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六)脾居中土,灌溉四傍,不独主时

(六)脾居中土,灌溉四傍,不独主时

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

〔讲解〕

本文论述脾的功能特点。“孤”,有独特之意。“四傍”,以季节言,则指春夏秋冬四季;以脏腑言,则指肝心肺肾四脏。脾属土,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布散精微,以养肝心肺肾四脏。肝心肺肾各主一季,唯独脾脉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故脏为孤脏,功能灌溉四傍。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1)。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2),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3)。

​《素问•太阴阳明论》

〔讲解〕

本文论述脾寄旺四时以长四脏的道理。

(1)“治”,有主治之意。“长”,马莳注:“长,掌同,主也。”也有主治之意。脾属土,位居中央,如地气能生养万物一样,灌溉于四傍,以养心肝肺肾四脏,而肝心肺肾各主一季,所以脾与四季均有密切联系,寄旺于四季之末,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各十八日,而不单独主一季。

(2)“著”,有明显之意。胃受纳水谷所化生的精微,必须通过脾的转输,方可布达全身。胃中的水谷精微,须赖脾的转输才能发挥营养全身的作用,所以称脾能“常著胃土之精也”。

(3)“法”,有效法之意。土能生万物,脾属土,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上至头,下至足,好象大地能长养万物一样,所以脾脏不能仅仅主旺于一个时季。

〔临证意义〕

脾属土,与胃相表里,同属后天之本,灌溉四旁,以养肝心肺肾。脾不独主一季时,寄旺于四季之末,又要受四时当令之邪的侵袭,四脏的病变也要影响及脾。所以临证,要注意正确处理脾与四脏的关系。如张景岳说:“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

如是脾病影响四脏,分洽四脏而不愈者,当治脾。周子干《慎斋遗书》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凡见咳嗽、自汗、发热、肺虚生痰,不必理痰清热,土旺而痰消热退,四君子加桂、姜、陈皮、北五味、后调以参苓白术散。”

如是四脏有邪,而犯脾者,则又当调治四脏。张景岳说:“再若五脏之邪,皆通脾胃。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补火以生脾可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甦脾之滞,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脾之虚。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

如是四时之邪犯脾,又应当审证求因,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如张景岳说:“今人止知参、苓、积、术、山楂、麦芽、神曲、厚朴之类,乃为脾胃之药,而不知风寒湿热,皆能犯脾,饮食劳倦;皆能伤脾。如风邪胜者,宜散之,则麻黄、桂枝、柴胡、干葛之类皆是也。寒邪胜者,宜温之,则桂、附、干姜、丁香、吴茱萸之类皆是也。热邪胜者,宜寒之,则芩、连、知、柏、栀子、石膏之类皆是也。湿邪胜者,宜燥之,则苍术、白术、半夏、猪苓之类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