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自汗与盗汗

自汗与盗汗

自汗与盗汗是多种疾病引起的非正常出汗的病证。自汗,临床以不分寤寐、无故汗出为主要特征。盗汗,临床以睡中汗出、醒时汗止为主要特征。小儿腠理疏薄,在日常生活中,因气候闷热,或衣被过厚,或食姜椒辣物,或喂奶过急,或活动剧烈,或精神紧张都可引起汗出,如无其他疾苦,都属正常生理现象。小儿由于禀赋不足,或由疾病影响,或由病后失调,由服药发散不当,或由脾胃亏虚等因素,导致阴阳失衡,气血失和,营卫失调,表卫失固,则阴液从而外泄,遂成自汗或盗汗。此证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亦可见于较大儿童。体质虚弱者多见。

本篇讨论的是以汗出为主诉的自汗,盗汗,至于某些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除审证求因外,也可参考本篇内容辨证论治。但因温热病所致的汗出,阴阳离决危候之绝汗,肿胀历节之黄汗,以及红汗、战汗等,则不属本篇讨论范围。

〔病因病机〕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于腠理而来。本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阴阳偏胜,气血失调,心失所养,以及营卫不和,腠理疏薄。临床可分为表虚不固,营卫失调、脏腑积热、气阴两虚辨之。

(一)表虚不固 卫表之气,由脾精所化生,由肺气而敷布,为人身之藩篱。外御邪气,内守营阴。若因病邪所侵或病后失调,或先天不足,或发散太过等,致使卫阳不固,腠理开泄,均可导致津液外泄而时时汗出。

(二)营卫失调 营行脉中,以滋阴血;卫行脉外,以固阳气。小儿形气未充,营卫之气不足,肌肤疏薄,易受损伤,若四时杂感,或发散太过,卫阳受损,营阴内亏,均可导致营卫失和,腠理开合失司,卫气虚则不能外护而固密,营气虚则不能内守而敛藏,故汗液外泄。

(三)脏腑积热 小儿体禀纯阳,若恣食肥甘,或疾病影响,或调护不当,均可导致脏腑积热。最常见者为胃肠积热。六阳之脉皆上至于头,三阴之经至颈而还,故阳明积热多有头颈汗出。

(四)气阴两虚 营卫之行,在于气血所养。若因大病、久病,或病后失养,致可导致气血虚弱。元气虚则不能敛阴,血虚则心失所养,心液失藏,汗自外泄。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辨自汗:自汗多属阳虚,但也有虚实表里之不同。汗出溱溱,多见于上半身,常伴畏风者,多属表气虚。汗出而冷,动则加甚者,多属里气虚。但临床表里气虚又常互见。汗出不透,伴有微恶风寒或兼胸痞不舒者,多属表受微邪。汗出蒸蒸,或遍身大汗,或头项、胸口、手足心汗多,兼见烦渴引饮或兼见腹胀腹痛、口中气臭者,多属里热薰蒸。

2.辨盗汗:盗汗多主阴虚,但又有虚火、实热之别。兼见潮热、肌肉消瘦、手足心热,舌红绛而干,脉细数者,多属阴虚。虽兼见潮热、手足心热,但多又兼口臭腹痛、大便或秘或泻,而臭秽异常,舌苔厚腻而黄,脉多沉滑而数者,多属实火。

3.辨局部出汗:半身出汗者,多属营卫失调、气血不和。头汗蒸蒸而出者,为胃中湿热薰蒸,头汗湿冷者,为阳气虚弱,但头汗出而无其它不适者乃清阳发越之象。心胸部位汗出,多主心气虚弱,或心血不足。手足心热而汗出,伴有全身盗汗潮热,兼舌红绛而干、脉象细数者,多属阴虚。手足心汗而肤冷者,多属阳虚。手足心濈然汗出,兼见肚腹热、口臭、大便秽臭者,多属胃有热滞。

本证应与生理性汗多、肺痨鉴别:

1.生理性汗多是指小儿入睡时常有微汗出,尤其是头额部位汗出较多,小儿别无所苦,睡眠饮食正常,精神活泼。俗称“蒸笼头”,这是因为小儿体禀钝阳,清阳发越所致,是属常态。

2.肺疲亦见盗汗,但常兼见虚弱、消瘦、潮热、咳嗽、咯血等。

(二)论治要点

本证表虚不固者,益气固表;营卫不和者;调和营卫;气阴虚弱者,益气养阴;脏腑积热者,清泄实热。不论何种治法,关键在于平调气血、阴阳之偏盛;分清表里、脏腑;辨别虚实、寒热,则不止汗而汗自止。若见汗止汗,纯用敛汗固涩之剂,则非徒无效,反而有害。要平调气血阴阳之偏盛、必须懂得津液与脏腑之间关系,方能探其本源,证治相合。

(三)常见证治

1.表虚不固:

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或以头部、肩背部明显,动则益甚。神倦无力,面色少华,肢端欠温,舌质淡红,或舌边齿印,苔薄白,脉象较弱。

治法:益气固表。

方例: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兼有表邪者,去牡蛎散。因于风寒者,加生姜、大枣,防风用量亦增。因于湿热者,加藿香、佩兰、滑石、甘草。不兼表邪,仅汗出过多者,去防风,牡蛎散用量加大,或迳用小麦煎汤。另可配合外治,即用龙骨、牡蛎粉外扑,盗汗过多者可在睡觉时扑之。

2.营卫不和:

证候:自汗为主,或遍身出汗,或半身汗出,汗出不透,微恶风寒,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例:黄芪桂枝五物汤。

汗出不止者,加浮小麦,龙骨、牡蛎。精神倦怠,胃纳不振,面色少华者,加党参、黄芪、淮山药。胃阴不足、伴口渴、尿黄、虚烦不眠者,加石斛、芦根、五味子、柏子仁。

3.气阴虚弱:

证候:以盗汗为主,也常兼自汗,汗出较多;形瘦神萎,心烦少寐,口干,手足心热,或伴潮热,哭声无力,形体虚弱,口唇淡红,舌质淡,苔少,或见剥苔,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例:生脉散。

偏于阴津不足,虚热较甚者,可用西洋参或北沙参代人参,气虚偏甚,其汗出动则加剧、面色无华、神萎气弱之证较重者,加黄芪、白术、炙甘草、浮小麦。阴虚偏甚,潮热心烦、手足心热、睡卧不寐、盗汗骨蒸之证较重、舌质红绛少津者,合秦艽鳖甲散。阴虚火旺明显者,可用当归六黄汤。阴虚内热,火扰心神,出现心烦不寐、夜啼不宁、小便短赤者,加酸枣仁、莲子心,石菖蒲、导赤散。气血虚亏,心失所养,面色不华、唇舌爪甲淡而失荣、心悸怔忡、夜惊不宁、动则汗出更甚者,合归脾汤加龙骨、牡蛎、浮小麦。

4.脏腑积热:

证候:自汗盗汗,头额心胸汗多,面黄肌瘦,口臭纳呆,腹胀腹痛,或肚腹胀大,大便或秘或泻,臭秽异常,小便或黄或米泔,睡卧不宁,齘齿易惊,或夜间潮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力。

治法:清热理脾,消积导滞。

方例:枳实导滞丸。

以肝胆湿热为主者,则用龙胆泻肝汤。积滞日久,损伤脾胃,虚实夹杂者,可用异功散合保和丸。

(四)临证权变

本证在小儿,病情复杂多变。常见有卫表不固,又兼外感新邪者;有表虚卫阳不固,又兼外感新邪者;有表虚卫阳不固,又兼里虚心肾阳亏者;或兼食积化热,或兼湿热薰蒸,治疗必须权衡轻重、急缓、随机应变。或消食导滞,或清利湿热,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不可固守一方一药。其次,春夏阳气发泄,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秋冬阳气收藏,皮肤致密,少汗多尿。江南气候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气候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所有这些,甚至晴天雨天,饮食的种类,都会影响病人汗液的排泄,影响病情的变化,临证时,不可不知,治疗时,亦需作相应的改变。

〔调护〕

1.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疾病,注意病后调理。

2.注意饮食调节,合理喂养,避免辛辣、煎炒、炙煿食物,以免辛热助汗。避免甘厚肥腻,或饥饱无度,以免损伤脾胃,而致积滞伤脾,脾气受伤。

3.谨防风邪,拭汗勿用冷湿毛巾,以免受凉感冒。

4.多汗易致津耗气伤,应注意多饮开水,可适当加入食盐,注意饮食营养。

5.慎用或忌用辛散之药物食品。以防开泄腠理,汗漏不止。

〔应用例案〕

例一、谷某,男,八个月。患儿平素睡眠后常有少许盗汗,一周前患腹泻,已治愈。三天来突然大汗肢冷,曾经补液,口服阿托品,谷维素等无效。1975年4月12日来诊时,全身大汗淋滴,头发衣服,尽皆湿透,家属诉每隔2〜3小时即须更换衣服,寤寐皆然,小儿面色㿠白,四肢清冷,下颌颤抖,哭吵不安,舌淡,苔少,因哭吵无法切脉。细究病机,乃素体气虚,病后益甚,致卫阳不固,阴失屏障而然,至面白肢冷,系阳虚生外寒之象。处方:

桂枝4.5克 白芍4.5克 附子6克 生黄芪9克 生白术9克 党参9克 煅牡蛎30克 煅龙骨15克 磁石30克

服药两帖后汗减大半,下颌颤抖停止,三剂后汗敛、肢温、神静。

4月16日复诊时,小儿已嬉戏如常,舌苔薄白,中略剥,舌质不红,脉濡。此为阳气已复,阴液耗伤,故舌中苔小剥,并非附、桂温燥所致。若因附、桂温燥灼伤津液所致,则舌质应干红。遂予生脉散益气生津,佐茯苓、炙草、陈皮健脾调中和胃。方用:

党参9克 麦冬9克 五味子4.5克 茯苓9克 炙草3克 陈皮4.5克

4月30日来诉,药后诸症均除,眠食俱佳。

:先用温阳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法,待汗敛、肢温后,又以益气生津之剂,证变药变,方药对证,故疗效显著。(《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儿科部份•顾文华医案》)

例二、载治一位11岁男孩,患头颈汗出淋漓已有两年;久治无效,兼见怕热肤痒,咽痛而红,烦躁唇赤,睡时面赤,舌质淡红,脉细而数。先用凉膈散合当归六黄汤加减,其汗略减。二诊改拟凉膈合白虎汤,汗出即和,其热初退。旋见气阴受耗,故增太子参、麦冬以清养之,尤可怪者,其汗大减之时,热疮满头,足见郁热得外达之机。随后因势利导,再加桑叶、竹叶,清泄疏化,其证即平。

:头为诸阳之会,胸膈郁热,蒸腾而上作汗,用清泄上中二焦之邪热的方法,使邪热清,汗出和。说明必须有实证,用是药,不可拘泥于一家之说,搬用某方某法,则延误病机。本案用非常之法,而取非常之效,即可说明之。(《幼科刍言•医案•头汗》)

〔简便验方〕

1.黄芪散:牡蛎粉、黄芪、生地各30克,共为细末,每服3〜6克。适用于盗汗。

2.牡蛎粉、五倍子粉等量,调匀,适量撒扑出汗部位。适用于汗出较多不止者。

3.浮小麦15克、凤凰衣10克、麻黄根15克,水煎服。用于表虚自汗。

4.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外敷脐部。

5.五倍子、明矾,共研末,调敷脐中。

6.白矾20克,葛根20克,煎水洗手足,一日数次,治手足汗多。

〔文献摘录〕

《幼科类萃•诸汗门》:“夫汗者心之所藏,在内为血,发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故人之气血平则宁,偏则病。经云:阴虚阳必湊,则发热而自汗,阳虚而阴必乘,则发厥而自汗,皆由阴阳偏胜而致也”。

《保婴撮要•盗汗》:“多因心肾不交。水火不能既济,肾虚则闭藏之令失守,故有是证。宜用六味丸、十全大补汤。血虚内热者,当归六黄汤。心经有热者,导赤散。肝经虚热者,六味地黄丸。血脱盗汗者,当归补血汤。肝胆风热者,柴胡清肝散。食积内热者,二陈枳实山栀。胃气虚热者,六君子汤及浮麦散。血气俱虚者,人参养荣汤”。

《张氏医通•汗》:“盗汗……盖平人脉虚弱微细,是卫气不能鼓其脉气于外,所以不能约束津液。当卫气行阴,目瞑之时,血气无以固其表,腠理开则汗;醒则行阳之气复散于表,则汗止矣”。

《幼科条辨•汗证》:“若因血瘀脉络,影响气血运行和津液输布,亦可形成汗出。……方用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而汗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