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三、颈椎病

三、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骨性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变性)或颈椎附近软组织病变(如劳损、韧带钙化),所引起的颈、肩、臂部疼痛麻木等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颈臂综合征。

〔病因病机〕

颈椎位于活动频繁、重量较大的头颅与缺少活动而比较稳定的胸椎之间,因此颈椎较其它部位的脊柱容易受到更多的外伤或劳损,老年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使间隙变窄,椎骨间韧带和关节囊松弛,造成椎骨间异常滑动,加重椎管和椎间孔内径开大及缩小的变化。靑壮年长期处于颈部过伸过屈的不正常位置工作,造成慢性损伤,另外急性扭伤未能及时妥善处理,从而变为慢性损伤。

颈椎病变可以使颈椎局部和神经遭受直接或间接的刺激或压迫,发生充血、水肿和炎症,长期或严重的挤压则可造成神经组织器质性病变,以及颈椎对位不正,出现肌张力增高等代偿性的变化。

〔诊断〕

颈部及颈椎旁酸痛,其疼痛时缓时显,颈部活动受限或强直不利;若神经受到刺激时则可产生颈、肩、胸、上肢部疼痛和麻木。

颈椎型的颈椎病,当头部过伸或转动至某一方位使一侧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则会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呕吐,恶心,重视,甚至突然昏倒。如若头部方位改变,则可使症状得到改善和消失。

如脊髓受刺激或受压则会出现上运动神经原性截瘫。如中央型有步态不稳,四肢麻木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骸、踝阵挛。如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或受压时,会有头痛、枕部、颈部痛,眼睑无力,眼窝胀痛,视物模糊,心律紊乱,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或偏低,肢体发凉等。

临床上根据各症状的不同,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

检查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僵硬。颈及肩胛周围有压痛,手握力减退。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检查者一手扶病人头的患侧,另一手握患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作相反方向牵拉,若有放射性痛或麻木感即为阳性。

压头试验:病人坐位,颈后伸、偏向患侧,检查者以左手托下颌,右手从头顶逐渐下压。出现颈部痛或放射性瘤者为阳性。

X线片可见颈脊柱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形。

〔治疗〕

1.手法治疗:

(1)点穴:定痛疏筋。选天柱、华陀夹脊、肩中俞、肩外俞、天宗、肩井、极泉、小海、合谷。

(2)轻提牵引,松解骨节;术者用一手前臂托住患者的下颌,另一手的拇指及食指夹住两侧风池穴,轻轻把患者的头颅向上提起,以达到松解颈椎上下小关节的目的。

(3)轻推旋转,拨正错位:此法是十九世纪流行的方法,是上法基础上的延续。具体做法:患者头部屈曲,医者一手通过下颌抱头,另一手拇指指腹部压迫患者颈椎棘突痛点,一旋一顶,双手配合,这样患者错乱的关节得以纠正(图6—1)。

(4)分筋理络,松解郁结:医者双手指沿颈椎间隙反复推拿,要求从上而下,顺着颈肌纤维走向,反复多次,目的在于松解粘连。

手法治疗需注意:如果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症及颈椎结核、肿瘤等骨质破坏性疾病者,应予禁用。

2.颈椎牵引:坐位或卧位均可,重量4〜6公斤,每日半小时至1小时。

3.药物治疗:中药选用舒筋活血类药,如白芍、川断、木瓜、甘草、地龙、茯苓、丹参、葛根等。

西药选用消炎痛、扑炎痛、布络芬、维生素B1、B12或ATP等。

4.手术疗法:对反复发作,症状严重,长期间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刮除病变的椎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