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四章 藏象学说

〔自学时数〕32学时

〔面授时数〕8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藏象学说的特点、内容及其指导临床的意义。

2.掌握气、血、津、液、精、神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病理病变,它们之间以及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五脏与五液、五气、五体、七窍的关系。

“藏象”一词,始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泛指体内的脏器。《周礼•六官•疾医》说:“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据汉•郑玄注,九藏指的是五脏加胃、膀胱、大小肠,必须九窍与九藏两相参照,才能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可见“藏”在先秦典籍中可用来泛指体内的脏器。“象”,是指人们所能感知到的自然界现象。这里指内脏活动显现于外的各种生理和病理征象。正如张景岳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一词具有十分明显的方法论意思,反映了中医学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的思想方法。《内经》认为,尽管脏腑居藏于体内,但人体内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外部的征象与体内变化的机理之间必然存在着确定性的相应关系。可以通过确定作为“里”的脏与作为“表”的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人体内脏的功能活动。

《内经》藏象学说是在古代粗略解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地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病理现象的治疗效应的观察,分析反正机体的生理功能,所形成的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学说。内容包括脏腑的功能活动,及其与形体组织的相互关系,精、气、血、津液等脏腑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作为机体功能活动发展最高形式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机体生理功能与自然环境关系等。

《内经》脏象学说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整体观是《内经》藏象学说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对人体的整体性和人体与自然界环境息息相关等两个方面。《内经》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在生理功能上紧密联系,以五脏为核心,互相协调,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五脏与形体诸窍各有特定的联系,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构成了以五脏为核心,包括与五脏密切联系的其他因素,如六腑、形体诸窍、精神情志等在内的五脏系统。并进而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为适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和自然环境密切联系,机体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了更大的天人系统,可以说《内经》的藏象学说就是对五脏系统和天人系统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