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和主病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和主病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下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1);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2)。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3)。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4)。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5)。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手太阴肺经的循行和主病。

(1)“起”指经脉的起始。“络”,指和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联络贯通。“还”,指经脉去而转回循行。“属”,指经脉连于本经脏腑。“肺系”,指与肺相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横”指经脉平行。“臑(nào闹)”,指上臂内侧高起的白肉。“臑内”,即臑的内侧。“廉”,边缘或边侧之意。肺的经脉为手太阴经,从中焦起始向下联络大肠,返回循行胃的上口,向上穿过膈肌,入属本经的肺脏,再从肺系横行出走腋窝部,沿上臂内侧而下,从手少阴与手厥阴两经的前面,直下至肘内,然后沿前臂内侧,经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动脉处,前行至鱼部,沿鱼部的边缘,直出拇指尖端。

(2)它的支脉,从腕后直走食指内侧,出其末端与手阳明经相接。

(3)“是动”,张志聪注:“夫是动者,病因外。”指由外邪侵犯本经之经气而发生的病变。“缺盆”,指锁骨上窝部。“缺盆中”,包括喉咙部分。“瞀(mào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不清而言。“臂厥”,前臂经脉所过处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经脉的经气如果因外邪侵犯,失去正常的流行状态,经气厥逆,反逆而行,营卫受阻,气血不行,因此沿经脉所过的形体组织及内脏器官,皆可出现病变。肺脉起于中焦,循胃口上膈属肺,与肺脏相联属,所以手太阴经气厥逆,则肺气失于宣降,而见肺部胀满,咳嗽喘急,膨膨有声,缺盆虽为十二经循行的通道,但离肺尤近,故手太阴肺经经气厥逆,则缺盆部位疼痛。手太阴经与本经肺脏连属,再从肺系横行出腋窝部,沿上臂内侧而下,故手太阴经气厥逆、则肺气失于宣发,清气不升,而出现胸部烦闷,视物模糊,严重的则两手交叉按于胸部。若前臂气血阻逆而出现厥冷、麻木、疼痛等症,则称为臂厥。

(4)“所生病”,张志聪注:“所生者,病因于内。”指本脏发生病变影响到本经而出现的病证。咳嗽,气上逆,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都是肺失宣降所发生的病症。手太阴经沿上臂内侧而行,它的支脉,从腕后经掌中直走食指末端,故如肺脏病变,涉及本经,则出现前臂内侧前缘痠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5)“小便数而欠”,指小便频数而量少。本经气盛,邪气有余的,因邪气中阻本经,故在本经循行所过之处,见肩背疼痛。肺主皮毛,如犯风邪,则恶风寒而汗出。肺为水之上源,故邪犯肺气,肺失宣降,则小便频数而少。本经气虚不足者,本经循行所过之处及本脏,失于温养,故见肩背寒冷疼痛,呼吸短促,小便颜色改变,如小便清白。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1);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2)是动则病齿痛颈肿(3)。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4)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慄不复(5)。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和主病。

(1)“大指次指”,指大拇指数起的第二指头,即食指。“合谷两骨之间”,指合谷穴,位于手大指、次指本节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髃(yǜ隅)骨”,指肩胛骨与锁骨相连接的肩峰处,即肩谷穴处。“柱骨之会上”,柱骨指肩胛骨上方颈骨隆起处,为大椎穴所在之处。因诸阳经会于大椎,故称会上。大肠的经脉为手阳明经,起始于食指尖端,沿食指拇指侧的上缘通,过拇指、食指两指间的合谷穴,上入腕上两筋之间凹陷处的阳谿穴,沿前臂上方至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出肩峰前缘肩髃穴处,上走于脊柱骨上诸阳之会的大椎穴,再向下入缺盆联络肺、穿过横膈下属于大肠本脏。

(2)它的支脉,从缺盆上走颈部通过颊部,入下齿龈,再还转绕至上唇,左右两支脉交于人中处,左脉走右,右脉走左,上行挟于鼻孔两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3)手阳明经的支脉上走颈部,入下齿龈,故手阳明经受外邪侵袭,经气厥逆,就会发生牙齿疼痛,颈部肿大的病症。

(4)“是生津所生病者”,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主气,津由气所化,所以大肠主津液所生的病症。如张景岳注:“大肠与肺为表里,肺主气而津液由于气化,故凡大肠之或泄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而主在大肠也。”“鼽”(qiǘ求)衄”,鼻塞为鼽,鼻出血为衄。大肠主津液所生的病症,所以大肠本脏病变,如大肠郁热内盛上熏,则目黄、口干。手阳明经起于食指之端,其支脉上走颈部,挟于鼻孔两侧,故如本脏病变涉及本经,则见鼻塞流涕或出血,喉中肿痛,肩前及上臂作痛,食指疼痛不能动等病症。

(5)本经气有余则化热,故出现手阳明经循行所过的部位发热而肿的病症。本经气不足而失温,则出现恶寒战慄,难以回复温暖的病症。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1);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2);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3);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4);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5)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6)。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7)。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㖞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鼾外廉,足附上皆痛,中指不用(8)。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则胀满(9)。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和主病。

(1)“頞(è遏)中”,即鼻梁的凹陷处。“约”原作“纳”,据《甲乙经》、《脉经》改,有缠束之意。“颐”,即口角后腮之下部。“额颅”,即发下眉上的前额骨部位。胃的经脉为足阳明经,起始于鼻孔两旁,上行左右相交于鼻梁上端凹陷处,缠束旁侧的足太阳经脉,下行沿鼻外侧入上齿龈,复出环绕口唇,相交于任脉的承浆穴,再沿腮部后方的下缘,出大迎穴处,沿耳下颊车上行至耳前,经过足少阳经的客主人穴,沿发际至额颅部位。

(2)足阳明胃经有一条支脉,从大迎之前下走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向下穿过膈膜,入属本经的胃腑,联络与本经相表里的脾脏。

(3)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下走乳内侧,再向下挟脐,直入毛际两旁的气冲(即气街)穴。

(4)“膝膑”,膝盖骨,即髌骨,“跗”,足背。另一支脉,从胃下口始起,向下沿腹内,至气冲与本经直行的经脉相会合,再下行经大腿前方的髀关穴,直达伏兔穴,下入膝盖,沿胫骨前外侧,下至足背,入中趾内侧。

(5)又一支脉,自膝下三寸处分出,向下行入中趾外侧。

(6)再一支脉,从足背分出,走入足大趾,直至大趾尖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7)“贲响”,指肠鸣。“骭(gàn干)”,胫骨的古称。“骭厥”,指阳明之气自胫上逆之证。阳明为多血多气之经,若足阳明经受外邪侵袭,经气厥逆,形体失养,就会出现阵阵寒冷如凉水淋洒样,好伸腰挺足,频频打呵欠,颜面发黑等症。阳明脉气血盛,外邪入侵,易于热化,热甚则恶火,邪热内郁,则烦闷而厌恶见人,听到如木器发出的声音就惊怕。若外邪束闭阳明经气,形体失温,则喜关闭门窗独自居住屋内;若正邪交争,阳盛热极,因阳明主四肢,四肢实则会登高处而歌唱,脱衣服而乱跑,而且出现肠鸣腹胀之症,凡此都是由外邪入踞足阳明经脉,经气自足胫上逆所致,所以又叫作骭厥。

(8)“是主血所生病者”,胃为水谷之海,化生精微,主生营血,即营出中焦,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之意。如胃腑有疾则营血不生,故主血所生的疾病。张景岳注:“中焦受谷,变化而赤为血,故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主血所生病者。”“口㖞(wāi歪)”,指口角歪斜。“唇胗(zhěn疹)”,指口唇生疮疡。阳明多气多血,邪入胃腑,易于化热。胃热炽甚,则潮热如疟;热入血分,上扰心神则神昏发狂;胃热内蒸则汗出。足阳明脉上交于鼻,下环口唇,其支脉,沿喉咙入缺盆,故胃热循经上窜,则见鼻塞,鼻衄,口角歪斜,口唇生疮,颈及咽喉肿痛等症。胃在中焦属土,土病不能制水,则腹部因水停而肿大。水停则本经经气厥逆,故在本经所过之处,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膝盖肿痛,沿胸侧、乳部、气冲、大腿前缘、伏兔、足胫外缘、足背等处均疼痛,足中趾不能屈伸等。

(9)本经中邪,邪从热化,阳明胃热外蒸,则身前胸腹部均发热;热盛有余在胃,则消烁水谷,易于饥饿,小便色黄。本经气不足的虚证,则身前胸腹部因失温而感觉发冷;胃中有寒,则发生胀满。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1);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2)。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3)。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⑷。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足太阴脾经的循行和主病。

(1)“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指手足两侧阴阳面的分界处,阳面赤色,阴面白色。“核骨”,指足大趾本节内侧凸出的圆骨,形如果核,故名。“臑(chuǎi揣)”,指腓肠肌部。脾的经脉为足太阴经,起于足大趾尖端,沿大趾内侧赤白肉分界之处,经过大趾本节后凸起的圆骨,上行至足内踝的前面,再上行入小腿肚内侧,沿胫骨后方,交叉到足厥阴肝经之前,再上行经膝关节及大腿内侧前缘,直入腹内,与本脏脾相连属,与胃相联络,再上膈膜,挟咽两旁,连于舌根部,分散于舌下。

(2)足太阴脾经的支脉,从胃腑别出上膈膜,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3)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故本经受邪,经气厥逆,则舌根强硬。足太阴经属脾络胃,故本经经气厥逆,导致胃气上逆,脾失健运,则出现食后呕吐,胃脘疼痛,嗳气等病症。大便或矢气后,因腹部气滞有所缓解,则自觉诸症减轻。脾主肌肉,脾经厥逆,脾失健运,故全身感觉沉重。

(4)“溏”,指大便稀薄。“瘕泄”,指痢疾。“水闭”,指小便不利。脾病,脾阳虚寒,失于运化,则饮食不能下,大便溏稀;湿热内蕴于脾,或不痢,或小便不利、身目俱黄。如脾病涉及本经,因足太阴经连于舌根,注入心中,循膝盖大腿内侧,所以出现舌根疼痛,身体转动不灵活,心中烦乱,心下掣引作痛,不能安卧,勉强站立则股膝内侧肿痛,足大趾不能活动等症。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1);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2);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南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3)。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前欲饮,是为臂厥(4)。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5)。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手少阴心经的循行和主病。

(1)“心系”,指心与肺、脾、肝、肾相联系的脉络。滑寿云:“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心的经脉为手少阴经,起于心中,出属心与他脏相联系的脉络,下穿膈膜,联络小肠。

(2)“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联系的脉络。心经的支脉从心系上行挟咽喉两旁,再上行与眼后连于脑的脉络相联系。

(3)“太阴心主”,指手太阴和手厥阴二经。“锐骨”,指掌后小指侧的高骨。其直径的经脉,又从心系上行至肺,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下,行手太阴经与手厥阴经的后面,下达肘内,沿臂内后侧缘,到掌后小指侧高骨尖端,入手掌内侧缘,沿小指内侧至尖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4)“嗌”,即食道的上口;“嗌干”,即咽部有干燥的感觉。本经支脉从心系上挟咽,当本经受外邪侵袭,经气厥逆则出现咽喉干燥、心痛等症。若外邪入侵,经气厥逆化火,则津液亏耗,渴而欲饮。手少阴经循行于臂内后侧,至小指尖端,如前臂经脉经气厥逆,则出现厥冷、麻木、酸痛等症,称为臂厥。

(5)心脏发生病变影响本经,如心火循经上窜,因手少阴支脉上系目系,其直行的经脉下出腋下,循行手臂内后侧,入手掌,故出现目黄,胁肋疼痛,上下臂内侧后缘疼痛或厥冷,掌心发热灼痛等症。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兼,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1);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2);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3)。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4)。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5)。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和主病。

(1)“踝”,此指手腕后方小指侧的高骨。“肩解”,即肩胛关节。小肠的经脉为手太阳经,起于小指外侧尖端,沿手外侧至腕部,过腕后小指侧高骨,直向上沿前臂后骨的下缘,出肘后内侧两骨中间,再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后骨缝,绕行肩胛,相交于两肩之下,入缺盆,联络心,沿咽喉下行过膈膜至胃,再向下连属于本脏小肠。

(2)“目锐眦”,指眼外角。手太阳小肠经的支脉,从缺盆沿颈部,上达颊部,再至眼外角,回转入耳内。

(3)“䪼(zhuo拙)”,眼眶的下方,包括颧骨内连及上牙床的部位。小肠经的另一支脉,从颊部别出走入眼眶下而至鼻部,再至眼内角、斜行络颧骨部。这一支脉与足太阳经相接。

(4)“颔(han含)”,俗称“下巴”。本经受外邪侵犯,经气厥逆,则沿所循行部位出现一系列病证,如咽喉疼痛,下巴部肿胀,头颈难以转侧回顾,肩背如被扯拔,臂痛如被折断。

(5)“是主液所生病者”,小肠为受盛之官,接受自胃下传的水谷,分清泌浊,其精华部分由脾转输全身,糟粕下归大肠,水液下输膀胱,因此小肠能生化水液,故主水液所生病证。小肠有病,影响及本经,则在本经循行所过之处出现一系列病证,如耳聋,目发黄,颊肿,沿颈、下巴、肩、上下臂、肘部后侧疼痛等。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1);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管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2);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3):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兼下合腘中,以下贯胛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之端外侧(4)。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析,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5)。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6)。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足太阳胱膀经的循行和主病。

(1)膀胱的经脉为足太阳经,始起于眼内角,上行额部交会于头顶。

(2)膀胱经的支脉,从头顶到耳上角。“肩髒(bo博)”,肩胛骨。“膂”,挟脊两旁的肌肉。直行的经脉,从头顶入内络脑,回出下行颈项后部,沿着肩胛骨内侧,挟行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进入深部脊两旁的肌肉,与肾相联络,连属于本脏膀胱。

(3)另一支脉,从腰部挟脊下行,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

(4)“髀(bi必)”,即股,俗称大腿。“髀枢”,即髋关节部分。“京骨”,足外侧小趾本节后突出的半圆骨。又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左右分别下行,通过肩胛,挟脊下行,经过髀枢,沿大腿外后侧向下行,与前一支脉会合于腘窝中,由此再下行经过小腿肚、出于外踝后方,沿小趾本节后的圆骨至小趾外侧尖端,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5)足太阳膀胱经,受外邪侵袭,经气厥逆,则出现气上冲而头痛,眼睛象要脱出,颈项如被扯拔,脊背疼痛,腰痛如被折断似的,大腿不能屈伸等症候。至于腘窝部筋脉似被捆绑不能随意运动,小腿疼痛如被撕裂,是本经经脉之气自踝部上逆所致,故称为踝厥。

(6)“是主筋所生病者”,足太阳经脉最长,分布最广。张志聪注:“太阳之气,生于膀胱水中,而为诸阳主气,阳气者柔则养筋,故是主筋所生之病。”膀胱发生病变,影响本经,因本经有一支脉通过臀部,故发为痔疮,足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如经气嵌逆,则寒热交作为疟;足太阳经阳气充盛,如经气厥逆下沉则发为癫证,厥逆上冲则为狂证。其次会在足太阳经所循行经过的肩部发生诸如头囟部及颈项疼痛,眼睛发黄,流泪,鼻塞流涕或出血,项、背、腰、骶骨、腘窝部、小腿及脚皆疼痛。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1);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2)。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3)。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擗,脊股内后廉痛,瘘厥嗜卧,足下热而痛(4)。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足少阴肾经的循行和主病。

(1)“然骨”,穴名,在内踝前大骨下。肾的经脉为足少阴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出内踝前大骨的然骨穴下方,沿内侧踝骨的后面,转入足跟,由此上行经小腿肚内侧,出腘窝内侧,再沿大腿内侧后缘,贯穿脊柱,连属肾脏,联络膀胱。

(2)其直行的经脉,从肾上行,穿过肝脏,通过膈膜,进入肺中,沿咽喉而挟于舌根部。它的支脉、从肺出后联络心,注入胸中。这一支脉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3)“漆柴”,形容患者面黑如漆无光泽,骨瘦如柴。“䀮䀮(huang荒)”,指视物不清。肾中经气因外邪侵袭而厥逆,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病变。肾为元阳所居,如肾气厥逆,不能上温脾胃,则虽饥饿而不想进食;肾阳虚,阴寒内生,肾阴虚,形体失充,则面色黄黑无华而形体消瘦;经气厥逆,肾阴受损,子病及母,肺阴不足,肺失宣降,则喘急有声;肾阴不足,虚阳上扰则不能静,坐不久就想起来;经气厥逆,肾气内夺,则眼之瞳子失养,视物不明;肾之经气厥逆,不能上交于心,则心如悬吊半空而不安,有如饥饿之感,肾在志为恐,故本经经气厥逆,则易生恐惧,心中怦怦跳动,好象有人将来捕捉自己一样,这就叫骨厥病。凡此都是肾足少阴经气逆乱所致,肾主骨,所以称为骨厥。

(4)“肠澼”,痢疾的古称。肾的病变,能波及本经经脉引起一系列病证。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脉从肺出络心,若肾阴不足,水不上济,火盛于上,就会出现口热舌干,咽部肿,气上逆,喉咙干燥而痛,心中烦乱而痛等症。肾阴不足,虚热与湿邪交结内蕴,循经上窜,则发为黄疸;肾司二便,下走后阴,则发为下痢。足少阴经自小指斜趋足心,上腨出腘,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如肾脏发生病变,足少阴经气厥逆,就会沿脊柱及大腿内侧后面疼痛,足痿软而厥冷,神疲而嗜睡,足底发热而痛。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1);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2);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3)。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4)。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5)。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和主病。

(1)心包的经脉为手厥阴经,起于胸中,与心包络相连属,下过膈膜,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2)它的支脉,从胸中走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上行到腋窝,向下再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之间,入肘中,向下沿前臂两筋之间,入掌中,沿中指直达尖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3)“小指次指”,指的是小指的第二指,即无名指。心包经的另一支脉,从掌内分出,沿无名指直达尖端。

(4)手厥阴经因受外邪侵犯,经气厥逆,沿本经所循行的部位,出现手心发热,臂肘拘挛,腋下肿等症。手厥阴连属心包络,而心包络能代心受邪,所以手厥阴经气厥逆,就会出现心跳不安,喜笑不止等症;心之华在面,目为心之使,故出现面赤目黄;手厥阴经脉循胸出胁,则见胸胁部支撑满闷。

(5)“是主脉所生病者”,心主脉,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代心受邪,故心包络主脉所生病。心包络代心受邪,所以主脉的病变。心包受邪,手厥阴经气厥逆,则在手厥阴经循行部位出现如掌心发热等病症;影响及心,则见心中烦乱、心痛。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1);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1):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3)。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4)。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4)。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和主病。

(1)“手表腕”,指手腕的背面,俗称手背。三焦的经脉为手少阳经,起于无名指尖端,上出于小指与无名指中间,沿手背上行腕部,出前臂外侧两骨中间,经过肘部,沿上臂外侧上肩,交出于足少阳经的后面,进入缺盆,分布于膻中,与心包络相联络,下膈膜,依次连属于上、中、下三焦。

(2)它的支脉,从膻中上出缺盆,再沿颈项上行,挟耳后,直上耳上角,由此环曲下行,绕颊部至眼眶下。

(3)另一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复走出耳前,经过足少阳经客主人穴的前方,与前一条支脉交会于颊部,再向上行至眼外角,与足少阳经相接。

(4)“浑浑焞焞”,形容听觉模糊不清,耳内有烘烘响声。手少阳经受外邪侵犯,经气厥逆,因其经上颈挟耳后,所以就会出现耳聋作响,咽喉肿痛等病症。

(5)“是主气所生病者”,三焦总司气化,故主气所生病。三焦病,气化失常,故自汗出;手少阳经气厥逆,则本经所过部位出现一系列病症,如外眼角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侧等处都发生疼痛,无名指不能运动。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1);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2);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颉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3);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出小指次指之端(4);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5)。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6)。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7)。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足少阳胆经的循行和主病。

(1)胆的经脉为足少阳经,起于眼外角,上行至额角部,折转向下至耳后,沿着颈部走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到肩上,又退回交叉到手少阳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

(2)它的支脉,从耳后入耳内,复出走耳前至眼外角后方。

(3)“毛际”,即耻骨部生阴毛处。“髀厌”,即髀枢,就是环跳部。另一支脉,从眼外角分出,下走大迎,与手少阳经会合于眼眶下方,下经颊车,到达颈部,与本经前入缺盆之脉相会合,然后下行至胸中,穿过膈膜,与肝相联络,再连属于本脏胆,由胆沿胁内下行,经气冲,绕阴毛处,横入髀枢。

(4)“髀阳”,指大腿外侧。“辅骨”,即腓骨。“绝骨”,指外踝直上三寸许腓骨的凹陷处。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下走腋窝,沿胸部过季胁部,向下与前一支脉会合于髀枢,再向下沿大腿外侧到达膝缘,向下经腓骨之前,到外踝上三寸许处的骨凹陷处,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入第四趾外侧端。

(5)“三毛”,张景岳注:“大指爪甲后二节间为三毛。”又一支脉,由足背分出走向足大趾,沿大趾次趾间的骨缝,至大趾尖端,再折回穿过爪甲,出爪甲后二节间的三毛处。这一支脉与足厥阴相接。

(6)“面微有尘”,形容面色灰暗,如蒙尘土。外邪侵犯足少阳经,经气厥逆,胆汁上泛,则口苦;少阳之气不舒,故经常叹气;少阳之气升,则十一脏之气皆升。现少阳经气厥逆,少阳之气不升,则五脏六腑精气不能上荣于面,外养于形体,故病重者面色晦暗如尘土,全身肌肤失于润濡而无光泽;足少阳经循胸过季肋,下循外踝之前,少阳经气厥逆郁结,则胸胁作痛不能转侧身体,足外侧发热。凡此都是足少阳经气逆乱所引起的病证,所以称为阳厥。

(7)“是主骨所生病者”,张景岳注:“胆味苦,苦走骨,故胆主骨所生病。又骨为干,其质刚,胆为中正之官,其气亦刚。胆病则失其刚,故病及于骨。凡惊伤胆者,骨必软,即其明证。”“马刀侠瘿”,即瘰疬,古人认为生于腋下,类似马刀形的称马刀,生于颈部的,称侠瘿。胆病波及足少阳经脉,则在本经所循行部位出现一系列病症,如头、下颔及外眼角痛,缺盆肿痛,腋下肿,胸、胁、肋、髀、膝等部位的外侧,直至胫骨、绝骨、外踝前以及诸关节皆痛,足第四趾不能活动等。若经气逆乱,气血留滞,则足少阳经脉循行所过的腋下或颈旁生瘰疬。足少阳居半表半里,故胆病邪居半表半里,出阳经与正气交争,入阴经,阳气不能外达,则恶寒发热交作发为疟疾。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陇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1);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2)。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㿉疝,妇人少腹肿,甚则隘干,面尘脱色(3),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4)。

《灵枢•经脉》

〔讲解〕

本文论述足厥阴肝经的循行和主病。

(1)“丛毛”,即三毛,位于足大趾二节间。“股阴”即大腿内侧。“颃颡(hangsang航嗓)”,杨上善注:“喉咙上孔名颃颡”肝的经脉为足厥阻经,起于足大趾二节间丛毛的边侧,沿足背上缘行至内踝前一寸,再入踝上八寸,交出到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腘内缘,沿大腿内侧入明毛中,环绕阴器,上达少腹,挟行胃的两旁,连属于肝,联络于胆,上行过膈膜,散布于胁肋,再沿喉咙后侧,上入喉咙上孔,连于目系,上行至额部,与督脉会合于头顶的百会。

(2)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走颊内侧,环绕口唇内;又一支脉,从肝别出穿过膈膜,注于肺中。

(3)“㿉(tui颓)疝”,疝气之一,阴囊肿痛下坠。足厥阴肝经环阴器,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上出额,其支脉从目系下颊里,所以外邪侵犯足厥阴肝经,经气厥逆,会发生腰痛不能俯仰,男子㿉疝,妇女少腹部肿胀,病重的足厥阴经气不能上养咽喉颜面,则见咽喉发干,面部如蒙尘土暗无光泽。

(4)“狐疝”,疝气之一,其证为阴囊时大时小,睾丸时上时下,起立则下,卧床则收,象狐之出入无常,昼伏夜出。肝病,影响及本经,就会发生一系列病证。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肝经上贯膈,故如肝病,肝经经气厥逆,则胸中满闷,呕吐气逆,腹泄完谷不化;肝主疏泄,肝经抵少腹,过阴器,肝病肝气厥逆,则发为狐疝,遗尿或小便不通等症。

〔临证意义〕 十二经脉在正常情况下,起着运行气血,濡养人体组织器官的作用,而当其受到某种致病因子的侵袭,机体的脏腑经络或某一局部形体组织发生病变时,经络就会通过它所联系的有关部位,反映出各种症状和体征。临床按十二经脉分经归纳的症候群,称为十二经病候,它是对脏腑经络病变及其复杂症候的系统归纳。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使人们能根据经络将人体联结为统一整体的观点,从整体出发去研究和处理疾病,避免了将各个症候和体征,都看成是各不相干的,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偶然现象,这样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如咽喉作为呼吸饮食的门户,也是诸经出入的要冲,所以咽痛往往是诸经病变的反映,不能单纯看作局部的病变。临床必须根据十二经病候加以辨别,并分经论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病邪侵入少阳所致咽痛,一般多属热证,因胆火循经上炎所致,故咽痛常伴有发热、口苦、心烦、喜呕、面赤、头眩,耳鸣等症,治宜和解少阳,泻胆清热,小柴胡汤加清泄胆火之品。手太阳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膈,故小肠实热证,也可导致咽痛,并伴有心烦、口疮、小便赤涩等症,治宜从小便清利小肠实热,如用导赤散等。手太阴经属肺,咽喉为肺气出入的通道,故手太阴经的病变与咽痛关系尤为密切。若风寒犯肺,侵入手太阴肺经,手太阴经气不利所见咽痛,每兼咽痒,红肿不甚,常见声音嘶哑,咳嗽,鼻塞流涕,脉浮,苔薄白,治宜表散风寒、宣肺化痰,如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如是燥邪犯肺,累及手太阴经导致的咽痛,咽干而痛,鼻燥或鼻衄,咳嗽少痰,舌尖红,舌干少津、治宜清肺润燥,方用桑杏汤等。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挟咽”,按《内经》“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理论,足太阴咽痛一般多属虚证,常因中虚脾气不升,津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润所致,其特点是咽痛常伴有咽塞,少气,食后呕恶,治宜补中益气如用补中益气汤等。足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足少阴肾经病变所致咽痛,多属虚证,皆因肾阴不足,虚火妄动,循经上熏咽喉所致,咽部多有异物感,干燥微痛,干咳,咽部暗红色,治宜上病下取,滋阴降火,如用知柏地黄丸等。足厥阴肝经“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肝属风火之脏,性喜条达,如肝气郁结化火,循经上炎也可导致咽痛。肝火咽痛的特点是咽喉红肿,甚则目赤头疼,耳鸣舌红,脉弦数等,治宜泻肝泄胆清热,如用龙胆泻肝汤等。又如咽为胃之上口,故胃火循经上窜,也可导致咽痛,红肿痛甚,吞咽不利。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脉弦数,苔黄,治宜泻火解毒,如黄连解毒汤、白虎汤等。咽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但咽痛只是一个局部病症,咽喉这一局部通过经络与脏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临床治疗咽痛应根据经络学说,了解脏腑与咽喉的关系,才能进行正确的辨证论治。由此可见,掌握十二经病候,对临床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