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缺乳

缺乳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

〔病因病机〕

乳汁缺乏,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复加产后气血损伤,津液耗损,乳汁乏源。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

(一)气血虚弱

乳汁为血所化,赖气运行。气血来源于水谷精微,若脾胃素弱,生化之源不足,或复因分娩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亏虚,不能化为乳汁,因而乳汁甚少或全无。

(二)肝郁气滞

产后情志抑郁,恚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经脉涩滞,乳络不通,阻碍乳汁运行,因而乳汁不行。

此外,尙有精神紧张,劳逸失常,哺乳方法不善等,均可影响乳汁分泌。如郁久化火,可导致乳痈。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乳汁缺乏,证有虚实。如乳房柔软,不胀不痛者,乳汁清稀,多为气血俱虚;如乳房胀痛者,胸胁胀闷,多属肝郁气滞。

如体质虚弱缺乳,经过治疗乳汁无明显增多,而又哺乳过久,不仅婴儿因摄乳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且也可导致乳母因血虚精亏而月经闭止。如乳汁郁滞缺乳,经过治疗乳汁仍排出不畅,可出现乳房胀痛加重,继而红肿灼热,身热口渴等症,则为乳痈先兆,缺乳则无此证,可资鉴别。

(二)论治要点

本病治疗重在调理气血,“无气则乳无以化,无血则乳无以生”。气血俱虚者,治宜补益气血,方用通乳丹,药用人参、黄芪、当归、麦冬、木通(或用通草)、桔梗,用猪蹄煮汤,或煮肉汤煎药服之;肝郁气滞者,治宜舒肝解郁、通乳,方用下乳涌泉散,药用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柴胡、青皮、花粉、漏芦、通草(或木通)、桔梗、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甘草。

(三)常见证治

1.气血虚弱:

证候: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痛感,而色㿠白少华,神疲食少,舌淡苔少、脉虚细。

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方例:通乳丹,(《傅青主女科》)用猪蹄煮汤,或煮肉汤煎药服之。

2.肝郁气滞:

证候:产后乳汁分泌极少、甚或全无,胸胁胀闷,乳房胀痛,情志抑郁不乐,或有微热,食欲减退,胸闷嗳气,舌正常,苔薄黄,脉弦细或数。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例: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四)临证权变

产后气血两虚又兼有肝郁气滞而致缺乳者,可证见头晕肢倦,心悸气短,胸闷胁痛,乳房觉胀,乳汁减少,舌淡苔薄,脉细,宜补益通乳兼顾,可用党参10克,炙黄芪12克,炒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川芎6克,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通草6克,陈皮6克,青皮4.5克,柴胡6克。

如身有热者,可用下乳涌泉散,酌加蒲公英、黄芩以清热;如乳房胀硬、热痛,触之有块者,可上方加丝瓜络、路路通、夏枯草、川贝等以通络散结。同时外用蒲公英,捣烂敷于肿处,或用皮硝研末外敷,若热欲成脓者,可按“乳痈”处理。

〔调护〕

(1)保持充分睡眠及休息。

(2)合理授乳。

(3)气血虚弱者可加强食物营养,多饮汤类,如母鸡汤、猪蹄爪汤、赤豆汤、米汤,鲫鱼汤,桂圆汤等。饮食宜淡不宜咸,但对产后乳房胀痛,乳汁不畅者,应慎用汤类,以防乳汁分泌过多而造成乳痈。忌食葱、韮、蒜、姜、薤白。

(4)保持乳房干燥清洁,纠正乳头凹陷,防止乳痈,

(5)局部热水洗或用葱汤洗乳房。

(6)若母体虚弱,经调治效果不显者,应断乳。

〔应用例案〕

例一:丘XX,女,29岁,干部,1975年9月4日初诊。本人自述:产后十四天,乳汁稀少。患者两乳部柔软,无胀感,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无华。诊之舌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补气养血,通络催乳,用益气通乳汤。处方:

党参15克 黄芪15克 当归10克 寸冬10克 王不留行15克 穿山甲10克 天花粉10克 陈皮4克 通草3克 共三剂。

二诊:服上方三剂后,乳房有胀感,乳汁增多;心悸、气短减轻。再服三剂,乳汁如常。(《中医妇科临床经验选》)

按:由于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故乳汁缺乏,气血衰少,不荣于外,故面色苍白无华。心悸气短,舌质淡红,脉细弱,是气血俱虚之征象。方中以党参、黄芪补气,当归养血,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通络,天花粉、寸冬养阴,陈皮调气,使之气血调,血脉通,乳汁化源足,自然乳汁增多。

例二、周XX,女,28岁,干部,1968年2月12日初诊。本人自述:产后21天,因家庭小事,与爱人闹架之后,乳汁不行,乳房胀满而痛。精神郁闷,胸胁胀满,食欲减退。诊之舌黯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用疏肝通乳汤。处方: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柴胡6克 薄荷(后下)5克 寸冬10克 川芎6克 穿山甲10克 王不留行10克 漏芦9克 皂刺3克 瓜蒌15克 青皮6克 共三剂。

二诊:服上方三剂后,乳汁已通,但不够多,胸胁胀满减轻,再继服六剂而愈。(《中医妇科临床经验选》)

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产后因与爱人闹架后,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机壅滞,影响乳汁生化,故乳汁缺乏。乳头胸胁为厥阴络脉循行部位,肝郁气滞,故胸胁胀满,乳房胀痛。舌质黯红,苔薄黄,脉弦数,是肝郁气滞蕴久化热之征象。方中当归、白芍、川芎补血养血,行血;柴胡、青皮、薄荷疏肝解郁,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皂刺、瓜蒌通络行乳,合而疏肝解郁,气和神怡,络通乳下,诸症自解。

〔简便验方〕

1.鹿角粉,每日二次,每次4.5克。

2.针刺:膻中、乳根、配穴;少泽、天宗、合谷。采用补法。(以上均见《中医妇科临床手册》)

3.甜瓜子60克、赤小豆30克、路路通12克煎服。

4.花生米(连薄皮数两,煮极烂,连汤服之,下乳甚速。(以上均见《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5.鸡血藤、红枣、桑寄生煎水代茶,鱆鱼煲花生等。适用于气血虚弱者。

6.外治法:局部用热水,葱汤或橘皮煎水热敷乳房,均可起到宣通气血作用。(以上均见罗元恺主编《中医妇科学》)

7.黄芪15克、炮山甲、通草各9克,同猪蹄、黄酒炖服。(《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文献摘录〕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若产后乳迟乳少者,由气血之不足。而犹或无乳者,其为冲任之虚弱无疑也。”

《三因极—病证方论》:“产妇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虚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盛者当用通草、漏芦、土瓜根辈;虚者当用钟乳、猪蹄、鲫鱼之属,概可见矣。”

《傅青主女科》:“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然二者之中,血之化乳,又不若气之所化为尤速。新产之妇,血已大亏,血本自顾不暇,又何能以化乳?乳全赖气之力,以行血而化之也。今产后数日,而乳不下点滴之汁,其血少气衰可知。气旺则乳汁旺,气衰则乳汁衰,气涸则乳汁亦涸,必然之势也。世人不知大补气血之妙,而一味通乳,岂知无气则乳无以化,无血则乳无以生,不几向饥人而乞食,贫人而索金乎!治法宜补气以生血,而乳汁自下,不必利窍以通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