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小结

小结

本章节选《内经》有关阴阳五行原文三十三段,反映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从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它包含自然、哲学、医学三个方面的概念,如果抽掉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正确地、全面地反映《内经》学术思想和成就。

阴阳作为“天地之道”,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例如一日之内有昼夜阴阳的变化,一年之内有四时阴阳的变化。《内经》明确指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这些自然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着巨大影响。《内经》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点出发,把人与自然联结在一起,应用自然变化规律探讨、分析、归纳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了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阴阳作为哲学概念,也是前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认为天地万物及其内部无不具有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由于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阴阳学说与医学实践相体合,在应用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基本规律,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首先认为整个人体及其各个部分都有阴阳之分,所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而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制约,又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互根互用是生命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反之,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在互根互用的关系中,阳气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阴则是其物质基础,故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人体阴阳在不断地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需要保持相对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生理状态,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阴阳盛衰失调,就会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等一系列病变。由于阴阳协调平衡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而一切病理机转,必然表现为阴阳的偏盛偏衰,因此阴阳的平衡(相对)与否,始终是医学上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诊断和治疗上的主要着眼点,故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它充分体现了阴阳学说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

五行学说在《内经》中,同样是作为自然法则看待的,故说:“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五行代表着不同时间的周期节律和气候变化,对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变化,以及人体生理、病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五行源于阴阳之气的变化,反映了四时五气,即风、火、湿、燥、寒不同气候变化的特点。人体五脏之气在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理节律,也与此密切有关。诸如肝为风木之脏与春气相应,心为火热之脏与夏气相应,脾为湿土之脏与长夏之气相应等等,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变化相参相应的结果。五行气运的相生相克,反应了常年气候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五气按风、火、湿、燥、寒依次递变,终而复始,这叫做五行相生,按此时序每间隔一气,则阴阳相制,这叫做五行相克。五行之气的相乘相侮,是气候在反常情况下出现的两种现象,相乘即相克太过,是指偏盛之气过多克制自己所胜之气;相侮即反克所胜,是指偏盛之气反克自己所不胜之气。两者均属于反常气候变化的失调现象,在《内经》中有着明确的论述。

前人把自然界五行气运规律引伸为哲学概念,按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对事物进行演绎归类,用五行生克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资生、制约关系,虽然它包含着一些合理成份(主要指五行气运的基本因素),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但如果能按照《内经》本意去认识五行,不仅可以避免上述缺点,还有助于正确认识五行的科学性及其现实意义。

复习思考题

1.《内经》阴阳学说包含有哪些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为什么说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3.阴阳升降在人体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4.阴精与阳气谁是起主导作用方面?其意义何在?

5.阴阳偏盛偏衰为什么是疾病的主要病理机转?

6.治疗疾病为什么要调整阴阳?

7.你对《内经》五行学说是怎样理解的?

8.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是怎样形成的?

9.五行气运与人体生理、病理有何联系?

10.为什么人们对五行学说长期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