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

产后一、二日内,由于阴血骤虚,阳气易浮,常有轻微发热而无其他症状者,属正常生理现象。如产褥期内以发热为主证,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与产后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因分娩所致的创伤,劳倦和失血,使机体正气大虚,营卫失调,腠理不密,而易感受外邪。如邪毒直犯阴中或胞中而发热;或感受风寒、风热、暑热而令产后发热;亦可因恶露不下,瘀血发热;或阴血暴虚阳无所附而发热;或乳汁蕴结而发热。其中邪毒直犯阴中、胞中之发热者,病情严重;感受暑热者,亦可发生痉厥。应警惕此种危证出现。

(一)感染邪毒

产时过度用力,气血损伤,元气大亏,或产时产后调摄不慎,邪毒乘虚而入,邪正交争而致发热。

(二)血瘀

产后恶露不下,或下而甚少,以致宿瘀停留,而致气机不利,营卫失调,而致发热。即《女科经纶•产后证》所云:“败血为病,乃生寒热”。

(三)外感

产后气血骤虚,百脉空虚,腠理疏松,卫阳不固,以致风、寒、暑、热之邪乘虚而入,以致营卫不和,正邪相争而发热。

(四)血虚

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恶露不止,阴血暴虚,阳无所附,致使阳浮于外而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应根据发热的特点(发热的时间与程度),结合恶露的量、色、质、气味,以及有无腹痛、头痛、乳房胀痛等与舌脉进行辨证。如发热恶寒伴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有臭气,则为感染邪毒;如高热神昏、惊厥,属产后发热危重症。如寒热时作,恶露量少,小腹拒按,为血瘀发热。如恶寒发热,肢体疼痛,咳嗽流涕,为外感风寒发热;如炎热季节,身热多汗,口渴心烦,休倦少气,为中暑发热。如产后失血过多,微热自汗,为血虚发热。总之,产后发热,证因复杂。临床辨证要根据产后虚挟瘀、瘀中有虚的生理特点,然后视其邪气之盛衰来确定证候性质。

(二)论治要点

治疗产后发热,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其感染邪毒者,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用解毒活血汤,药用连翘、葛根、柴胡、枳壳、当归、赤芍、生地、红花、桃仁、甘草,加银花、益母草;外感风寒者,宜扶正解表,散寒宣肺,方用参苏饮,药用人参、甘草、苏叶、葛根、枳壳、桔梗、前胡、半夏、茯苓、生姜;外感风热者,宜辛凉解表、肃肺清热,方用银翘散,药用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牛蒡子、豆豉、薄荷、芦根、甘草;外感暑热,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清暑益气汤,药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血瘀发热者,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生化汤;血虚发热者,宜补血益气,方用八珍汤,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炙草、当归、白芍、熟地,去川芎,加黄芪;血虚兼有阴虚者,宜滋阴清热、养血,方用一阴煎(方药见闭经),加青蒿、鳖甲。

产后发热在治疗上,选方用药时尤需谨慎,一定要审因论治,不能偏重补虚,以免滞邪,亦不能过用发表攻里,致犯虚虚实实之戒,如对外感风寒发热者,因失血家不可发汗,只宜微辛解表,慎投辛温发表之剂;外感风热之产后发热,只宜辛凉解表,透邪外出。要慎用苦寒药,恐其化燥伤阴与克伐中州,影响乳汁生化;若邪实,则要祛邪之后,再扶正,因邪去才能正安,亦不要因体虚而忽略了祛邪一面。血虚产后发热,应在养血益气的同时,佐以甘淡滋液之品,待营阴充足,阴阳调和,其热自平,若与凉药,反成大误;对瘀血之发热,必须行血祛瘀;伤食之发热,给以四君子汤、酌加消导之品,对乳蒸发热,要使乳汁畅下,寒热即退,通乳发热可用瓜蒌散内服,药全瓜蒌一个半生半炒,粉甘草4.5克生炙各半、生姜一小块半生半煨,用酒两碗煎服,并可用药渣薰洗、外敷。如不进行哺乳,可退乳,炒麦芽煎汤内服、乳退热解;对劳力发热,必须大补气血,其热方退。至于产后发热而见痉厥者,必要时可以中西结合抢救。

(三)常见证治

1.感染邪毒:

证候:产后高热至38.5℃以上,伴有寒战,头痛,身痛,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或少,色紫黯如败酱,有臭气,烦躁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例: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加银花、益母草以增强解毒祛瘀之功。

若小腹剧痛,恶露不畅,有臭气,高热便秘者,此为热毒与瘀血互结胞中,治宜清热泻下逐瘀,方用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加败酱草、红藤。

若证见高热汗出,烦躁,斑疹隐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而数,为邪已入营分,而累及血分。治宜清营解毒,凉血开阴。方用清营汤(《温病条辨》)加紫地丁,红藤蚤休。

若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或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而数,为热入心胞之象。治宜清心热,养阴液及芳香开窍。方用清营汤(《温病条辨》)送服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或紫雪丹。《和剂局方》)

2.血瘀:

证候:产后寒热时作,或持续发,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挟瘀块,小腹疼痛拒按,口干不欲引出,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例: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3.外感:

(1)外感风寒:

①偏气虚:

证候:产褥期中,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身痛,腰脊酸痛,头痛身重,喉痒咳嗽,涕、痰清稀、舌苔白薄,脉浮细而紧。

治法:扶正解表 疏邪宣肺

方例:参苏饮。(《和剂局方》)

②偏血虚

证候:产褥期中,恶寒发热,头痛头晕,咳嗽,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浮而涩。

治法:养血扶正,解表散寒。

方例:四物汤(《和剂局方》)加桂枝、苏叶、防风、荆芥、桔梗、前胡。

(2)外感风热:

证候:产褥期内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而胀,咳嗽咯痰黄稠,咽喉焮红作痛,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肃肺清热。

方例:银翘散。(《温病条辨》)

(3)外感暑热:

证候:产时正值炎热酷暑季节,证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舌红少津,脉虚数,为感染暑热,气阴两伤。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例: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4.血虚:

证候: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低热缠绵,面色苍白,时自汗出,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少寐、小腹绵绵作痛,手足麻木。舌淡红,苔薄、脉虚微数。

治法:补益气血。

方例:八珍汤(《正体类要》)去川芎,加黄芪。

如午后热甚,两颧红赤,手足心热,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为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热养血。方用一阴煎(《柳州医话》)加青蒿、鳖甲。

(四)临证权变

产后恶露未绝又伴高烧,证见恶寒头痛头晕,流清涕,全身痠痛,心慌气短,口干渴,有汗,纳差,尿黄,此为产后血虚,外感风寒已化热,当表里双解,以荆防败毒散为主方,以荆芥、防风、羌活、生姜解表散寒,散风除湿;配合当归、益母草、川芎养血活血以扶正气;佐以杏仁、桔梗、薄荷、黄芩宣肺清热。使表邪疏散后,再用清气解热,凉血调中之法以清里热。以白虎汤为主方,加银花、连翘、黄芩清热解毒;赤芍、石斛、丹皮、地骨皮凉血活血,生津益阴;炒枳壳、炒莱菔子、鸡内金、焦神曲宽中下气,和胃调中。最后再以滋阴清热,佐以安神为法,用增液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调理善后。

若产后蒸乳发热者,证见产后发热,乳房胀疼,或有结块,或乳汁不畅,或胁腋疼痛,苔薄腻或薄黄,脉数。(如见高热不退,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应注意变为乳痈之症)。治宜通乳和络,方用瓜蒌散加味,药用全瓜蒌9克,生甘草3克,炙山甲12克(先煎),通草4.5克,王不留行12克,生姜三片,酒一匙;或用通草散,药用桔梗9克,瞿麦9克,柴胡9克,赤芍9克,天花粉15克,通草3克,青皮4.5克,白芷9克,连翘9克,木通9克,生甘草3克。

若感染邪毒发热,而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甚则谵语,方用黄龙汤,药用生军、玄明粉、厚朴、枳实、生草、当归、党参、生姜、大枣。

若产后伤食而发热者,证见产后时热时止,脘闷腹满,嗳气吞酸,不欲饮食,或呕吐泄泻,舌苔垢腻,脉滑数。治宜健脾益气,和胃消食。方用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厚朴。若见便秘者,可加服枳实导滞丸9克;食积者,加保和丸9克;胸闷气滞者加蔻仁5克(后下),沉香曲6克。消油腻肉食积滞者,加焦楂曲各9克;消米面食积滞者,用谷麦芽各10克;消水果积滞者,用吴茱萸3克。

若产后发热而兼恶露不下者,多因新产而感受风寒而致恶露不下。证见身热恶寒,汗出不解,头胀腰痠略有腹胀,恶露亦突然减少,应宜养血解散。以当归身、地黄养血,荆芥、防风、桂枝祛风解表,秦艽活络止痛,白术、茯苓、枳壳健脾理气,郁金、川芎以活血行瘀,因产后不久,身热后恶露突减,恐有宿血滞留之故。此病当先去邪,然后再行调补,可以用杜仲、川断、狗脊等补肝肾壮腰膝,用归、芎养血行血,术、陈、苓健脾燥湿等以善后。

如夹有暑湿者,可加芦根、荷叶、青蒿清解暑湿,而且荷叶善治产后发热而兼恶露不下,陈藏器谓:本品能“去恶血,留好血”。务使早日复原,无遗后患,以免影响乳汁分泌。

〔调护〕

(1)注意卧休息,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直接吹风。

(2)宜取半卧位,以利恶露排出。

(3)高热时,注意观察患者身热出汗情况,必要时,两小时测体温一次。鼓励患者多饮开水,对不能进食者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4)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卧床不起者应注意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5)产褥期严禁房事及盆浴,不作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并保持外阴与纸垫清洁,避免邪毒直犯阴中,变化他证。

(6)饮食以易于消化吸收又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鸡蛋及各种新鲜蔬菜。夏天可食绿豆汤或西瓜汁等,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品。

(7)若高热,神昏谵语,此为热入心包,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者,此证情危急,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8)产后发热,恶露不畅,少腹疼痛者,少腹部可给予热敷或艾灸。

(9)加强孕期检查,及时纠正并发症,特别是感染灶及贫血。

(10)接生时注意严密消毒,仔细缝合裂伤,减少出血,对难产病人给予必要的预防感染措施。

〔应用例案〕

例一、陈XX,女,26岁,干部,1975年4月10日初诊。本人自述:产后十天,发热怕冷。患者面色苍白,略带淡黄,形体瘦弱,头痛眩晕,腰痠骨楚,心悸寐少。诊之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细。治法:补血驱风,用四物汤加荆芥、柴胡。处方:川芎6克,归身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荆芥6克,柴胡10克,共三剂。二诊:服上方三剂后,病情好转,发热怕冷消除,再服三剂而愈。(《中医妇科临床经验选》)

按:因产流血过多,阴血不足,抵抗外邪之力不足,风邪乘虚而入,故治疗以四物汤补血,荆芥驱风,柴胡解热,合之达到补血、驱风、清热之作用。

例二、张某,女,26岁,教员。时值季秋,于产后第四天,因不慎寒暖,将息失宜,初觉形寒不适,体温不高,翌日即恶寒高热,无汗身楚,恶露减少,小腹切痛。自服姜糖水一大碗,并西药解热镇痛片,汗出热不解,晩间体温达40.6℃(腋下),家属急邀往观,情词恳切。诊其体肤,炕熯蒸热,而不恶寒,颜面潮红,身半以上汗出如洗,口干频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干黄,脉浮数有力。此风寒化热,内传气分,已成阳明经证,亟宜辛凉泻热,沃焚救涸。处方:

银花21克 生石膏30克(先煎) 竹叶6克芥穗6克 花粉15克 白薇12克 党参9克 鲜石斛12克 当归9克 南红花4.5克 粉甘草6克 粳米一撮煎汤代水

服1剂后,遍体透汗,形困神疲,沉沉入睡。次晨体温降至38.2℃,又一剂则腑行两次,恶露增多,体温续降,大热已减,腹痛顿除。惟头晕神疲,纳少口干,自汗低热,脉见细数。此系热不解、阴液为伤,再进清热滋阴,养血益胃法。处方:

菊花(后下) 白薇 沙参 麦冬 玉竹 秦当归各9克 银花15克 竹叶3克 红花6克 炒神曲15克 佛手片4.5克 太子参 生牡蛎(先煎)各15克

予服两剂而愈,嘱进糜粥,食养尽之。(《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

按:此例系产后第四天,觉形寒不适,翌日(即产后第五天)即恶寒高热,无汗身楚,恶露减少,小腹切痛,为外感风寒,侵扰胞宫而致恶露不畅。自服解热镇痛药,逼汗外出,虽汗岀而热不解,因产后正虚而风寒入里化热里热盛之故。故见体肤炕熯蒸热,而不恶寒,颜面潮红,身半以上汗出如洗,口干频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干黄,脉浮数有力。所以说此为风寒化热,内传气分,已成阳明经证,用辛凉泻热,沃焚救涸之法。

以竹叶石膏汤为主方,去半夏之温燥,加银花清热解毒,益气和胃;芥穗、白薇解表祛风;花粉、石斛生津止渴养阴;当归、红花养血活血祛瘀。一剂后,遍体透汗,热去大半。两剂后,大便解,恶露增多,腹痛除,大热已解。患者原为产后血虚之体,感寒蕴热,经治后,虽然热已近除,但是产后阴血虚亏之体加之热后灼耗,余热未净,阴血虚亏之象显现,故见头晕神疲,纳少口干,自汗低热,脉细数。遂以清热滋阴、养血益胃法,以白薇、银花、竹叶清热祛风醒头目;沙参、麦冬、太子参益气养阴生津;当归、红花养血活血;牡蛎镇静安神;神粬、佛手理气调中。服两剂而愈。

〔文献摘录〕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新产发热,血虚而阳浮于外居多,亦有头痛,此是虚阳升腾,不可误谓冒寒,妄投发散,以煽其焰,此惟潜阳摄纳,则气火平而热自已。如其瘀露未尽,稍参宣通,亦即泄降之意,必不可过于滋填,反增其壅。感冒者,必有表证可辨,然亦不当妄事疏散,诸亡血虚家,不可发汗,先圣仪型,早已谆谆告诫。”

《女科经纶》引吴蒙斋曰:“新产后伤寒,不可轻易发汗,产时有伤力发热,有去血过多发热,有恶露不去发热,有三日蒸乳发热,有早起劳动,饮食停滞发热,状类伤寒,要在仔细详辨,切不可便发汗。大抵产后大血空虚,汗亡则变筋惕肉瞤,或郁冒昏谜,或搐搦,或便秘,其害非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