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十九)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十九)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1),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2)。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3),阴平阳秘,精神乃治(4),阴阳离决,精气乃绝(5)。

《素问·生气通天论》

〔讲解〕

本文在论述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基础上,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以及人体阴阳必须保持相对平衡的重要意义。

(1)“要”,要领。有关键的意思。“阳密乃固”,“密”,致密、固密的意思。“固”,有坚固内守之意。上下文连结起来,是说只有阳气护卫于外,阴精才能固守于内。可见“阳密乃固”,不仅就阳气而言,也包括阴精在内。如张景岳注:“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宅。必阳气闭密于外,无所妄耗,则邪不能害,而阴气完固于内,此培养阴阳之要。”说明阴阳在相互为用,维持相对动态平衡的过程中,阳气是起主导作用的。如果阳气过于亢盛或衰退,均不能使在内的阴精固守,更不能维持阴阳的相对平衡,正如下文所说:“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同时,也说明阴阳并不是完全处于同等的地位,而是有主有从的。明确这一点,对认识阴阳的相互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2)“圣度”,最好的法度或准则。如果阴阳偏盛偏衰,两者不相协调,就好象四时气候变化反常,有春天没有秋天,或者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这是一种比喻,说明阴阳偏盛偏衰,不能相互制约,相互拮抗,便不能保持相对平衡,自然界如此,人体也如此。因此,当阴阳出现偏盛偏衰,必须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在新的基础上趋于协调和平衡,所以这是养生保健最好的法则。

(3)“阳强”,指阳气过度亢盛。张介宾注:“孤阳独用,不能固密,则阴气耗而竭矣。”人体阳气只有在不亢不衰的正常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卫外固密的作用。所以当阳气虚衰,表卫不固时,则津液外泄,常见自汗出或汗出不止。相反,也有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卫外固密的,如阳明病热盛于内,而见“自汗出”。因汗出过多,又可见“时时恶风”。这些都是用强不能固密,津液大伤的表现,因此仲景主白虎加人参汤以益气生津。

(4)“平”,和也。“密”,致密。阴平阳秘即阴阳平和协调的意思。人体不同层次的物质或功能,都需要保持既对立又统一、互相协调的状态。即是说,人体阴阳要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人的精神及各脏腑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否则就会因此而引起一系列的病变。阴阳怎样才能维持平衡?一是阴阳要相互资生。因为人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阴阳处于互为消长的状态,人体阴阳在消长过程中要保持正常阈值,必须相互资生,才能使阴精充沛,阳气固密,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二是阴阳要相互制约。阴阳要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必须两者相互制约,才不会导致偏盛偏衰。阳得阴的制约,才不致过分亢旺;阴得阳的制约,才不致过分衰沉。否则,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病变。

(5)人体的阴阳是相立依存,相互为用的,阴阳的任何一方,都是以对方存在为条件,所谓“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如果阴阳互不交纽,失去相互依存的关系,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正如张景岳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在病变过程中,当人体的阴精或阳气受到病理损害,致使某一方耗损太过,不能相互维系的时候,就会出现危及生命的亡阴或亡阳,脱阴或脱阳的证候,所以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临证意义〕

《内经》强调阴阳关系的协调平衡,并不排斥阳气的主导作用,因为阴和阳两个方面,并非完全处于同等的地位,而是有主有从,本文的“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也反映了这一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如张景岳说:“夫阴以阳为主,所关造化之源,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石寿棠在《医原》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明,他说:“然就二气而权衡之,阴承阳,阳统阴,阳气一分不到即病,阳气一分不尽不死,人自当以阳气为重。”又说:“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石氏明确指出“阴以阳为统”,“阳以阴为基”,进一步阐明了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中阳为主导的论点。肯定阳气的主导作用。这不意味着“贵阳贱阴”,而是在以“阴为基础”的前提下来认识阳气的重要作用。与只重视阳气者自有区别。就临床来看,阳虚者固当扶阳,阴虚者亦当滋阴,这在调整阴阳的治疗过程中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证属阴阳两虚,一般都侧重阳虚而用甘温分剂,《灵枢·终始》说:“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仲景本此立法,治虚劳里急(腹中拘急)诸不足(气血阴阳俱不足),主以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饴糖)和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这些甘温之剂都偏重于阳的方面,体现了阳为主导的看法。具体地说,虚劳病属于阴阳气血不足的,当用甘温之剂恢复脾胃的健运功能。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水谷消化正常,气血自生,营卫和调,则诸证得以缓解,尤在泾说:“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又如大失血的病人,临床上常采取“血脱益气”的方法,用独参汤进行救治;阳虚汗出不止的病人,常采用“津脱回阳”的方法,用桂枝加附子汤进行救治。凡此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对阳气主导作用的认识。

疾病是人体阴阳失调的反映。因此,疾病的过程,即是阴阳变化的过程。阴阳变化有时表现为量变,有时表现为质变,凡由阴证转化为阳证,或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即是疾病性质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常常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凡正气充足的,大多由阴转阳,疾病向轻浅转化;正气虚衰的,大多由阳转阴,疾病向重深发展。例如:《伤寒论》太阳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92条)《伤寒论》阳明篇:“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225条)这是阳气衰微,正气不足,或治疗失当,重伤其阳,致使阳经之病,从阴化、寒化,转为阴证的证候。

《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条)《伤寒论》厥阴篇:“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条)前者是因其人真阴素虚,邪从热化,热邪灼伤津液,形成阳明燥结。后者是因正气逐渐恢复,邪由少阳外达。两条均属阴经之病,从阳化,热化,转为阳经的证候。不过阴证和阳证的相互转化、并不限定在“重”和“极”的阶段,只要在一定条件下,如邪正的盛衰,病程的长短,治疗的当与不当等,都可促成这样的转变。

电子版注:

1、原文“过程中有无可非议”,应为“过程中是无可非议”,电子版已改

2、原文“口燥烟干者,急下之”,其中的“烟”应为“咽”,电子版已改

3、原文“阴阳外于互为消长的状态”,其中的“外”应为“处”,电子版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