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九)阴阳分主内外、虚实的规律

(九)阴阳分主内外、虚实的规律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1)。故阳道实,阴道虚(2)。

​《素问·太阴阳明论》

〔讲解〕

本文论述阳主外,阴主内,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依据和客观规律。

(1)《内经》认为天是由轻清上浮的阳气积聚而成的,故属阳;地是由重浊下沉的阴气凝结而成的,故属阴。地浮悬于太虚之中,天包裹乎大地之外,所以说天气主外,地气主内,这反映了古天文学浑天说的先进认识。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内经》提出了阳主外,阴主内的理论法则,并用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的阴阳运动规律。诸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等等,都反映了这种认识。本篇则具体结合太阴、阳明外感内伤病变,来说明阳经阳腑、阴经阴脏的病理特点。

(2)“故”,承上文而言,意即根据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联系到人体来看。“阳”,指阳经、阳腑。“阴”,指阴经、阴脏。“道”,作规律解。“虚”,即不足,主要指正气而言。“实”,即有余,主要指邪气而言。张介宾说:“阳刚阴柔也。又外邪多有余,故阳道实;内伤多不足,故阴道虚。”临床上,阳病多实,阴病多虚,这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从生理而言,五脏贮藏精气属阴,阴主内守,故多不足;六腑传化水谷属阳,阳主外卫,故多有余。在病理情况下,外感病邪首先侵犯阳经,阳腑,多见邪气有余的实证;内伤病因首先伤及阴经、阴脏,多见正气不足的虚证。可见“阳道实,阴道虚”是对阳经阳腑,阴经阴脏的生理、病理特点的高度概括,不仅太阴、阳明如此,其它脏腑、经脉也如此。伤寒六经中的三阳证,多属表、属热、属实;三阴证,多属里、属寒、属虚。故后世有“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对于临床辨证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临证意义〕

“阳道实,阴道虚”,这是临床辨证必须掌握的规律。《素问·太阴阳明论》结合临床实践,重点论述了太阴阳明及所属脏腑脾胃的病变,说明阳经阳腑、阴经阴脏的病理特点。经文指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征诸临床,风寒外感多侵犯阳明之表,内伤饮食多伤及太阴之里。阳明为风寒所伤,多见身热、目痛、不得卧等证,宜用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白芍、甘草)加减,以解阳明之表。若邪气入里化热,症见身热,汗出,心烦,口渴引饮,或兼见气逆喘促等证。宜用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或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生津。若太阴为饮食所伤,症见脘腹胀满,时腹自痛,大便泄泻,完谷不化等证,宜用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甘草)之类以温运脾阳。太阴阳明,虽然互为表里,而脾胃又通主水谷,但由于生理特点不同,故病理表现也有差异。李东垣说:“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指出脾胃功能的阴阳属性是相互对应的,后世把脾胃生理特点概括为: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化,胃主纳;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与胃升降相因,纳化互用,燥湿互济,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排泄过程。这些不仅充分反映了脾胃阴阳属性不同所体现的不同的生理特点,而且进一步说明了脾胃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正如叶天士说:“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胃为阳土,得阴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