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惊风

惊风

惊风又称“惊厥”,俗名“抽风”。是见于多种疾病的一种小儿危急重证。临床上以频繁抽搐和意识不清为主要特征。本证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其发生无明显季节性。1〜5岁的小儿最为常见,年龄越小,其病率越高。其发病突然,证情凶险,不及时抢救,往往威协小儿生命。

古代医家将惊风归纳为搐、搦、顫、掣、反、引、窜、视八候。八候的出现,乃惊风发作过程中各种不同表现。但由于发病有缓急之不同,证候有寒热虚实之异,临床以起病急暴,属阳证实证者称为“急惊风”;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称为“慢惊风”。

惊风出现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外感高热,小儿暑温,疫毒痢,重症肺炎等病过程中。但癫癎、脐风时所引起的抽搐,按传统认识,有所区别,另有专篇讨论。

急惊风

〔病因病机〕

急惊风,多因感受时邪(风邪、暑邪、疫邪),痰热积滞(饮食不节、误食不洁)、暴受惊恐所致。

(一)感受时邪 外感六淫,皆能致惊。其中以冬春之风邪,夏秋之暑邪为主。冬春气温多变,小儿肌肤疏薄,卫外不固,风邪侵袭,由表入里,化热化火迅速,火甚生痰,热极生风。初为外感表证,继则内热引动肝风。或风热之邪由肺卫逆传心包,迅即发生高热、昏迷、抽风。

夏秋暑气当令,小儿元气未充,真阴不足,易感暑邪。暑为阳邪,传变急骤,化火最速。暑热之邪内陷厥阴,即可引动肝风而为抽搐。又因暑必挟湿,湿被热蒸,化为痰浊,蒙蔽清阳则为神昏。若因感受疫疠之邪,则传变急骤,化热化火更为迅速,常致实热内闭,邪陷心肝而为神昏、抽搐。

(二)痰热积滞 小儿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宿食和邪毒郁结胃肠,化生湿热痰浊,湿热痰浊内阻,肠胃气机壅塞,“气有余便是火”,痰火湿浊内迫,蒙蔽心包,引动肝风,而为痰食惊风。

(三)暴受惊恐 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尤多痰浊内伏。若乍见异物、乍闻异声,或不慎跌仆,则暴受惊恐。惊则气乱,致使神志不宁,惊惕不安。甚则痰涎上壅,清窍蒙蔽,引动肝风而为惊厥。

由于心主热、主惊,肝主风,急惊风的成因,总离不开邪陷心肝二脏。故急惊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肝二脏。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注意先兆症状:如发热面红,烦躁不宁,摇头弄舌,咬牙齘齿,或神昏嗜睡,时发惊啼。

2.发热有属表属里之别:如发热面红,同时伴有咳嗽、流涕、少汗,多属外感风邪,化热而致惊。如高热口渴,便秘溲赤,腹部胀满,多属里实壅遏。如发热,神昏谵语,舌绛脉数,为邪逼心肝。

3.抽搐有轻重之分:急惊风抽搐发作次数不多,持续时间短暂,抽搐后神志清醒,经治疗后不反复发作者,为病势较轻。若来势猖獗,抽搐频繁,神志昏迷,经急救治疗后仍反复抽搐,为病势深重。

4.分清惊风四证的主次:急惊风发作时,往往热、痰、惊、风四证并见,辨证时要分清其主次。高热、目赤、面赤、唇红、烦渴、便秘、溲赤者,为热证。痰涎上壅,满口痰浊,喉中痰鸣,神志昏迷者,为痰证,惊叫恐惧者为惊证。牙关紧闭,口角牵引,二目窜视,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者,为风证。

急惊风应与癫癎鉴别:

癫癎有家族史和反复发作史,醒后如常人,不发热,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二)论治要点

急惊风的治疗,当以热、痰、惊、风四证,作为对症用药的依据。即热盛者急先清热,痰盛者给予豁痰,风盛者迅速熄风镇惊。因热有表热里热之不同,痰有痰火和痰浊的差异,豁痰有芳香开窍,甘寒清心,涤痰通腑等差异。惊证有恐惧、惊惕的虚证,也有惊跳、嚎叫的实证。镇惊有安神镇惊,泻火平肝的方法。风有外风、内风的区别,治风有疏风、熄风的区别。总之,要分清缓急主次。然急惊风发作时,以汤剂治疗往往缓不剂急。故首先应运用针灸、按摩、丸剂、散剂、以及注射剂等综合治疗。以及时控制高热、抽风,促使昏迷苏醒。

(三)常见证治

1.外感惊风:

(1)感受风邪:

证候:多发于冬春季节。证见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神昏、惊厥。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方例:银翘散。

可加蝉衣、钩藤、僵蚕、菊花熄风镇惊。恶寒无汗者加苏叶、荆芥、防风。

(2)感受暑邪:

证候:多见于盛夏季节。证见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昏睡,四肢抽搐,惊厥不已。舌苔黄腻,脉象洪数。

治法:祛暑清热,开窍镇惊。

方例:无汗者新加香薷饮;汗多者白虎加人参汤。

若抽搐不已者加羚羊角、钩藤、僵蚕清热、熄风、镇痉。若昏迷抽搐较甚者,可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心开窍。若兼有湿浊之邪,痰涎壅盛,舌苔黄浊厚腻者,可用白虎汤加入菌陈、佩兰、天竺黄、冬瓜仁、贝母、苡仁等,以清热、除痰、渗湿、化浊。

(3)感受疫邪:

①气营两燔:

证候:起病急骤,高热口渴,烦躁、谵妄、神昏、惊厥,舌质深红或绛,苔黄糙,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熄风。

方例:清瘟败毒饮。

若呕吐频者加玉枢丹辟秽止呕。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清下腑结。若喉间痰鸣,痰热壅盛者加菖蒲、郁金、竹沥、半夏、胆星以豁痰开窍。

②湿热疫毒:

证候:起病急骤,突然壮热,神志昏迷或烦躁谵妄,反复抽搐,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方例:黄连解毒汤。

若抽搐频繁者,加钩藤,全蝎镇惊熄风。呕吐加玉枢丹辟秽解毒。下痢者,加白头翁汤,清肠治痢。

2.痰食惊风:

证候:先见纳呆,呕吐,腹痛腹胀,便秘。继而发热神呆,迅即出现昏迷痉厥,喉间痰鸣,呼吸气粗,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涤痰镇惊。

方例:玉枢丹合保和丸。

若抽搐痰壅者加小儿回春丹镇痉熄风化痰。腹满胀痛,腑气不通者加大黄、玄明粉、枳实以攻下荡积。

3.惊恐惊风:

证候:面色时青时赤,频作惊惕,甚则痉厥,偶有发热,大便色青,舌象无异常变化,脉数乱。

治法:镇惊安神。

方例:远志丸。

若抽搐痰多,可用抱龙丸熄风化痰镇惊。

(四)临证权变

急惊风为阳证实证,但小儿寒热虚实变化迅速,邪正相争激烈时,正气易损而出现内闭外脱的变证。证见患儿突然四肢发凉,面色苍白,汗出不温,目光无神,神志不清,抽搐无力,脉细数且弱。此则宜急用回阳救逆、开闭固脱法,用参附龙牡汤合至宝丹。

慢惊风

〔病因病机〕

慢惊风每见于大病或久病之后,或因急惊风经治不愈转变而成。

(一)土虚木亢 由于暴吐暴泻,或久吐久泻,或急惊治疗不当,(如苦寒攻伐太过等),以及他病误吐误下,导致脾阳伤损,脾阴消耗,土虚木贼,肝亢生风。

(二)脾肾阳虚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火不暖土,脾肾素亏,复因吐泻,而脾阳先伤;继而损及肾阳,导致二阳重伤,体内阳气衰竭。遂致纯阴无阳,呈虚极之候,故虚风内动。

(三)阴虚动风 急惊风或温热病后,迁延未愈,久热阴液耗伤,肾阴亏损,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致使筋脉拘挛遂致“水不涵木,阴虚动风”。

慢惊风的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脾、肾、肝三脏。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慢惊风,多为虚证,若因得之温热病后,真阴消烁,抽搐伴颧红唇燥,咽干口渴,舌光无苔,则为阴伤。

2.得之吐泻之后,脾胃虚损,抽搐伴面色萎黄,精神疲倦,形寒肢冷,便溏溲清,舌淡苔白,则为阳伤。

3.吐泻伤阴之候,亦不可固执脾阳虚而忽视胃阴虚。

4.若面色苍白,灰滞,精神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冷,四肢逆冷,手足瘈疭,痰涎上潮者,此又阳气衰败,为慢脾风之候。

(二)论治要点

正虚为慢惊之本,风动为慢惊之标。故虽属惊风范围,但其似搐非搐,无惊可疗,无风可逐。若误用逐风定惊之剂,反而损伤元气,耗(去刄)肝阴。因之,治疗大法是扶正治本。土虚木亢者,重在温运脾阳,补土抑木;脾肾阳衰者,急在温补脾肾,回阳救逆;阴虚动风者,当育阴潜阳,滋水涵木。若虚中挟实或寒热错杂者,又不可固执于久病属虚而施投补益之剂,治疗又必须标本兼顾,阴阳俱调。

(三)常见证治

1.土虚木亢:

证候: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大便清稀,时有痰鸣,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微肿,神志不清,时或抽搐。舌质淡,舌苔白,脉象沉弱。

治法:补土抑木。

方例:暖肝理脾汤。

若抽搐频发者,加钩藤、天麻、白芍、全虫、僵蚕熄风解痉。

若虚寒明显者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运脾阳。

2.脾肾阳衰:

证候:面色㿠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微,额汗涔涔,抚之不温,四肢厥冷,手足蠕动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例:固真汤。

若汗多加五味子、白芍以敛汗。手足蠕动震颤加龙骨、牡蛎潜阳固脱。

3.阴虚风动:

证候:虚烦疲惫,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肢体拘挛或强直,时或抽搐,大便干结。舌光剥无苔少津,脉象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方例:三甲复脉汤。

若四肢强硬,角弓反张者,加蜈蚣、全蝎、地龙、僵蚕、天麻止痉熄风。

(四)临证权变

若证见抽搐伴皮肤干枯,目眶凹陷,啼哭无泪,口渴烦躁,小便短少或无尿,舌干少津。此为吐泻伤阴,致胃阴虚而肝阳亢,引起虚风内动。治宜益气生津,酸甘化阴,用生脉散合连梅汤。抽搐较频者白芍、甘草、钩藤、菊花。又有少数患儿虚中夹有痰热,出现身热起伏不定,口渴心烦,胸闷气粗,泛吐痰涎,两目斜视,反引掣颤,舌苔黄腻,脉数无力。此即慢惊中的“半阴半阳”之证。治宜扶正祛邪、清心涤痰。可用清心涤痰汤。若因邪恋不解,深居经隧,致使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皮肤枯槁不泽。此为络中之风,由于血不荣筋所致。治宜大补气血。用可保立苏汤加鸡血藤、桑寄生以补气养血,活络舒筋。若出现强直性瘫痪,可加用虫类药物,如全蝎,蔪蛇、乌梢蛇、地龙之属,以搜风剔邪。

〔调护〕

1.抽搐时,切勿强行牵扯,以免扭伤筋骨。

2.侧卧,并用多层次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放置上下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

3.随时吸出咽喉分泌物及痰涎,保持呼吸畅通,防止窒息。

4.密切观察、注意体温、呼吸、脉象、血压、瞳孔、面色等情况。

5.昏迷惊厥者,经常改换体位,每天用酒精摩擦受压部位,使之气血流通,防止褥疮。

6.抽搐停止后,患儿往往非常疲倦,应予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使其正气得到恢复。

7.惊搐时禁食油腻厚味,应以素食流质为主,但应注意供给充足的营养。

〔应用例案〕

例一、高热急惊

杨某某,女,10岁。住院号:5681

1962年6月3日一诊:壮热不退,已有一周(39.5〜40℃),神志昏迷,狂妄不安,便结五天,矢气频转,手足掣搐,汗少溲赤。两脉数实,舌苔黄腻。是阳明经腑实热,拟通腑结,下实热。处方:

川朴3克 生枳实6克 西锦纹9克 元明粉6克(冲) 紫雪丹3克(化服)一剂

6月4日二诊:神志仍昏,大便未下,汗出较多,小便赤涩,脉象同前而舌绛苔燥。为实热逼留肠胃,势已化火化燥,改用白虎汤加味以透邪清热,生津润燥。处方:

生石膏60克(先入) 知母6克 生甘草3克 陈粳米30克(包) 鲜生地30克 花粉9克 鲜竹叶50片 藓菖蒲6克 另紫雪丹3克 化服,一剂。

6月5日三诊:药后下大量宿粪,热退神清,知饥索食,津津有汗,舌转滋润,脉象平静。然余热未清,防其死灰复燃,拟竹叶石膏汤2剂。药后热清神安,调理而愈。

:本例的急惊昏迷掣搐,是因阳明腑实热所致,用大承气釜底抽薪,未见显效,大便不下。此时病邪化火化燥之势转甚,故改进白虎加味清透泄热,增液润燥。药后腑气得通,热势顿和,神识即清,惊搐就定。此亦吴鞠通氏增水行舟之变法也。(《幼科刍言•医案》)

例二、慢惊风

宋某,男,1岁半。1963年10月28日诊。

患儿素体较弱,泄泻十余日,间亦呕吐,食欲不振,曾服清热消积之中西药多剂,泄泻减轻,渐生抽掣,复用麝、脑之类散剂追风镇惊,不但抽掣未减,反而精神萎靡。

诊见:脉象微细欲绝,舌质淡,四肢懒动欠温,手足口眼频频抽掣,抽势无力,嗜卧露睛,目光滞钝,呼之不应,气息微弱,面色萎黄,涕泪俱无,肌肉松弛。

辨证:脾胃极虚,气阴两伤,土虚木贼,虚风内动。

治法:补气养阴,扶土抑木。

方药:红参6克 金石斛6克

浓煎频服,一剂之后,抽掣即止,脉息和缓,目光有神,复诊时以五味异功散加黄芪、白芍二剂。参苓白术散一盒以调理善后,未过旬日,饮食精神即恢复。

:此例为吐泻之后,复用开伐之剂,脾胃之阳气与阴液均受损耗,呈气阴两虚有抽掣欲脱之势。故选人参补气固脱,金石斛养阴除惊,不寒不热,药少量大,力专功宏,故效卓而捷。正如《小儿则总论》云:“小儿脏腑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陕西中医》12,1985)

〔简便验方〕

(一)急惊风

1.蝉衣(去头足)3克、朱砂0.3克、薄荷叶2.4克,共研细末,分3次用开水送下。(《实用中医儿科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6月,下同)

2.僵蚕7个,全蝎3个、朱砂0.3克,共研细末,用母乳汁调服。

3.白头颈蚯蚓(韭菜地中的最好)7条、冰片1.5克,将蚯蚓捣烂,入冰片调和,贴于患儿囟门上约半小时,抽风即可缓解。

(二)慢惊风

胡椒1克、炮姜2克、丁香5粒、肉桂1克、灶心土90克,水煎,分3〜4次温服。亦可将前四味共研细末,用灶心土煮水送服。

(三)牙关紧闭

乌梅1个,去核外用擦牙关。

〔文献摘录〕

《幼科全书》:“惊风有二,有急有慢。急惊风为实为热,当用凉泻,慢惊风为虚为寒,当用温补……凡治急惊风,除伤饮食一证外,不可遽用下药……凡治慢惊风,不可妄用辛香之药,寒凉之剂,盖辛香能走窜元气,寒冷反伤脾胃故也。”

《幼科释谜•惊风》:“小儿之病,最重惟惊。惊必发搐,惊必窜睛,惊必牙紧,惊必面青,惊必鱼口,惊必弓形。心经热积,肝部风生,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壅,痰涎与并,百脉凝滞,关窍不灵。或急或慢,随其所撄,急由阳盛,慢属阴凝,急缘实病,慢自虚成”。

《周慕新儿科临床经验选•惊厥》:“对于表症属风热者,常用僵蚕、荆芥穗、钩藤、蝉衣解表清热镇痉。对于热入血分,表仍不解者,用当归、白芍、生地、钩藤、秦艽、荆芥、桑枝、牛膝解表清热,柔肝定痉。对于里热重者,加羚羊角、竹沥氷,清热化痰镇惊,对有寒者,加桂枝、细辛温通散寒镇痉。对于痰热惊厥者,除汤剂外,他常加用至圣保元丹、太极丸、牛黄抱龙丸,琥珀抱龙丸或牛黄镇惊丸。处理惊厥正在发热的患儿,周慕新老医生一般先用痧药如通关散等取嚏,再刺十宣出血,口服救急散以定风,然后再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