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生相克,共同维持着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与平衡,从而,保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面我们介绍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的十种关系。

(一)心与肺

心与肺同居胸中,心主血,肺主气,故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是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其中肺气助心以行血,心血载肺气以布周身。肺主气而司呼吸,从自然界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合成宗气,宗气贯心脉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故肺气虚则宗气不足,就会出现气血淤滞的病症。同样,心主血脉,肺主诸气,血靠心气推动而运行周身,肺气亦靠血的运载而敷布全身。故古人有“血为气母”之说。如若心气不足,则血行不畅,可导致肺失宣降,出现胸闷、气短、喘咳痰血的症状。

(二)心与脾

心主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心有所主而功能正常。心属火而脾属土,心阳温煦,脾土化生,方可使脾尽其运化之职。故若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则心之气血亦受损。若心阳虚衰,火不生土,则脾气亦虚,二者相互影响,临床上称为心脾两虚。此外,心主血脉,脾统血,二者在血液的运行上亦相互为用。若脾不统血,血液妄行则会造心血不足之证。

(三)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人之血,肝藏之,心行之,二者配合,则血运正常。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之运行必然失常。若心血不足,肝无所藏,亦可导致肝血不足,而出现血虚、心肝失养之证。

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故两脏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若情志有伤,多宜化火伤阴,临床上心肝火旺、心肝两虚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四)心与肾

心位上焦而属阳,其性属火;肾居下焦而属阴,于五行属水,内寄相火。中医学认为:心火宜降,肾水宜升,方可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心火下降于肾,肾阳得助,使肾不寒。肾水上奉,滋养心阴,使心阳不亢。若心火不降,肾水不升,则阴阳失调,均可出现心肾不交的证候。

此外心主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互生。故临床上肾精亏损与心血不足常可互为因果。

(五)肺与脾

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肺的呼吸与脾的运化,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此外,肺主气,脾益气,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须赖肺气的宣降,方可敷布全身,而肺所需之精气,要靠脾化生的水谷之气来补充,故脾又能助肺益气。故有“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的说法。若脾肺发生病变,往往相互影响。如脾气虚弱,则肺失资助,造成肺气亦虚,临床称之为“土不生金”。若肺气久虚,亦可出现脾肺两虚之证。

脾主运化水湿,肺主通调水道,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水液的代谢。如若脾失健运,或肺失宣降,均可造成水液的停聚,而成痰饮之患。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

(六)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肺居上焦,为阳中之阴脏,其气清肃下行;肝居膈下,为阴中之阳脏,其气升发上行。二者肝升肺降,调节着全身的气机,使升降功能正常。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而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症。相反,若肺失肃降,燥热内盛,亦可影响肝,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临床上可见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满痛,头晕面赤等症。

(七)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主水液,肺主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人体内水液经过肺气的宣降,营运周身并下输膀胱,故称“肺为水之上源”。下输膀胱之水,经肾阳之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以主持水液代谢。如此,肺肾配合,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必影响肾之气化,以至尿少,水肿。若肾气化不利,开合失司,则可至水湿潴留,上犯于肺,而见喘满,咳逆等症。故有“其本在肾,其标在肺”之说。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方能正常进行。只有肾气充盈,吸入之清气方可经肺肃降,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若肾精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病及于肾,亦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气短喘促,呼多吸少等症。

此外肺肾阴液亦相互资生(称为金水相生)。肾阴为人一身阴液之本,故肾阴能滋助肺阴。而肺主肃降,能使肺之阴精下输于肾,使肾精得养。故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说。故若肺阴虚可损及肾,肾阴虚亦可影响到肺,最后导致肺肾阴虚,而出现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干咳音哑,颧红盗汗等症。

(八)脾与肝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故肝脾两脏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疏泄与运化上,肝之疏泄可使脾升而胃降,从而使脾胃气机畅达,健运不息。另外脾主运化,化生气血,脾气健运,则水谷之气可滋养肝阴,使肝木得养,而能升发疏泄。若肝失疏泄,则会影响脾之运化,出现“肝木乘土”的证候。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亦可使肝血不足,而疏泄失常。

其次,肝藏血,脾统血,又为气血之源。故脾气健运,生血有源,且行于脉中,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正是由于肝脾两脏关系至为密切,生理上相互为用,病变时相互影响,故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九)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故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后天的相互滋生与水液代谢两方面。

首先,脾之健运,有赖肾阳的温煦,而肾中精气亦有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故二者相互资生,相互促进。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在发生病变时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若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会导致脾阳不振;若脾阳久虚,亦可累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证。

其次,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二者在水液代谢上,亦相互配合,协同其它脏腑,共同完成水液代谢。若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水湿停聚,不仅损伤脾阳,亦可使肾阳衰微。若肾虚不能主水,水液潴留,亦可累及脾阳,使脾失健运。

(十)肝与肾

肝与肾关系极为密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治”之说。在生理状态下,肾精滋于肝,使肝之阴血充足,以维持肝阴、肝阳的平衡;肝血滋养于肾,使肾精充盈,以维持肾之阴阳的平衡。在病理状态下,肾阴不足,可导致肝阴不足,而使肝阳偏亢;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

此外,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排精的生理功能。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失调,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