战、头痛、咽喉焮红肿痛。

3.发热一天后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颈部、胸背和四肢等处,继而密布周身,融合成片,状若涂丹;若用手指按压,可使红晕暂退,显出苍白颜色。

4.口唇周围苍白,肘前、腋窝、腹股沟等处有皱褶红线。

5.舌质红绛起刺,呈“杨梅舌”。

6.经过3〜7天后身热渐退,咽喉腐烂疼痛减轻,皮肤开始脱屑,状如鳞片,约2周后脱尽。

本病应与麻疹、风疹相鉴别。(参见“麻疹”)

(二)论治要点 丹痧为温疫毒邪。温毒最易伤阴,且痧毒以外透为顺,故透痧、解毒与保津为本病的基本治则。早期邪在肺卫,辛凉宣透,佐以解毒利咽,如芦根、牛蒡子、薄荷、蝉衣、板蓝根、马勃等;发痧期邪入气营,清气凉血,解毒化痧,痧化则喉腐自愈,如石膏、生地、丹皮、芦根、牛蒡子、连翘之类;后期肺卫阴伤,养阴为主,佐清余热,如生地、沙参、麦冬、石斛、连翘等。

(三)常见证治

1.邪在肺卫: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恶寒,灼热无汗,咽喉红肿疼痛,影响吞咽,皮肤潮红,可见隐约细小红点,状如锦纹。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红,脉浮数有力。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方例:解肌透痧汤。

2.毒在气营:

证候:壮热不解,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白腐糜烂,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瘀点。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退色,见疹1〜2天后,舌质刺红,舌苔黄糙,3〜4天后,舌面光红起刺,舌苔呈剥脱状,如杨梅,又称“猫舌”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例:凉营清气汤。

3.疹后阴伤:

证候:丹痧布齐后1〜2天,皮肤开始脱屑,此时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亦渐减轻,但仍有低热,唇口干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例:沙参麦门冬汤。

若口渴引欲,舌绛干裂者,加玄参、桔梗、鲜芦根;大便干结者,加肥知母、火麻仁等。此外,本病除内服药外,还应结合使用锡类散、珠黄散吹喉,增强消肿解毒之作用。

(四)临证权变

若患儿因邪热留连日久,耗气伤阴较甚,可致心失所养,临床可并见心悸怔忡,当用清心、安神、镇惊之法,可选用清宫汤和朱砂安神丸化裁;若邪毒弥漫三焦不解,气机失畅,则可致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肾气不化,水液布输失常,证见周身水肿,二便失调,又当分利水湿,清热解毒,可选用大橘皮汤加减。

〔调护〕

1.患儿宜充分休息,以防并发症。

2.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3.患儿及疑似者,均应隔离治疗6天。

4.对巳接触本病者应检疫现察7天。

5.保护易感儿童,冬春流行季节,不到公共场所。

〔应用例案〕

余某某,女,9岁,1963年2月9日门诊。

患儿发热五天(体温39.8°C),遍身红疹隐约,融合成片,咽喉疼痛,鼻衄微咳喷嚏,面色潮红,夜烦口干,食少便溏,环口略苍白,舌尖红赤起刺,脉浮数。系感受时邪,蕴结肺胃,疫毒化火,薰蒸营血,发为丹痧,治以辛凉解肌透表。处方:

荆芥6克 牛蒡子6克 连翘10克 金银花6克 甘草3克 蝉蜕3克 赤芍10克 桑叶10克 丹皮6克 粉葛10克 竹叶6克 板蓝根10克

复诊:丹痧尽透,发热渐退(体温38.5°C),咽喉痒痛,

咳嗽涕中带血,夜烦,腹胀食少,舌光红起刺,脉细数。痧毒已泄而伏火内积,法以清散。处方:

生地15克 玄参6克 连翘10克 甘草3克 赤芍10克 丹皮6克 川贝母6克 枳壳6克 桑叶10克 木通5克 竹叶6克 金银花10克 郁金6克

三诊:丹痧巳退,皮肤脱屑,潮热(体温37.5°C)鼻衄,右颌下有核作痛,咳嗽,夜烦,唇干,舌赤红转润,脉细数。温邪伤阴,火毒未清,肝肺燥热,治宜养阴清肺,泄热解毒。处方:

生地15克 赤芍10克 丹皮6克 甘草3克 白茅根12克 侧柏叶10克 川贝母6克 牛蒡子6克 连翘10克 玄参6克 金银花6克 白薇5克 藕节3个

按:丹痧属温热病范畴,古人总结了较为完整的经验,即初起辛凉透解,继用清热解毒,终宜甘寒救液。本病例门诊治疗先以辛凉解肌,使痧邪得透,继用清热解毒凉血之品,清其余焰,病遂藿然。(《廖濬泉儿科医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9月第一版)。

〔简便验方〕

石青合剂:生石膏1800克,大青叶900克,生甘草240克,上药加水煎熬去渣,浓缩至450毫升,再加糖浆150毫升,每日用量30〜40毫升,分3〜4次服用。

〔文献摘录〕

《喉痧证治概要》:“……烂喉丹痧者何也?因此症发于夏秋者少,冬春者多,乃冬不藏精,冬应寒而反温,春犹寒禁,春应温而反冷,经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酿成疫疠之邪也。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疫毒郁于内,蒸腾肺胃二经,厥少之火乘势上亢,于是发为烂喉丹痧也”。

《烂喉丹痧辑要》:“疫疠秽邪,从口鼻吸受,分布三焦,弥漫神识,不是风寒客邪,亦非停滞里症。故发散消导,即犯劫津之戒,与伤寒六经不大相同。今喉痛、丹痧,舌如朱,神躁暮昏,上受秽邪,逆走膻中,当清血络,以防结闭,然必大用解毒,以驱其秽……”。

“烂喉丹痧,至危之症也。寒暖非时,郁成疠毒,一乡传染相同,即是天行之瘟疫也”。

“喉痧一证,皆因温疫之气,由口鼻吸入,直犯肺胃,流行经络,蕴而为患。上窜肺系则肿痛,外达皮肤为痧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