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十一)五行气运具有维持自然平衡的作用

(十一)五行气运具有维持自然平衡的作用

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1),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之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 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2)。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3)。

​《素问•气交变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了自然气候变化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平衡,否则就会给自然界带来毀灭性的灾难。

(1)“政”,行使正常职能的意思。“权”,秤锤。“衡”,秤杆。用秤秤物时,必须使两者保持平衡。这里引伸为平衡的意思。风、火,湿、燥、寒五行气运在运动过程中,有彼此自动调节的作用,因此在ー定程度上得以保持相对平衡。例如ー年中,上半年有某种太过的胜气,下半年可能与之相反的气候发生,所谓“有胜必有复(报复之气)”。这是自然气候相胜相制的现象。五行气运有生有制,才能在总体上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

(2)“高”,指太过。“下”,指不及。“化”,指正常。“变”,指反常。上文是说,五运之气有太过的就加以抑制,有不及的就加以扶持,正常的就有正常感应,反常的就使之恢复正常。如张介宾说:“故高而亢者,必有所抑,因太过也;卑而下者,必有所举,因不及也;正而为化,则有以应之,不相悖也;邪而为变,则有以复之,承乃制也。”“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沈祖绵云:“句有误,当作‘此生长化收藏之理。’”可从。意谓五运之气保持相对平衡,自然界的生物才会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这是万物生长化收藏过程的自然道理,也是四时正常气候变生规律的体现。否则,平衡失常,天地四时之气就会发生闭塞。

(3)“天地”,指代表天气和地气的五运六气。六气属阳,周于天外,代表天气,五运属阴,守于地内,代表地气。“动”,指运动不息,年年有变的客运,客气。“静”,指居恒不变,静而守位的主运,主气。“神明”,这里指北斗。《说文》:“神,从示,申声”。示,从二,从川,指天上日月星。《说文》:“示,从二、三川,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王充:“神者,申也。”申,指十二支的方位(西南方),北斗七星,杓在申方,则斗柄指寅方(东北方),所谓“斗柄回寅,天下皆春”。北斗,是天空的指时针,它围绕北极运转,一年一周,古代常通过观察斗柄指向,以确定时令季节。故张志聪注:“神明者,日月斗星也。纪,以日月纪度,星斗定位也。”这就是“神明为之纪”的含义。“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阴阳之往复,指一年中太阳的周天运动,从春分点到秋分点为阳,从秋分点到春分点为阴。由于太阳位置的移动,地面接收太阳光热量有周期性的改变,因此形成冬寒夏热的更迭,所以,“寒暑彰其兆”,即是有寒暑的往来,显示着阴阳往复的征兆。这里,《内经》显然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来回答上述问题。

〔临证意义〕

五脏之间通过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以维持相对的协调平衡。在内、外病因作用下,某一脏之气出现太过或不及,都会给相关的脏气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体动态平衡的破坏,形成各种病变。例如肝气太过,常会引起心火旺盛,心火盛则肺失清肃而不能制约肝木,肝气就会横逆,侵犯脾胃。如《吴鞠通医案》肝风病例说:“癸亥正月廿八日,章氏,七十二岁,老年上虚下盛,又当厥阴司天之年,厥阴主令之候,以故少阳风动,头偏右痛,目系引急,最有坏眼之虑,刻下且与清上。羚羊角三钱 连翘一钱 刺蒺藜二钱 茶菊花二钱 桑叶二钱 生甘草八分 苦桔梗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煮二杯,分二次服。日二贴,服二日。

三十日,少阳头痛已止,现在胸痞胁胀,肝胃不和,肢痛腰痛。议两和肝胃之中。兼与宣行经络。桂枝尖二钱 半夏五钱 制香附二钱 杏仁泥三钱 广皮一钱五分 生姜汁三匙 广郁金二钱 青皮一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二帖。初四日,诸症向安,惟余晨泄,左手脉紧,宜补肾阳。茯苓块五钱 补骨脂三钱 莲子五分去心 生於术三钱 煨肉果三钱 芡实三钱 菟丝子二钱 五味子一钱 水五碗,煮成两碗,分二次服;渣再煮一碗,明早服。”从案中可以看出,厥阴风木之气太过,致使少阳动风,热邪上犯,吴氏予以熄风清上,头痛止而肝胃不和之症复见,再议两和肝胃,诸症向安,又以补益脾肾助其恢复。可见在疾病过程中,五脏可以相互影响,而出现盛衰变化,因此在治疗上调整内脏腑功能,使之趋于协调平衡,即可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难经•七十五难》说:“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不”字疑衍文)。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这是《难经》为调治五脏病变而阐明的治法。它首先指出脏气失调有偏盛就有偏衰,因此“补不足,损有余”,也就成为调治五脏病变总的治疗法则。但是调治的方法,并不局限于直接在所病之脏进行补泻,可以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采用间接补泻的方法,同样可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这就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诚如滑寿所说:“经曰,一脏不平,所胜平之,东方肝也,西方肺也,东方实则知西方虚矣,若西方不虚,则东方安得过于实耶?或泻或补,要亦抑其盛,济其不足,损过就中之道也。水能盛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泻南方火者,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余;补北方水者,益子之气,使不食于母也。如此,则过者退而抑者进,金得平其木,而东西方无复偏胜偏亏之患矣。越人之意,大抵谓东方过于实,而西方之气不足,故泻火以抑其木,补水以济其金,是乃使金得与水相停,故曰欲令金得平木也。”这是《难经》在《内经》五行生克理论基础上对中医治疗学的发展,对于调治五脏疾病,恢复脏气的协调平衡,很有指导意义。如叶霖说:“学者习玩斯篇,于补泻之法,获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