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一、医疗思想的先进性

一、医疗思想的先进性

中医的医疗思想,在这里主要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思想,它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例如,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思想;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思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思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不断地随病机转化调整治法和灵活选方用药的思想;存津液、保胃气、重视调动人体正气以战胜疾病的思想;辨证论治与药物服用方法,辨证施护、调剂饮食密切相关的思想;对情志病人辨证论治为主、思想疏导为辅的思想;它们共同反映出中医在诊治疾病中的整体恒动观,并落实在中医临床的关键环节——辨证论治上。

1.未病先防,是中医在防病治病上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是以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同步、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可以理解为“养生之道”,“防病之道”,这里不仅指出了必须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客观规律,才能祛病延年,而且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养生与防治原则。例如:凡阳气虚弱的老年喘息(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取夏月三伏天用背俞贴敷疗法(以温药为主),配合内服培补脾肾之剂,提高了疗效。推而广之,凡慢性阳虚证疾患,如采取“冬病夏养”的办法,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2.有病早治。大凡任何疾病的发展演变,都有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中医病因病机学说认为,这个过程,是一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及时抓住病机,力争早期治疗。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3.调治未病的脏腑。通过调治未病的脏腑,即可防止已病的脏腑向未病的脏腑传变,控制病变深入发展,又可消除对已病脏腑不利影响,促进了已病脏腑的恢复。

4.用整体动态的观点、综合辨证的方法来诊察与判断病情,预测病机转化的趋势。这是中医医疗指导思想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的一大批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性疾病和慢性疾病面前,西方医学或穷于应付,或毫无良策。所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病、自身感染性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病毒所致疾病,是目前西方医学号称的“五大难关”。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内因(遗传、体质、代谢、免疫等因素)起决定作用,个体的差异性很大,仅仅依靠一药一方是难以在治疗中取效的。然而中医指导临床的理论思想和治疗方法更适于这类疾病的治疗。应当指出的是,这类疾病不是今天才有的,绝大多数病在古代就存在着,在历代中医文献中都有大量的临床记录,当代中医临床实践的经验表明,古人在数千年间积累起来的有效经验,今天用之同样有效。例如,中风,主要指脑血管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日本,中风的死亡率为所有疾病的第一位。从我国多方面资料分析,中风的死亡率也占首位(86.03-164/10万)。在我国,中风的发病率高到惊人的程度,如北京在四个城区中调查,死于高血压脑血管病者为122.94/10万;如上海市卢湾区新发脑血管病为229.7/10万。在我国,中风的致残率甚高,在免于死亡而存活的中风患者中,有3/4以上生活不能自理。在我国,每年约有160180万人发生中风,其中约有86100万人死于中风疾患,而存活者中有50万~75万人致残,生活中需要人扶助料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多困难。今天,中风是世界的第一位的大病,而在我国的古代,也被列为群病之首,积累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可见,前人治中风的经验足资借鉴。为了掌握治疗中风的临床技能,只要你信手翻开历代中医古籍,尤其是历代临床医家的著作,都把治疗中风摆在重要位置,详细论述中风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善后、预防等,其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供我们今天学习与继承,这显然是中医学的一大优势。

5.以整体为本、正气为本、体质为本、治病求本的思想,有利于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达到既解除病痛、又增强体质的目的。(1) 疾病的发生,是人的整体阴阳失调的结果,而整体阴阳失调往往通过局部症状或病变反映出来,因此,中医治病,在重视局部病变的同时,要全面观察和分析,弄清整体阴阳偏盛偏衰的情况,弄清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然后从整体上辨证论治。例如,由于暴怒双目失明,称为暴盲,虽是眼睛的局部病变,但从肝与目的内在联系中,可以判断是伤肝所致,治疗从肝入手,往往会使眼睛复明。(2)人的正常自我调节功能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应,往往表现在不同季节的常见病上。治疗时,注意气候对疾病的影响。例如,1957年河北一带发生乙型脑炎大流行,石家庄地区从暑温论治,用加味白虎汤取得了疗效。1960年以后再次出现流行,按上述方法治疗无效。中医研究院著名老中医蒲辅周根据中医运气学说岁运发病规律推测,确定该年属湿运太过,遂后按湿温论治,采取化湿清热法遣方用药,使乙型脑炎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3)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对人的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中医在内伤杂病范围内,重视情志致病,并积累了许多治疗情志病的临床经验,西方医学兴起的一个分支———心身医学,也在朝这个方向探索之中。(4) 调整整体机能,调动人的抗病能力,对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将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5) 正气的强弱,常常是疾病的发生与否及病势进退的关键因素,要想有效地驱除病邪,必须依靠正气的力量。在正气极虚的情况下,单纯祛邪一般是无效的。(6)《内经》从不同角度对人类进行了体质分类,并指出不同的体质产生不同的疾病,应该给予不同的治疗。对许多疾病,中医不仅着眼于某些致病因素,更注重改善体质,往往获得根本性治疗。例如,慢性肾炎病人常常有反复感冒、咽喉肿痛的病史,每次都可能引起急性发作和病情加重,因此,防止感染,是治疗慢性肾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单用西药抗炎药或中药清热解毒之品,效果往往不理想,即使一时取效,也容易反复。如果真能从改善体质入手,调整全身的阴阳,不但可以改善局部病变,而且增强了人体的抗病能力,对肾炎的治疗起了重要作用。(7) 在所有构成疾病的矛盾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关系,或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本”,其它则为“标”。“本”与“标”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治病求本,意思是说,治病在于寻找调整阴阳的方法。所以,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战略思想和全局观点。这一思想,并非意味放弃“标”,在具体临证时,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同治,也是在临床运用中应该灵活掌握的。(8) 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证”,“证”是立法施治的最合理的依据,而针对证候辨证论治,是科学的治疗原则。“证”不同于症状,也不同于疾病本身,而是人体在疾病某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消长等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是天、人、病三者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由此可见,“证”反映了一定阶段上疾病的本质,是随时可变的。同一疾病,如果证候不同,采取的治法不同;而不同疾病表现出相同的证候,可采取相同或相近的治法,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病是以致病因素(邪气)为主体,以人体为客体。证则以人体(正气)为主体,以致病因素为客体。病与证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病必须通过证表现出来,证是病的表现形式和归宿;另一方面,病对证则有较强的制约性和规定性,在一种病的全过程中,可以出现若干不同的证。因此,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时,坚持辨证论治。


电子版注:

1、原书“都由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应改为“都有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电子版已改

2、原书“同一疾病,如果症候不同”,“症候”应改为“证候”,电子版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