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蛔虫病

蛔虫病

蛔虫又名“长虫”。蝈虫病是指感染蛔虫卵而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临床以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脐周疼痛时作时止,便下蛔虫,为主要特征。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但以小儿发病率为高。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率高于环境卫生条件好的地区。因此,搞好环境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吞食染带蛔虫卵的食物而引起。小儿缺乏卫生常识,喜坐地玩耍和到处乱摸而接触不洁之物,若以沾染蛔虫卵的手摄取食物,或食入不洁的生冷瓜果,或饮用不洁之水,或小儿自吮不洁之手,均可使“虫由口入”而致病。蛔虫侵入人体,寄生于肠道,扰乱气机,通降失常则腹痛。因蛔虫多盘居于脐周的小肠,故常有绕脐痛。虫邪阻滞,脾胃健运失常则有异食症(喜食生米、茶叶、泥土、煤炭等)。蛔虫喜动好窜,善钻孔窍和扭结成团,一旦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偏寒偏热时,蛔虫就骚扰窜动,若钻入胆腑,胆气不降则可形成“蛔厥”(“胆道蛔虫症”);若扭结成团,阻塞肠道,气机升降悖逆则可形成“虫瘕”(“蛔虫性梗阻”);若窜入阑门,气血瘀滞,化腐成脓则可形成“肠痈”(“蛔虫性阑尾炎”);若大量蛔虫居寄肠道,水谷精微渐耗,气血日亏则可形成小儿虫疳等并发症。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轻者可无症状,或仅见脐周时有腹痛,饮食不振,大便不调。重者腹痛剧烈、恶心呕吐,甚至呕出蛔虫,精神不振,睡眠不安,有异食症。

2.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者属寒;腹痛较剧,拒按者属热,口吐清涎,舌淡苔白者为寒;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者为热。

此外,蛔虫性腹痛应与伤食、痢疾、肠痈所致的腹痛相鉴别。

1.伤食腹痛:疼痛多位于胃脘或大腹部,且疼痛与胀满兼作,伴有嗳腐吞酸,多有暴饮暴食史。

2.痢疾腹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夹有赤白脓血粘冻。

3.肠痈腹痛:腹痛由上腹部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少腹肿痞,腹皮拘急,腿缩难伸,伴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等症。

(二)论治要点

蛔虫病发作时不宜急施驱杀之剂,以免激惹它而致乱窜窍道,或缠扭成团,造成变证。应先安蛔驱蛔,安蛔的原则是针对引起虫动的原因进行辨证论治,以调整脏腑机能,平调寒热阴阳。若见腹痛喜温喜按,口吐清涎,手足欠温,舌淡苔白等症,属寒性虫痛者,可用连梅安蛔汤安蛔止痛。俟虫安痛缓后,再行驱杀之术以除病根,若病久体弱者,当先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再择机驱虫,或驱虫扶正,标本兼治。

(三)常见证治

1.虫疳证:

证候:轻者可无症状,或偶有脐周疼痛,饮食不振。重者腹痛阵发性发作,有时痛剧,恶心呕吐,甚至呕出蛔虫,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胃中嘈杂,时吐清涎,精神不振,睡眠不安,寐中磨牙,爱挖鼻孔,咬衣角,甚则嗜食泥土,茶叶、木炭等杂物,有的患孩面部出现淡色白斑,巩膜有蓝色斑点,下唇内有颗粒样小白点。虫积日久,可见腹胀,青筋暴露,四肢瘦弱,形成蛔疳。舌苔薄腻或花剥,舌尖红赤,舌体常见红色刺点,或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方例:使君子散。

2.蛔厥证:

证候:具有蛔虫证的一般症征,同时突然胁腹部绞痛,痛引肩背,弯腰曲背,辗转不安,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可呕出蛔虫。腹部绞痛时作时止,时缓时剧,呈阵发性发作,疼痛部位主位于胃脘部及右胁下,轻者多能忍耐,缓解时可如同常人。重者腹痛持续,时轻时剧,剧时患儿哭叫不安,汗出淋漓,常伴有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舌苔多见黄腻,脉象弦数或滑数。

治法:安蛔止痛,继则驱虫。

方例:乌梅丸。

(四)临证权变

见蛔虫证的主要证候而又兼有腹部饱胀,大便不通者,在运用使君子散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生大黄或玄明粉攻积泻下而驱蛔排虫。若虫积日久,脾胃损伤,健运失司,体质较弱者,可选用肥儿丸攻补兼施,既消积杀虫,又调理脾胃。

〔调护〕

1.不让患儿坐地、爬地,不乱吃生冷或未洗净的瓜果,以免重复感染,加重病情。

2.服驱虫药后,应注意休息和饮食,并注意服药后是否有反应及排虫情况。

3.腹痛剧烈时,注意观察有无面色㿠白,冷汗,肢凉等厥逆情况,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简便验方〕

1.使君子仁,文火炒黄嚼服,每岁1〜2粒,最大剂量不超过20粒,晨起空服,连服2〜3天,服时不进热饭热汤,以防打呃。

2.驱蛔粉:使君子肉8份,生大黄粉1份,和匀。每次剂量为年龄加0.6克,日服三次,饭前一小时服,连服三天。

3.苦楝根皮,每日每公斤体重3克,每日总量不大于2两,水煎两小时,早晨空腹一次服下,连服2〜3日。

4.陈米醏口服,每次20〜30毫升,每隔1小时一次,连服3〜5次,可安蛔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