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二)病因与病位的差异

(二)病因与病位的差异

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1),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2),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3),是谓三部(4),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5)。

《灵枢•百病始生》

[讲解]

本文概括说明六淫、七情的发病部位。

(1)“喜怒”,代表情志。情志为五脏所主,故情志不节则内伤于五脏,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怒伤肝”、

“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五脏属阴,故谓“脏伤则病起于阴也。”

(2)“清”,指清冷。“清湿”即寒湿之邪。寒湿之邪属阴凝重浊之气,故其乘虚侵袭人体,病变多发生在人体下部。

(3)“风雨”,属阳邪,急骤轻扬,故其乘虚侵袭人体,病变多发生在人体上部。

(4)“三部”,指人体上、中、下三部,亦即发病的三个部位。杨上善云:“内伤五脏,即中内之部也;风雨从背而下,故为上部之气;清湿从尻脚而上,故为下部之气。”

(5)“淫”,指病邪亢盛。“泆”,(yì义),同溢,流行的意思。“淫泆”,是指病邪进一步浸淫传变。全句意谓如果病邪进一步在体内浸淫传变,其可能出现的病变就难以计数了。

忧思伤心(1);重寒伤肺(2);忿怒伤肝(3);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4);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5)。

《灵枢•百病始生》

[讲解]

本文重点论述阴阳喜怒,饮食居处伤及五脏的情况。

(1)忧愁思虑太过,不仅可以伤脾伤肺,亦可损伤心气心神。《灵枢•本神》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都说明忧愁能使心气内郁,过度思虑可以劳伤心神。

(2)“重寒”,这里指形体受寒,并为寒冷饮食所伤。肺气通于皮毛,肺脉起于中焦,故形体受寒、过食生冷,常可影响肺气的宣降功能,引起咳嗽、气喘等证。

(3)忿恨恼怒,常使肝气疏泄失常,气机上逆,出现眩晕头痛,胸胁胀满,面赤耳聋,甚则呕血等症。若肝气横逆,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就会发生脘腹胀痛,呕逆腹泻之证。

(4)酒醉而行房事,强力作汗,损伤脾肾精气,化生湿热,蕴结于里;又因汗出当风,营卫失调,故可见发热、汗出、头身重痛,心中郁闷,不能食,时欲吐,甚至出现神昏、发黄等症。

(5)用力过度,损伤肾气,可致腰脊疼痛,甚至不能转侧,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高骨,指腰间脊骨或耻骨。若房劳汗出,用冷水浴身,又易使湿邪乘虚内犯,伤及肾脏,成为肾虚兼湿热或寒湿之证。

[临证意义]

忧思过度,劳伤心神,心气失于畅达,多见心气不足而兼气血郁滞之证,如精神恍惚,心悸,健忘,遗精,盗汗等症。治宜养心安神,可用妙香散(人参、黄芪、山药、茯神、甘草、远志、茯苓、桔梗、木香、麝香、朱砂)调治。

形寒饮冷,重寒伤肺,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上气,痰多而稀,多属外寒内饮证,当解表化饮,温肺降逆,方如小青龙汤(麻黄、桔梗、半夏、干姜、细辛、五味、芍药、甘草)之类。

忿怒伤肝,肝气上逆,证见胸胁胀满,痞闷不舒等症,治宜疏肝降逆,方如解肝煎(厚朴、苏叶、半夏、陈皮、茯苓、白芍、砂仁)之类。若气逆火升动血,证见头晕、心烦、呕血等,治宜平肝清热,可用化肝煎(青皮、白芍、陈皮、丹皮、栀子、贝母、泽泻)増减。

酒醉入房,汗出当风,致使脾肾亏损,湿热内蕴,营卫失调,此属虚中挟实之证,宜以运脾化湿为主,葛花解酲汤(葛花、砂仁、蔻仁、木香、青皮、陈皮、人参、白术、茯苓、神曲、干姜、猪苓、泽泻)加茵陈。

用力过度,损伤肾气而致腰痛者,宜用十全大补汤(即八珍汤加黄芪、肉桂)送服青娥丸(补骨脂、杜仲等分为末,以核桃肉硏膏,加炼蜜为丸)。若房劳汗出,冷水浴身,寒湿之邪乘虚内袭,亦可伤肾引起腰痛,如《病源论》说:“肾经虚则受风冷,内有积水,风水相搏,浸积于肾,肾气内着,不能宣通,故令腰痛。其病状身重腰冷,腰重如带五千钱,肾湿故也。”宜肾着汤(白术、茯苓、干姜、甘草)。

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1);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2)。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3)。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讲解]

本文论述外感病邪的发病部位和演变过程。

(1)“已”通以。“邪”,这里指风雨寒暑。风雨寒暑,天之邪气,其至由上而下,先伤人体上部,故发病多从身半以上的部位开始。

(2)湿为水土之气,其性重浊下沉。湿邪侵犯人体,往往先伤人体下部,故发病多从身半以下的部位开始。

(3)“邪”,在这里泛指外感六淫邪气。“中”,即侵袭的意思,“溜”,同流,即流行的意思,这里指邪气传变趋势而言。由于人体上下左右,经脉相互联系,气血交相贯注,所以,外邪侵袭人体,或中于阴经,或中于阳经,或溜于经,或溜于腑,或入于脏,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发病部位并不固定在开始入侵的地方。邪气可以直中于阴经,然邪气初犯,尚“不必动脏,故邪气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此所谓“中于阴则溜于腑”。邪气也可以伤于阳经,“诸阳之会,皆在于面”,邪气先伤头面而传之于经脉,“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即所谓“中于阳则溜于经”。

[临证意义]

邪气中人,随其性质不同,侵犯人体的部位亦有差异。风雨寒暑,此天之邪气,易伤人上部,故发病多在身半以上;地之湿气,则易伤人下部,故发病多在身半以下。如冒雨受凉,外感风寒,证见头痛、鼻塞、清涕、咽痛、咳嗽等,多先伤于头面、鼻咽部;而久坐湿地,居处潮湿,则多见下肢肌肉筋骨疼痛。但这只是就一般规律而言。实际上,人体是一个整体,内外阴阳,上下左右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所以,邪气中人,虽有一定规律,但并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疾病的变化发展,要由邪正双方的斗争来决定,如果正气胜邪,则可达邪出表,防止病邪深入;反之,邪气就会乘虚内陷,由浅及深。所以邪入于阴经而脏气实,则邪气不能循经入脏,而外出于脏之表——腑。如伤寒少阴三急下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出现阳明腑实之象,或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即是邪中少阴,传之于阳明,成为阳明腑实证的典型例子。治当大承气汤急下之,腑实去而脏阴存,则病可愈。若邪入于阳,正气未虚,邪气不能深入,可循所在部位的经脉传变。邪传太阳,邪气从太阳之脉下项、挟脊抵腰中,证见项背痛,腰脊强,治当发散风寒、祛邪外出;若邪传少阳,则邪气从少阳之脉循胸,过季胁,常见胸胁胀痛,治当枢转经气,和解少阳;若邪传阳明,则邪气从阳明之脉循腹里,达肌肉,常见肌肉酸胀疼痛,或腹部疼痛之症,治当于表剂之中,配伍葛根、白芷之类的阳明经药,以专行阳明,而祛邪外出。方如柴葛解肌汤。

总之,外邪侵袭人体,并不固定在它所侵犯的病位发病,而病邪的传变,往往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所谓人体正气所虚之处,便是留邪之所,故叶氏强调:“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正是这种具有预防思想的治疗原则,成为控制病变发展的一种积极措施。

阳病者,上行极而下(1),阴病者,下行极而上(2)。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3):伤于湿者,下先受之(4)。

《素问•太阴阳明论》

[讲解]

本文论述了阴阳经发病的先后与传变。

(1)“阳病”,指阳经的病邪。“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说阳经的病邪,先上行到极点,再向下行。三阳经脉从手上行至头,再下行至足,所以病邪亦随经脉之气上达于三阳之巅,而后渐次传下。

(2)“阴病”,指阴经的病邪。“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说阴经的病邪,先下行到极点,再向上行。三阴病脉从足上行至头,再下行循臂至指端,所以病邪也随经脉之气下极三阴而后渐次上行。

(3)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所以风邪伤害人体,往往上部先受到侵袭,如伤风常见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

(4)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所以湿邪伤害人体,往往下部先受到侵袭,如伤湿常见下肢关节重痛,下肢浮肿等症。

[临证意义]

本文说明阴经、阳经病邪的传变,与经脉的走向有关。邪气随经气的运行,可以由上而下,也可由下而上,既可由表入里,也可由里出表。同时由于病邪性质的不同,所伤的部位也不一样。

例如伤风感冒,轻者常见头痛、鼻塞、声重、汗出恶风,咳嗽痰多等症,这是表卫受风,也是风邪伤上的表现,治宜疏风解表,如川芎茶调散、参苏饮,均为常用方剂。甚者如太阳伤风,症见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甚至出现项背强急,俯仰不利等现象,这不仅与太阳主一身之表,营卫功能失调有关,而且与足太阳经脉的循行有一定的联系,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风邪伤及经脉,致使太阳经气不利,故见上述症状,当用桂枝汤或桂枝加葛根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若发汗后仍发热不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甚至心烦口渴,水入即吐,头目眩晕,这是太阳之邪随经入腑,致使膀胱气化不利,水气不行所致,治宜化气行水,疏解表邪,予以五苓散。

又如湿为阴邪,其性重浊,又因“湿为土气”,故先伤人体下部,常见下肢酸胀痹着疼痛等症。同时,湿邪也可侵犯其它部位,引起各种病变,如《类证治裁》说,“湿为阴邪,乃重浊有质,……其自外受者,雾露泥水,由地气之上蒸,经所谓'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湿蒸于上,则头重如蒙,经所谓‘因于湿,首如裹’也。湿感于下,则跗肿攻注,经所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也。在经络则痹痿重着,经所谓‘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也。在脏腑则呕恶肿胀,小水赤涩,经所谓‘湿胜则濡泄'也。又或在肌表则恶寒自汗,在分肉则麻木浮肿,其身重如山,不利转侧,腰膝肿,筋骨痛,小溲秘,大便溏,则有湿兼风者,有湿兼热者,有湿兼寒者,有湿兼暑者,有中湿而口㖞舌强,昏不知人,类之中风者。”均说明病邪的传变,并不局限在原发部位。

电子版注:

1、原文有“常见下肢酸胀痹着痛痛等症”,应为"常见下肢酸胀痹着疼痛等症",电子版已改。 2、原文有“疏解表邪,子以五苓散”,应为“疏解表邪,予以五苓散”,电子版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