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赤白带

赤白带

带下红白相杂者,称“赤白带”。本病虚实皆有,实者不外乎湿热内蕴,虚者则分阴虚内热与下元虚冷两类。治疗宜辨其虚实,以清热利湿,滋阴降火,温肾固涩等法,辨证选用。

〔病因病机〕

带下赤白多见湿热蕴结下焦,热伤阴络,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带下……皆湿热结于脉,故津液涌溢,为赤白带下。”亦有因房劳太过,虚火妄动,损伤阴络,夹津液渗漏溢入下焦而见带下赤白者,如《妇科玉尺》云:“内火盛,阴虚烦热而赤白带下。”若久病气虚,血失固摄,随湿邪渗入下焦也可见赤白帯下。《证治要诀》谓:“赤白带下皆因七情内伤,或下元虚冷;感非一端。”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湿热蕴结而见带下赤白者,证见赤白杂下,赤色晦黯,质粘稠,气秽臭等;阴虚内热所致者多见赤白较鲜,或伴潮热颧红,口舌干燥等阴虚症状;气虚阳虚所致带下者,可见赤色淡红,带下清稀,或伴有气短神疲等。

(二)论治要点

赤白带下症,虚实寒热皆可导致,湿热所致者属热属实,治疗以清热化湿为主,以胜湿汤加黄柏,药用苍术、滑石、樗皮、地榆、白芍、黄柏、枳壳;阴虚精亏者当滋阴敛精,固肾止带,以知柏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虚寒导致赤白带下者实由下元虚冷所为,多投温肾固涩法,如鹿角胶丸,药用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杜仲、熟地、龟板、人参、白术、茯苓、当归。

(三)常见证治

1.湿热蕴结:

证候:带下量多,赤白杂下,赤色晦黯,质稠粘腻,气味臭秽,常伴有腰痛腹痛,阴户瘙痒,小便黄少、大便粘滞等症。苔黄腻,脉濡滑。多因怒气伤肝,肝旺脾弱,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

方例:胜湿汤(《女科撮要》)加黄柏。

2.阴虚内热:

证候:赤白带下,赤色较鲜,潮热盗汗,心烦口干,日渐消瘦,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多因房劳太过,肾精亏损,阴虚生热,迫液而下。

治法:滋阴降火,止血止带。

方例:知柏地黄汤(丸)(《医宗金鉴》)加五味子、麦冬。

3.阳气虚弱:

证候:带下赤白,淋漓不止,质稀薄,无臭味,赤色淡红,并伴有脐腹冷痛,形寒畏冷,气短神疲,多伴不孕。舌质淡,苔白,脉沉缓。此肾元不足,下焦虚寒所致。

治法:益气、温肾、固涩。

方例:鹿角胶丸。(《医学正传》)

(四)临证权变

1.如带下黄色兼有赤色,称赤黄带下。赤黄带其色呈绿黄色,多为湿热蕴毒所致。其气臭秽难当,阴痒或肿痛,伴有低热、小腹疼痛拒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应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方选止带方加减,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丹皮、黄柏、栀子、牛膝、樗根白皮、银花、连翘等皆可选用。

2.伴有阴痒肿痛者可兼用苦参、黄柏、蒲公英、蛇床子、白矾等煎汤乘热熏洗。

3.久病气虚,血失固摄所致的赤白带下症,可用补中益气汤加龙骨、牡蛎、乌贼骨以益气固摄,止血止带。

〔应用例案〕

例一、吴XX,35岁,职工。素嗜辛辣,房室不节,以致形肉日消,迩日易怒,咽痒干咳,入夜少睡,多梦纷纭,心悸惊惕,赤白带下,头晕腰痠,便艰,溲赤,舌质红,苔白糙,切脉二尺沉细,寸关弦数。

女贞子 旱莲草 麦冬 远志 金樱子各9克 阿胶 茯神 生地 杞子各12克 黄连1.8克 莲肉15克 鸡子黄1枚 5剂。嘱忌辛辣,禁房事。

复诊:带净,寐安,唯腰膂仍感痠楚,上方去黄连,加川断9克,继投六剂,所患诸恙尽廖。(陈予舟等整理,周兰若先生治疗带下经验介绍,《江苏中医》1965.8.)

按:此案兼有房室不节,肾阴不足,故以女贞子、旱莲草、麦冬、阿胶、生地滋阴凉血止血;远志、茯神、莲肉清心安神;杞子补肾;黄连清心泻火;鸡子黄补虚养血。全方滋阴凉血、清心安神而使赤白带自止。带虽止但腰膂仍痠,所以上方去黄连而加川断以补肾而获全功。

例二、张X。肝燥血虚,气机失调。干呕嗳气,且少腹作痛,赤白带下,食入乏味。舌白胖。以和中调气治之。

焦白术9克 旋复花4.5克 生白芍9克 煨木香2.4克 云苓15克 当归身6克 生石决明18克 代赭石12克 绿梅花3克 厚杜仲12克 竹茹4.5克(沉香0.9克拌炒) 橘叶4.5克 陈皮4.5克 佛手4.5克(王震治述:王芹生先生妇科经验简介,《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8:21,)

按:本例赤白带下,由肝燥血虚,气机失调所致。治以和中调气为主,气血兼顾。其方标本兼顾,既治带下,又治干呕嗳气,少腹作胀诸证。如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理气去湿;绿梅花、木香、橘叶、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白芍、当归养血柔肝;旋复花、代赭石、竹茹降逆和胃止呕;石决明平肝。全方养血柔肝,理气和胃健脾而使诸证得平,赤白带自瘳。

〔简便验方〕

1.月季根、苧麻根各18克,椿根白皮15克,煎服。

2.椿根白皮、芡实、贯众各9克,白芍、炒黄柏各6克,煎服;或上药研末做丸,每服9克,每日2次。(以上均见《安徽中草药》)

3.鲜石打穿(石大川)60克(干品30克)。每天一剂,三次煎服,连服5〜7天。(一般以全草入药,但以根部疗效较佳。)(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文献摘录〕

《女科经纶•带下门》引赵养葵曰:“女人带下之疾,带者,奇经八脉之一也。腰脐间围身一周,如束带焉。八脉俱属肾经。人身带脉,统摄一身无形之水,下焦肾气虚损,带脉漏下。白为气虚,赤为有火。治法俱以补肾为主,白者多,赤者少,有脾虚者,六君子加升麻;有气虚者,补中汤;肝虚者,逍遥散兼六味丸。”引张子和曰:“赤白痢者,是邪热传于大肠,下广肠,出赤白也。带下者,传于小肠,入脬经,下赤白也。据此二症,皆可同治湿之法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