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二、同位素扫描

二、同位素扫描

同位素扫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所释放出的γ射线(光子)或β射线(电子束),经过不同组织吸收散射后在体外予以接收,并根据其不同衰减所形成的体外放射量差别所形成的图像来协助诊断。

某些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有趋骨性,在骨代谢更新活跃的部位如骨肿瘤,早期骨折修复反应,炎症反应处,出现放射性核素密集(称为“热区”),这种改变常较X线改变为早,可协助进行早期诊断。骨缺血坏死的早期,可出现放射性核素吸收减少或不吸收(称为“冷区”),也比X线改变出现快。故对早期诊断有帮助。但这些改变无特异性,因而不能分辨病变的准确程度。须注意的是骨缺血时常伴有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的反应性充血和再生,使放射性核素密集,掩盖了缺血区,而易造成假象。现代采用特别精确的针眼准直仪或用断层摄影技术,使记录高度局限,可避免周围组织的干扰而达到准确诊断。

同位素扫描主要用于:

(1)早期X线检查难于发现的小骨骨折(如腕骨)和早期骨折与软组织扭挫伤的鉴别。

(2)发现早期骨肿瘤,除组织细胞瘤和骨髓瘤外,其他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多有明显放射性核素密集,但应注意原发性良性骨肿瘤也多有放射性核素密集。故对鉴别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用处不大。

(3)用于活动性骨与关节炎症的诊断。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多关节对称性密集,化脓性关节炎有单关节局部密集,化脓性骨髓炎有骨内密集。

(4)其他应用,如畸形骨炎、代谢性骨病、先天性骨病等有时亦可有同位素扫描的改变,但其诊断意义不大。此外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病灶,也有放射性核素密集,且较X线表现为早。γ照相机作全身扫描,可发现全身骨骼的多处转移灶。

常用放射性核素有99m锝砱酸盐,可作骨标记,67镓作肿瘤标记,113m铟用于显微外科显示血管吻合是否通畅,125碘或241镅作前臂骨吸收测量,测定骨的矿物质含量。48钙被中子激活产生不稳定的49钙,而放出γ射线,用碘化钠探测器测量其γ射线可测定体内钙的相对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