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一)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五行学说

《内经》认为阴阳五行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所谓“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就是对这一学说的高度概括。阴阳五行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界运动变化的长期观察与认识,随着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逐步从天文、气象、历算等学科中总结出来的带有哲理性的基本自然法则。祖国医学基于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变化的密切关系,很自然地运用阴阳五行这一自然法则,来探讨、分析、归纳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从而演变成为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作为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用来概括和说明自然界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以及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制约、消长、转化的关系。《内经》把人体看作为阴阳对立的统一体,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也是按阴阳对立统一的原则进行的。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并在消长、变化过程中,保持动态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病因作用下,平衡遭到破坏,阴阳出现偏盛偏衰,就会引起寒、热、虚、实的病变,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因此,各种病变都可以看作是阴阳失调的结果。所以,在诊法上,以阴阳作为辨证纲领,分析归纳病情的变化及其所表现的证候,所谓“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上,以调整阴阳作为最高准则,通过在新的基础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此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意义所在。

五行学说与中医学实践紧密结合以后,一方面用以阐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时令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联系和影响,同时又利用五行属性对事物进行归纳分类,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

五行在《内经》中,主要指风、火、湿、燥、寒常年五气的运动。一年中,春风、夏火、长夏湿、秋燥、冬寒的依次递变,反映了常年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在这种正常气候变化的促进下,生物界呈现出生长化收藏的现象。所以五行之间的相生顺序,就是按常年五季的气候变迁而立说的,所谓“五气更立,各有所先”,“五运相袭,而皆治之”。五行相克,即风、火、湿、燥、寒、气之间的相互承制、约束的关系,对气候变化起着一种自然调节作用。所以《内经》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为了说明气候变化与大地物质在属性上的对应关系,古人把风与木、热与火、湿与土、燥与金、寒与水联系起来,所以《内经》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四时气候变化与人体五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因此《内经》又把通于春气的肝,称为风木之脏;通于夏气的心,称为火脏;通于长夏之气的脾,称为湿土之脏;通于秋气的肺,称为燥金之脏;通于冬气的肾,称为寒水之脏。五脏与自然界四时五气的联系,和五脏与四时阴阳相联系具有同一性。因为五行源于阴阳,故在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过程中,肝与春季的少阳之气相应,心与夏季的太阳之气相应,肺与秋季的少阴之气相应,肾与冬季的太阴之气相应,脾与长夏(或四季)的至阴之气相应。以五脏系统为中心的人体生理活动,与四时阴阳五气的所建立的密切联系,形成了人与外在环境相互统一的系统结构。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才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基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