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四、正治反治

四、正治反治

(一)正治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⑴。坚者削之,客者除之⑵,劳者温之,结者散之⑶,留者攻之,燥者濡之⑷,急者缓之,散者收之⑸,损者益之,逸者行之⑹,惊者平之,上之下之⑺,摩之浴之,薄之劫之⑻,开之发之,适事为故⑼。

​《素问•至真要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正治原则及其具体的治法。

(1)“微者”,指病势轻微,证候与病机相一致。“逆之”,指逆其症象进行治疗的正治法。“甚者”,指病势严重,病情复杂,症候与病机相反。“从之”,指顺从其症象而进行治疗的反治法。一般说来,疾病的症象与本质相一致,表现于体表的症候能反映疾病的真象,如寒性疾病见寒象,热性疾病见热象,虚性疾病见虚象,实性疾病见实象等。可以采用正治法进行治疗,即利用药物温清补泻之性,逆其症象而治。如寒性病用热法、热性药物进行治疗;热性病用寒法,寒性药物进行治疗。至于病重,其表现于外的症候不能反映疾病真象,症象与疾病的本质不相符合的,应采用反治法。正如张景岳注:“病之微者,如阳病则热,阴病则寒,真形易见,其病则微,故可逆之,逆即上文之正治也。病之甚者,如热极反寒,寒极反热,假证难辨,其病则甚,故当从之,从即下文之反治也。”此下讨论的,都是正治之法。

(2)“坚”,指坚硬有形一类病症,如肤下肌内的硬结肿块,腹内的癥瘕积聚等。“削”,指消积、行滞,活血、化瘀,软坚一类消削坚硬的治法。临床上如见坚硬有形一类病证,就宜用消削一类的治法进行治疗,这种治法,就其性质而言是对症治疗,因其坚硬有形,而用消削之法,所以又属于正治法。“客”,指外来病邪。《内经》称正气为主,邪气为客。“除”,指消除外邪的治法。凡疾病的发生,明显地系外来邪气所致者,如饮食不节或误食毒物,宜用催吐与通便的方法,除去食积与毒物。如果六淫外邪入侵体表致病的,宜用发散解表的方法祛除外邪。

(3)“劳”,指身心过劳,气血耗损一类病证。当用补益之法,补益气血的药物大多性温,故宜用温养之法。《举痛论》:“劳则气耗”。姚止庵云:“气既耗矣,若更用寒凉,则凝滞而害益甚,故必温养为宜也。”“结”,指因气凝血瘀,邪气痰浊郁结导致的结胸流注、结核肿块一类的病证,治疗宜用消散之法。

(4)“留”,即停留,指人体内有病邪停留的一类病证,如水饮潴留,饮食积滞,瘀血内停,燥屎内结等。宜用攻逐泻下之法治疗。“燥”,即津液亏损,所导致的干燥病证,如口干舌燥、皮肤皱裂,大便燥结等,宜用濡润生滓之法治疗。

(5)“急”,指痉挛拘急,甚则强直,如口噤、项强,手足拘挛一类病证。宜用缓急解痉之法治疗。“散”,指耗散不能约束,如自汗,盗汗,虚脱、遗尿,遗精一类病证,宜用收敛固涩之法治疗。

(6)“损”,指阴虚,阳虚,中气不足等虚损一类的病证。宜用补益强壮之法治疗。“逸”,有认为指安逸。过于安逸,活动减少,气血郁滞,宜用通行气血之法调治。有认为指逸留,呆滞不动、如瘫痪,痿痹一类的病证,宜用行血活络之法治疗,两说可互参。

(7)“惊”,指精神不定、心悸、失眠和肌肉瞤动,如小儿惊风一类病证。宜用平定镇静之法治疗。“上之”,指病在上部的,因病邪在上,可因势利导,用吐法令邪从上而出。“下之”,指病在下部的,因病邪在下,可因势利导,用攻下之法令邪由下而出。

(8)“摩”,指按摩、推拿一类治法。病位表浅,经脉不通,气血瘀滞一类病证可用按摩推拿功能疏通经络气血之法治疗。“浴”,指汤淋熏洗一类治法。外邪束表,气血不行之证,可用和解肌肤、温通气血的温浴方法进行治疗。“薄”,有逼迫之意。如病邪隐伏,宜迫之外出。“劫”,有劫夺之意。如病邪盛甚,可用强行制止之法,如泻下,消磨等方法进行治疗。如姚止庵注:“薄者,搜蕴蓄之邪;劫者,夺强盛之势也。”

(9)“开”,即开通。如二便闭结开之使通,豁痰以通利气道等法皆是。“发”即宣发,升发。如外邪束表用发汗,中气下陷用升举皆是。“适事为故”,是说以上治法大多属对症治疗,易伤正气,临床应用,要恰如其分,适可而止,不宜长用。如李中梓注:“适事为故,犹云中病为度,适可而止,毋太过以伤正,毋不及以留邪也。”


(二)反治法

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⑴。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⑵,塞因塞用,通因通用⑶,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⑷,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己⑸。

​《素问•至真要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反治法的含义与主要治则。

(1)黄帝问:什么叫逆治法和从治法。岐伯回答道:逆治法也称为正治法,从治法又称为反治法。“逆”即治疗方法与临床表现相逆。正治法是根据上文“微者逆之”的原则制定的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以补治虚,以泻治实的治疗大法。“从”,即治疗方法与临床表现相同。反治法是根据上文“甚者从之”的原则制定的以热治热,以寒治寒,以塞治塞,以通治通的治疗大法。反治法主要用于临床表现出现假象的情况,这时治疗方法的性质同假象相同,但仍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实施的治疗措施。如对真寒假热的病证,用热药进行治疗,就假热而言,属反治法,但仍是针对真寒而设的有效的治疗措施。

“从”,即上述的从治法。“事”,指疾病的变化情况。出现真假寒热、虚实情况往往是比较复杂的病证,用从治法,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寒性的药物每与疾病的假寒之象格拒,热性的药物也易与疾病的假热之象格拒,所以要根据疾病变化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药量的多少。

(2)黄帝问:反治法是怎样的一种治法呢?岐伯回答道:譬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就是所谓的反治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原作“热因寒用,寒因热用”。王冰、林亿,张景岳等认为可作热药凉服,寒药热服理解,并认为《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述“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亦即“热因寒用,寒因热用”之义。但结合上文“反治何谓”,与下文“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目前倾向于认为“热因寒用,寒因热用”是“热因热用,寒因寒用”之误。“热因热用”,前一个“热”字,指疾病内真寒外假热的临床表现。后一个“热”字,指治疗方法,一般指药性药物。所以热因热用是用于治疗真寒假热证的方法。同理,寒因寒用是指运用寒性药物治疗真热假寒证的方法。

(3)“塞因塞用”,前一个“塞”字,指因虚所致的中满壅滞阻塞的假象。后一个“塞”字,指补益的治法。补益的药物大多有固涩的作用,所以用“塞”来概括其作用特点,并认为使用具有固涩作用的补益药物治疗中满痞塞一类病证属于反治法。如临床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寒湿滞留,腹胀满痞的病证,用温补脾阳的治法,即属于塞因塞用的治法。“通因通用”,前一个“通”字,指实邪内结而致的下利,汗出等具有通利特性的假象。后一个“通”字,指泻下,发汗等具有通利作用的治法。对于因实邪内结所致的通利之证,如寒邪犯表,营卫不和的自汗、热结旁流的下利,均宜用发汗,泻下等通利的方法进行治疗,此即通因通用的反治之法。

(4)“伏”,有降伏之义,此作治疗解。“所主”,“所因”,指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在。反治法从表面上看,治疗方法与临床表现中的假象相同,但与疾病的真象、本质仍是相逆的,所以仍是制伏主要病变,根据发病的主要原因制定的治本的治疗措施。在治疗开始阶段,治法与病情似乎相同,但到最后,假象消失,真象显露的时候,治法与病情就表现为相逆了。

(5)“破积”,破除积聚。“溃坚”,击溃坚硬。无论是正治法,还是反治法,都是伏其所主,先其所因,治病求本的治疗方法,只要临床正确运用,都能达到破除积聚,击溃坚硬,使气血调和,治愈疾病的目的。


[临证意义]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甚者从之”,“从者反治”,病情复杂,病势较重的疾病,往往寒热虚实错杂,真假之象混淆,此时需要透过现象,探求病因,摒除假象,找出本质,制伏病根。但此时治疗方法的性质,往往与假象的性质相同,《内经》称为从治法,也叫反治法。《内经》提出的“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反治方法,至今仍在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具体地说有:

热因热用。风寒犯表,邪正相搏,营卫不和,表寒发热,病因外感风寒之邪而发,但症候以发高热为其主证,虽发热甚高,但鼻塞流涕,无汗或汗不多,小便清长,口不干,咽、舌不红,舌苔薄白,大便不秘,治宜热因热用,宜选用辛温解表的麻黄汤等发汗解表。又如素体阳虚,外感风寒,邪束肌表,阳虚不能驱邪外出者,虽见发热,但治疗必须助阳祛邪,温阳如人参,黄芪,附子、甘草,祛邪如桂枝、羌活、防风,性皆温热,皆与火热之象相反,故也属反治之例。阴极似阳,阴盛格阳之证,阴寒至极,格阳外出,而见身热、面色浮红,脉洪大等假热之象。但患者身虽热,却喜盖衣被,口虽渴而喜热饮或不喜饮,脉洪大但重按无力,治疗当用温化寒凝,回阳救逆的温热方药,如四逆汤、真武汤之类。气虚发热之证,是因为脾胃阳气虚损,水谷精气当升不升,反下流于下焦,化为阴火,阴火上扰,故见发热,临床治疗当用甘温方药如补中益气汤之类,升发脾阳,升举下陷精气,则虚热可除,此即所谓“甘温除热”之法。

寒因寒用。阳极似阴之证,因热邪炽盛郁闭于里,阳气被遏不能透达,故肌表肢体失温,反见畏寒、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所谓热深厥深。但必有口干舌燥、舌质红,四肢虽冷而胸腹扪之灼热,脉虽沉细则重按实而有力。治疗宜用寒凉方药,如白虎汤、承气汤等,清解里之郁热,热清则外之假寒自解。他如肝郁气滞,肝脾不和,升降失职,阳气内遏不能外达、每兼见四肢厥冷或畏寒的症状,此也不是真寒之证,临床每用四逆散等调和肝脾,疏解郁阳,使气机畅达,寒厥即可解除。所用药物无非柴胡,白芍、枳实之属,大多寒凉,所以也应属于寒因寒用之例。

通因通用。临床腹泻之证,如邪热内蕴肠胃,大便燥结,泄出粪水,所谓“热结旁流”证,宜急用承气汤类方攻下燥实。又如宿食内积,泄下粪便如败卵,伴有不化食物,脘腹痞满胀痛,泻后痛减者,宜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酌加大黄、枳壳、槟榔等荡涤积滞,也属通因通用之例。再如因湿热,暑热所致的水泻,临床常用五苓、六一散利小便而实大便,也应列为通因通用。湿热蕴结下痢之证,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此时虽日下数十行,治疗仍不宜止涩,应清热通肠,调气行血,如张洁古芍药汤是治疗早期痢疾的常用处方,其中大黄必用,即取通因 通用之义。血瘀阻滞所致崩漏,经色紫暗或挟有血块,少腹疼痛拒按,舌质酶黯或有瘀点,虽骤然下血甚多,或日久滴淋不断,治仍以活血行瘀为治,用少腹逐瘀汤,失笑散之类。他如产后血瘀内阻,恶露不尽之证,也当用活血化瘀,通疏胞宫,取通因通用之法。

塞因塞用。大便虚秘,因老人、产妇或病后血虚者,宜养血润燥,方如润肠丸,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合麻仁、桃仁润肠通便。脾肺气虚,大肠传导无力所致者,宜用补中益气汤,黄芪汤等益气健脾升阳。阳虚便秘,治以温阳,阴虚津亏便秘,治宜养津补阴,都属塞因塞用。

小便不通,属壅塞病证,一般用淡渗分利之法,塞因通用,为正治法。但如是肺气不足,通调无权所致者,治宜补益肺气,复其通调水道之权,则小便自通。如因中气下陷,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者,宜用补中益气汤之类补益中气,脾气升运,则浊阴易降,小便可通。又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膀胱气化无权,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者,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使小便遁利。凡此数证,小便不利,反用补益之法,皆属反治之法。肿胀一证,有实有虚,塞因塞用宜于虚证。脾胃阳虚者宜实脾健运,常用实脾饮;肾阳虚气化不行而水聚者,宜用金匮肾气丸,温阳化水。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肿胀证,大约肿本乎水,肿由乎气。……若有胃阳虚者,参苓必进;脾阳衰者,术附必投;更有伤及乎肾者,则又需加减八味,济生等丸矣。”


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⑴。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⑵。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⑶。

​《素问•五常政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疾病原发部位与表现部位,正治与反治、扶正与祛邪之间的辩证关系。

(1)“气”,指病气,即病理变化。“气反者”,指病变的原发部位与表现部位相反的情况。张景岳注:“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本”,指疾病的原发部位。“标”,指病变表现的部位。本在此,标在彼,称为气反。具体地说,有下列几种情况。疾病的原发部位在下,而疾病反表现在上,宜治疗在下的病变。如肝肾阴亏,虚阳上扰所致的头痛眩晕。主要的临床表现在上,而病变部位在下,治疗宜滋补在下的肝肾阴分,以潜镇浮阳。又有疾病的原发部位在上,而疾病反表现在下的,宜治疗在上的病变。如由脾肺气虚所导致的排便困难,主要的临床表现在下,而病变部位在上,治宜培补升举在上之脾肺之气,使脾肺之气充沛,传导有力,则大便通畅。又有疾病的原发部位在外,而疾病反表现于内的,宜治疗在外的病变,即所谓“病在中,傍取之”。张景岳注:“病在中旁取之,谓病生于内而经连乎外,则或刺或灸,或熨或按,而随其所在也。”如感冒外邪而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宜用解表的方法治疗。为什么会有“气反”的情况呢?因为人体尽管有上下内外之分,但上下内外之间有经络互相沟通,人体各部分互相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当疾病发生时,其病理变化,就有可能由疾病的原发部位,影响到相反的另一方面。

(2)用药上有正治和反治法,在药物服法方面,亦有正治和反治的不同法则。服药的方法有四种:一种是凉药热服,即原文所谓“治热以寒,温而行之”。“热”,指热证。“寒”,指寒凉药物。“温”,指温服。这是病至严重时的一种特殊服药方法,当疾病严重而热甚时,病气就会与药物的寒性格拒,而发生呕吐,使药不受,为了避免这种格拒现象的发生,可采取寒药温服的方法,缓和病气对药性的格拒。热甚而温服,是顺从病气的方法,所以属于反治范围。一种是热药凉服,即原文所谓“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寒”,指寒证。“热”,指热药。“凉”,指凉服。是采取热药凉服的方法,顺从病气,避免寒邪对热性药物的格拒,所以也属于反治。另二种是凉药凉服,即原文所谓“治温以清,凉而行之”,和热药热服,即原文所谓“治清以温,热而行之”。此二种为一般常用的服药方法,因疾病不太严重、病气与药性尚不致发生格拒,所以用凉药治疗热病时,可采用凉服的方法,以增强各自的药性,提高治疗的效果。这时所采取的服药方法,是逆病气而行的,所以当属于正治的范围。

(3)消、削、吐、下,补、泻法是临床习用的治法。消、削、吐、下、泻是祛邪的治法,新病属实之证固然可以使用,久病成虚,但有实邪存在的虚实兼夹之证,也可在扶正的基础上运用。补是扶正的治法,久病属虚之证固然可以使用,新病属实,但当邪实伤正,兼见正虚时,也可在邪去之后,以扶正之法调理于后。所以扶正与祛邪治法的应用,并不受新病多实,久病多虚的限制,应本着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运用。新病久病,补法泻法均可使用,即所谓“久新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