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自学时数〕4学时

〔面授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产后三证的病机和治法。

2.掌握产后腹痛的辨证施治。

3.了解产后呕逆、下利虚极的方治和附方的应用。

4.掌握第二、三、四、五、六、九、十、十一等条。

5.熟悉第一、八等条。

6.了解第七条。

概述

本篇论述妇人产后中风、郁冒、大便难、腹痛、烦乱、下利等疾病。产后中风,治以阳旦汤;其欲作痉者,则治以竹叶汤。产后郁冒,治以小柴胡汤。产后发热大便难,治以大承气汤。产后烦乱呕逆,治以竹皮大丸。产后下利虚极,治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产后腹痛,其因虚寒者,以当归生姜羊肉汤为治;因气结者,以枳实芍药散为治;因血瘀者,以下瘀血汤为治。

条目


一、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1)?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2);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3);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4)。

讲解〕本条论述产后三大病及其形成原因。

(1)问曰:……何谓也;以设问提出什么是产后三大病。产后三大病,即指产后痉病、产后郁冒和产后大便难。

(2)新产血虚,……病痉:产后血虚,汗出津伤,正气不足,易伤于邪。若感受风邪,其风邪化燥,则筋脉失去津血濡养,故发生肢体强急拘挛而病痉。

(3)亡血复汗,……郁冒:产后亡血,复汗耗气,血气虚弱,易伤於邪,若感受寒邪,则寒邪外束,致清阳不能上升于空窍,故发生头目昏瞀而病郁冒。

(4)亡津液,……便难:产后津液随血外亡,无以濡润胃肠,致胃肠干燥,传导失职,大便燥坚不出而病大便难。三者虽为病不同,但均由血虚津亏引起则一。


二、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1)。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2)。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3)。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4)。方见呕吐中。

讲解〕本条是论述产妇郁冒大便坚的病机和证治。

(1)产妇郁冒,……必冒:产妇郁冒,是由于新产后,阴血亏虚,阴虚则阳气偏盛,厥逆于上,所以产生郁结气不舒,昏愦神不清之郁冒病证。亡血津伤,脉道异常,故脉象微弱。胃气失和,逆于体上,故呕不能饮食。血脱津耗,肠胃干燥,故大便反坚。

(2)冒家欲解,……头汗出: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

(3)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乃复:此时若全身得汗,则阳减而就阴,阴阳乃复其常。然只头汗出,则郁冒之证不可得解。

(4)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扶正达邪,和利阴阳。

临证意义〕本条论述郁冒病证,与后世所说产后血晕不同。产后郁冒证治,见本条。其产后血去过多而晕者,属气脱,其证眼闭口开,手撒手冷、六脉微细或浮,治宜止血固气;下血极少而晕者,属血逆,其证胸腹胀满、气粗,两手握拳、牙关紧闭,治宜活血破瘀。


三、病解能食(1),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2),大承气汤主之(3)。 方见痉病中。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郁冒已解又成胃实的证治。

(1)病解能食:产妇郁冒,经服小柴胡汤以后,则周身汗出,诸证得以解除。“病解能食”,正是说明服药所得出的疗 效。

(2)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然病解以后。经过七。八日却又复发热,成为胃实证,此乃余邪未尽,经过七、八日阳明主气,遂燥结於肠胃而成胃实。

(3)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汤,攻下通便、荡涤邪实。

临证意义〕本方大承气汤所治胃实证,当还有腹部胀满拒按、大便坚硬,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象沉实有力等脉证。


四、产后腹中㽲痛(1),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2);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3)。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见寒疝中。

讲解〕本条为产后血虚内寒的腹痛证治。

(1)产后腹中㽲痛:新产以后,由于血液亏虚而寒动於中,所以腹中拘急而痛。

(2)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养血,生姜散寒,羊肉补虚,共奏温养补虚、散寒止痛之效。

(3)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本方还兼疗腹中寒疝,虚劳不足之血虚有寒者。

临证意义〕当归生姜羊肉汤亦见《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用以治疗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参看。


五、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1),枳实芍药散主之(2)。

枳实芍药散方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 芍药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讲解〕本条论述产后气血郁滞的腹痛证治。

(1)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产后血液凝结,气机阻滞,故下则腹中疼痛,上则心中烦满而不得安卧。

(2)枳实芍药散主之:病证属实,故用枳实芍药散主之。枳实炒黑,入血行滞,芍药和营、治理腹痛,大麦滑润、宜血益胃。本方有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

临证意义〕本方枳实、芍药为排脓散的组成药物,有排脓之功,故其并主痈脓。


六、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1),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2),宜下瘀血汤主之(3);亦主经水不利(4)。

下瘀血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䗪虫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产后瘀血腹痛的证治。

(1)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产妇腹痛为血气郁滞者,以法当用枳实芍药散行气利血。

(2)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著脐下:假如服后不解而腹痛仍在者,是为干血凝着於脐下使然。

(3)宜下瘀血汤主之:治宜下瘀血汤,大黄、桃仁、䗪虫破血逐瘀,以蜜为丸、缓其药性,酒煎以服、入血分而促其药效。

(4)亦主经水不利,如果月经不调、经水不利而由于瘀结者,本方治之亦有效。

临证意义〕干血凝著脐下,其证有少腹坚满、疼痛拒按,舌质紫暗,以及脉涩等。


七、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1),宜大承气汤主之(2)。热在里,结在膀胱也(3)。

讲解〕本条论述产后恶露不尽而兼有胃实的证治。

(1)产后七八日,……即愈:产后七八日,少腹坚痛,是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而日晡时甚、脉微实,是阳明胃实。妇人分娩以后,恶露之血当已随之而去,若其当去不去,而留于胞宫,成为瘀血,则少腹坚硬而疼痛。阳明腑实热甚,所以烦躁发热,而日晡时加甚。胃气不和,所以不思饮食。食入则增胃热,胃热甚则上扰神明而作谵语。入夜则阴气渐复,阳热气衰,所以谵语即止。

(2)宜大承气汤主之:其治疗,则当以胃实为先,用大承气汤泻热通便,攻下实热。

(3)热在里,结在膀胱也:此句,指出其病是邪热在胃府,而瘀血结在少腹之内。此“膀胱”,是泛指少腹。

临证意义〕本条未提出在先治胃实以后,再治瘀血。但学者可以自明,胃实已去,可以再采用下瘀血汤之类的方药破血攻瘀。


八、产后风续续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1),心下闷,干呕(2),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3)。 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讲解〕本条论产后中风持续不解的证治。

(1)产后风续续数十日不解,……有热:新产以后,血亏正虚,抗病力弱,易为外邪所中。产后中风,风邪在表,营卫失调,所以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汗出。

(2)心下闷,干呕:邪气内入于里,所以心下闷而干呕。

(3)虽久,……阳旦汤:此病经久不解,虽时间较长,但太阳之表证仍在,所以仍与阳旦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阳旦汤即桂枝汤。

临证意义〕此两条提示临床上审证用药,不拘日数,表里既分,汗下有别。上条里证成实,虽产后七八日,与大承气汤而不嫌其峻;此条表邪未解,虽数十日之久,与阳旦汤而不虑其散,是则施治在于辨证。


九、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1),竹叶汤主之(2)。

竹叶汤方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 大枣十五枚 生姜五两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产后正虚而中风的证治。

(1)产后中风,……头痛:产后正虚,易感风邪。风邪郁其表气,阳逆上热,故见发热面赤喘促头痛。风为阳邪,不解即变为热,热甚则灼筋而成痉。

(2)竹叶汤主之:其证为表有邪而里亦虚,治宜散风补正。以竹叶汤,竹叶、葛根、防风、桔梗、桂枝解表祛风,人参、附子补虚固阳,甘草、大枣、生姜调和营卫。方后“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呕者,加半夏半升洗”,颈项筋脉失於阳气温养,故以大附子温阳化气而养筋脉;若浊气上逆而呕者,加用半夏而降逆止呕。

临证意义〕上文第一条云:“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为产后血虚中风化燥而已成痉,治宜养血滋燥熄风以舒挛止痉;本条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是正气大虚,正不胜邪,阳浮气逆,有作痉之势,治宜竹叶汤补正散邪。


十、妇人乳中虚(1),烦乱呕逆(2),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3)。

竹皮大丸方

生竹茹二分 石膏二分 桂枝一分 甘草七分 白薇一分

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讲解〕本条论妇人产后中虚的证治。

(1)妇人乳中虚:妇人乳中虚,乳,指哺乳期;中虚,指中气虚乏。

(2)烦乱呕逆:妇人以阴血上为乳汁,实赖水谷精微以成之。两乳乃阳明经脉之所过。由于哺乳期间,乳汁去多,致阴血不足。中气亦虚,阴血少则火扰神明而心中烦乱;中气虚则胃气上逆而干呕。

(3)安中益气,……主之:治疗则应“安中益气”。竹皮大丸,竹叶、石膏甘寒清胃,桂枝、甘草辛甘化气,白薇性寒,除退虚热,枣肉和丸,以益中气。若有热者,则倍加白薇以退其虚热;若烦喘者,则加柏实以宁心润肺而除其烦喘。

临证意义〕本条证除用竹皮大丸治疗外,临床上还可选用竹叶石膏汤治疗,疗效亦佳。


十一、产后下利虚极(1),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白头翁 甘草 阿胶各二两 秦皮 黄连 柏皮各三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

讲解〕本条论妇人产后下利虚极的方治。

(1)产后下利虚极:前《呕吐哕下利病篇》云:“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白头翁汤,为苦寒泄热,治疗热利下重。产后津血虚耗,胃肠不健,又感湿热之邪,故热利下重。阴血重伤,虚惫疲极,白头翁汤已不能胜任。

(2)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治疗则在白头翁汤中,加阿胶、甘草二味。以白头翁汤清热治利,加阿胶滋阴养血,甘草缓中补虚而调和诸药。

〔临证意义〕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产后热利下重,证见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小腹疼痛、发热或口渴、虚惫疲极等,临床上治之多效,凡热痢下重。虚惫疲极的患者,均可用此方。效果甚佳。

《千金》三物黄芩汤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 干地黄四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讲解〕妇人产后,发露而得风邪,风为阳邪,四肢为阳,阳邪归阳,故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为风邪郁表,以小柴胡汤和解以散邪;如头不痛而但四肢烦热,是表无郁邪,与三物黄芩汤。以黄芩、苦参清热除烦,干地黄滋血润燥。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当归四两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味,汤成内阿胶。若无当归,以川芎代之。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

讲解〕妇人产后气血虚弱,无以充养形体而虚羸不足;无以滋养脏腑而腹中刺痛不止、且吸吸少气,或为少腹中急挛疼痛以引腰背。中气虚,脾胃弱,故不能食饮。治宜当归建中汤建立中气,和调脾胃,以资气血之化源,加当归养血,以舒缓筋脉而止腹中刺痛。刺,《备急千金要方》卷三第四作“㽲”。摩,当为“挛”字之误。


小结

本篇论述妇人产后一般常见疾病。首先,提出了产后血虚多汗的特点。由于产后血虚多汗,因之容易发生亡血伤津而导致产后三大病证——痉、郁冒、大便难。然这三种病证,本篇在治疗上,特根据亡血伤津这种致病原因和各个病证之特性,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消除耗血劫津之病变,使阴津有整复之机会,这是治疗产后三大病证的一个重要关键。

关于产后腹痛,是妇人分娩以后,气血失调所引起。产后血去正虚,冲任不养;或血少气弱、运行涩滞;或寒入胞脉,血液凝阻;或气机郁结,不能疏通;或瘀血内留,恶露当下不下,等等,都可以导致产后腹痛病证的发生。本篇关於产后腹痛一病,论述的较为详细,有因血虚内寒引起的产后腹痛;有因气血郁滞引起的产后腹痛;有因瘀血内阻引起的产后腹痛等。血虚内寒腹痛是以腹中刺痛为特征;气血郁滞腹痛是以腹痛、烦满、不得卧为特征;血瘀阻结腹痛是以腹痛坚满拒按为特征。并根据其不同的病证特征,分别提出了当归生姜羊肉汤、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等方进行治疗:或温中散寒、养血补虚;或行气活血、宣通散滞;或攻瘀逐血、去结止痛。

本篇论述产后中风、产后中虚、产后下利虚极等,分别提出了阳旦汤之解肌祛风,以治疗产后中风、续续数十日不解;若正虚中风,则用竹叶汤补正散风;用竹皮大丸之安中益气,以治疗产后中气虚弱,烦乱呕逆;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之滋养清泄,以治疗产后下利虚羸疲极。另外,对产后胃实之证,则提出了大承气汤荡涤攻下的治疗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产后三大病症:痉、郁冒、大便难,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当归生姜羊肉汤、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三方,均治疗产后腹痛,其在临床上怎样运用?试举病因、证状说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