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痛经

痛经

妇女在月经来潮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出现小腹疼痛,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痛经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尤以青、壮年妇女为多见。痛经发生時往往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乳房作胀或胀痛,恶心,呕吐,腰酸,严重者则剧痛难忍,并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若在月经将至或经行期间仅感下腹部或腰部轻微的胀痛不适,这是常有的生理现象,不属病证。

有关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诸病源候论》则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为研究痛经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內探索痛经的辨证规律作了进一步论述。如《景岳全书•妇入规》说:“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即以可按拒按及经前经后辨虚实,固其大法也,然有气血本虚而血未得行者亦每拒按,故于经前亦常有此证,此以气虚血滞无力流通而然。”这些论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病因病机〕

根据《内经》“不通则痛”的理论,痛经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冲任阻滞所致。经水为血所化,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若气血调和,则经行通畅,自无疼痛之患;若气滞血瘀,或寒湿凝滞,郁热瘀结,或气虚血少均可导致不通则痛。气血运行不畅之机理,有虚有实。临床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证候。而以虚者较少,实者多见。也有因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或子宫位置过度不正等而发生痛经的。

(一)气滞血瘀

素多抑郁,经期或经期前后复伤于情志刺激,精神紧张,肝气更为拂郁,肝失调达,郁则气滞,气滞则血亦瘀滞,而致气机不利,经血运行不畅,滞于胞中,而发为痛经。《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说:“经前腹痛无非厥阴之滞,络脉不疏。”便指此证。

若经期虽无明显情志诱因,但因肝气素郁,以致“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拂气而痛生。”(《傅青主女科》

另外,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狭窄,子宫位置不正,膜样月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息肉,都是导致气滞血瘀的原因之一。

(二)寒凝胞中

多因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或经水临行贪食生冷,內伤于寒,或过于贪凉,或久居湿地,风冷寒湿客于胞宫、胞脉,血为寒凝;或素禀阳虚,阴寒内盛,冲任虚寒,致使经水运行迟滞,均可使血滞不行,留聚而痛。《傅青主女科》说:“夫寒湿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经水由二经而出,而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作疼痛。”

(三)湿热下注

宿有湿热内蕴,疏注下焦,阻滞胞中;或于经期,产后(包括堕胎、小产后)而感湿热之邪,稽留于冲任,或蕴结于胞宫,湿热与经血相搏结,经行涩滞,故发生痛经。

(四)气血虚弱

脾胃素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气血俱虚,冲任气血虚少,行经以后,血海空虚,胞脉失于濡养,兼之气虚血滞,经血运行乏力,故发痛经。《胎产证治》说:“经止而复腰腹痛者,血海空虚气不收也。”

(五)肝肾虚损

多因禀赋素弱,先天不足,肝肾本虚;或因房室不节,产育过多,肝肾亏损,导致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行经之后,血海更虚,不能濡养胞宫胞脉,而致痛经。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的特点是经行小腹痛。根据疼痛发生的性质、时间、程度及疼痛的部位来辨别寒、热、虚、实,同时要结合月经期,量、色、质及兼证、舌脉、素体情况来进行全面分析。

1.辨痛的性质:一般来说,冷痛、绞痛,得热则痛减,属寒;冷痛、拘挛性疼痛、喜暖喜按,属虚寒;灼痛、刺痛,属热;绵绵作痛,按之痛减,属虚;剧痛难忍,按之痛甚,属实。跳痛、刺痛、灼痛、切痛、热痛,属瘀热互结;绞痛、冷痛、收缩痛,为寒凝瘀阻。痛而兼酸属风寒;痛而兼坠为气虚;痛甚于胀,持续疼痛,刺痛、痛有定处,血块下痛减,为血瘀;胀甚于痛者多为气滞。

2.辨痛的时间:一般来说,痛在经前,或经行1〜2天,疼痛剧烈者属实;痛在经后,或经行将净时隐隐痛者,属虚。

3.辨痛的程度:一般可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具体的说:凡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临床休息的为重度;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但仍能坚持工作的为中度;对生活和工作无影响的为轻度。重度属实,中度为虚,轻度的为生理现象。

4.辨痛的部位:一般以小腹正中为主,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骶部,多见于原发性痛经;若痛连少腹两侧或偏于一侧,多见于继发性痛经。

痛经的辨证除掌握上述要领外,尙须结合月经的期、量、色、质,带下及全身情况,进行全面的辨证。

(二)论治要点

痛经的治疗原则,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调治的方法亦应根据病情而定,或行气,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或泻实。具体治法又分两步:月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如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行不畅者,宜于经前3〜5天,服活血调经之剂。若气滞血瘀者,宜理气化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药用桃仁、红花、丹皮、赤芍、当归、川芎、枳壳、乌药、元胡、甘草、五灵脂、香附;寒凝胞中而阳虚内寒的,宜温经养血止痛,方用温经汤,药如当归、吴茱萸、芍药、川芎、人参、生姜、麦门冬、半夏、牡丹皮、阿胶、甘草、桂枝,加附子、艾叶、小茴香;若寒湿凝滞,宜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药用小茴香、炮姜、元胡、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兼湿者加苍术、茯苓,若湿热下注者,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用清热调血汤,药用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元胡,加红藤、败酱草、薏仁;气血虚弱,宜益气补血止痛,方用圣愈汤,药用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肝肾虚损者,宜益肾养肝止痛,方用调肝汤,药用当归、白芍、山茱萸、巴戟肉、阿胶、山药、甘草;夹有肝郁者,宜上方加郁金、延胡索等,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并结合素体情况,或调肝,或益肾,或扶脾,使之气血和顺,冲任流通,经血畅行则痛可愈。

(三)常见证治

1.气滞血瘀:

证候:每于经前或经行小腹或少腹胀痛,或阵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作胀,乳头触痛,心烦易怒,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质夹血块,块下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舒肝理气,化瘀止痛。

方例: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

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舒,色淡量少,质稀或挟小块,腰腿酸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脉沉细,苔白润。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止痛。

方例:温经汤(《金匮要略》)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若肢冷畏寒,面色青白,舌质清嫩,宜去麦冬、阿胶,以其阴柔碍阳滞血。

(2)寒湿凝滞:

证候: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喜热熨,轻按则舒,重按痛甚。经色紫黯,经水量少,质有血块,或如黑豆汁,伴身疼,脘胀呕恶,肢冷畏寒,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佐燥湿化浊之品。

方例: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苍术、茯苓。

3.湿热下注:

证候: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或腹内可触及包块,有灼热感,伴腰骶胀痛;或平时少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或黯红,质稠有块,经血臭,带下秽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例: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薏仁。

4.气血虚弱:

证候: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或小腹空坠,或经后始痛,经净不减,喜揉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面色萎黄不华,或神疲乏力,或纳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止痛。

方例:圣愈汤(《兰室秘藏》)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

5.肝肾虚损:

证候:经净一二日后腰酸,小腹隐痛不适,喜揉喜按,腰膝酸软无力,经行量少色淡质薄,或潮热,头晕目弦、耳鸣,足跟疼痛,脉细弱,苔薄白或薄黄。

治法:益肾养肝止痛。

方例:调肝汤(《傅青主女科》)。

痛及腰骶加续断、杜仲。兼少腹两侧或两胁胀痛,乃挟肝郁所致,宜佐以调气,上方加川楝子、延胡索;或加小茴香、桔核,郁金等。

(四)临证权变

诊治痛经,若气滞血瘀证又兼有口苦,苔黄,月经持续时间延长,经色紫黯,质稠粘的肝郁化热之象,当佐以清泄肝热,宜膈下逐瘀汤加枝子、夏枯草、益母草。若兼前后二阴坠胀者加川楝子,柴胡;若肝郁伐脾,见有胸闷、食少者,加白术、茯苓、陈皮;若肝气挟冲气犯胃,证见痛甚而噁心呕吐者,当佐以和胃降逆,可上方加吴萸、黄连、生姜。

在临床治疗中若见痛甚而厥,手足不温或冷汗淋漓的寒邪凝闭阳气之象,宜于在温经散寒除湿方中加附子,以温壮阳气而温运血行。

若血虚甚而见头晕、心悸、眠差者,宜在益气补血止痛法中以圣愈汤加鸡血藤、大枣、酸枣仁。兼肾虚而见腰腿酸软者,加菟丝子、续断、桑寄生。

另外,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常选择相应的止痛药配伍以协助止痛。如寒者,选用艾叶、小茴香、炮姜、肉桂、乌药、吴茱萸等温经止痛药;气郁者,选用香附、川楝子、延胡索、姜黄、木香、枳壳、槟榔等行气止痛药;瘀者,选用川芎、乳香、三七、没药、延胡索、蒲黄、五灵脂等活血止痛药;热者,选用川楝子、丹皮、赤芍等清热止痛药。

〔调护〕

(1)痛经患者应注意少吃寒凉生冷,或刺激性食物,如酸醋、田螺、蚌肉等寒性食物。

(2)经期注意腹部保暖,不宜游泳、涉水,防止寒邪侵袭。

(3)给予精神安慰,保持心情舒畅,切勿预先畏惧疼痛发生。

(4)生活起居要有常度,经期绝对禁止房事。

(5)疼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腹痛畏寒者加艾灸或热敷,可以缓解疼痛。或生姜数片同红糖煎汤代茶,或饮热黄酒适量,以助散寒活血止痛。

(6)对于气血虚弱者,平时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应用例案〕

例一、黄XX,23岁,军人。由于经行受寒引起每次经转腹痛颇剧,引起经来腹痛,乃于1962年1月间前来就诊,共诊疗四次,痛势见差,下面为四诊医案:

初诊:1月14日(第一个月)。经水惯后,每次临经腹痛颇剧,腰痠、经来量少不畅,夹有紫红血块。经期将近(1月14日),已有预兆,脉象沉细而带弦,舌苔薄白。症系胞宫虚寒,冲任气滞。治当温经理气。

陈艾6克 制香附9克 当归6克 续断9克 白芍6克 熟地9克 煨木香4.5克 台乌药6克 川楝子9克 黄芪9克 肉桂2.4克

二诊:2月24日(第二个月)。上药服药后,经来腹痛已减,本月21日经近七日而来,血块已少,经来已爽,腹痛仅半日,痛势亦缓,业已获效。治宗前方意,养血温中,疏肝理气。

制香附9克 郁金9克 丹参9克 陈艾9克 乌药6克 川楝子9克 枳壳4.5克 熟地9克 陈皮6克 吴茱萸6克 白芍6克

三诊:3月22日(第三个月)。服二诊方后,小腹颇感温暖,本月21日经水届期而临;腹已不痛,胸闷腰痠等症亦减,病已大好。治拟疏肝理气,以巩固疗效。

制香附9克 陈皮6克 乌药6克 枳壳4.5克 熟地9克 白术6克 煨木香4.5克 川楝子9克 续断9克 狗脊9克 陈艾4.5克

复诊:4月21日(第四个月)。调理后经水已准,腹痛已减,此次经水又当应期而来,有小腹坠胀等预兆,精神疲倦,洽拟调肝肾健脾胃。

当归6克 白术6克 白芍6克 制香附9克 续断9克 紫丹参9克 仙灵脾9克 巴戟天9克 制黄精9克 新会皮6克

服后据患者自述:服药调治过程中,第一个月痛势虽差而痛期仍有二日,第二个月则痛缓而痛期仅半日,第三个月不仅痛经愈,而经期亦佳,第四个月服药后经水即来,腹亦不痛,精神亦振。(《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按:痛经为一种自觉症状,以临经腹痛为主证。本病病因有虚有实,有寒有热,症状也颇复杂,有兼乳胀,有兼呕吐,但其间以虚寒气滞型较为多见,上案即是一例。经期饮冷,淋雨、受寒,都是引起本病之因素。《诸病源候论》即谓:“妇女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宋•陈自明《妇人良方》云:“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患者过劳,身体虚弱。复于经中受寒,气血阻滞,不通则痛,酿成经痛。

辨证方面,寒证痛经以经水偏后者居多,经水不畅而有小血块,痛时常感小腹虚冷,以热水袋置于痛处则感舒适。上例治疗则以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方》)为主,盖遵温而通之的法则,用芪、地补气血,当归调经,续断调肝肾,香附理气行滞,官附、陈艾等温宫暖胞,使气血寒滞得温暖而恢复正常运行,通则不痛,同时也使郁滞的经水瘀块得以畅下,痛经遂告痊愈。

治疗痛经,不仅重视辨证,且掌握医治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祖国医学很早就主张在适当时期内用药。上例为虚寒气滞型痛经,在临经初期小腹冷痛经来不畅时用药,效果最好。与寒证治疗时机相同,则为血瘀型,两者都有气滞血阻现象,所以也应在行经前,或初期,经水涩滞腹痛剧烈夹有瘀块时服药,一般服用活血调经药如山楂、枳壳、川芎、当归尾、乳香、没药、青皮、桃仁、红花等,使引起经行不畅而腹痛之瘀滞,得以化散,经水恢复通畅,腹痛也就可自然消失。

至于虚性痛经,无论为气虚或血虚,甚至冲任虚弱,都是由于身体虚弱而引起,以致经来腹痛,所以体虚是本,经痛是标,因此宜于平时服药,气虚用参、芪、术、苓;血虚用归、地、芎、芍;冲任虚弱用紫河车,鹿角霜、巴戟肉、仙灵脾等药,再略加苏梗、陈皮、木香、砂仁等行气醒脾药为辅。使身体强壮,到经行期间不一定要服药,痛经也会一次比一次减轻,达到痊愈之目的。

引起痛经另一个重要因素为气郁,治法又与以上相同。

例二、于X,女,21岁,未婚,1978年3月30日初诊。经来超前,量多色紫,夹大血块,经前少腹坠胀,疼痛阵作,牵及胁肋,血块即下,痛始减缓。伴见心烦易怒,梦魇纷纭,头晕耳鸣,渴喜冷饮;纳谷不馨,口苦便干。经后带下粘秽,黄白相间,小溲短赤,尿道涩痛,尿检无异常。末次月经在3月11日,带经6天。刻见舌红苔黄,切脉弦数,左关、尺尤劲。揆此脉证盖为木郁化火,肝胆热炽,炼血成瘀,冲任不畅,拟清泄肝胆,凉血滋阴为法。处方:

秦当归12克,醋柴胡6克 粉丹皮9克 细生地20克 天花粉10克 全瓜蒌20克 香附米9克 川郁金 盐黄柏各7克 龙胆草5克 车前子12克 冬葵子9克(布包) 川大黄9克(后下)3剂,水煎服。

二诊(4月4日):药后府气得降,水道畅行,寐梦减少,纳谷知味。脉尙弦数,关尺已见平缓,黄苔渐退。现觉腰膂酸胀,小腹坠感,此乃经水将行之征,治须活血通经,因势利导,即《内经》所谓:“其下者,引而竭之”。处方:

秦当归15克 赤芍药 三棱 莪术 怀牛膝各12克 丹参桃仁泥 苏木各15克 香附10克 广木香5克 淡条芩9克 细生地15克 粉丹皮12克 3剂,水煎服。

三诊(4月8日):药后于4月6日经至,腹痛大减,血量仍多,块已减少,脉沉弦缓,舌润苔薄,余症亦均轻微。即获效机,继守前法,制小其剂,所谓“衰其大半而止”。处方:

秦当归 山萸肉 川续断各12克 粉丹皮9克 细生地 原寸冬各12克 焦栀子9克 桃仁泥 刘寄奴 怀牛膝 香附米各9克 醋柴胡6克 云茯苓9克 4剂,水煎服

四诊(4月120);月经已净,带下仅有,二便尙可,惟感腰酸。予二至丸3瓶,嘱早晚各服15粒,白水送下。(《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

按:本例由气郁化火,热蕴血中,故经来超前,量多色紫;火煎形成,瘀血内阻,故腹痛阵作,所下多块。朱丹溪谓:"经将来,腹中阵痛,乍作乍止者,血热气实也。”殆即指此。肝胆热炽,灼伤津液,故口苦易怒,头晕耳鸣,溲赤便干;湿热下注,故带下粘秽。初诊以胆草、黄柏、大黄等,清泻肝胆,釜底抽薪,消除致痛之由;生地、丹皮、花粉、瓜篓等,滋阴凉血,沃焦救焚,以缓肝火之急,柴胡、香附、疏肝解郁,遂其条达之性;车前子、冬癸子,清利湿热,使从水道下行。全方泻肝、舒肝、利肝,意在祛除病因,调畅气血。二诊则通经活血,化瘀止痛,俾地道通畅,血顺经行,而腹痛自止。三诊转予养血凉营,兼为疏濬,继之以丸药益补肝肾,缓调善后。

〔简便验方〕

1.云南白药按说明服。

2.伤科七厘散,每次一支,一日2〜3次,于经前及经痛时温开水送服。

3.田七末2〜3克,经前及经痛时温开水送服,每日1~2次。(以上均见《中医妇科学》)

4.鲜姜15克,红糖30克,水煎服。

5.青盐半斤

用法:将盐炒热,用布包好温熨小腹,待不烫皮肉时,包扎于小腹上。

6.肉桂、片姜黄、木香各等分

用法:生研细末,米醋为丸,行经期间。每日开水送服3克。(以上均见《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7.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有寒者用艾叶适量水煎送服。有热者用瞿麦适量加水煎送服。或按上方加倍研细末,腹痛时服9克,或每日1〜2次,或行经前7天,每日服1次。(《刘奉五妇科经验》)

〔文献摘录〕

《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凝,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凡经来腹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则多疼痛。更当审其凝滞作胀痛之故,或因虚、因实、因寒、因热而方治之也。”

《李庵医要》:“妇人经欲来而腹痛者,气滞也,法当行气和血。妇人经正来而腹痛者,血滞也,法当行血和气。妇人经后腹痛者,是气血两虚也,法当大补气血”。

《丹溪心法》:“经候过而作痛者乃虚中有热,所以作疼。经水将来作疼者,血实也。一云气滞。四物加桃仁、黄连、香附。临行时腰疼腹痛,乃是郁滞有瘀血,宜四物加红花、桃仁、莪术、延胡索、香附、木香。发热加黄芩、柴胡。紫色成块者,热也,四物加黄连、柴胡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