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二)证候

(二)证候

凡痹往来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

​《素问•缪刺论》

[讲解]

本文论述行痹的证治。

“痛而刺之”,即根据疼痛的部位所在,用缪刺的方法刺之。张景岳注,“谓痛所在,求其络而缪刺之也。”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气偏胜的行痹,表现为疼痛往来无定处。风邪伤于阳分,在肌表的络脉而未深入于经脉,并且风邪易散,所以治疗行痹,可以根据疼痛之所在,左痛取右侧穴位、右痛取左侧穴位,用缪刺法浅刺络脉而病已。正如高士宗说:“此言往来行痹,不涉经脉,但当缪刺其络脉,不必刺其俞穴也。凡痹往来,谓之行痹,其行无常处者,邪在分肉之间,不涉经脉也。”


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1);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2)。

​《灵枢•贼风》

[讲解]

本文论述寒痹形成的机理。

(1)“尝”,曾经的意思。“堕坠”,指跌仆损伤。“恶血”,即瘀血。由于曾经为湿邪损伤,因湿性粘滞,缠绵难愈,故湿邪未被排除而潜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不去。或者因为跌仆,从高处坠下而损伤人体,致瘀血留积体内,而未消散。所以说,湿邪久稽,或瘀血留积,是寒湿痹证发生的内因。

(2)“故邪”,指湿气、瘀血等。此皆往昔所受的邪气,未能消除,潜伏体内,与新近感受的邪气相对而言,当称为故邪,又叫宿邪。或病人突然遭受情志刺激,致使五脏气机逆乱;或饮食不节,损伤脏气;或不能适应气候的寒热变化,以致卫气失常,不能司掌皮肤开合,故谓之“腠理闭而不通”。开合失司,卫气不固,故易感受风寒之气。寒主凝滞,则血气运行受阻,这样,新感的风寒邪气,与体内原有的湿邪、瘀血等宿邪相互搏结,气血不通,发为寒痹。正如马莳注云:“盖尝有所伤于湿气,或因堕坠而有恶血在其中;又猝然有喜怒饮食寒温,各失其常,所以腠理闭而不通也。及其腠理开而或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湿气恶血等之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即《痹论》之所谓寒气胜者为痛痹也。”


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灵枢•寿夭刚柔》

[讲解]

本文论述寒痹的症状。

“时痛而皮不仁”,指有时疼痛,有时麻木不仁。寒为阴邪,滞留体内,不易祛除,故寒气偏胜的寒痹证,较难治愈,因此称为“留而不去”。寒主凝滞,气血凝涩不通,不通故痛。若血脉不通,则气血不能濡养皮肤肌肉,故又见皮肤麻木不仁。张景岳注:“寒痹久留不去,则血脉不行,或凝滞而为痛;或皮肤不知痛痒而为不仁。”


著痹不移,䐃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

​《灵枢•五禁》

[讲解]

本文论述着痹的逆证。

“䐃”,肌肉结聚之处。“破”,瘦削的意思。“䐃肉破”,指肌肉破败瘦削。“脉偏绝”,指某一侧脉搏按之不应指。着痹为湿邪偏胜而致,湿性重浊粘滞,故肢体沉重,疼痛不移。脾主运化,主肌肉,喜燥恶湿,故脾脏最易受湿邪损伤,脾为湿困,津液不布,肌肉失养,故肌肉破削消瘦。湿郁化热,故身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赖脾气散精而归于肺,由肺布散全身。气口虽为肺脉所过之处,实际也为足太阴之所归,故称“气口亦太阴也”。今脾为湿伤,脾气衰败,运化失司,故脉微欲绝。这是难治之证。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痹证汗出多而肌肤湿润的病理。

“多汗而濡”,指患者汗出多,肌肤湿润。“阴气盛”,指体内阳虚阴盛,加上又感受阴湿邪气,故曰阴气盛。“两气相感”,即体内阴气盛,又感受湿邪,湿为阴邪,内外相应,故称两气相感。由于人体阳气虚、阴气盛,卫阳不固,又受湿邪,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阳虚湿盛,阳气虚,则失于固摄,水湿盛而溢于外,故见汗出多而皮肤湿润。孙沛说:“痹之多汗而濡者,乃感湿气太甚也,其人阳气少,阴气多,多则盛。湿为天地之阴邪,人身阴气盛,又遇天地之湿邪,两阴之气相感,表里相应,故汗出而濡湿。”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热痹的形成机理。

“阳气多,阴气少”,指素体阳盛阴衰。“病气胜”,指其人素体阳盛,不论感受阴阳邪气,邪气都能得阳气之助,而益其病气之热胜。故如张兆璜云:“病气胜者,言人之阳气多,而益其病气之热胜也。”如外受风热阳邪,得阳气之助而病热更胜。若外受风寒湿等阴邪,也能因素体阳盛而郁而化热。“阳遭阴”,“遭”,遇也。阳盛遇阴,阴不胜阳而阳热胜。由于素体阳盛阴衰,又感受风热邪气,风热得阳气之助,病热益胜。若感受风寒湿邪,因素体阳盛,邪从热化。阳热胜,阴不胜其阳,阳热搏结气血,则筋脉拘急,经络闭阻,形成热痹。热痹之证,可见疼痛剧烈,痛处红肿灼热、发热、口渴、心烦、脉数、苔黄等症。


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肺痹的症状。

“满”,通懑。“烦满”,烦闷不舒的意思。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为邪气痹阻而病,则肺的宣降功能失常,气机郁滞,故见烦闷不舒。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呼吸不利,故而喘息。肺脉起于中焦,环循胃口,肺气不降而逆于上,引动胃气也随之上逆,故呕。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心痹的症状。

“鼓”,动也,“心下鼓”,即心下动。“暴”,急也。“喘”,这里不是指病,而是指一时性的呼吸急促困难的症状。“暴上气而喘”,即气逆急上而致喘。“嗌干”,即咽干。“噫”,即嗳气。“厥气”,指心气。由于心主血脉,故心脏为邪气痹阻而病,心气不通,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故脉不通。心脉起于心中,气闭血滞,郁而化火,扰于心神,故烦;心气躁动,故心下鼓动。心脉连于肺,火炎于上则心气上逆,影响肺气的肃降,故喘息。心脉上挟咽喉,心脉痹阻,气血不能上荣,故咽干。“心主噫”,心气上逆,引动胃气上冲,故嗳气。恐为肾志,心气上逆,不能下交于肾,水火不济,肾气虚则恐。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肝痹的症状。

“上”,相对数小便而言,上指腹部,下为数小便。“引”,《说文》:“开弓也,”开弓令满谓之“引如满月”。引有盈满之义。“如怀”,如怀子之状。“上为引如怀”,即腹部臌大,形如满弓,如怀孕之状。由于肝藏血,血舍魂。人卧血归于肝,人动则血运于诸经,昼则动,夜则卧。肝脏为邪气痹阻而病,肝失于调节血液之职,血运失常,魂不守舍,故夜卧则惊。肝主疏泄,能调节水液的代谢。邪气痹阻于肝,肝失疏泄,水液代谢紊乱,故多饮而数小便。气机不畅,水液停聚于腹中,故腹部臌胀。


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肾痹的症状。

“善胀”,指腹部容易胀满。“尻(kāo考)”,即尾骨。张志聪注:“脊椎尽处为尻。”“踵”,指足跟。“尻以代踵”,即能坐不能起。“脊以代头”,谓背曲头俯不能仰,脊骨高耸反过于头。由于肾为胃之关,肾脏为邪气痹阻而病,则关门不利,胃气不得下通,气机阻滞,故善胀。肾藏精,主骨,肾脉起于足下,上贯脊,邪气痹阻于肾,精气不能濡养脊骨,故身曲偻不能直,踡曲驼背。骨萎弱不能行走,以尻着地代替足跟。


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脾痹的症状。

“四支解堕”,即四肢懈惰。“上为大塞”,即上焦阻隔不逋,其症可见呼吸困难,言语困难,吞咽困难等。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脾脏为邪气痹阻而病,脾不散精以濡养四肢肌肉,故四肢懈惰无力。邪气痹脾,脾失运化,胃气失于和降,故上逆而呕吐清水。脾脉上膈挟咽,脾胃为升降之枢纽,邪痹于脾,升降失常,迫气上逆,肺失宣降,故气上而咳。中气闭阻,气机升降失调,上焦不得宣通,故见上焦阻隔之症,如张琦注:“中气抑郁,故上焦隔塞。”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肠痹的症状。

“肠”,包括大肠小肠。张景岳注:“肠痹者,兼大小肠而言。”“肠痹”,即大小肠为邪气阻痹而致的病证。“数饮而出不得”,即口渴而欲多饮,小便短涩而出不得。“中气”,指腹中之气。“喘”,急疾的意思。“争”,攻冲的意思。“中气喘争”,即腹中之气急迫攻冲,而腹中雷鸣。“飧泄”,指大便清稀,含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心与小肠为表里,心属君火,小肠属相火,小肠为邪气痹阻,火热内郁,消烁津液,故欲多饮水而自救。小肠主分清泌浊,热在小肠,故小便出不得。张志聪注:“小肠为心之腑,而主小便。邪痹于小肠,则火热郁于上而为数饮,下为小便不得出也。”邪痹大肠小肠,正邪相争,故腹中攻冲雷鸣。“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故大小肠受邪,气痹不行,化物传导失职,清浊不分,水谷直趋大肠,故见大便泄泻,含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素问•痹论》

[讲解]

本文论述胞痹的症状。

“胞”,指膀胱。“沃”,灌也。“汤”,指热水。“若沃以汤”,形容少腹部发热,好象灌了热汤一样。风寒湿等邪,痹阻于足太阳膀胱,经气不行,气化失常,水道不利,瘀结于内,膀胱内居少腹、故胞痹证,见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膀胱之气为邪所闭,郁而化热,故感觉到少腹部发热,好象用热水浇灌一样。湿热郁结,膀胱气化失常,故而小便短涩。足太阳膀胱经脉,从巅入络脑。湿热郁结于下,致太阳寒水之气不得下行,上出于脑而为清涕。本证是下热上寒,主要病机在于风寒湿邪痹阻膀胱,膀胱气闭,湿热郁结而病。


[临证意义]

《內经》对痹证的论述十分详尽,除《素问•痹论》、《灵枢•周痹》两篇专论外,还有四十余篇涉及有关内容。 所谓痹证者,是感受风寒湿邪等邪气,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引起以肢体关节疼痛痠楚,麻木沉重以及脏腑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症候的一类病证。《内经》认为,风寒湿邪是痹证的主要病因。脏腑内伤,营卫失调,是形成各种证型痹证的重要内在因素。如人体肌肤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首先导致经脉气血痹阻不通,从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等症,形成痹证。如遇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损伤六腑,则外邪即能循俞而入,形成六腑痹。《内经》说:“诸痹不已,亦益内也。”说明痹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肌肤肢体而传变至五脏六腑。如五体痹,经久不愈,反复感受外邪,邪深入于里,发为五脏痹。至于治法又当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载:“有卫阳疏,风邪入络而成痹者,以宣通经脉,甘寒去热为主;有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而为痹者,以温养通补,扶持生气(阳气)为主;有暑伤气,湿热入络而为痹者,用舒通络脉之剂,使清阳流行为主;有风湿肿痛而为痹者,用参术益气,佐以风药壮气为主;有湿热伤气,及温热入血络而成痹者,用固卫阳以却邪,及宣通营络,兼治奇经为主;有肝阴虚邪气入络而为痹者,以咸苦滋阴,兼以通逐缓攻为主;有寒湿入络而成痹者,以微通其阳,兼以通补为主;有气滞热郁而成痹者,从气分宣通为主;有肝胃虚滞而成痹者,以两补厥阴、阳明为治;有风寒湿入下焦经隧而为痹者,用辛温以宣通经气为主;有肝胆风热而成痹者,用甘寒和阳,宣通脉络为主;有血虚络涩及营虚而成痹者,以养营养血为主;又有周痹、行痹、肢痹、筋痹,及风寒湿三气杂合之痹,亦不外乎流畅气血袪邪养正,宣通脉络诸法。”尤其是调和营卫,为治疗痹症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则,《素问•痹论》说:“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经验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