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五)六淫致病综述

(五)六淫致病综述

风者,百病之始也(1),……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2)。

《素问•骨空论》

〔讲解〕

本文论述风邪致病的情况。

(1)“风”,此指风邪,为六淫之一。“始”,起始,这里有先导的意思。风邪兼挟其它六淫邪气致病,所以风邪是许多种疾病发生的先导。如《临证指南》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也。”“长”与“始”,具有相似之义。

(2)“振寒”,自觉寒冷战慄。见于外风初起,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风伤于表,卫外不固故汗出。风伤于上,经气受阻故头痛。“身重”,自觉肢体沉重,活动不便。“恶寒”,自觉怕冷,均为感受风邪后,腠理空疏,卫阳受损的反应。

〔临证意义〕

本文首先提出了风为百病之始的观点,尤其在外感病证中是有重要意义的。六淫为患,往往以风邪为先导,因风善行而数变,开泄腠理,六气得风之助,其致病力则大大提高。清代冯兆张对伤风病十分重视,他在《锦囊秘录》中说:“伤风虽小病,然谚云不愈即成劳,盖由乎金水二脏不足,阳气不能卫外也。经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必头痛。仲景云:‘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故必发热、自汗。盖风者,天之阳;卫者,人之阳。风伤于卫,以类相从也。治法当审内因、外因为的。外因有余,秋冬辛温,春夏辛凉,解肌表而从汗散;内因不足,固其卫气,兼解风邪。要知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倘徒事驱逐,则已受之邪,从此而去,未来之邪,何时而已耶?若既表散之后,病仍如故,此血气不充,营卫失和,当调和营卫为主。勿谓小病轻忽,药饵误投,由浅入深,侵淫脏腑,变成劳瘵,莫可治疗。”冯氏对伤风证治的论述,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因于寒(1),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2)。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3),体若燔炭,汗出而散(4)。因于湿,首如裹(5),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㢮长,緛短为拘,㢮长为痿(6)。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7)。

《素问•生气通天论》

〔讲解〕

本文论述六淫邪气伤人所引起的病证。

(1)朱丹溪将此句移于“体若燔炭”之前,于义更胜,注家多从之。

(2)“运”,转动。“枢”,户枢,即门轴。“运枢”,这里形容阳气卫外而司开合,如同户枢一样运转自如。“惊”,王冰注:“暴卒也。”“起居如惊”,即指起居动作变动无常,生活作息没有规律。“神气”指阳气。“浮”,浮越、耗散。全句谓阳气出入而运转不息,具有卫外司开合的作用,如果起居无常,烦扰阳气,致使阳气浮散,不能卫外,则邪气易于入侵。如张介宾说:“起居不节,则神气外浮,无复中存,邪乃易入矣。”徐灵胎、薛生白均认为这一段经文应移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之后,于义更合,可从。

(3)“喘喝”,即呼吸急促,喝喝有声。“烦”,指烦躁不安,与静相对。“静”,指神昏嗜卧,暑邪伤人,令人多汗;或烦躁不安,喝喝而喘,或神昏嗜卧,常自言多语。前者系暑邪上迫于肺,后者为暑邪内陷心营。

(4)“燔”,烧灼,焚烧。“体若燔炭”,形容患者身热如烧炭一样。此指寒邪外束,阳气不得外泄,若得汗解,则热随汗出而散。”

(5)“首如裹”,形容头部沉重不爽,如有物蒙裹,这是湿邪伤人,阻遏清阳的表现。

(6)“攘”,除也。“不攘”,即不消除之意。“緛”(ruǎn软),收缩之意。“㢮”,同弛。松弛之意。“大筋緛短,小筋㢮长”,意思是大筋小筋,或收缩,或松弛。若湿热合邪,或湿邪郁久化热,伤及筋脉,或使筋脉短缩而使肢体拘挛,或使筋脉弛长而致肢体痿软,这两种情况均为临床所易见。

(7)“气”,高世栻注:“犹风也。《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不言风而言气。”“四维”,此指四肢。“相代”,更代、交替的意思。感受风邪,可出现浮肿之证。若四肢浮肿彼此更替,这是阳气已经衰竭的表现。这种情况多见于风水所引起的水肿。

〔临证意义〕

人体阳气不能卫外,常会导致六淫病邪的侵袭,本文提出因于寒、暑、湿、风等六淫外邪,在阳气卫外失常的情况下,导致一系列的病变。例如:因感受寒邪,阳郁于表,致使身热如烧灼炭火者,常见于外感表寒证,治宜辛温解表,汗出之后,则热退身凉。此即《素问•热论》所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的证候。若误投寒凉药物,则表邪遏郁愈甚,不仅身热不减,反而促使病情恶化。可见上文在临床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又如:因感受暑邪而致病者,由于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故常见汗出、心烦;暑热内盛,“上迫于肺则烦喘,内扰于心则多言”,前者治在气分,宜清暑益气,方如白虎加人参汤之类;后者治在营分(或血分),宜清心凉营,佐以开窍,方如清营汤、安宫牛黄丸之类。因感受湿邪而致病者,由于湿为阴邪,其性腻滞,最易困阳。头为诸阳之会,阳为湿阻,则沉重而昏闷不清,治宜宣肺化湿,佐以风药,以羌活胜湿汤增损。湿邪郁而化热,阻滞经隧,伤及筋脉,治宜除湿清热,宣通经络,方如加味二妙散(黄柏、苍术、当归、牛膝、防己、萆薢、龟板)之类。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1)。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2)。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3)。

《素问•生气通天论》

讲解

本文论述阳气卫外失司,举例说明寒邪传变的情况。

(1)“偻”,曲背也。“大偻”,指形态伛偻,不能直立的病证。如果阳气开阖失常,不能固密于外,寒邪乘虚入侵,伤及背部经筋,致使筋脉拘急,便可形成腰背伛偻,不能直立的病证。

(2)“陷”,深入。“瘘”,即经常漏下脓水,不易收口的瘘管。“俞”,通腧,是经脉之气输注出入之处。“化”,传变,这里是传导之意。“薄”,迫也。“俞气化薄”,即邪气从经腧传入而内迫五脏。寒邪内陷脉中,久则可致局部血脉瘀阻败坏,形成瘘管。若邪气通过经腧传入内脏,影响神志,则易出现恐惧、惊骇的病证。如吴崑注:“盖脏主藏神,气为邪所薄,故神不安如此,此阳气被伤,不能养神之验。”

(3)“不从”,不循常道运行。病邪伤乃营气,致使营气运行不畅,阻逆于肌肉腠理之中,卫气郁而化热,就会发生痈肿。如《灵枢•痈疽篇》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为痈肿。寒气化热,热胜则腐肉……为脓。”

临证意义

人体阳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内可资养神志,外可温养筋脉,所谓“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若阳气卫外失司,寒气入侵,伤及背部筋脉,引起腰背伛偻,多与足太阳经脉受病有关,如《廖伯英医案》所载:“包××,男,六十一岁,农民,素嗜茶。半月前,先病周身强痛,行动拘牵不利,继则项背俯曲,头倾贴胸,强硬不能转侧,气短咳嗽,清涕淋漓,不饥不食,不知痛楚,无寒热感觉,面色秽垢,舌质紫暗,苔白滑而厚,脉浮滑大。诊断而湿伏太阴,寒伤太阳,先予温里散邪,以葛根汤加味:麻黄五钱、桂枝五钱、白芍五钱、大枣五枚、生姜五钱、苡仁一两、葛根一两、甘草三钱、苍术七钱、白蔻三钱,煎服。

“再诊:上方服三剂,前症均有减轻,但头倾如故,下肢出现浮肿,此寒湿未化,原方加附片、茯苓各一两,泽泻四钱以温阳化湿。

“三诊:上方服二剂,行动自如,诸症消失。改投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附片以巩固疗效。”(摘自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

又如伤寒因发汗过多,损伤心阳,病人出现惊恐不安的现象,在临床上亦偶有所见,《伤寒论》第115条曾说:“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此条明确指出伤寒脉浮应从汗解,但医者误用火法(指烧针、火熏等)强使汗出,以致汗出过多,损伤心阳,心阳虚则心神不宁,因此发生惊狂,卧起不安等症,故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以温养心阳,镇惊安神。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1)。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2)。

《素问•刺志论》

〔讲解〕

本文论述邪气与形气盛虚的关系。

(1)气盛本当身热,气虚本当身寒,今却相反,是因为寒邪伤人,闭塞腠理,阳气内郁,故症见身恶寒,而阳气反盛。所以说:“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暑热伤人,腠理开泄,汗出伤津,气随汗泄。故症见身恶热而元气反虚,所以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2)“脱血”,即失血。人体阳气主要化生于水谷,在一般情况下,进食量的多少与生成的气是相称的。通常摄入谷食多,化气亦多,摄入谷食少,化气亦少,今谷入多而反见气少,是因为有脱血的缘故。血为气之宅,气随血脱,故谷入多而气反少;或湿邪在下,湿性重浊粘滞,阻滞气机,下焦之气不能正常升达于上,故虽食多而气仍少。但也有谷入少而反见气多的,这是因为胃、肺有邪的缘故。胃有邪故纳少。邪在肺则气不利,气滞于上,故食虽少而气仍不衰。

临证意义

在一般情况下,形气虚实是相应一致的,即本篇所论:“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出现形气虚实不相应,说明这是反常的病态现象。例如:寒邪在表,卫阳被遏,常表现为气盛身寒;暑邪伤人,津气耗伤,常表现为气虚身热。据此可知在反常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气盛”或“气虚”的机理。正如张介宾说:“盖阴邪中人,则寒集于表。气聚于里,故邪气盛实而身本因寒也。暑邪中人,则热触于外,气伤于中,故正气疲困而因热无寒也。此夏月寒暑之明辨,故以二者并言于此,非谓凡患伤寒者,皆身寒无热也。”经文说明临床上不仅从气虚、气盛辨明疾病的寒热,同时为清暑益气,血脱益气、气虚治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电子版注:

1、原书有“暑清暑益气”字样,应为“宜清暑益气”,电子版已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