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自学时数〕5学时

〔面授时数〕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肝著、肾著、脾约的病机和证治。

2.熟悉热在上、中、下三焦和大肠、小肠寒热的病变。

3.了解积聚、䅽气三者的区别和五脏风寒的病变以及五脏死脉。

4.掌握第七、十六、十九等条。

5.熟悉第十二、十五、十八、二十等条。

6.了解第一、二、三、四、五、六、八、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七等条。

概述

本篇论述五脏中风、中寒病、五脏死脉和肝著,脾约、肾著、热在上中下三焦病候、大小肠寒热病候以及积聚、䅽气病的临床区别,文字错脱较多。肝著的主要证候,为“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以旋复花汤为治。脾约的主要证候,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以麻子仁丸为治。肾著的主要证候,“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以甘姜苓术汤为治。

条目

一、肺中风者,口燥而喘(1),身运而重,冒而肿胀(2)。

讲解〕本条论肺中风之病证。

(1)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肺为主气之脏,其气可以化津,若肺中于风邪者,则气壅津结,津结不能上潮,故口燥而干。由于气壅不利,故发喘。

(2)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肺主治节,今肺中风而失其治节之权,故身体旋运,所谓“运”,就是身体动摇,不能自主之意。身重,为浊气壅滞所致。冒,即昏冒,肺主清肃下降,清肃之令不行,浊气不下而反上逆,所以头目昏冒。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致使气滞水停,所以身体肿胀。


二、肺中寒,吐浊涕。

讲解〕本条论肺中寒之病证。

肺有敷布津液作用而其性恶寒,若肺有寒邪,则津液不布而凝聚为痰,故肺中于寒邪之病,则口中吐出浊涕。浊涕,即今所谓痰涎。


三、肺死脏(1),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2)。

讲解〕本条论肺将死之真脏脉象。

(1)肺死脏:是说肺将死亡时而出现的真脏脉象。

(2)浮之虚,……死:肺之真脏脉是:“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浮之,即指轻按;按之,即指重按;虚,是虚浮,虚弱;如葱叶,即犹如葱叶之中空;无根,是脉象虚浮而无根基。由于真脏脉显现,则说明肺气已经绝止,所以主死。


四、肝中风者,头目瞤(1),两胁痛(2),行常伛(3),令人嗜甘(4)。

讲解〕本条论肝中风之病证。

(1)肝中风者,头目瞤:肝为风木之脏,其经脉连于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顶,风性主动,风邪太盛,犯于体上,所以头目瞤动。

(2)两胁痛:肝脉布胁肋,其经脉之气壅滞其间,所以其病两胁痛。

(3)行常伛,肝主筋,而风伤筋,筋脉燥而拘急,并引急于前,所以行常伛,即行动常常伛偻,身躯向前弯俯。

(4)令人嗜甘:风木胜则侮脾土,其甘味既缓肝急,又补脾土,所以其病又令人嗜好甘味。


五、肝中寒者,两臂不举(1),舌本燥(2),喜太息(3),胸中痛,不得转侧(4),食则吐而汗出也(5)。

讲解〕本条论肝中寒之病证。

(1)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肝主筋脉,肝中寒者,则寒邪伤筋,筋伤,则拘急不伸,而为两臂不举。

(2)舌本燥:肝之经脉循喉咙而络于舌本,寒邪郁而化热,津液不承,则舌本干燥。

(3)喜太息:肝为木脏,性喜条达,若肝气郁结而不利,失其条达之性,则喜太息,太息,即出长气。

(4)胸中痛,不得转侧:为厥阴经气郁塞的缘故。

(5)食则吐而汗出也:由于木病侮土,中土受尅,则不能受纳水谷,所以食则吐逆,其食下之时,土气困憊,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以吐而汗出。


六、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1),死(2)。

讲解〕本条论肝将死之真脏脉象。

(1)肝死脏,……行者:即脉之轻取则虚弱,重按则犹如绳索空悬般,轻飘游移,去而不能复来;或者按之曲折逶迤不畅,犹如蛇行之状。这就是肝将死之真脏脉象。由于血虚不能荣于上,所以脉浮之弱。胃气将竭,元真将败,肝气将绝,所以脉按之如索不来。肝木颓败而不能升达,所以脉曲如蛇行。

(2)死:肝之真气已绝,故主死。


七、肝着(1),其人常欲蹈其胸上(2),先未苦时,但欲饮热(3),旋覆花汤主之(4)。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 十四茎 新绛少许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讲解〕本条论述肝着的证治。

(1)肝着:是指邪气犯於肝脏,致使肝之气血失调而郁滞,血郁气滞,着而不行,故为此名。

(2)其人常欲蹈其胸上:然病虽属肝邪留着,而其气则注之於肺脏,所以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胸中为肺之居,蹈之,欲使其气内鼓,舒气机,畅血行而排出肝邪。

(3)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是肝脏将欲留着之气得热则行。

(4)旋覆花汤主之:然其既已留着,则饮热亦无益,用旋覆花汤行气活血,通阳散结。方中旋覆花行气通络,新绛活血化瘀,葱白宣通散结。

临证意义〕 1)旋覆花汤是临床上治疗肝着的要方,所以许多医家以自己的临证经验,在此方用法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发展,治愈了不少这样病证。如清代王清任之用通窍活血汤治愈“常欲人足蹈其胸”之病;叶天士之用辛温通络、温柔通补、辛泄通瘀诸法治疗胁痛之病证等等,均是其例。

2)旋覆花汤中的新绛可用茜草,茜草有活血祛瘀作用,为治疗瘀血病证之药。


八、心中风者,翕翕发热(1),不能起(2),心中饥,食即呕吐(3)。

讲解〕本条论心中风之病证。

(1)心中风者,翕翕发热:心为火热之脏,风为阳邪,心中风者,则火热阳邪相合,所以翕翕发热。翕,炽也,是形容发热之状。

(2)不能起:正气被火气所食,故气虚无力以动,所以不能起。

(3)心中饥,食即呕吐:火邪内动,化燥伤津,胃中失濡则嘈杂似饥,所谓心中饥即胃中似饥。火热扰於胃,胃气逆上,所以食即呕吐。


九、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1),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2)。其脉浮者,自吐乃愈(3)。

讲解〕本条论述心中寒之病证。

(1)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由於寒邪外束而致使火气内郁,其心火收敛而不能发越,所以其证表现为心中似痛非痛,似热非热,有似吃蒜一样而辛辣愦愦然无奈。

(2)剧者心痛彻背,……蛊注:证情较重者,甚至因寒凝血滞表现为心痛牵拉背痛,背痛牵拉心痛有如蛊注之病状。

(3)其脉浮者,自吐乃愈:若脉现浮象,是为病邪在上焦,被郁遏的阳气欲伸展而向上、向外发越,故应从吐而解。自吐,是阳气借以伸展,邪气得以越散。所以其病乃愈。


十、心伤者(1),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2),心中痛而自烦,发热(3),当脐跳(4),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5)。

讲解〕本条论心伤之脉证。

(1)心伤者:其病不关风寒而由於气血不足,为内伤。

(2)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为阳脏,血虚则阳气容易浮越,气虚则不能担任劳作。其病心既受伤而气血俱不足,所以其人一有劳倦,则阳气浮越於上而呈头面赤色。气盛於上部而虚於下部,所谓上盛下虚,所以其人又感下部沉重而无力。

(3)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心血虚少,其脏失於荣养,所以心中痛。心主君火,血虚无以养心,则君火亢盛,以致水火不能相交而成未济,所以自烦、发热。

(4)当脐跳:心气虚於上而肾气即动於下,所以其证现当脐跳动。

(5)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心之平脉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今脉弦,是变圆润滑利之常而为强直劲强之形,所以说“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十一、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急者(1),死(2)。

讲解〕本条论心将死之真脏脉象。

(1)心死脏,……急者:丸豆,指弹丸、豆类。躁急,即躁动、疾急。心血枯竭而心火升炎,所以其脉轻按则坚硬滚动、实如丸豆之象。阴气竭绝,邪气复扰,所以其脉重按益加躁疾而无和缓从容之征。

(2)死:心之真脏脉已现,故主死。


十二、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1);血气少者属於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2)。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3)。

讲解〕本条论风邪入侵、并合阴阳,以使阴阳偏盛而产生的神志异常病证。

(1)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邪哭,应为“邪入”,“哭”是“入”字之误。邪入,是指风邪入侵,由於风邪入侵人体,影响心之气血,所以发生病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人体精神意志活动,而精神意志活动又赖心所主的血气为基础,若风邪入侵,伤及血气,阴阳失调,心神逆乱,则出现魂魄不安而神志异常证状。魂不安者,责之于血少;魄不安者,责之于气少,魂魄无所舍也。魂魄既为血气所养,气血又受心的主宰,魂魄受心神的统摄,故曰“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

(2)血气少者属於心,……妄行:血气虚少,魂魄不守舍,心神不安,心气则虚,临证表现轻者胆小畏祛,惊慌烦乱,少寐多梦,神情恍惚,合目欲眠等证;重者,胸中烦闷,梦里远行,行止失节,精神离散等。

(3)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是说阴气偏盛则发为癫病,阳气偏盛则发为狂病,意即“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衰,即“蓑”字,为重叠之意。

临证意义〕 1)“邪哭”、“血气少”、“心气虚”:“邪哭”,约有两种解释,一说是指病人无缘无故地哭泣,如鬼邪所凭;一说是“哭”字是“入”字的错误,“邪哭”应作“邪入”。“哭”和“入”,声音相近,容易发生错误。“邪哭”即“邪入”,这里的“邪”应该是指“风邪”,是具体疾病的致病因素。“风”,在古代医学书籍中,多有写作“邪”字的,在《内经》中就不乏其例。《金匮要略》本条的“邪入”,就是说的“风入”。风邪侵入人体之后,或者并於阴分,或者并於阳分,从而导致人体或阴盛而发为癫病,或阳盛而发为狂病,这是由於血气失调而感风邪所致。此条中的“血气少”、“心气虚”,并不是指真正的虚弱而须要补益药物的虚证,而是一个相对的所指,是“邪实”而“正虚”,是所谓“邪去而正自复”的“正虚”。这在《金匮要略》的笔法中,是常有其例的。

(2)“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历来注解均误释其“衰”字,如:有的解“阴气衰者为癲”之“癫”字,当是“狂”字;“阳气衰者为狂”之“狂”字,当是“癫”字,其理由是:心之血属阴,阴气过衰则阳盛,阳盛则发为狂病;心之气属阳,阳气过衰则阴盛,阴盛则发为癫病。有的解,魂是附於阴血之中的,阴气衰弱,则阳魂浮而为癫病;魄是寓於阳气之内的,阳气衰弱,则阴魄扰而为狂病。还有的解,阴气衰,是正阴衰弱而邪阴偏盛,邪阴偏盛而凝闭,则灵明之窍窒塞,所以发为不识不知之癫病;阳气衰,是正阳衰弱而邪阳亢盛,邪阳亢盛而暴发,则礼让之意绝止,所以发为如鬼如神之狂病。以上几种解释,均把“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二句之“衰”字解为“衰弱”之义,且还有以为“癫”、“狂”二字为互错的。如按以上几种解法,则治疗癫狂病证,有的应该是治狂病补益阴血,而治癫病则当补阳气;或者有的应该是癫病补阴血,狂病补阳气;或者有的应该是癫病补其正阴,泻其邪阴,狂病补其正阳,泻其邪阳等等。考之临床,这些治疗方法,并不是癫狂病证的通治规律,临床上治疗癫病狂病,往往多采用催吐、通下、化痰、泻火、开郁、通窍、重镇、安神等方法。

那么,“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当如何理解呢?根据有关古典医籍,此二句是同於“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之义的。“衰”,不作“衰弱”讲,而是当“重叠”讲。古代许多字书都讲解是,“衰”,为“草雨衣”,是用草编织而成的雨衣,用来作避雨之用的工具,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蓑衣”,“衰”字是一个象形文字,象用草一层又一层编织的草织雨衣,所以“衰”字有“重叠”的意思。那么,“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的意思就是:“阴气重叠就成为癲病,阳气重叠就成为狂病”。换句话说,癫病的发生是由於阴气偏盛所引起的;狂病的发生是由於阳气偏盛所引起的。


十三、脾中风者,翕翕发热(1),形如醉人(2),腹中烦重(3),皮目瞤瞤而短气(4)。

讲解〕本条论脾中风之病证。

(1)脾中风者,翕翕发热:风为阳邪,脾主肌肉,其风气在脾,必外淫肌肉,所以脾中风者,则翕翕发热。

(2)形如醉人:脾既主肌肉,又主四肢,风气淫於肌肉,行於四肢,所以身体发热而懈惰,形如酒醉之人。

(3)腹中烦重:脾居腹中而主湿,故脾中风,其风热甚则发烦,其湿甚则觉重,所以腹中烦重。

(4)皮目瞤瞤而短气:风邪入於中而动摇於外,所以皮肉为之瞤动。目,为“肉”字之误。由於湿热留中,郁滞於气机,呼吸之道不利,所以短气。


十四、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1),死(2)。

讲解〕本条论脾将死之真脏脉象。

(1)脾死脏,……摇者:覆杯洁洁,形容酒杯之中空无有;状如摇,形容脉之躁急不宁、摇动不安。脾脉当以和缓为平,今脉轻按则坚大,重按则中空,且脉来摇动躁急,或左或右,并有中止,是胃气已绝,失其和缓性质,真气暴出之象。

(2)死:胃气已绝,真气暴散,为脾之真脏脉现,故主死。


十五、趺阳脉浮而涩(1),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2),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3),麻子仁丸主之(4)。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升 枳实一斤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讲解〕本条以脉象论述脾约病的形成机理,并且提出脾约病的证治。

(1)趺阳脉浮而涩:趺阳脉是胃脉,以候脾胃之气,阳气盛实,所以脉浮;阴气虚弱,所以脉涩。

(2)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其脉涩现於趺阳之部位,则为胃腑之阳气强,燥灼脾脏之阴气,胃腑之阳气强盛而引起脉浮,所以说浮则胃气强;脾脏之阴气虚而引起脉涩,脾虚不能为胃上输精气,使水独下行,偏渗膀胱,所以说涩则小便数。

(3)浮涩相搏,……为约:由於胃气强约束其脾气,使其不化津液,津液不化,无以润肠,而大便坚硬难出,所以说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约,约束也。

(4)麻子仁丸主之:法当清热润肠,用麻子仁丸治疗。麻仁、杏仁润燥滑肠,芍药敛阴和脾,大黄、枳实、厚朴泄热行滞、润肠通便,以蜜为丸,甘缓润下。

本条亦见於《伤寒论•阳明病篇脉证并治》,宜参看。

临证意义〕麻子仁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临床上多用於习惯性便秘之属於津亏肠燥证。


十六、肾着(1)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2),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3),甘姜苓术汤主之(4)。

甘草干姜苓术汤方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讲解〕本条论述肾着病的病证、成因和治疗。

(1)肾着:所谓肾着,是指寒湿之邪着於腰部,由於腰为肾之外府,故名曰“肾着”。

(2)其人身体重,……如故:肾着之病,其证身体重,腰中冷,自觉如坐水中,及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其病由寒湿侵袭,寒则冷痛,湿则沉重,所以身体腰部沉重不举,腰中及腰以下冷痛。水湿停阻,不化生津液,常有口渴,今水湿停在下焦,且上焦无热,所以反不渴。下焦有寒,所以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则中焦无病。

(3)病属下焦,……千钱,肾着之病,其发生原因是由於身体劳累,汗出湿衣,衣湿而冷,日久则形成寒湿,寒湿之邪侵入腰部,痹着其间,日久则腰以下冷痛,腹重坠如带五千铜钱一样。

(4)甘姜苓术汤主之:治用甘姜苓术汤。以甘草、干姜辛甘化阳培土散寒,白术、茯苓苦温甘淡健脾利湿,使寒去湿除,病证得愈。尤在泾说:“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其说甚是。腹中,应为“腰中”。

临证意义〕后世医家以甘姜苓术汤治疗慢性泄泻,妊娠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等病证之属於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用之有效,是为本方临床运用的发展。


十七、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1),死(2)。

讲解〕本条论肾将死之真脏脉象。

(1)肾死脏,……尺中:肾脉本应沉石,今不但不沉,反见浮,而且坚,按之乱如转丸,坚,即脉象紧急:乱如转丸,即脉象躁乱,如转动之弹丸;益下入尺中,即紧急躁动之脉象入於尺泽部。由於真阳将欲暴出,肾气将绝,所以脉象轻按紧急,重按乱如转丸而入於尺泽中。

(2)死:这是肾之真脏脉现,所以主死。


十八、问曰:三焦竭部(1),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穀,故能噫耳(2)。下焦竭,即遗溺失便(3),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4)。

讲解〕本条论述三焦竭部的病证。

(1)三焦竭部:是说三焦因阻竭而不能各归其部,不能各司其事,且不能相互为用。

(2)上焦受中焦气未和,……噫耳:由於上焦在胃上口,其治在膻中,受气於中焦,若中焦之气未和,不能消化穀物,则上焦所受者,非为精微之气,而为陈滞之积气,所以善噫。

(3)下焦竭,即遗溺失便:下焦在膀胱上口,其治在肚脐以下,也受气於中焦,若中焦之气未和,则下焦之气阻竭,不能约束禁制,则遗溺、失便。遗溺失便,即大小便失禁而遗下。

(4)其气不和,……则愈:是说此病证必等中焦气和,下焦气复,日久则可自愈。原文“上焦受中焦气未和”,据《伤寒论•平脉法》成无己注引本条条文,“中焦气”之后有“中焦”二字,故本句应为“上焦受中焦气,中焦未和”。


十九、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1);热在中焦者,则为坚(2);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3)。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4)。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5)。

讲解〕本条论述热在三焦的病证和大小肠有寒有热的病变。

(1)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上焦者,则肺脏受之,肺脏有热,则气逆而咳,咳久则肺伤而萎弱不用,形成肺痿。

(2)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中焦者,则脾胃受之,脾胃有热,则津液受伤,津伤液耗,不能濡润其肠道,所以大便坚硬。

(3)热在下焦者,……不通:热在下焦者,则大小肠膀胱受之,小肠主血,有热则尿血;膀胱藏津液,有热则小便淋秘不通。

(4)大肠有寒者,……肠垢:大肠为传导之腑,有寒则水粪相杂而下,所以大便多鹜溏;有热则使肠中脂膏腐烂,从大便外出,所以大便肠垢。

(5)小肠有寒者,……必痔:小肠有寒,则肝脾下陷,清阳不升,所以下重便血。下重,即肛门坠重。有热则热注直肠,肛门结肿生疮,所以形成痔疾。


二十、问曰:病有积、有聚、有䅽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䅽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䅽气(1)。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2)。

讲解〕本条论述积、聚、䅽气三者的分别,提出积病主脉,并以不同部位的脉象论述积病所在。

(1)问曰:病有积、有聚,有䅽气,何谓也?……䅽气:论述积病、聚病、䅽气三者的不同。积病,是五脏所生,脏属阴,病气也属阴,两阴相合,阴胜则凝,所以其积按之不移;聚病,是六腑所生,腑属阳,病气也属阳,两阳相合;阳胜则散,所以其聚发作有时,展转痛移。积之与聚,积重於聚,聚轻於积,所以积之难治,而聚之易治。䅽气,即䅽饪宿食之气。脾胃中焦不化,则宿食之气壅实,影响於肝,肝气郁结,则胁下作痛;若以手按之,则气机暂可通畅,所以按之则愈;然䅽气未消,其根未解,所以举手则邪气复结,而病复发。

(2)诸积大法,……处之:指出诸积之主脉,并以脉之部位的不同而论积聚之所在。“脉来细而附骨”,为各种积病之主脉,因为积为脏病,其病之根,深固於里,营卫气血不能上行外达,故脉来沉细而不起。寸口脉主上焦,而胸中为上焦之部,所以说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之脉,主胸上之喉,所以说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之脉主中焦,中焦之治在脐旁,所以说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之脉,主上中焦之间,所以说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之脉,主下焦少腹,所以说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之脉,主於腹股,所以说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是说沉细不起之脉象,若现於左手者,则积在体内之左侧;沉细不起之脉象,若现於右手者,则积在体内之右侧;沉细不起之脉象,若现於左右两手者,则积在体内之中央。“各以其病处之”,即医者在治疗积病时,应各随其积病之所在部位,而分别进行施治。

临证意义〕积和聚,均为人体内的结块,两者发病之因,多为情志异常,饮食失调,寒温不适等所产生的气血痰水凝结而引起的。由於引起的原因不同,形成的病理有差异,所以在临床上表现的证情也不尽一致。积和聚,临床上常常并提,因积聚关系较为密切,先因气聚,日久血瘀成积。积聚的治疗,根据其发病情况,一般是:先则行气活血,继则攻补兼施,再则扶正化瘀。临床上可以采用具有行气、活血、祛瘀、利水、化痰、通络等作用的方剂治疗。


小结

本篇记载脏腑疾病,首先论述了五脏风寒之病证和其真脏脉象,这是临床医学之大纲,然后又论述了三焦之各种病证,大、小肠之寒热病证;最后又论述了脏腑积聚之脉证。当然,其中还论述了肝着、肾着,脾约、䅽气等病证的脉因证治。所以本篇所论之内容较多。

本篇提出了三首方剂:旋复花汤、麻子仁丸、甘姜苓术汤。旋复花汤具有疏肝通络的作用,是用於肝着之病证;麻子仁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是用於脾约之病证;干姜苓术汤具有祛寒除湿的作用,是用於肾着之病证。

本篇和《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一样,具有全书纲领性意义,虽然篇中的内容脱简较多,但在一定程度上仍不失其所具有的指导价值。

复习思考题

1.肝着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

2.肾着病之发病原因、临床证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3.积病和聚病在临床上怎样鉴别?其属性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