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脓耳

脓耳

脓耳又名“聤耳”、“风耳”、“耳疳”、“缠耳”、“囊耳”。是湿热所致的小儿常见耳病。临床以耳内流脓为主要特征。

〔病因病机〕

小儿形气未充,风热之邪外侵,湿邪疫毒乘虚而入,或沐浴入水,积而蕴热,蒸腐成脓;肝胆郁火,外邪引动,结聚耳窍,蒸灼耳膜,血肉腐败成脓;亦有先天不足,或久病所伤,脾肾亏虚,水湿内生而日久成脓。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以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外耳道一般无异常。

2.急性期主要为外感邪热或肝胆郁火,随即化脓,热毒入里,后期主要为正气虚弱,邪恋不解。

本病应与耳疮、耳疖加以鉴别:

1.耳疮:耳道局部呈弥漫性红肿,溃后流脓。

2.耳疖:疼痛剧烈,耳道局限性红肿,突出如椒目,或有脓头,脓液自脓头处流出。

(二)论治要点

本病有急、慢、虚、实之分,需根据脓液的色与质,结合全身症状及病程长短进行论治。

(三)常见证治

1.风热外侵:

证候:起病急,耳内胀闷,跳痛或锥刺痛,听力减退,继而耳膜溃穿流脓,脓色淡黄,发热,恶风,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窍。

方例: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

2.肝胆火盛:

证候:发病急骤,耳痛剧烈,脓色黄稠。高热,烦躁,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排脓。

方例:龙胆泻肝汤。

3.脾虚湿困:

证候:耳内流脓,量多清稀,缠绵日久,耳膜穿孔较大,听力障碍。倦怠乏力,纳少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脉缓细弱。

治法:健脾渗湿,托毒排脓。

方例:托里消毒散。

4.肾阴虚损:

证候:耳内流脓,经久不干,或时止时流,脓色黄稠,微有腥臭,听力明显下降。头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降火解毒。

方例:知柏地黄丸。

(四)临证权变

本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附骨疽,脓耳口眼㖞斜,此时应重用泻火解毒之剂,如仙方活命饮。正虚者当益气活血,可选用补阳还五汤、牵正散加减。

〔调护〕

1.经常清除耳道内脓液,保持耳道引流通畅。

2.密切观察流脓、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谨防或及时发现变证。

〔应用例案〕

一小儿耳内出脓,久不愈。视其母,两睑青黄,属乳母郁怒致之也,遂朝用加味归脾汤,夕用加味逍遥散,母子皆愈。(《薛氏医案选•保婴撮要•耳》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年11月)

按:患儿母两睑青黄,为肝经郁火之征,火郁成毒而乳亦浊,儿吮其乳则染其毒,母子相传,火毒循少阳胆经上攻于耳,腐肉成脓。薛氏以加味归脾汤补心脾以培土,土实则肝不能肆其虐;加味逍遥散泻肝舒郁,郁舒则火自平。母病及子而子病治母,此古人成法,亦治病求本之道也。

〔简便验方〕

1.流脓方:菖蒲根用水洗净,捣汁。先拭净耳中脓液,然后滴入菖蒲汁。(《景岳全书》)

2.滴耳油:开始用黄连素滴耳液,脓净用滴耳油(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3克,兑冰片2分),每周少许,滴入耳内。(《医宗金鉴》)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耳,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小儿肾脏盛,而有热者,热气上冲于耳,津液壅结,即生脓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积成热,亦令脓汁出,皆谓之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