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自学时数〕15学时

〔面授时数〕6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痰饮的成因和分类。

2、掌握痰饮的治疗原则及其辨证施治。

3、了解痰饮的概念及其与咳嗽的关系。

4、掌握第二、十一、十二、十五、十六、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三十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等条。

5、熟悉第一、九、十、十七、十八、二十四、二十五、三十二、四十一等条。

6、了解第三、四、五、六、七、八、十三、十四、十九、二十、二十六、三十四等条和附方“茯苓饮”。

概述

本篇论述痰饮病。其咳嗽虽与痰饮相提并论,但其只是痰饮引起的咳嗽。至於其它原因所致的咳嗽,则均不在本篇讨论。痰饮病的发生,是由脾胃阳气失於运化,水饮停聚而然。水邪所在的部位不同,其证候有异,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治疗总以温阳化饮为主。其有表证或流溢四肢者,则温而发汗,用大、小青龙汤等方;无表证而水饮停聚在里者,则温化或温利小便,用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五苓散、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水饮内结,深痼难化,发汗利小便之法均感力量不足者,则温而攻逐,用十枣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等方。

条目

一、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讲解〕本条根据当时饮分为四,设为问对,以分别其名目。

二、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汤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1)。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2),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3)。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4)。

讲解〕本条承上条四饮名目更详论四饮命名的原因及四饮在证候上的区别。

(1)其人素盛今瘦,……痰饮:脾阳失运,散精之用失常,精津尽化为水饮,不复外充於形体而反下走於肠间,致形体逐渐消瘦而肠间沥沥有声,是之谓痰饮。

(2)饮后水流在胁下,……悬饮:其饮流於胁下者,胸胁之气受阻,咳唾鼓动,牵引作痛,是之谓悬饮。

(3)饮水流行,……溢饮:其饮归於四肢者,不能化汗外出,阻遏阳气之用,必身体疼重,是之谓溢饮。

(4)咳逆倚息,……支饮:其饮不下行而上犯者,支妨於胸膈之间,肺气壅阻,饮邪充塞,必咳逆倚物布息,呼吸短促,不得平卧,且因饮阻而气逆,壅滞於上,其形如肿,是之谓支饮。


三、水在心(1),心下坚筑(2),短气(3),恶水不欲饮(4)。

讲解〕本条论饮邪犯心的证候。

(1)水在心:水在心,谓邪饮注於心包。

(2)心下坚筑:水饮上凌,心阳不宣,心下坚痞实结,筑筑然悸动。

(3)短气:饮邪阻遏,气机不畅,故短气。

(4)恶水不欲饮:病由於饮,阳气不得运化,故恶水而不欲饮。


四、水在肺、吐涎沫(1),欲饮水(2)。

讲解〕本条论饮邪犯肺的证候。

(1)水在肺,吐涎沫:水饮停留於肺,肺气被遏,不能清肃下行反挟饮上逆,而上吐涎沫。

(3)欲饮水:肺气为饮邪困遏,不能化生或布散津液,故渴而欲饮水。


五、水在脾,少气(1)身重(2)。

讲解〕本条论饮邪犯脾的证候。

(1)水饮在脾,少气:脾阳不运,则湿聚成饮,水饮既成,又来困遏脾气,故中气虚少而短气。

(2)身重:脾主四肢、肌肉,今脾气虚少不能外达,加之饮邪泛溢,故全身沉重倦怠。


六、水在肝,胁下支满(1),嚏而痛(2)。

讲解〕本条论饮邪犯肝的证候。

(1)水在肝、胁下支满:肝脉布胁肋,水饮在肝,故胁下支撑胀满。

(2)嚏而痛:气机郁滞,则喷嚏时而振动鼓冲使气与饮邪相击以致胁下作痛。


七、水在肾,心下悸。

讲解〕本条论饮邪犯肾的证候。

肾主水液,久病水饮则肾气不化,肾主小腹,故脐下悸,甚则水饮冲逆于上,多心下筑筑然悸动,即胃脘部悸动不宁。

临证意义〕所谓“水在心”、“水在肺”、“水在脾”、“水在肝”、“水在肾”,是说饮邪侵犯於五脏,并非五脏本身有水。由於水邪为患,无所不至,既可以潴留於肠胃、胁下、胸隔;泛溢於肌表,又可以侵犯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然五脏水饮与四饮之间不可以截然分别,水在心肾之与痰饮;水在肺之与支饮;水在脾之与痰饮、溢饮;水在肝之与悬饮,其证候与治疗,都有内在的联系。


八、夫心下有留饮(1),其人背寒冷如掌大(2)。

讲解〕本条论心下有寒饮而寒冷之证见於背。

(1)夫心下有留饮:所谓心下,即胃脘部位;所谓留饮,就是指“痰饮留而不去”,非四饮之外又别有一留饮之证。

(2)其人背寒冷如掌大:胸膈在心下,而心系在背,膈有留饮,由膈而走向后背,著於心系之后。留饮之处,阳气受阻,不能温於其部,故其背部寒冷如掌大。

临证意义〕若症见背寒如掌大,可作为辨水饮证的依据之一。


九、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1),咳嗽则转甚(2)。

讲解〕本条论悬饮留於胁下咳嗽则痛甚。

(1)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缺盆,乃脏腑经脉上下之道路,故饮邪留於胁下,阻塞厥阴少阳经脉升降之机,其痛则上引缺盆。

(2)咳嗽则转甚:亦上所谓“咳唾引痛”之理,即气机阻滞,而咳嗽则鼓动其气,致使胁痛加剧。


十、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1)。脉沉者,有留饮(2)。

讲解〕本条承上两条补述留饮的脉证。

(1)胸中有留饮,……节痛:饮邪阻滞於胸部,肺无降路而失其布津之用,津液凝滞,故气短而渴。水饮自胸膈而流於四肢关节,故四肢历节痠痛。

(2)脉沉者,有留饮:水性沉潜,若其脉不浮而为沉,则其病即为留饮而不是外感猝入之邪。此支饮变为溢饮之一证。

临证意义〕1)脉沉者,有留饮,说明了“脉沉”是留饮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由於水饮之性沉潜,且易阻遏阳气,如果饮邪久留不去,闭郁其阳,则脉当现沉象。《水气病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也说明了这一点。

2)有的医家认为第八、九、十三条论述的留饮脉证当是苓桂术甘汤之脉证,可供参考。


十一、膈上病痰(1),满喘咳吐(2),发则寒热,背痛腰疼(3),目泣自出(4),其人振振身瞤剧(5),必有伏饮(6)。

讲解〕本条论述膈上伏饮发作的病证。

(1)膈上病痰:当作“膈上之病”,就是指水饮之久留於膈上伏而为病。

(2)满喘咳吐:膈上清空之地,为痰饮所踞,则肺气失于清静而不能肃降,故胸满而喘促。咳而气壅,挟饮上逆,肺手太阴起于中焦。出於胃口,肺气咳逆,导致胃气亦上逆,故咳而呕吐。

(3)发则寒热,背痛腰痛:太阳脉挟脊抵腰而其气总统营卫主一身之表,外邪伤於太阳而引动膈上伏饮为病,故发则寒热,背痛腰疼。

(4)目泣自出:肺之志悲,故目泣自出。

(5)其人振振身瞤剧:饮邪抑遏,阳气郁而不舒,不得温养经脉,故其人振振身瞤动,剧则身体振颤不能自持。

(6)必有伏饮:本条之证,总由伏饮之所为,故曰“必有伏饮”。皆外邪引动伏饮内发,非四饮之外又别有一伏饮之证。

〔临证意义〕本条病证,临床上可以采用小青龙汤治疗。


十二、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1)。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2)。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3)。

讲解〕本条辨说饮病骤得与渐得的成因和饮病微甚的证候区别,以及饮脉为偏弦。

(1)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此二句,言骤致饮病。《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发汗后,饮水多,必喘”、“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如卒饮水过多,不能消化,水阻肺气,必骤致胸闷喘满。

(2)凡食少饮多,……短气:言渐致饮病。脾胃不能运化而食少饮多者,渐积而水停心下,甚者水气凌心而悸,微者肺气被遏而短气。

(3)脉双弦者寒也,……饮也:寒可见弦脉,饮亦可见弦脉。然寒可遍体,故脉见双弦;饮邪偏著,故脉见偏弦。下后阳虚而寒,其为阴寒而脉见弦,则脉双弦即为虚寒,故曰“皆大下后喜虚”。喜虚,即是易致里虚。


十三、肺饮不弦(1),但苦喘短气(2)。

讲解〕本条承上条饮病脉弦而论其脉不弦的肺饮证候。

(1)肺饮不弦:所谓“肺饮”,乃指“肺部有水饮”。但脉不弦,超出一般常理。

(2)但苦喘短气:纵使其脉不见弦象,但其证见有喘促、短气,是饮邪阻遏肺气清降之象,说明其病确有留饮无疑。

临证意义〕本条是捨脉从证辨饮之法。示人临证不得拘于脉象认证。


十四、支饮亦喘而不能卧(1),加短气,其脉平也(2)。

讲解〕本条亦承上第十二条饮病脉弦而论其脉不弦的支饮证候。

(1)支饮亦喘而不能卧:支饮为饮邪上支胸膈,逆而犯肺,肺气不降,故喘而不能平卧。

(2)加短气,其脉平也:饮邪阻遏,气机不利,故短气。所谓“其脉平”,就是谓其病不必见弦脉。乃病在胸肺,未伤心脉之故。

临证意义〕饮病的脉象,有见弦,也有不见弦。故诊断饮病当脉证合参,而不可偏颇。


十五、病痰饮者(1),当以温药和之(2)。

讲解〕本条论痰饮病的治疗原则。

(1)病痰饮者:指广义的痰饮病。包括“四饮”为病。

(2)当以温药和之:痰饮乃阴邪为患,心胸阳气不足,水液凝聚所致。若得阳气温化,则寒散饮化,故不拘痰饮停蓄什么部位,都应该以振奋阳气,温化水饮为主要治疗原则,故强调“温药”。同时还要注意开腠理,通水道,加用疏导饮邪的药物,温化不壅滞,疏导不伤正,故谓“和之”。


十六、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1),目眩(2),苓桂术甘汤主之(3)。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讲解〕本条论苓桂术甘汤的主证,以明上条“温药和之”之意。

(1)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脾虚不运而病痰饮,饮邪停於心下,阻塞气机,故胸胁支撑胀满。

(2)目眩:饮遏清阳不升于空窍,故目眩。

(3)苓桂术甘汤主之: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和中。茯苓甘淡渗湿以利水饮,桂枝辛温宣导以行阳气,白术去湿以健脾阳,甘草和中以益中气。此即上文所谓“温药和之”之一明例。


十七、夫短气有微饮(1),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2)。方见虚劳中。

讲解〕本条论短气有微饮,自当通阳利饮为治,然又有治疗上的区别。

(1)夫短气有微饮:微饮,是水饮之轻微者,即上文所说的“水停心下,微者短气”之证。

(2)当从小便去之,……亦主之:微饮之病,外证不甚明显,仅见短气,似属轻微,但水邪内阻,阳气不化,是病本於脾肾,故治疗脾肾之脏,以通阳化气利水而图本,采用苓桂术甘汤,或肾气丸。

临证意义〕苓桂术甘汤和肾气丸都属於温阳利水之方,都属於“温药和之”之意。然二方所治不同,一为治脾,一为治肾,各有所主。苓桂术甘汤治疗脾阳不运,水停为饮,证见短气,心下逆满,起则头眩等证;而肾气丸治疗肾阳不化,水气不行,证见腰痛短气,小腹拘急等证。前者健脾利水,后者温肾化气。临床上当区别。


十八、病者脉伏(1),其人欲自利,利反快(2),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3)。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讲解〕本条论述饮邪深结的甘遂半夏汤证。

(1)病者脉伏:饮邪深结,阳气不通,故病人脉象见伏。观下文“心下续坚满”之句,可知自初即有“心下坚满”之证,其为饮邪注於心下使然。

(2)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谓其所留之饮,从利而减,病者自觉轻松,乃留饮欲去之象。然饮邪深结,虽从利而减,有欲去之势,因病根未除,去者虽去,而新饮又积,留饮旋复注於心下,故虽利而心下续又坚满。

(3)甘遂半夏汤主之:势必攻下留饮,其病始可痊愈,故治以甘遂半夏汤排决积饮。方中以甘遂为君药,乃攻逐脏腑经隧水饮最得力者,使水饮从二便而去;臣以半夏,辛以散结,燥以化饮;佐以白芍,《本经》言其利小便,与甘遂配伍既可通利二便以下水饮,又因其酸敛益阴防止逐水伤阴;使以甘草益气健脾,与甘遂合用,相反相成,俾能激发药力,使伏饮得以尽去。用蜜同煎,非但安中益气,且可缓解甘遂毒烈之性。

临证意义〕本方甘遂、甘草药性相反,用之宜慎。然本方煎法,《备急千金要方》作“上四味,以蜜半升,内二药汁,合得一升半,煎取八合,顿服之”。盖甘遂、半夏同煮,芍药、甘草同煮,后合二汁,加蜜再煮。甘遂、甘草相反,此煮法似有深意。


十九、脉浮而细滑,伤饮。

讲解〕本条论饮邪未深的脉象。

脉细而无力为虚,此细而兼滑,则为饮病。细滑见於浮分,乃饮水过多所伤而病尚未能深入之象。


二十、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讲解〕本条之义难明,当阙疑以待考。


二十一、脉沉而弦者(1),悬饮内痛(2)。

讲解〕本条论悬饮的脉证。

(1)脉沉而弦者:沉主里而饮脉弦,乃饮邪内结已成之脉。

(2)悬饮内痛:饮邪内聚,阻碍厥阴少阳上下升降之路,是以冲击而痛。


二十二、病悬饮者(1),十枣汤主之(2)。

十枣汤方

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讲解〕本条继上条为悬饮病出一方治。

(1)病悬饮者:病悬饮,当有本篇第二条及上条之证候。

(2)十枣汤主之:治疗非排决渠道以逐蓄饮不可,且悬饮多起病急骤,体质未衰,故攻之不嫌峻,治宜十枣汤峻逐饮邪。观方后服药必於平旦,羸人必须减其量,若服药不下者,亦必俟明日乃可更服,此仲景慎重之意不可忽。

临证意义〕1)十枣汤证,《伤寒论》叙述很详,认为风寒引动水饮而发,必待表解之后,见有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等证,方可用之。当参阅。

2)十枣汤的运用,现在临床多以诸药为末,每服一钱至一钱五分,一日一次,清晨空腹枣汤调下。亦有从小量逐渐増加,或与调理药交替运用者。


二十三、病溢饮者(1),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2)。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讲解〕本条论溢饮的治疗原则并出其方治。

(1)病溢饮者:前文第二条说:“饮水流行,归於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溢饮之邪由肠胃而外溢於肢体皮肤,其势外趋,治宜因其势而利导之,故应发其汗,使饮邪从外而解。

(2)大青龙汤主之,……主之:然溢饮有肺部郁热而烦躁者,宜大青龙汤发表除烦;有肺部寒盛而心下有水气者,宜小青龙汤发表降饮。

临证意义〕大、小青龙汤同治溢饮,但二者有异。小青龙汤治寒饮,证以喘咳为主,见身热恶寒,身疼痛,胸痞闷,干呕,咳喘等证;大青龙汤治热饮,证以烦热为主,每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喘,烦躁等证。前者止咳祛饮,后者除烦祛饮。当参看《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二十四、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1),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2)。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3)。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 桂枝各二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茯苓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讲解〕本条论述支饮的脉证并方治。

(1)膈间支饮,……沉紧:膈间有支饮,阻碍肺胃之气下行,则三焦窒塞不通,遂为喘满,为心下痞坚;水饮深结,阻碍阳气运行,血不华色,而水色外现,故面色黧黑。亦胃足阳明经“颜黑”之病证;寒饮邪实,故其脉沉紧。

(2)得之数十日,……主之:实证虽可吐下,而其饮邪之实,不仅在上焦或中焦与下焦,而是粘滞缠绵於三焦,固非专吐专下所能愈,宜其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而不愈。木防己汤通腠理利九窍以行水气、助正气清郁热以降肺胃。木防己、桂枝辛开苦降行水散结,方用石膏,当为伏饮化热而证有烦躁,人参则为吐下后而设。

(3)虚者即愈,……主之:虚者饮邪坚结不甚,服此方自当即愈;若饮邪坚结而为实,浊唾滞塞窍隧,三日复发,复与木防己汤而不愈者,则非石膏所能清解,必易芒硝软坚而化滞,茯苓利水而泄湿。

临证意义〕木防已汤方中的石膏,其用量“十二枚鸡子大”疑有误,寒凉太过,恐饮邪不去,阳气反损,预后难测。临证宜减其量而用之。


二十五、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1),泽泻汤主之(2)。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讲解〕本条论支饮的泽泻汤方证。

(1)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弦:心下停有支饮,阻碍其人之清阳不升,浊阴不得下降而上扰空窍,故证见冒眩。还当有本篇第二条“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之证候。

(2)泽泻汤主之:泽泻汤利水排饮,补中燥湿。本方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使水饮从小便而去,乃开沟渠疏而导之之意;治以白术健脾燥湿,使水湿温化而不复聚,乃敦脾土温而化之之意。脾健饮去,从而恢复其升清降浊之能,诸证自除。


二十六、支饮胸满者(1),厚朴大黄汤主之(2)。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讲解〕本条论支饮的厚朴大黄汤方证。

(1)支饮胸满者:《备急千金要方》说:“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以极饮过多所致也。其脉虚者必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也。支饮胸满,厚朴大黄汤主之。”饮酒过多,湿热灼伤肺络而致吐血,血脉瘀滞,导致气机受阻,失其布化津液之能,津液遂聚为饮邪,以支撑於胸膈之间而为支饮胸满眩冒。支饮踞於胸膈,肺气不能清肃下行,膈间壅满,胃腑堙塞不能降运,还见有腹中痛,大便闭结之证。

(2)厚朴大黄汤主之:宜厚朴大黄汤治疗。厚朴、枳实降逆下气,大黄通瘀泄饮从大便而去。

临证意义〕本方与厚朴三物汤及小承气汤,药味同而用量及煎服法异。大黄与枳、朴同煎而不后下,其量用至六两似与“大陷胸汤”方中用量相同,应是攻瘀而又泄饮,以其有推陈致新之作用。


二十七、支饮不得息(1),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7)。方见肺痈中。

讲解〕本条论支饮的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证。

(1)支饮不得息:支饮留结,气塞胸中,肺气壅遏,故呼吸不利。

(2)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宜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通闭泄满以治之。

临证意义〕本方亦见前《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用於治疗“肺气壅塞”之证,与本条病证理有相通,可参看。


二十八、呕家本渴(1),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2),小半夏汤主之(3)。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讲解〕本条论呕家不渴为支饮的小半夏汤证。

(1)呕家本渴:痰涎宿食上溢而呕,必伤津液,自当作渴,故曰呕家本渴。

(2)渴者为欲解,……故也:渴则病从呕去,谓之欲解,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今反不渴,则是心下有支饮停蓄,上逆而呕,故呕而不渴。

(3)小半夏汤主之:自当治饮,与小半夏汤散结蠲饮,降逆止呕。

临证意义〕本方有蠲饮降逆作用,为止呕要方,临床上多用。


二十九、腹满,口舌干燥(1),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2)。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讲解〕本条论痰饮病的己椒苈黄丸证。

(1)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即上文所谓“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之“痰饮病”。三焦水道不通,升降机能窒塞,则水饮停滞而腹部胀满,水不化气而口舌干燥。

(2)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肠间有水气,治宜己椒苈黄丸疗湿除水,消满泄闭,方中以防己利小便,除下焦湿热;以椒目利小便,消腹水胀满,二者辛苦相济,善能导水下行,通前阴利小便;葶苈子泻肺行水,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大黄荡涤肠胃,泻诸实热不通,两者相合,泄可去闭,逐肠间肠胃积滞、水气。四药相合,通行二便,使水热尽去,诸证自除。

临证意义〕本证当还有大、小便不畅。本方药峻,逐饮於大小便,只用於形证俱实。对於阳虚水停者禁用。


三十、卒呕吐,心下痞(1),膈间有水,眩悸者(2),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3)。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讲解〕本条论膈间停饮呕吐眩悸的小半夏加茯苓汤证。

(1)卒呕吐,心下痞:水饮上逆,则猝然呕吐。膈间停饮,则心下痞塞。

(2)膈间有水,眩悸者:决渎之官失职,升降之机阻滞,清阳不升於空窍,则目为之眩。水气上凌,则心为之悸。

(3)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治宜小半夏汤降逆止呕,加茯苓利水去饮。


三十一、假令瘦人脐下有悸(1),吐涎沫而癫眩(2),此水也,五苓散主之(3)。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术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讲解〕本条论痰饮病的五苓散证。

(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所谓“瘦人”,即上文所述“素盛今瘦”之人。脾阳失其运化,津液不充养於肌肤,故形体消瘦。饮邪动於下焦,故脐下悸动。

(2)吐涎沫而癫眩:浊阴上扰於空窍,故目眩而欲颠仆倒地,癫眩,即“颠眩”,就是两目眩运之欲颠仆者。水饮上逆於肺,肺不布津而上溢於口,故其吐涎沫。

(3)此水也,……主之:种种见证,皆饮邪为患,故结之曰“此水也”。宜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渗湿。方后云:服药后,“多饮暖水、汗出愈”者,蓋欲使表里分消其水,非挟有表邪而欲两解之谓。

临证意义〕本方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方剂。凡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或为蓄水。或为水逆,或为水肿,或为泄泻者,多可用本方治疗。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讲解〕脾虚不能为胃行津液,以致水蓄为饮,停於胸膈,满而上溢,故自吐出水后,邪去正虚,虚气上逆,腹满而不能食。故方用人参、白术大健脾气、使新饮不聚,生姜、橘皮、枳实、茯苓以驱胃家未尽之饮、日消痰气,令其能食。


三十二、咳家其脉弦,为有水(1),十枣汤主之(2)。方见上。

讲解〕本条论水饮内蓄气逆上冲而咳嗽的方治。

(1)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咳家,指久咳不愈之人,咳家有由於水饮者,其脉偏弦,其见证亦必有饮邪可据,如《外台秘要》载许仁则论饮气咳:“由所饮之物,停澄在胸,水气上冲,肺得此气,便成咳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不限四时昼夜,遇诸动嗽物即剧,乃至双眼突出,气如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沫无限,上气,喘气,肩息,每旦眼肿,不得平眠。”此即咳家有水之明证。

(2)十枣汤主之:以十枣汤逐水饮自大小便出,则肺气宁而咳嗽自愈。


三十三、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1),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2)。方见上。

讲解〕本条论支饮久蓄,上乘肺心,营卫遏绝而神气将亡的证治。

(1)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则知其支饮病之由来已久。乃因循失治,病气变迁,有加无已,始仅乘肺而咳逆,今则乘心而烦;始仅倚息不得卧,今则胸中宗气为饮邪搏结,有似悬饮之痛。

(2)不卒死,……枣汤:其甚者,饮邪坚结,阳气严重受阻,营卫遏绝,神气乃亡而猝死。否则,延久不愈,至一百日,或一岁,仍应逐去水饮乃可挽回,审其人形气俱实者,宜十枣汤攻之以下其水。

临证意义〕十枣汤方中大戟、甘遂、芫花均为逐水峻药,然必研末服则其效始速。服后随其水邪所在而或吐或泄以排出水邪,故其服药时间以早上为好。后人有嫌其药力太峻,而用枣膏和其药末为丸服之,以减其药之势者,可参考。


三十四、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1);其脉虚者必苦冒(2)。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3)。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咳嗽之因於饮邪者,虽经时颇久,亦应从饮家治法,而续论久咳数岁之脉证。

(1)久咳数岁,……者死:久咳数岁,不属於虚劳者,乃脾肺素虚,肺气滞而不能清降,津化为饮,伏於胸膈肺窍,偶有外感,则内之伏饮即应之而发。然久咳数岁,必邪正两衰,脉弱乃与证合,故为可治;实大数者,邪盛正衰,故不易治,甚或主死。

(2)其脉虚者,必苦冒:其脉虚者,乃膻中宗气不布,痰饮浊气逆而不降,故其人苦冒。

(3)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指出邪气和部位,故必治支饮,则其咳始可告愈。


三十五、咳逆倚息不得卧(1),小青龙汤主之(2)。方见上。

讲解〕本条论支饮病的正治方法。

(1)咳逆倚息不得卧:从此条至四十条,为论述小青龙汤误服后随证施治之法,乃一病案实录。本篇第二条说:“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所谓“倚息”,即倚几而息,能俯而不能仰。胸中素积支饮,壅阻肺气,则咳逆倚息不得平卧。

(2)小青龙汤主之:支饮在胸膈,气阻不降,营卫郁遏,必致行愆其度,故宜小青龙汤通表泄水,涤饮降逆,下气止咳。


三十六、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1),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2),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3),时复冒者(4),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5)。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本条论述精血素亏之人服小青龙汤后,引动冲气上逆的证治。

(1)青龙汤下已,患者多唾口燥;乃阳气来复,虽然寒邪巳退、咳逆倚息不得卧诸证已平,出现多唾口燥肺津受烁之征。

(2)寸脉沉,……足痹:麻桂姜辛发汗后亡阳伤精而致肾气上冲,故其人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而麻痹不仁、气从小腹上冲胸咽。

(3)其面翕热如醉状,……便难:汗泄血中温气,经络滞塞,肾气挟阳明之燥上冲於面,故其面翕热如醉状。冲已下降而复下流阴股,不行决渎,故股内热而小便难。

(4)时复冒者:时又冲气上逆,阳不归根,故时复昏冒。

(5)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宜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临证意义〕本方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仅一药之差,彼以大枣之甘以补土制水,此以五味子之酸以收敛冲气。


三十七、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1),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2)。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承上条为服药后冲止而更咳满者出一方治。

(1)冲气即低,……满者:服前方而冲气已平,反更咳满者,以伏匿於胸膈之水饮,又续出而壅遏於胸中所使然。

(2)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饮邪壅逆胸中,肺不得宁,故去桂加干姜、细辛温化水饮,合方中之五味子以治其咳满,茯苓甘草培中土以排水饮之源。

临证意义〕上条以五味子敛冲气,故单用而不配干姜、细辛;本条以五味子止咳嗽,故与干姜,细辛同用。仲景书中,多以干姜、细辛、五味子同用治咳嗽。


三十八、咳满即止(1),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2)。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3)。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4)。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述服上方后咳满止而复冒、渴者为冲气复发,不渴而呕者为支饮,当於上方中加半夏以治之。

(1)咳满即止:谓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咳嗽胸满之证皆退。

(2)而更复渴,……药也:谓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证又作,干姜、细辛药性辛热,热伤阴津而口渴,热扰虚阳而肾气上冲。若咳满止而作渴者,为冲气而不为饮邪,治宜酌量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不得仍用干姜、细辛等药。

(3)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若不作渴者,则为支饮而不是冲气,仍当用干姜、细辛,不得误作冲气治之。

(4)支饮者法当冒,……其水:惟冲气有“时复冒”证,支饮亦有冒证,其不同者,冲气之冒不呕,支饮之冒必兼呕,以饮邪犯胃之故。宜仍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以去胃中饮邪。


三十九、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1)。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2)。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3)。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述服上方后呕止而形肿,当加杏仁以利肺气之壅。

(1)水去呕止,……主之:服上方苓甘五味加姜辛夏汤后,水去呕止,则胃气已和;其人形肿者,为肺卫尚壅滞未通,故加杏仁宣肺利气。

(2)其证应纳麻黄,……内之:麻黄泄卫郁可以通之,因其人服小青龙汤后,阳随汗泄,手足麻痹,故不纳麻黄。

(3)若逆而纳之者,……故也:则汗泄血中温气,必致手足厥冷。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由于汗后阳气已虚,麻黄复泄其血中之阳气所致。


四十、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1),加大黄以利之(2)。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服上方后胃热上冲者加大黄。

(1)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服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后,面红热如醉状,审其脉证,属辛热温燥太过,饮邪不去,反生胃热,胃热挟饮上冲,循经脉熏蒸于面所致。

(2)加大黄以利之:大黄苦寒,能下瘀血留饮宿食,有推陈致新之功,与姜辛之热各自为功而无妨。故加大黄泄胃热而利便,并以其苦寒制约姜辛之燥热。

临证意义〕以上六条为一病案实录,记载了服用小青龙汤以后的各种变化。在治疗上,药随证转,具体反映了辨证施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字字玑珠,宜细读。


四十一、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1),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2)。方见上。

讲解〕本条为饮停心下而渴呕者出一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1)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饮停心下,阳郁作渴,饮后新水又停积,水满则溢,是以其人作呕。

(2)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小半夏汤降逆止呕,加茯苓以去其停水。其病始因停饮致渴,终因渴饮更益其饮而致呕,故当治饮邪而不必治其渴,以饮去则呕止;津通则渴自已。


小结

本篇主要是论述痰饮病(广义者),其中咳嗽虽然与痰饮相提并论,但咳嗽只不过是痰饮病之一个证状。因而本篇所指之咳嗽一证,就只是由於痰饮病所引起之一部分,至於其它原因所致之咳嗽则不包括在内。

痰饮病之发病原因,一般是由於脾胃之阳气失常,不能运化,使饮邪停聚而发生。

痰饮病在发病过程中,有些证状如咳嗽,喘满,心悸,头眩,气短,胁痛以及肠间有声等等。并不是全部都出现,而是因痰饮所在之部位不同,其所反映出之证状就有所差别,所以本篇把它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四种病名。

至於痰饮病之治疗,温化为其正治方法。其兼有表证或流溢四肢者,则宜温而发汗,使水邪从外而泄,用大、小青龙汤等。没有表证而水饮只停聚在里分者,则宜温化或利小便,使水饮化津四布,或从小便排去,用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五苓散、泽泻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木防己汤等。若属水饮内结,深痼难化,其发汗利小便方法之力量均感不足者,则宜温而攻逐,使水饮从大便排除,用十枣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等。

痰饮病之所在虽然有在上、在下、在内、在外之不同,治法也有发汗,攻下,利小便之区别,但总起来说,痰饮病之发生,一般是由於阳气不运,治法则多以温养阳气为主,纵使是攻下逐水,其目的也是为了使饮去而阳气通行,因为阳气如不恢复正常功能,则痰饮之邪气就终难化除。

复习思考题

1、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四饮在临床上怎样鉴别?

2、痰饮病(广义的)之治疗方法有哪些?试各举一方例。

3、十枣汤一方,在临床上怎样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