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七章病证学说

[自学时数]34学时

[面授时数]10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内经》中主要病证的分类及名称。

2.了解诸痛类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鉴别。

3.熟悉风、厥,胀、积、消、疸的病因病机及辨证。

4.掌握伤寒、温病、咳嗽、痹证、痿证的病因病机及有关治则。

病证学说,是在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精气血、病因病机、诊法等基本理论基础上,研究病证的发生,发展,以及病位,病性,邪正消长等一般规律的学说。病证包括病与证两个方面。病是某一基本病理过程表现于外的各种症状的概括。证是病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方面,它反映了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本质。正如徐大椿说,“凡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必有数证”。因此,病与证是统一的。譬如,《内经》论述了热、咳、痹、痿、痈疽、癫狂等病,而在每一病中,又分别有数证,如痹,又有肢体痹,五脏痹和六腑痹之分,根据风寒湿邪的偏胜,又可分肢体痹为行痹、痛痹、著痹。

《内经》对病证的记叙,有详有略。大多从病因、病机、转归、传变及预后方面加以阐述;有些病证有专篇论述,如“热论”、“痿论”、“痹论”、“疟论”等。对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的描述相当详细准确。如行痹,痛痹、著痹;如虫瘕腹痛等,均为后世医家所宗。

《内经》的病证学说反映了先秦时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为后世医家形成病证学派,以及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提高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

本章主要选取《内经》论述较为完整的病证加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