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消渴

消渴

消渴是由阴虚燥热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且小儿发病较少。然一旦患上此病,往往影响生长发育。若经久不愈,可并发疮疖、痈疽,骨蒸劳嗽、水肿等其他疾病而导致阴竭阳亡的危候。

本证多因先天禀赋虚弱,素体阴虚,复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和情志失调等因素影响,以致机体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肺、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而成。

现代医学所称的“糖尿病”与本病基本一致,现代医学所称的“尿崩症”亦具有本病的一些特点,可参考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之本在阴虚,其标在燥热,多因饮食不节、禀赋不足、劳倦内伤、情志不遂所致。

(一)饮食不节 小儿嗜食肥甘、炙煿之品,积滞胃肠,郁而化热伤津,发为本病。

(二)禀赋不足 若父母体弱多病,精衰血少,可致小儿胎禀怯弱。若五脏虚羸,则精气不足。气血虚弱,肾无精可藏,复因调摄失宜,终至精亏液竭而发为消渴。

(三)劳倦内伤 患儿素体虚弱,终日坐卧少动,课业劳累,心脾受损,气血化源不足,脾不为胃行其津液,上亏于肺,又不能化生气血精微下归滋养先天之肾,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益干”,终至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四)情志不遂 七情过度,皆可郁而化火,化燥伤阴而发本病。

所以,本病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至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阴愈虚;消渴病变的部位虽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胃)、肾三脏,尤责之在肾。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消各有主症。口渴多饮为上消最常见之主证,其特点是病程较长,口渴多饮,得水暂缓,移时复渴,不分昼夜。多食易消为中消之主证,其特点是虽能多食,仅解一时之饥,片刻复饥,不分昼夜,饮食不为肌肤。多尿为下消之主证,其待点是尿频量多,逐渐加重,经久不减,不分昼夜,或有甜味。

2.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标本互为因果,常因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的不同,而表现各有偏重,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阴损阳,导致阴阳俱虚之证。

3.本病早期或经治疗之后,临床表现不明显时,当以辨病为主。如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则以辨证为主。

4.辨明本证与并发症:本证与并发症的关系,一般以本证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儿先见本证,随病情发展而出现并发症,但少数患儿与此相反,“三多”和消瘦的本证不明显,有时竟被家长忽略,常因痈疽、眼疾、心血管疾病而发现本病。

消渴病须注意与口渴症和夏季热相鉴别:

1.口渴症:系指口渴饮水的临床症状,尤为外感热病所常见,与消渴病的口渴引饮相类似,但外感热病之口渴无多饮,多食、多尿并见的特点。

2.夏季热:本病与消渴病均具有多饮、多渴、多尿的特点,但夏季热有长期发热不退、有明显季节性及秋凉自愈的特点。

(二)论治要点

本病的基本病理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则。由于本病的发病过程,常以阴虚燥热开始,随着病情的发展,则逐渐损及元气精血,久则由阴损阳,发展为阴阳两虚或以阳虚为主之证。因此,在治疗上除了运用清热生津、益气养阴的基本治则外,还应针对三消之主次,病之新久,配合清热泻火,润燥生津,益气健脾,养血补虚,以及温阳涩精等治法。由于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本病虽上焦有热,但苦寒凉药皆不可重用和久用,应据病情,适可而止,免伐小儿生生之气。对于过于滋腻之品也应慎用,否则可助湿伤阳,碍脾运化。至于中消胃热伤津所致便秘,攻下之品应当慎用,免伤正气。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一但辨明本证与并发证的关系,在治疗上不可舍本逐末,忽略对本病的治疗。

(三)常见证治

1.上消(肺热津伤):

证候: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或伴遗尿,舌尖边红,苔薄黄、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例:消渴方。

若脉洪无力、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者,乃肺肾气阴两虚,可用二冬汤。若舌苔黄燥,烦渴引饮,脉洪大者,乃肺胃热炽,损耗气阴之候,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2.中消(胃热炽盛):

证候: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保津。

方例:玉女煎加黄连、栀子。

若大便秘结者,可加玄参。若兼上消口渴多饮气短乏力者,宜选白虎加人参汤。

3.下消:

(1)肾阴亏虚:

证候:尿频量多,浊如膏脂或尿甜,口干舌燥,腰膝痠软,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方例:六味地黄丸。

若肾阴不足,肾虚偏盛者,宜加龙骨、牡蛎、桑螵蛸、黄柏、知母。

(2)阴阳两虚:

证候:小便频数,混浊如泔,甚则饮一溲一,咽干舌燥,面容憔悴,形体消瘦,面色黧黑,耳轮干枯,腰膝痠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滋肾、固涩。

方例:《金匮》肾气丸。若以多饮多尿为主,他证不显著者,可选用滋膵饮,其用量宜大。

(四)临证权变

本病在中消胃热炽盛时多见并发疮疖、痈疽、可在相应治法方药中合用五味消毒饮、黄芪饮加减,以清热解毒,益气排脓。在下消肾阴亏虚时常并发目盲、耳聋,可选用杞菊地黄丸,以滋补肝肾。此外,消渴日久,尚可并发瘫痪、水肿、肺痨、昏迷等证,可参考有关章节辨证论治。若患儿表现高热,口渴引饮,呼吸气粗,汗出如珠,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而干,脉虚数,此乃亡阴,宜益气养阴固脱,急用生脉散加酸枣仁、龙骨、牡蛎、浮小麦等。若患儿表现饮食不振,恶心呕吐,出冷汗,精神倦怠,甚则神昏,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微欲绝。宜回阳救逆,急投参附龙牡救逆汤。

〔调护〕

1.合理调节饮食: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品种多样,相互调配。尤以米类蔬莱、豆类、瘦肉、鸡蛋等为宜。节制肥甘厚味和面食。

2.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如早期发现小儿遗尿,或尿布粘涩等,应予注意是否有本病之可能。

3.治疗少用针刺法,以免肌肤受损,发为痈疽。

4.预防皮肤感染:患病期间,要注意保护皮肤、粘膜清洁,对昏迷患儿,要勤翻身,轻擦洗,防止褥疮发生。

〔应用例案〕

水不能胜五火,火气燔灼,而成三消,上渴、中饥、下则溲多,形体消削,身常怕热,稚龄犯此,先天不足故也。

生地 北沙参 知母 花粉 石膏 甘草 麦冬 五味子 牡蛎 云苓 川连(《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旭高医案》)

:此先天肾阴不足,复因燥热伤阴,发为消渴之证。故取生地、麦冬、五味子、花粉、沙参、牡蛎、茯苓等以养阴生津,壮水即所以制火也;取石膏、知母、川连、甘草等泻火之品,泻火即所以存阴也,养阴与泻火并用,其效益彰。

〔简便验方〕

1.黄连3克,天花粉15克、生地24克、藕汁90克,牛乳120克、先煎黄连、天花粉、生地,煎后去渣,将牛乳煮沸和藕汁一并冲入频服。

2.猪胰1具,切碎煮熟,加蜂蜜500克,熬如膏,每次服15克。

3.活水蛇一条去皮为末,天花粉为末,麝香少许,蜗牛50个水浸涎,做成丸服,姜汤下。

4.熟地30克、山药30克、党参15克,复盆子1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5.生萝卜捣汁服,或以汁煮粥食之。

〔文献摘录〕

《景岳全书•三消干渴》:“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之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认为火证,然有实火者,以邪热有余也;有虚火者,以真阴不足也。使治消证而不辨虚实,则未有不误者矣”。

《医学心悟•三消》:“三消之证,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治,不必固执正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