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五) 五行气运的相生规律

(五)五行气运的相生规律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1),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2)。

《素问•六节藏象论》

〔讲解〕

本文论述五行之气相互递变的规律,反映了常年气候运动变化的特点,同时指出五行有不同的周期节律,所以最后指明“候亦同法”。

(1) “袭” 相承的意思。“治”,当旺的意思。一周为一期。“终期”,即一周年。常年五气的运动按风、火、湿、燥、寒的次序相互递变,分主一年五个季节的正常气候,到了年终之日,再从头开始。它和四季的意义相似,春季为木运,夏季为火运,长夏为土运,秋季为金运,冬季为水运,年年如是,这是常年气候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由于这种气候变化对自然界的生长发育有利,符合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所以它寓有相互资生和促进的意义,这就是五行之气的相生规律。

(2)“时立”,谓一年分立四时。“气布”谓五气的分布。张介宾说:“时立气布,如春气主木,夏气主火,长夏气主土,秋气主金,冬气主水,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环”,即圆环。“无端”,谓没有开头的地方。“候亦同法”,张介宾说:“不惟周岁之气为然,即五日为候,气亦迭更,故曰候亦同法。”上文的意思是说,只要时令季节到来,气候就相应发生变化,五气循环往复,好象圆环没有开头的地方,五日一候的变化也和岁气一样。这反映了气候变化与时令季节的密切关系,同时说明太阳在天球的运动轨道(黄道)循行一周(一年)的时间内,由于日缠(太阳运行的宿度)从不同的方位转移,五气也随季节顺序而变迁的客观规律。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五日,六十个时辰为一候,因为在五天的周期内,由于气候的影响,物候呈现着不同的变化,如立春,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动);三候:鱼上冰(鱼渐上游接近于冰)等。这是古人对物候变化的观察,早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候亦同法”,说明五日一候的五行周期,也是周而复始的,正如吴崑所说:“其七十二候,周而复始,亦同此法。”

〔临证意义〕

一年中,风,火,湿、燥、寒五气的依次递变,反映了常年气候运动的一般规律,即五行的相生规律。就人体来说,五脏与四时五气相通相应,而五脏是否也存在这个规律呢?后世医家也有根据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进行解释的,如《医碥》说:“饮食入胃,脾为运行其精英之气,虽曰周布五脏,实先上输于肺,肺先受其益,是为脾土生肺金。肺受脾之益则气愈旺,化水下降,泽及百体,是为肺金生肾水。肾受肺之生则水愈足,为命门之火所蒸,化气上升,肝先受其益,是为肾水生肝木。肝受肾之益则气愈旺,上资心阳,发为光明,是肝木生心火。脾之所以运化饮食者气也,气寒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心火生脾土。此五脏相生之机也。”何梦瑶为了把五行相生理论落实到五脏的具体功能,因此作了上述说明。五脏相生的关系,在临床上也可得到验证,例如治疗五脏的虚证,并不局限于补益本脏,有时采用“虚则补其母”的治法,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肺痨病人,若因脾失健运,不能散精归肺,症见食少便溏、四肢倦怠、形体消瘦、气短声怯、面白神疲、咳嗽、咳血、脉弱、舌淡等症,用培土生金的方法,如参苓白术散之类,即可增强疗效。又如眩晕患者,若因肾阴亏虚,不能涵养肝木,制约肝阳,症见头目眩晕、口苦、耳鸣、五心烦热、自觉热冲、头面烘热、舌质红、脉弦细等症,用滋水涵木的方法,如六味地黄丸加龙骨、牡蛎之类,亦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应该看到,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是比较复杂的,五行相生规律在机体生理活动方面的体现,主要反映在人体阳气的适应性变化方面。因为阳气与天气相通,经常伴随着昼夜四时阴阳五行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活动。故《灵枢•本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五脏之气与天地相应,与阴阳相合,与四时相通,与一年五季的五行之气的变化相应)而阳气在五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中又是起主导作用的,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正确认识五脏之间的五行相生关系。反过来,如果我们只看到五脏的五行相生关系,而完全排除五脏之间其它的相互资生、促进的联系,认识上也是不全面的。比如脾土可将水谷精气上输于肺以生养肺金,同时也可把水谷精气转输到肝脏、心脏,《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胃,浊气(指谷气中的稠浓部分)归心”,说明《内经》并未把五脏的相生关系看作是绝对的。后世有许多医家也认识到五行配属五脏,不能把人体生理机能和自然变化完全等同看待,因而提出“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不全生,克不全克”(《石室秘录》)的论证。

电子版注:

1、原书有“全不全克”字样,应为“克不全克”,电子版已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