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十六章 治风剂

〔自学时数〕6学时

〔面授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治风剂的含义、分类、适应证、代表方剂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掌握大秦艽汤、玉真散、小活络丹、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地黄饮子、小续命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并能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3.掌握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的不同点。

凡是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的方剂,叫做治风剂。

风病的范围甚广,病情变化亦很复杂,可概括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外风是指风邪侵袭人休,留于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所致。外风为患,变化多端,且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故其证型又有风热、风湿、风寒等之别。其他如风邪毒气,从伤口侵入人体而致的破伤风,亦属外风范围。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其主要表现的头痛恶风、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屈伸不利,或口眼㖞斜,或角弓反张等症。内风是指肝肾功能失常所产生的风病,即前人所谓“风从内生”、“肝风内动”。其发病机理,有肝风上扰、热盛动风、阴虚风动及血虚生风等的不同。“风为阳邪,其性主动”。故内风之证常见有眩晕、震颤、四肢抽搐,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等症。在治疗上,外风宜散,内风宜熄。

风病比较复杂而多变,外风可以引动内风,而内风又可兼挟外风,其产生之机理又各有所异,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候症,立法用方,必须首先辨别其属内属外,分清其寒、热、虚、实。若属外风则只宜疏散,而不宜平熄;若属内风则只宜平熄,而切忌辛散。若风邪挟寒、挟热、挟痰、挟湿者,则又当与清热、祛寒、化湿、化痰等法合参。至于病情有虚实互见者,则又须标本兼治。凡此数种情况,临证皆当随证施治,灵活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