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三节中草药节育研究概况

第三节中草药节育研究概况

祖国医学在节制生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药典籍中早有记载,民间流传甚广。

春秋战国以前成书的《山海经》中就有关于“骨蓉食之使人无子”、“黄棘服之不孕”等避孕药的记载。唐代医学家孙恩邀的《千金方》中关于绝育、人工流产、引产等有关计划生育方法的论述已相当系统完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和历代医药书籍中,均载有断产、断子和绝产、绝子的方药,如苦丁茶、芸台子、六角刺茶、马槟榔、蚕子布灰、万年青、白鹤仙根、麝香、棕榈子、白凤仙花茎、零陵香、紫花棉子、栀子花、观音莲等。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即开始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当时曾经形成群众性的中医中药节育研究活动,积累了不少节育方剂。随着专业研究机构的相继建立,收集了大量民间流传的节育中药单方验方,据不完全统计有近千种,目前已进行抗生育动物筛选的中草药300多种,效果确凿的有:葛根、茜草、莪术、全果榄、了哥王、草棉(棉子)、瓜蒌根、苦丁茶、番荔枝、树牵牛、槐角、急性子、芸香、雪莲、王不留行、朱砂根、鹤草根、穿心莲、蚕茧草、寻骨风、山甘草等等。已从草棉(棉子)中分离出抗生育有效成分——棉酚,棉酚的抗生育研究,国内已进行了多年。早在五十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刘宝善,首先报道了对三十年代民间调查发现的食用粗制棉籽油可引起不孕的现象,推测可能由于棉酚使女性不孕。七十年代初经山东、上海和武汉等省市对不育症的社会调查,进一步发现食用粗制棉籽油、仁、饼制品引起不育主要在男性方面。1971年山东、上海等省市从棉籽仁、棉根中提取分离出棉酚,并为动物实验证实棉酚是男性抗生育有效成分。1972年江苏将棉酚试用于临床,1973年由山东、上海和浙江供棉酚纯品统一压片作为男性避孕药正式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964年以来,上海、沈阳进行了天花粉蛋白抗早孕的研究,此结晶为瓜蒌根中一种碱性的,由19种氨基酸组成的不含磷和糖的简单蛋白质。1981年临床试用400例,1982年中科院进行了鉴定,天花粉引产总有效率96%左右。从芜花中分离出抗生育有效成分芜花萜,羊膜腔内引产有效率98%。棉酚、天花粉及莞花萜在计划生育临床应用中尚有一定副作用,乃是今后深入研究与急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在临床作为节育试用的中草药尚有甘遂、土牛膝、贯众、天冬、威灵仙等,另一些中草药的抗生育作用虽经动物实验得到证实,但尚未达到临床试用水平。尽管如此,我国在中草药节育研究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及较系统的研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