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二)证 候

(二)证候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素问•风论》

[讲解]

本文论述脑风的病因病机。

“风府”,为督脉的穴位,督脉上入巅顶。风邪侵入风府,循督脉而向上走入到脑,发为脑风,其症状为头旋而痛。如吴崑注:“脑风,脑痛也。”《医说》:“脑风,头旋偏痛”。


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素问•风论》

[讲解]

本文论述目风的病因病机和症状。

“系头”,即头系。头系乃头中之目系,见《针灸甲乙经》。目系,是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故风邪入侵于脑,合于足太阳之脉,太阳受邪,累及目系,目受风气,发为目风,症见眼寒畏风,如张景岳注:“风自脑户入系于头,则合于足之太阳,太阳之脉起目内眦,风邪入之,故为目风,则或痛或痒,或眼寒而畏风羞涩也。”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素问•风论》

[讲解]

本文论述内风的成因。

入房则内耗其精,汗出则外泄其气,入房且汗出,则气精两虚。风邪乘虚入中,故名内风。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守,阴精内守,阳才能卫外,入房太甚,内耗阴精,则阳失卫外,腠理开泄,而汗出,故汗出是由于阴精内耗,阴不敛阳所致。在这个时候,如果中风,“则风气直入于内而为内风矣”(张志聪注)。关于内风的症状,有“令人遗精,咳血,寝汗,骨蒸”(吴崑语)“咳而面赤,《内经》谓之内风,脉浮紧,小青龙汤,脉沉紧,真武汤”。(《张氏医通》)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素问•风论》

[讲解]

本文论述首风的成因。

“沐”,《说文》注为洗头。刚洗头后,毛腠尚开,风邪乘此而入,客于头部皮肤,则为首风。如张志聪注:“新沐则首之腠理开,中风则风入于首之皮肤,而为首风。”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素问•风论》

[讲解]

本文论述首风的症状。

首风的症状是,头痛,头面部时常出汗、恶风,每当外界气候变化,如刮风的前一天,则病情加重,头痛不敢外出;到刮风的时候,则病情渐有好转。这是因为,因沐中风,则头面皮腠疏松,毛窍开张,而风性走散开泄,故头面多汗而恶风。风邪内干于头,故头痛。当自然界气候变化,风气将发的前一天,风气初动,必助头部的风邪,所以头痛加甚,畏风,不敢外出。风性属阳,来去迅速,胜极必衰,故当风胜之时,风邪随风气外散,头痛随之有所减轻。如张景岳说:“凡患首风者,止作无时,故凡于风气将发,必先风一日而病甚头痛,以阳邪居于阳分,阳性先而速也。先至必先衰,是以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素问•风论》

[讲解]

本文论述泄风证的成因。

“泄风”,指由风邪所致的汗泄不止之症。如张景岳说:“汗泄不止,故曰泄风”。风邪外客于腠理,风性开泄致卫气不固,毛孔开张,令其汗泄不止,则为泄风。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素问•风论》

[讲解]

本文论述泄风证的症状。

“上渍”,意指身半以上多汗如水浸渍。“其风”,据《素问释义》云:“其风二字衍”。故应删去。“能”与“耐”同。

“不耐劳事”,即不能过于劳动。泄风证的临床表现为多汗,汗出浸湿衣服,口中干燥,身半以上汗出多而如水浸渍,不耐劳作,周身疼痛而寒冷。这是因为,风在腠理,其性开泄,津液外泄,故多汗,汗出湿衣。液出过多则伤津,故口中干燥。风为阳邪,易伤人上部,故身半以上汗多如渍。形劳则出汗更甚,故不能劳事。汗多津伤,气随津泄,气津两伤,营卫运行不畅,筋骨失养,故身体尽痛。汗出则耗伤阳气,阳虚故身寒。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素问•风论》

[讲解]

本文论述漏风证的成因。

漏风,病名,又名酒风。症见汗出如漏,不时而出。本病形成,皆因酒性温散,善开腠理,故饮酒后,毛窍开,而风邪乘虚入中,于是“汗漏不止”。(张景岳语)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素问•风论》

[讲解]

本文论述漏风证的症状。

“或多汗”,此指有时出汗较多。“常不可单衣”,意为虽汗多也不愿少穿衣服。“甚则身汗”,《圣济总录》引“汗”作寒,可从。“衣常濡”,古“常”通“裳”,“濡”,即湿,“衣常濡”,即衣裳湿濡。漏风证的临床表现为汗出得多,不愿意穿单薄的衣服,吃饭时就出汗,甚至出现全身怕冷,喘息怕风,衣服常被汗水浸湿,口干易渴,不耐劳动等。这是因为酒醉之后着凉,风邪乘袭,致使营卫失调,表卫不固,故见汗出恶等症。酒气热质湿,过饮则易伤脾胃。脾为湿困,胃为热伤,再加之风邪入侵:所以有上述诸症出现。


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病名曰酒风(1)……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2)。

《素问•病能论》

[讲解]

本文论述酒风证的症状及治疗方药。

(1)“酒风”,即漏风证。因酒得风而病,故名酒风。“解堕”,即懈惰。“汗出如浴”,形容汗出甚多。酒风证症见全身发热,身体倦怠无力,大汗如浴,恶风,少气。这是因为患者平素嗜酒,湿热内生,风邪乘袭,营卫失调,玄府开张,津液外泄,故身热,汗出如浴。表卫不固故恶风。脾胃为湿热所伤,故倦怠少气。

(2)“糜衔”,又名鹿衔,为治风湿药。“三指撮”,用大指、食指、中指,三指撮合以取其药末,以计药量。如张景岳注:“用三指撮合,以约其数”。“为后饭”,指饭前空腹之时服药。如王冰注:“饭后药先,谓之后饭”。治酒风证可用泽泻饮。其中泽泻清热利湿,白术燥湿止汗,健运中州。鹿衔祛风除湿。以泽泻,白术各十分,鹿衔五分,三药混合研末,每次用三指撮之,饭前空腹服,温开水送。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灵植•热病》

[讲解]

本文论述风痱证的症状和预后。

“痱(fei费)”,废的意思。“其言微知”,指患者的语言低微,模糊,但可辨知。由于中风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故本病又称风痱。风痱证的主要症状,为身热无疼痛,四肢不能收引,并有些神志不清。由于邪入于里,不在形体故不痛。肢体失养故不收。邪入于脏,影响五脏所藏之神、故有意识障碍。本病与偏枯相似而实有区别。风痱与偏枯,都可以见到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症状。但偏枯是半身不遂而痛,神志清楚,病邪较浅,痱病是四肢不收,身体无疼痛,并有神志欠清等症,病邪较深,故《灵枢识》说:“楼氏纲目云:右内经论中风之浅深也,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变,志不乱者,邪在分腠之间,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腑是也。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关于痱病的预后,本段经文指出,若患者神智虽乱而不严重,其言语虽然微弱模糊,但仍然可以使人辨知,说明精神损伤不甚,病势较轻,尚可治疗;如果不能言语,神亡精衰,就难以治疗了。


劳风法在肺下⑴,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2),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3)。巨阳引(4)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5)。

《素问•评热病论》

[讲解]

本文论述劳风证的病因病机,病位,症状,治疗和预后。

(1)“劳风”,病名,因劳而虚,因虚而感受风邪,故称劳风。“法”,当作发。据《医垒元戎》引作“发”,“法”、“发”因声同而读,可从。“肺下”,指胸膈之间,此属少阳。如张琦注云:“劳则伤气,肺脏受病,在胸膈之间,故曰肺下。“法在肺下”是指劳风症的病位发生在肺之下,膈之部。

(2)“强上”,指头项强急不舒。“冥视”,指目眩视物不清。“唾出若涕”,包括唾出浊稠之痰和浊涕两个方面,即下文“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全句意为劳风证的症状,可见颈项强急不舒,目眩视物不清,唾出浊稠之痰和浊涕等。

(3)“仰”,同俯。“俯仰“,是呼吸不利所表现的强硬姿势。“以救俯仰”,即通利气道,使呼吸畅达。如尤在泾说:“救俯仰者,即利肺气散邪气之谓也。”

(4)“巨阳”,指足太阳。其主一身之表,与足少阴为表里。巨阳引有二义:一是导出邪气为引,如《灵枢•寒热》:“从其本而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也。”即使邪气由里达表,从表而解。二是引精气外布,使正能胜邪。因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肾藏精,必赖太阳之气引之,乃能施泄。

(5)“精者”与“不精者”相对而言、“精者”,指青壮年、“不精者”,指老年。“精”,言精神清爽,如《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三日、五日、七日乃指病情缓解的大约日数、不必拘泥。

〔临证意义〕

劳风证因过劳而精气先虚,故肾精不足为本病的内因,复受外风而发为劳风,故外感风邪是本病的外因。风邪内传、伏于膈间,恋而不去。膈属少阳,风邪久郁,化热炼津成痰、痰热上阻于肺,故见诸症,所以说本病病位发在肺下,即肺之下,胸膈之间。风邪外袭,故恶风振寒,头项强。风热之邪上扰空窍,故目眩视物不清。仲景立少阳病提纲症,目眩即是其主症。说明劳风证病位在少阳,少阳风热上干,致使痰热阻肺,故喘咳为之俯仰,咳唾青黄涕。本证预后,若痰浊能出则预后尚可,若不出则伤肺、预后不良。青壮年之人,精气尚充,治疗得当,则病愈快,病程短;老年之人,精气已衰,则病程长,康复慢。治疗本证,如果完全从肺论治,一般收效甚微,古代医家虽各列专方,但验证临床,效果也不甚可靠,唯清代名医曹仁伯《继志堂医案》对劳风的论治,颇合《内经》旨意,疗效也不在它方之下,初病时用秦艽鳖甲煎(秦艽、鳖甲、地骨皮、柴胡、青藁、当归、知母、乌梅),病久则用柴前连梅煎(柴胡、前胡、黄连、乌梅、薤白、猪胆汁、童便、猪脊髓)以清热除痰,透达邪气,外布肾精。后方中以柴胡入少阳,透表泄热。《本草正义》说:“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达于表而外邪自散。”本证为邪伏膈间,此属少阳,病不在表、也不在里,故用柴胡透表,使邪气达表而散,正中“巨阳引”之义,为君药。又以前胡、薤白、黄连、猪胆汁、童便,清热除痰,下气止喘,以救俯仰。乌梅、黄连对药相配,酸苦合化为阴,故能清热益阴。胆汁泻火清热,与柴胡共走少阳,以清散少阳风热之邪。妙在本方用猪脊髓,以补阴益髓,俾正以胜邪。全方立意正与劳风症病因病机、病位、治法相同,用治劳风,故获效颇佳。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灵枢•刺节真邪》

[讲解]

本文论述偏枯证的成因。

“虚邪”,指四时不正之邪气,乘虚而入,故曰虚邪。“真气”,指正气。“偏枯”,半身不遂。张景岳注:“偏枯者,半身不遂,风之类也。”邪气乘虚侵入人体,客于身体的一侧,邪气由浅入深,居留于营卫之中,致使营卫功能减弱,正气虚衰,正不胜邪,邪气独留于内,风伤筋脉,肢体失养,于是发生半身不遂的症状。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

《灵枢•热病》

[讲解]

本文论述偏枯的症状及病位。

偏枯的症状是半身不遂、运动障碍,且痛,但言语神志未受影响、病位在分肉腠理之间,未入于脏腑。风寒邪气留于筋骨分腠,闭阻气血,故偏枯,身痛,邪未入于脏、损伤神志,故言不变,智不乱。如张志聪所说:“是风寒之邪,偏中于形身、则身偏不用而痛。夫心主言,肾藏志,言不变,志不乱,此病在于分肉之间,而不伤于内也。”


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灵枢•九宫八风》

[讲解」

本文论述偏枯证形成的外因。

“三虚”,据《灵枢•岁露篇》说:“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乘年之衰,指当年岁气不及。“逢月之空”,指月缺充光的时候。“失时之和”,就是四时气候反常,如春不温,夏不热等。以上合称三虚。“击仆”,即骤然昏倒的病症,由风邪所致。张景岳注:“击仆,为风邪所击而仆倒也。”在“三虚”的时空条件下,人体正气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从而抗病能力减弱,贼风邪气乘虚入侵,风邪上闭神明、故昏仆晕倒。邪气偏于中身体半侧,即发生偏枯。


[临证意义]

风病,主要是指感受外风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素问•风论》专门论述了风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和症候分类,为后世进一步认识风病和处理风病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马莳说:“后世论风,当祖此篇”。

《内经》指出:“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说明风邪致病,变化多端、侵袭人体后,可以引起许多疾病,“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素问•风论》)。因此,由于感邪的时间、部位、诱因等不同,同为风邪,所致病证也有不同。

由于风为六淫之首,常兼夹其它邪气为患,或风邪入中,能引动其它邪气、所以致病更加复杂多端。故在临证时、除辨风邪外,还应当注意是否兼夹着其它邪气。如《类证治裁》说:“风邪上干,新感为头痛,深久则为头风,其症状头巅重晕、或头皮麻痹,或耳鸣目眩,眉棱紧掣,由素有痰火,复因当风取凉,邪从风府入脑,郁而为热而痛,甚则目病昏眩”。

由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故风邪侵袭,客于肌表,能使腠理开泄,卫气不固,汗液外泄,故见汗出,恶风等症。如《张氏医通》说:“盖风邪干卫,则腠理疏,营卫乘表虚而外泄,则自汗,治当散邪为急,宜从仲景桂枝汤,小健中辈。”

由于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风邪入中经络,常见抽搐,口眼歪斜,项背强急,角弓反张,半身不遂等症。治疗一般以祛风通络,养血和营为主。用大秦艽汤,小续命汤,牵正散等。

如果风邪入中脏腑,可致多种脏腑风病。譬如因伤风而引起的飧泄一证,即完谷不化的泄泻,最易误诊为脾肾虚寒,但久治不愈。后世医家根据《内经》“久风为飧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之训,认为是风伤脾胃,致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发为飧泄之证的。治疗或从肝风脾湿论治,用平胃散或异功散加羌活,独活,升麻,柴胡,或用痛泻要方。亦有因感受风寒引起的,治疗则用汗法,达到风去泻止的目的。如张子和说:“设若飧泄不止,日夜无度,完谷下出,发汗可也。《内经》:“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此以风为根,风非汗不出。……与桂枝麻黄汤,……次以胃风汤,和平脏腑,调养阴阳,食进病愈。”如吕夏治一人,病下利完谷,众医咸谓洞泄寒中,日服四逆,理中辈弥剧。诊其脉,两尺寸俱弦长,右关浮于左关一倍,其目外眦如草滋,盖知肝风传脾、因成飧泄、非脏寒所致。饮以小续命汤,损麻黄加术,三五升,痢止。续命非止痢药,饮不终剂而痢止者,从本论治也(《九灵山房集•沧州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