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四)联系临床实践

(四)联系临床实践

学习《内经》理论,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应该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这对于加深经文的理解,验证《内经》的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素问·调经论》有段经文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接着下文还分别列举了病理、症候。如果联系临床来看,就会发现下列疑问:为什么“阳虚则外寒”而不言内寒?“阴虚则内热”而不言外热?“阳盛则外热”而不言内热?“阴盛则内寒”而不言外寒?又说“阳虚则外寒”,其见证为什么只言“寒栗”?“阴虚则内热”其证候为什么常见于气虚?“阳盛则外热”为什么出现“腠理闭”?“阴盛则内寒”所指当属何病?这些都是应该加以剖析的。但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两点:第一,从临床来看,原文所列举的病理与症候,仅针对个别病例而言,并不概括整个证候,比如“阴虚则内热”是针对中气虚衰来讲的;“阳盛则外热”是针对寒邪外束来讲的。只要联系实际,读书就不会死于句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二,“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是从阴阳病理变化规律来讲的,即阴阳在失去相对平衡的病理状态下,阳偏盛则表现为热,阴偏盛则表现为寒,阳虚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阴虚则阳偏盛而出现热象。由于阳主卫外,阴主内守,故阳盛可见外热,阴盛可见内寒,阳虚可见外寒,阴虚可见内热。但这并不排斥阳盛能生内热,阴盛能生内寒,阳虚能生外寒,阴虚能生内热。这样理解符合临床实际,经文的意思也就更加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