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十三)阴阳对立统一的例证

(十三)阴阳对立统一的例证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1);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2);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3);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4);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5)。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讲解〕

本文举例说明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天地”、“上下”、“血气”、“男女”、“左右”、“水火”等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事物和现象,所以都可以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

(1)从大自然来看,天为阳,在万物之上,地为阴,在万物之下,这是从上下位置来区分天地的阴阳属性。天在上为什么属阳?因为天是清阳之气不断积聚而成的;地在下,为什么属阴?因为地是浊阴之气不断积聚而成的。根据这个道理进行推衍,凡处于上下相对位置的事物,在上者皆属阳,在下者皆属阴。人体的组织结构,也不例外。

(2)“血气”,古代常用以指具有血气的人和动物。如《左传·昭公十年》:“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又《礼记·玉藻》:“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男女”,泛指两性。全句意为凡是具有血气的动物皆有阴阳两性的区分。《灵枢·官能》也说:“男阳女阴。”所以,男女、雌雄两性也体现着阴阳的区别。

(3)左居东主升属阳,右居西主降属阴,这主要是根据太阳东升西降而言的。张志聪注:“在天地六合,东南为左,西北为右;阴阳二气,于上下四旁,昼夜环绕,而人之阴阳,亦因天地之气,昼夜循环,故左右为阴阳之道路也。”张氏结合天人相应的道理进行论证,颇合《内经》旨意。另《素问·五运行大论》也提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之说,又当结合该篇内容,用阳降阴升、即地气由左向上,天气由右向下的道理进行解释,不必强求一致。

(4)“征”,象征。“兆”,应验。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水火”最能代表和说明阴阳相互对立统一的性质与作用,例如水性气寒,质重润下,是阴的象征;火性气热,质轻炎上,是阳的象征。两者互相对立,即所谓“水火不相容”,但又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有利无弊的作用,《易传》称阴阳协调为“水火既济”,医学上亦常以水火立论,借以说明人体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如张介宾说:“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总之,从《内经》直至后世医家,都常以水火喻人身阴阳,而认为水火是立命之本,“水火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

(5)“能”,孙治让说:“能,胎之假借字。”《尔雅·释诂》:“胎,始也”。“胎”、“始”连用,属同义复词,即本始的意思。全句认为万物的生长发育本源于阴阳两个方面的作用,如果阴阳不能互根互用,那么就不会有万物的生长发育,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此说明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动力。

(6)“守”,意即守持于内。“使”,有运使于外的意思。上文进一步强调阴阳的相互关系,说明人体内外阴阳必须相互依赖,相互为用,才能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从总体上看,人体外为阳,内为阴。阴要为阳守持于内,阳要为阴运使于外。这里的阴指阴精或营血,阳指阳气或卫气。高士宗说:“阴者,藏精而起亟,即阴在内而为阳之守也;阳者,卫外而为固,即阳在外而为阴之使也。”阴精藏于内,不断输送精气以供应阳气的需要,这就是阴在内为阳之守;阳气行于外要护卫肌表以固密阴精,这就是阳在外而为阴之使。马元台则认为:“阴指营,阳指卫”。营血藏于内,是外在卫气的物质基础;卫气行于外,对内在阴精起着护卫作用。两者的说法虽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临证意义〕

《内经》常用水火代表和说明阴阳的性质与关系,如《素问·痿论》说:“肾者水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素问·逆调论》也说:“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指心的君火,肝的相火),故不能冻慄,病名曰骨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明确提出:“水为阴,火为阳。”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水火学说,成为阴阳学说的组成部分。如张介宾说:“夫阴阳之体曰乾曰坤,阴阳之用曰水曰火,阴阳之化曰形曰气。”李中梓则具体指出:“天地造化之机,水火而已矣。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曰交,交则为既济,不交则为未济,交者生之象,不交者死之象也”。这是以水火说明阴阳相互依存、制约的重要意义。临床虚劳内伤疾病,多见阴阳水火升降失常,心肾不交,甚至导致阴竭阳脱,危及生命。治疗上应根据心、肾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情况,进行辨证论治。诸如肾阴虚不能制约心火,宜用六味地黄丸壮水制火;肾阳虚不能蒸腾肾水,可用肾气丸引水以上济;肾阴虚而相火燔灼,当用知柏地黄汤以滋阴降火,肾阳虚而阴寒独盛,当用通脉四逆汤以破阴回阳;心阴虚而心火不降,宜用补心丹滋阴以降火;肾阴虚而心火独亢,当用黄连阿胶汤泻火以滋阴;心阳虚而浮阳不敛,宜用桂枝龙骨牡蛎汤以补摄心阳;心阴心阳两虚,当用炙甘草汤以阴阳双补;若心火偏亢,肾水不升,证见怔忡不寐者,宜用交泰丸以交通心肾。正如《慎斋遗书》所载:“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由心气之降。……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阳也。”又云:“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当然,水火失调虽以心肾为主,但并不局限于心肾,因为五脏六腑均有阴阳升降的存在,正如李中梓所说:“人身之水火,即阴阳也,即气血也。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可见水火无非是阴阳的代名词,用水火形象地比喻阴阳,有利于加深人们对阴阳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电子版注:

1、原文“火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有误,应为“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