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三)寿夭与先后天的关系

(三)寿夭与先后天的关系

黄帝向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1)?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2)。

​《灵枢·天年》

〔讲解〕

本文论述人的生成与先后天、神气与寿夭的关系。

(1)“基”,《说文》:“墙始也。”引申为事物的基础。“楯(shǔn吮)”,《说文通训定声》:“楯,假借为楯。”拔擢也,有引拔之意。《淮南子·俶真训》:“引楯万物,群美萌生。”可引申为种子,黄帝向岐伯问道:我想知道人的生命在开始的时候,是以什么气作为基础,什么气作为种子,失去什么就要死亡,得到什么才能维持生存?《内经》在这里提出了人是如何生成的问题。如《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认为有形的人体,由无形的气生成。可见,《内经》从气的角度探讨人的生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2)《内经》认为,人的生成本于先天,所谓“先天”,是指父母的生殖之精。父母生殖之精相结合,形成胚胎,然后凝聚精气构成人体。所以人体有生,是先天两性阴阳生殖之精相结合的结果,父与母的关系,犹如基与楯,土地与种子的关系,母基为大地,父楯如播入土地的种子,必须父母两精相搏,基楯相抱,才有人的生成,正如张景岳所说:“人之生也,合父母之精而有其身……故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譬之稼穑者,必得其地,乃施以种。”

父母之精相合,形成胚胎,凝聚先后天精气构成人体,精气不但具有物质性,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且还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人的生命活动就是构成人体精气的生命力的具体表现,所以称为神气,人有神气才能维持生命,失神气就会导致死亡。

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l)。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2)。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3)。

​《灵枢·寿夭刚柔》

〔讲解〕

本文强调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形与气、皮与肉、血与经络与形相称协调,才能健康长寿。反之,则易夭亡。

(1)“形”,指形体。“气”,即元气。“任”,张景岳注:“相当也。”生命的寿夭,不但取决于形体的存亡,而且还决定于元气的盛衰,元气寓居于形体之中,而形体的生命活动,又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所以只有两者相称,即形体壮满,元气充盛,人体生命力才能旺盛,而健康长寿。反之,如形体盛,而元气衰,或形体亏损,元气虽存,两者不相称,都会导致夭亡。故张景岳说:“盖形以寓气,气以充形,有是形当有是气,有是气当有是形,故表里相称者寿,一强一弱而不相胜者夭。”

(2)“果”,《甲乙》卷六第十一作“裹”。按“果”,“裹”通。《说文》:“裹,缠也。”故果有缠义,引申为协调。张景岳注:“肉居皮之里,皮为肉之表,肉坚皮固者是为相果,肉脆皮疏者是为不相果,相果者气必畜故寿,不相果者气易失故夭。”肌肉坚实,皮肤固密,不但是体内脏气充盛,气血充沛的表现,而且肌肉皮肤为机体的外护,肉坚皮固,则卫外固密,邪不能犯。所以皮肤与肌肉坚固,匀称协调的寿长。反之,肌肉脆薄,皮肤稀疏,不匀称协调者易于夭亡。

(3)张景岳注:“血气经络者,内之根本也。形体者,外之枝叶也。根本胜者寿。枝叶胜者夭也。”气血等基本物质,经络等脏腑组织的功能,是人体的根本,而人体的躯壳好象树木的枝叶。如果气血的强盛胜过形骸,是人体生命力旺盛的表现,就长寿。反之,如果不能胜过形骸,就夭亡。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1)?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2)。

​《灵枢·天年》

〔讲解〕

本文指出可以根据面部及躯体的特征判断人的寿夭。

(1)“致”,知通,有知道之意。这里通过黄帝发问,提出问题。黄帝说:有些人可活到百岁,怎样才可以知道呢?

(2)“使道”,有二解。一说指鼻孔,如《太素》卷二“寿限”杨上善注:“使道谓是鼻空使气之道。”一说指人中沟,如马莳注:“使道者,水沟也。”“隧”,深也。“基”,指面之地阁,即下巴。“墙”,指面部四旁。“基墙”,泛指面部。“三部三里”,指面部的上中下三部,分别以额角、鼻头、下颌为标志。“起”,有高起不平陷之意。马莳注:“面之三里,即三部也,皆已耸起。”《内经》认为,从面部的特征可以判断人的寿夭。骨为肾所主,肾为先天之本;肉为脾所主,脾为后天之本。如果人中沟深而长,面部肌肉高厚,轮廓方正,面部上、中、下三部耸起而不平陷,肌肉丰满,骨骼高起者,则提示先后天精气皆旺盛,所以人能长寿,活百岁而终其天年。当然,通过望面部特征,测候先后天精气盛衰的方法,判断寿夭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将面部特征与寿夭的关系绝对化,应结合全身其他方面情况综合考虑。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1)?岐伯曰:其五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2),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3)。

​《灵枢·天年》

〔讲解〕

本文指出,人的寿夭不仅与先天有关,而且与后天也有关,如果先后天失调,就会中寿而夭。

(1)如果先后天协调,人就能长寿,活到百岁而终,但有的人不能活到自然的年寿,而中途夭折,通过黄帝对这一问题的发问,《内经》讨论了先后天协调与否和寿夭的关系。

(2)“空”,“孔”通。“空外以张”,指鼻孔外张。“石”,《太素》卷二“寿限”作“实”为是。岐伯回答说:不能长寿的人,大多先天禀赋不足,主要表现为五脏脆弱不坚固,外部特征多表现为人中沟不长,鼻孔向外开张,肺气外泄,呼吸喘促急暴疾速。或者表现为面部瘦薄不丰,脉体薄弱,脉中血少而不充盈,肌肉不坚实。先天不足之人,大多正气虚亏,五脏不坚,在其面部可见“使道不长”,“卑基墙”等特有的不足征象。先天禀气虚弱,如能注意后天的调摄资培,也未必不能尽享天年。

(3)“乱”,指真气乱。“引”,有引进之意。张景岳注:“正本拒邪,正气不足,邪反随之而入,故曰相引。”如先天禀赋不足,又不注意后天的充养与调摄,致使腠理疏弛,卫外不密,屡被风寒侵袭,斫伤正气,血气空虚,经脉不畅,正气不足以抗邪,外邪更易侵入,正邪交争,真气败乱,不但不能拒邪于外,反而引邪深入,扰乱于体内,所以只能活到中等的年寿就死亡。指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先后天不相协调,会导致中寿而终的结果,强调了先后天关系协调与否是寿夭关键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