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六、防治未病

六、防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讲解]

本文提出了“治未病”理论,体现了中医学预防为主的思想。

“锥”,指锐利的兵器。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包括有病早治、防其传变,无病早防、防重于治等两方面的指导思想。临床上对疾病的治疗,必须注意防止疾病的传变和并发症的发生。如《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热病未发,但面部已见其赤色的,就应予以刺治,即属“治未病”的范围,这里“治未病”,有早期治疗的意思。如《金匮要略》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内经》理论提出所谓治未病,就是预肪疾病的传变,抑止疾病的发展,如肝将要传脾,就须先行补脾,脾土健旺,即能防止肝病蔓延传脾。未病先防是《内经》另一重要思想,就是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诸如讲究卫生,锻炼身体,调养精神,改善居处等,保养真气,增强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果不能做到有病早治,未病先防,而是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不能做到未乱之前,进行治理,而是乱事已经发生,再去处理。那就如同临渴才去掘井,临战才去铸造兵器,失之太晚了。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讲解]

本文重点论述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

“邪风”,指不正常的气候,即六淫外邪。外邪致病的一般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轻变重。外邪侵袭人体,急如疾风暴雨,首先入侵人体皮毛,然后由皮毛而肌肤、筋脉、六腑、五脏依次传变。所以凡善于治病的医生,能在外邪入侵皮毛时,就给予及时的治疗。技术水平较差的医生,等外邪由表入里,传变到肌肤、筋脉或六腑才进行治疗。如果病邪依次传至五脏,再进行治疗,因病情严重,治疗困难,则生死难定。本文的主要精神是告诫人们,凡病要争取早期治疗,因为疾病早期病邪侵袭人体的部位尚浅,病变单纯轻微,正气尚强,治疗容易获效。而当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伤及五脏时,病邪隐伏体内,正气大伤,抗邪无力,不但难收治疗之功,甚则有危及生命的危险。不仅外感病是这样,内伤杂病也是这样,强调早期治疗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思想。


[临证意义]

《内经》“治未病”思想,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与既病早治防变两个方面,对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病先防,《素问•上古天真论》在养生方面已提出具体要求,例如预防外邪侵袭,防止过度的精神刺激,适应四时寒暑变化,注意饮食起居,增强体育锻炼等等。这些预防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前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张介宾曾说:“由于治于未形,所以用力少而成功多。”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强调以预防为主,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是要争取早期诊断、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变化,如《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床治疗肝病,常常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肝脾同治,或肝胃同治的方法,如华岫云在总结叶天士的经验时指出:“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不胜也……若一犯胃,则恶心干呕,脘痞不食,吐酸水涎沫,克脾则腹胀,便或溏,或不爽,肢冷肌麻。……肝阴胃阴未亏,肝阳亢逆犯胃,先生立法,用药则远柔用刚,泄肝如吴萸椒桔;通胃如半夏、姜汁、姜附,加益智枳朴等,则兼运脾阳。中虚必用人参,故大半夏汤,附子粳米汤,进退黄连汤、泻心法、治中法、温胆等汤是也。若肝阴胃汁已虚,木火炽盛,风阳扰胃,用药忌刚用柔,养肝则阿胶、生地、白芍、麻仁、木瓜;养胃则人参、麦冬、知母、粳米、秫米等是也。至于平治之法,则刚柔寒热兼用,乌梅丸、安胃丸、逍遥散。若四君、六君、异功、戊己,则必加泄肝之品,用桑叶丹皮者。”肝病有肝气、肝风、肝火、肝寒等的不同,脾胃受病也有阴阳虚实的差异,所以治肝实脾也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又如叶氏在论温热消烁胃津、斑出而热不解时指出,“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傍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这是说,肾水不足的病人,邪热最易乘虚下陷,治疗上应事先兼顾肾阴,防止病情恶化。在论述湿热致病时又指出:“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凡此等等,都是既病防变的体现。高明的医生,不是见病治病,而是在掌握病情变化规律的前提下,治疗上能事先控制病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