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发热

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高出正常指标而言,它是儿科病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以全身或部分肌肤灼热,脉数等为主要特征。

发热和热证不是同一概念,故热证而无发热者非本篇论述范围。同时,小儿发热的高低以及病情的轻重与患儿体质的强弱、正气盛衰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不能以发热的高低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根据。

发热的辨治基本原则是:属外感发热者,按卫气营血或六经辨证论治;属内伤发热者,按脏腑、气血津液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一)外感

外感发热常由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临床可见为风寒外入、暑湿郁蒸、燥气上犯、疫气相染。

1.风寒外入:小儿腠理疏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外袭皮毛,郁于肌腠,寒主收引,致卫阳之气外闭,毛窍不通,秽浊之气,不能外泄,致使肌腠闭郁而为热。

由于小儿的个体差异,风寒之邪入于里亦可化热而成里热实证。因感受风邪之后,若从寒化则成风寒,若从热化则成风热,风寒、风热皆可发热,不过发热的机理不同而已。

2.暑湿郁蒸:暑即夏日炎热,暑令大行,小儿感受暑邪发热者,称为伤暑发热。其中又可分为阴暑、阳暑,暑湿。所谓阴暑,是因暑而受寒,小儿畏暑贪凉,不避寒气,或居深堂广厦,或在乍热乍寒之时,未能及时涤减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因属暑月受寒,虽名“阴暑”,实即“伤寒”。所谓阳暑,是因小儿常在烈日之中,或坐于热地之上,或恣意冷浴所致。其证发热头痛,大汗大渴。暑湿,是因为暑月炎天烈日,时当长夏,湿令大行,小儿处此气交之中,暑邪感于外,生冷戕于中,暑湿相合而成。

3.燥气上犯:秋天燥气当令,必有凉气感人,小儿肤薄肌嫩,若调理失宜,易感秋凉燥气,伤于肺卫而为病。燥有温凉之分,初秋高热,秋乘夏后火之余焰未熄,感而受之,燥从热化,则为“温燥”;如深秋凉爽,接近寒冬,阴凝则燥,感而受之,燥从寒化,则为“凉燥”,所谓温燥,凉燥,实则是秋令感冒,寒化与热化的两种证候。

以上六淫致病,均可有发热的临床表现,此皆由于邪正相争而作用于抗御病邪的能力,因此,外感六淫的发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正气抗御病邪过程的反应。

4.疫气相染 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较强传染性的致病邪气。临床以发病急,发热高,病情重,传染性强等为特点。

(二)内伤

1.内伤乳食: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所伤。如果饮食不节,生冷过度,饮食内停,伤害脾阳,脾虚不运,水湿不化,郁蒸为热。若积久不治,或误用攻下之法,脾胃愈损,脾损不能化津,而津液消亡,阳损及阴,亦可发展成疳热。

2.五脏积热:小儿体禀纯阳,阳邪易动,又是稚阴,津液易伤。若过食辛辣番燥炙煿之物、辛辣走窜,番燥动火,致使脏腑生热,或误服温热峻补,致使脏腑积热。诸如心脾积热而口舌生疮;肝经热炽而两目赤肿,肺火炽盛而鼻孔赤烂;胆热肾火而两耳化脓;脾胃积热而口鼻流涎且伴有发热。

3.惊恐内迫:小儿神志怯弱,肾常不足,易受惊恐。如耳闻异声,目睹异物,或大声呼叫,失足跌仆等均可卒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内迫,易动五志之火,火动则阳旺,阳旺则火炽,阳旺火炽引动肝风,风火相煽则致发热惊搐。

4.阴阳失调:小儿阴阳二气均不足,最易偏盛偏衰,在患病过程中,阳热易亢,阴液易伤,终成阴虚阳盛之发热;亦有表里俱实,略施汗下,用药偏凉,而致阳衰阴盛,表里俱虚,气不归原,阳浮于外之阳虚发热。

5.气血虚损:气属阳主动,气虚神怯,致真阳浮散于外而发热。此即内伤元气,则真阳下陷,内生虚热;血属阴主静,血虚津耗,可致虚阳独盛而蒸蒸发热。此因阴血虚而阳独盛。”

6.脏腑虚衰:小儿肺娇、肾弱,脾胃不足,凡大病之后,失于调养,津血虚耗,均可致脏腑虚损,而成虚性发热,此等发热,多由金燥水亏,阳热亢奋,虚火上炎,水不济火之故。或为呕吐下痢,脾胃阴虚而发热。此外,痨瘵损肺,肺津耗伤,而致骨蒸潮热者,亦不少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小儿发热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共同症状,临床辨证颇为复杂,其原因虽多,但在辨证分型上不外寒、热、虚、实四类。

(1)辨表里:表证发热,除发热外,还伴见恶寒(或恶见),舌苔薄白,脉浮,或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里证发热,除发热外,还伴见汗出,烦渴饮冷,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洪数等。

(2)辨虚实:实热症现壮热烦渴,腹满拒按,甚则神昏谵语,尿赤便结,苔黄脉洪数等;虚热症现潮热盗汗、消瘦、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2.辨别病因:如伤寒发热,临床见恶寒较重,发热较轻,并伴有头痛身疼,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温病发热,多有起病急,热势高,热象显,易伤津劫液等特点,初起多壮热,并伴有口渴、舌红、脉浮数等。

3.注意发热的特点:①发热恶寒多见外感表证。②寒热往来是邪踞半表半里,即寒时不热,热时不寒,往往一日一至数次发作。③壮热烦渴是里热炽盛的表现,常为阳明经、府证的特点。④日晡发热是肠胃燥热内结所致,常兼见痞、满、燥、实、手足汗出等腑实症状。⑤阴虚潮热是以五心烦热为特征,常伴有盗汗、颧赤、口咽干燥、舌少苔质红,脉细数等症状。⑥身热不扬是发热不甚,多在午后,常伴有身重倦怠,胸闷呕噁,苔腻等症状。⑦夜热早凉为邪热入里、深陷营血分所致。常伴有斑疹隐隐,出血或神昏谵语,舌绛等症状。⑧上热下寒为乳食内伤脾胃,内积不化,郁蒸为热。⑨发热肢厥有热深厥深和真寒假热二证。热深厥深者,可见发热肢厥,心烦口渴,唇舌俱红,脉数纹紫等;真寒假热者,可见发热肢厥,必伴下利清谷,脉沉微欲绝,唇舌俱淡等症状。

4.分辨发热的部位:全身发热,后枕比前额热,多属外感表热;两太阳穴热,多属伏热,常因表热转入里热,预示午后将发高热;手背热,多属表热证;手心热,常为阴虚或停食;手足烦热,多为内滞乳食;身热尿凉,内有伏热,或出疹;身热臀凉,多为表证;身热臀热,多属表里俱热证;身热手足凉,重证外感,肌腠郁闭,兼有里热或营分有热。

5.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鉴别见表3:

表3

分类 外感发热 内伤发热
发热方式 急迫 缓慢
病程与传变 病程较短,病情较变快 病程较长,病情变化少
发热情况 可有壮热,手背热高于手心 一般为低热,或仅自觉发热,手心热高于手背
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实证 多表现为虚证
脉象 多有力而数 多无力或细数
舌象 可见薄白苔或黄苔 一般少苔或无苔或薄白苔,舌淡或红绛

(二)论治要点

小儿发热极重审因求治。如表证无汗者,当以汗解,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里热便秘者,当通腑泻热,即谓“急下存阴”之意。内有积滞者,当消积导滞,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中满者,泻之于内”。阴虚发热者,当养阴滋液。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者,当滋水益阴,补水以制火,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大热大渴实证实热者,当用寒凉,泻火解毒。总之,应辨证明确,方能用汗、清、泻下,疑似之间,但求和平,不得妄用攻下之法。

(三)常见证治

1.外感发热:

(1)外感风寒:

证候:发热恶寒,无汗,蜷缩畏冷,头痛身疼,鼻塞不通,喷嚏,鼻流清涕,咳嗽痰清,口和不渴,二便自调,脉象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方例:荆防败毒散。

若患儿年幼体弱,去羌活、独活;食欲不振者,加神曲、桂肉;有化热之势者加黄芩;素体阳虚者加人参。

(2)外感风热: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鼻流浊涕,头昏多眵,口干微渴,咳嗽,咽红,或喉核赤肿,唇舌红,舌苔薄黄,脉象浮数,指纹多浮紫。

治法:辛凉解表。

方例:银翘散。口渴甚者,加花粉;胸膈痞闷者加藿香、郁金;鼻衄者,去荆芥、豆豉加侧柏叶、白茅根;咽喉肿痛者加马勃、玄参、板兰根;咳嗽甚者,加杏仁、前胡。

(3)伤暑发热:

①阴暑发热:

证候:发热无汗,恶寒流涕,一身拘急,肢节痉痛,心烦气短,舌苔白滑,脉象浮紧或浮濡。

治法:清暑解表。

方例:香薷饮。若舌苔黄加黄连;舌苔厚腻加茯苓、甘草;关节疼痛、兼有吐泻霍乱转筋者,加木瓜。

②阳暑发热:

证候:壮热心烦,蒸蒸自汗,口渴引饮,头昏,躁扰不寐或面垢喘咳,或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面赤唇红,舌红苔白,脉浮洪数,指纹青紫。

治法:清暑解表,养阴生津。

方例:王氏清暑益气汤。渴甚者,加生石膏、花粉;呕吐者,加竹茹;泄泻者,加葛根、藿香;舌苔腻者,加苡米、佩兰;纳呆加生谷芽、生麦芽;咳喘者,加杏仁、瓜蒌。

(4)湿热发热:

证候:日晡发热,身热不扬,流涕咳嗽,头昏身重,胸痞不饥,渴不思饮,或见咽红,大便稠粘,小便短少,唇舌色红,舌苔白或黄或厚腻,脉象濡数,指纹青紫。

治法:清热渗湿,芳香化浊。

方例:甘露消毒丹。热重湿轻者,去菖蒲加黄连;湿重热轻者,可选用达原饮。

(5)燥邪发热:

①温燥发热:

证候:身热口渴,咽干口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燥,脉浮数,指纹紫。

治法:清宣凉润。

方例:桑杏汤。肺热甚者,加黄芩;咽喉肿痛者,加射干、牛子、板兰根;目赤者,加菊花、夏枯草;燥咳无痰者,加玄参、麦冬。大便燥结者,加生地、玄参。

②凉燥发热:

证候:发热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苔白,脉象浮数或浮弦,指纹青浮。

治法:轻宣温润,宣肺化痰。

方例:杏苏散。

2.内伤发热:

(1)食积发热:

证候:发热以暮夜尤甚,不欲饮食,腹壁灼热,手心发热,夜卧不安,嗳腐吞酸,胸腹胀满,疼痛拒按,便秘或泻下酸臭,面色青黄,山根色青,唇红苔白厚,脉象沉滑,指纹紫滞。

治法:消食、导滞、清热。

方例:保和丸。大便秘结、腹胀、苔浊者,可合入小承气汤。

(2)惊恐内迫发热:

证候:发热自汗,心悸不宁,睡中惊叫,烦躁少寐,面青腮赤,唇舌色红,脉象弦数,指纹青紫。

治法: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方例:朱砂安神丸加白芍、磁石、龙骨、牡蛎。

(3)气虚发热:

证候:发热恶风,自汗气短,神怯倦怠,便溏,面色㿠白,舌质淡而胖嫩,舌苔薄白,脉象虚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益气补虚。

方例: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

证候:发热汗出,肢凉,倦怠乏力,食纳不佳,眼眶凹入,囟门下陷,大便泄泻,面色青白,两颧发赤,唇舌淡白,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甘温除热。

方例:轻证选用六神散;若泄泻不止,肢厥脉微者,选用附桂理中汤;若呼吸短促,大汗如珠,脉细欲绝,甚则抽搐惊厥者,选用参附龙牡救逆场。

(5)血虚发热:

证候:发热夜甚,头昏眼花,甚则心悸,口燥咽干,或烦渴不眠,颜面苍白,两颧发红,眼睑爪甲淡白,大便燥结,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虚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益气补血。

方例:圣愈汤。或以补血养阴,滋肾养肝之法,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当归、白芍、龟板、制首乌之类。

(6)阴虚发热:

证候:发热夜甚,五心潮热,盗汗体瘦,两颧发赤,咽干,干咳无痰,舌质鲜红,少苔或无苔,唇樱红而干,脉细数,指纹紫滞。

治法:养阴润燥,清热除烦。

方例:秦艽鳖甲汤。若咽喉干燥及疼痛者,加玄参、麦冬、桔梗。

〔调护〕

1.加强小儿护理,慎衣食,谨调护,防止六淫侵袭。

2.“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小儿乳食应按时、定量,特别是生冷瓜果,尤宜节戒。

3.凡疫痨之邪流行季节,不要带小儿在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病邪。

4.避免小儿乍闻异声,乍看异物。

5.凡大病之后,必须注意饮食营养与药物调理。

6.定期进行体格检査,有病早治。

〔应用例案〕

例一、鲍某某,女,2岁,门诊号,20712

外感夹食,发热二天,鼻流清涕,纳呆作噁,二便尙可,舌苔厚腻。治以疏消。处方:

淡豆豉9克 荆芥4.5克 防风4.5克 带叶苏梗4.5克 陈皮3克 采芸曲9克 炒山楂9克 炒炽壳4.5克 桔梗3克 二剂即安。

按:小儿感冒,常见兼夹食滞,此例为外感风寒兼夹食滞,疏解消导并用,二剂热退食消而愈。(摘自《幼科刍言•呼吸道疾病》)

例二、一小儿年方五岁,五、六月间身热不退,昼夜烦躁异常,身如枯柴,口渴喜饮,小便清长。医者汗、吐、和、解均施,未效。察其证纯是内热,何以小便清长,且神识清楚,绝不似外邪塞窍者比。静坐思之,小便长者,热在血分而不在气分,不须芩、连、知、柏苦寒之味,以治实热,于是用大生地十两、阿胶二两,麦冬去心二两,共煎浓膏一大碗,以开水冲化,代茶服之。一日而头有汗,二日而汗至胸,三日而汗至腰,四日而汗出足底,热退身凉,后以清凉食物,调养而安。(《尙友堂医案》)

按:甘寒为滋,苦寒为清。阴虚而生内热,宜滋不宜清。明于气血之辨,虚实之分,此案得之。

〔简便验方〕

1.紫苏10克,蒲公英10克,生姜二片,水煎服,毎日一剂,分3〜4次服。

2.葱姜红糖汤:葱白头(连须)3〜7个,生姜3〜5片,浓煎后加糖适量,热服取汁,适用于风寒外感发热初起。

3.大热大汗烦渴者,用生石膏适量煮水内服,或用白萝卜汁、青果汁内服。

4.鲜芦根,淡竹叶,板蓝根煎水内服。(以上均摘自《中医儿科学》)

〔文献摘录〕

《幼科全书•发热》:“凡伤风发热,其证汗出身热,呵欠面赤,目涩多肿,恶风喘气,此固解衣受风所致,宜疏风解肌退热,先服紫葛解肌汤,发去风邪,俟热之时,再服凉惊丸以防内热”。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诸身热》:“小儿身体发热,气促鼻塞,清涕喷嚏,寒毛立,眼泪出,或出痰水,此为伤寒”。

《温病条辨•下焦篇》:“邪热久羁,吸灼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证治汇补•发热》:“更有内伤劳倦,似阳明白虎,发热昼夜不减,此气血两虚,故亦齐作无间,脉必重按无力,仍当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