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四)病机学说

(四)病机学说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机理。根据《内经》的论述,病机的内容应包括病因、发病、病理等三个方面。

病因是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各种原因,《内经》把所有病因分为两大类,提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阴阳在此指表里。外感六淫病邪由表入里,故邪先伤于表;内伤七情、饮食劳倦是病发于内,故邪先伤于里。这样的分类方法,不是单纯从病因着眼,而是结合发病部位来进行论述,所以尽管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是内伤与外感两大类。这样就为临床辨证论治,区分外感与内伤划清了界限。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一般说来,正气强盛的人,抗病能力较强,病邪是难以侵入的。体质虚弱的人,抗病能力低下,病邪就容易乘虚侵袋而引起发病。因为疾病的发生,就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外界致病因素的反应。疾病的过程就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所以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因素,外邪仅是构成疾病的重要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外邪也必须通过内在因素才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就是《内经》的发病学观点。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都强调了正气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也要看到人体的抗病能力,即所谓正气,毕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邪气的致病能力大大超越了人体的防御能力,同样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内经》也强调要“避其毒气”,重视搞好对疾病的预防。

疾病的病理变化是极为复杂的,但其主要的机转,不外是人体阴阳失调的反映。在病因作用下,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就会引起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发生寒热病变。但是,疾病的过程,又是邪正斗争的过程,正气胜邪气,则疾病向愈,邪气胜正气,则疾病加重,所以邪正双方斗争,必然产生或虚或实的病理变化。因此,疾病变化的内在机理,《内经》认为概括起来主要有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寒与热,是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也是辨别一切疾病属性的两大纲领。这两种病变,既可由外来寒邪或热邪引起,也可由人体内脏功能失调所产生。一般说来,热是阳偏盛的表现,寒是阴偏盛的表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热盛又可导致阴伤,寒盛又可导致阳损,所谓“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寒热的病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由寒转热,或由热转寒,使疾病的性质发生根本改变,所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虚与实,是邪正盛衰的病理反应。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无论局部或整体阴阳的气血亏损,正气不能与邪气抗争,便是属虚的病理变化,即所谓“精气夺则虚”。实,主要指邪气有余。邪气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便是属实的病理变化,即所谓“邪气盛则实”。虚实也可以相互转化,如病邪久留,正气耗损,可以由实致虚;也有正气不足,痰、食、水、血留滞,以致因虚致实的。虚实不仅可以交错出现,有时还可出现“真虚假实”,或“真实假虚”的现象,所谓“大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