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湿阻

湿阻

湿阻为因湿而阻滞不通。作为病证,以其全身困重、乏力、胸闷、腹胀、纳呆、舌苔腻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于夏令淫雨时节和潮湿之地,无论湿自外来或湿由内生,皆由中焦脾失健运,气机受阻所致。治当以祛湿健脾为其总则,本病当与湿温相区别。

病因病机

湿邪致病分为外湿与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冒雨涉水,久居卑湿之地,湿邪入侵。内湿可因恣食生冷,嗜食膏粱厚味,伤及脾胃,水湿内停;或因脾阳素虚,失其健运,内湿由生。湿为阴邪,易损阳气,湿郁可以化热。

1.寒湿内侵,湿阻脾胃

湿邪入侵,困伐脾土,失其健运,阻遏中焦气机而为湿阻之证。

2.湿热内蕴,湿阻中焦

湿邪入侵,或因素体有热,或逢暑月,或湿邪入内日久蕴结,均可使湿从热化,形成湿热。不仅损及脾气,又可耗伤胃阴。湿热内蕴,阻遏中焦气机而成湿阻之证。

3.脾虚失运,湿停中焦

素体脾阳虚衰,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失其升清降浊之职,水湿内停,聚津为湿,停于中焦,阻遏气机而成湿阻之证。

在发病中,内湿外湿往往相合致病。湿为阴邪,脾为湿土,胃为燥土,同气相求,湿阻脾胃。况体质又有阴阳盛衰之异,故湿邪亦有寒化热化之殊。分述如下:

(1)湿从寒化:若素体脾胃阳虚,则湿邪易从太阴湿土寒化,更加损伤脾阳,而呈寒湿征象。

(2)湿从热化:若素体阳盛,或阴虚内热,则湿邪易从阳明燥土热化,倍伤胃阴,呈现一派湿热征象。

这是湿邪作用于人体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病机转归。临证不可不辨。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湿阻起病一般比较缓慢。湿邪最易阻滞中焦,从表现的主要症状必须辨明寒热与虚实。

1、辨寒热

湿热可见口苦粘腻,渴不欲饮,或有发热,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湿热熏蒸之证;寒湿无热象,且多口粘腻或有甜味,尿混浊,苔白腻而不黄,脉濡滑而不数等寒湿内阻之证。

2、辨虚实

除具有上述湿阻中焦征象外兼见面色萎黄,大便溏薄或泄泻,舌质淡,舌体胖嫩,脉濡缓,此为脾虚阳弱,清浊相干之象,属于虚证;若湿热蕴结,气机受阻,邪与食结,传导失司,热结肠腑,亦可现大便秘结,或兼呕逆者,皆属于实证。

湿阻与湿温两者不同,前者为湿邪阻于中焦,并以脾胃运化功能障碍为主,一般不发热;后者乃湿热蕴结,充斥三焦而发热,甚至高热稽留不退、并有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属于湿温范畴。

(二)论治要点

湿阻的治疗,应根据虚与湿的主从,寒与热的偏胜,权衡轻重,灵活掌握。

1.芳香化湿与消热燥湿

湿阻初起,湿困中焦,虽有脾虚,但非主要矛盾,应以祛湿为要务,湿邪透达则脾气自健,病亦随之而愈。化湿燥湿之法,可使困阻于中焦之湿邪得以宣化,使脾胃之健运、吸收功能恢复正常。化湿药常用藿香、白蔻仁、砂仁、佩兰、石菖蒲、木香等,燥湿药如苍术、厚朴、半夏等,湿阻偏热者可用黄连、山梔等以清热燥湿。若脾虚与湿阻并见者,宜健脾与燥湿之剂配合应用,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2.淡渗利湿

常与上法合用,以导湿邪从小便而出。如大腹皮、茯苓、泽泻、车前子等药,肺为水之上源,故宣肺可以利水,如杏仁、桔梗等。

3.健脾益气与温运脾阳

湿阻病久,以脾虚见证为主者,宜补益中气、健脾燥湿以治本,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之类。若兼泄泻者,可配加葛根以升清阳而治脾气下陷。若湿从寒化者尚宜配合干姜、附子、肉桂之类,以温运脾阳。中气得充、脾阳振奋则湿浊可化。

4.消食导滞

湿阻兼食滞者,可用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莱菔子等消导之,以恢复脾胃运化功能。

5.生津养阴

治湿从热化的变证,热伤及胃阴,此时宜用养阴化湿两法相合,做到清化湿热而不伤阴,生津养阴而不助湿,常用药有沙参、鲜石斛、鲜荷叶、苇根、通草、滑石、泽泻、麦冬、生地等。

(三)常见证治

(1)湿阻脾胃:

证候:肢体困倦乏力,或头重如裹,嗜睡懒言,肠鸣泄泻,胸闷腹胀,纳食不香,口粘腻或有甜味,舌白腻,脉象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

方例: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中阻:

证候:口苦粘腻,纳差,胸闷腹胀,口渴不欲饮,尿赤,或有发热;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例:连朴饮。

(3)脾虚湿阻: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脘腹不舒,胃纳不香,厌食油腻,大便溏薄或泄泻,苔薄腻或舌质淡胖,脉濡缓。

治法:健脾燥湿。

方例: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4)寒湿伤脾:

证候:胸满痞结,不饥不食,脘中痞闷,形寒肢冷,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运脾胃,宣通阳气。

方例:苓姜术桂汤。

(四)临证权变

在盛夏季节,出现口渴多饮,尿频而长,无汗或出汗甚少,发热不退,胸闷,纳呆,神疲乏力,苔腻,脉数者。为暑湿之邪外袭所致。俗称“暑热症”,可用鲜藿香、羌活、薄荷、板兰根、蚕砂等以清化暑湿,兼摄小便,每能获效。

调护

1.湿阻与外湿有关,因此室内应干爽通风,阳光充足,避免居住潮湿、阴暗的房间。

2.湿阻病忌食生冷,瓜果,油腻、肥甘的食品,以免损伤脾胃。

3.湿阻患者,汗出粘腻,应保持皮肤及床铺的整洁干燥,勤换衣裤及床单。

应用例案

例一、湿阻泄泻:藿香 苓皮 腹皮 麦芽 厚朴 广皮(《未刻本叶氏医案》)

按:本例为叶天士医案,虽无症状及有关病机的描述,但可以药测证,並师其制方之法,此为学习古人医案所不可缺少之基本功。从用药分析,方中茯苓、大腹皮,乃淡渗利湿法,可见患者小便不利,大便泄泻,利小便即以实大便。由于湿阻泄泻,故用藿梗升清化湿,厚朴、陈皮,苦温燥湿,麦芽消食化滞。药味精专,立法严谨。定获良效。

例二、湿阻盗汗:郁XX,男,38岁,农民。1981年3月5日就诊。盗汗自汗三年余,已服中药100余剂,迄今未瘥,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阴头寒。舌苔薄白腻,质淡,脉濡缓。湿阻阳虚,用温阳化湿运中法治之。处方:

炒苍术12克 陈皮6克 茯苓12克 厚朴10克 广藿梗12克 白蔻仁5克 生薏仁24克 制半夏12克 补骨脂12克 糯稻根30克

上方服毕5剂,盗汗大减,醒后但头额汗出,内衣不湿;头重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及自汗等症亦俱减轻;唯阴头仍寒,脉、舌诊如上,再与原法治之,上方加菟丝子12克,又服完5剂,盗汗、自汗俱止,诸症均解除。(蔡德培:湿阻盗汗3例治验,《中医杂志》,1982,23.〈3〉:38)

按:本例为长达三年之久的盗汗久治不愈案例。作者临证时抓住口腻、肢体困倦、头重如裹等主证,加以病程长,缠绵难愈之特点,认为非属一般阴虚气虚,故辨证为湿阻盗汗,其病机乃中焦运化功能失常,升降失调,脾气不充,卫气生成不足,致腠理开合失司。予以化湿温运中阳之法治之,药与证投,三年沉荷15剂而痊愈。

例三、湿阻便秘:叶XX,男,69岁,1981年6月7日诊。便秘月余,屡进攻下,暂通又秘,且见尿涩不畅,大腹胀满,纳食呆滞,身体困重,苔白黄腻,脉弦滑。治宜清化湿热,温阳化气,疏导泄浊。处方:

苍白术 川厚朴 江枳壳 皂角针 晚蚕砂 郁李仁 肥知母 焦黄柏各10克 薏苡仁15克 肉桂心冲,3克 3剂

药后,解大便二次,仍不畅行,腹胀减轻、纳食稍增,小溲略畅,苔薄白黄,此湿热渐化,气机转运也,祛邪务尽,当守方继进三剂,二便调和,纳谷递增,舌苔已退,脉转和缓,继易健脾之剂善后调理而获痊愈。(叶益丰:湿阻便闭治验,《江西中医杂志》,1985,〈6〉:32)

按:本例实为湿热秽浊之邪阻滞大肠气机,而致腹满,纳食呆滞,身体困重,舌苔黄腻,尿涩不畅等一派湿热蕴结之征,故用分化湿热,疏导气机,温阳化浊之法而愈。

例四、薛立斋治一妇,肥胖,头目眩晕,肢体麻木,腿足痿软,自汗身重,其脉滑数,按之沉缓。此湿热承虚也。用清燥羌活二汤渐愈。更佐以加味逍遥散全安。(《续名医类案•湿》)

按:肥人素体多湿,且兼脾肺气虚。湿久成热,湿热又可损及脾肺,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为人用,而诸痿之病作矣。故以清燥汤补益肺气、祛湿除热,合羌活胜湿汤除湿祛风。加味逍遥散即丹栀逍遥散,佐之取其疏肝清热之功。

文献摘录

《景岳全书•传忠录》:“湿热二气虽亦外邪之类。但湿有阴阳,燥亦有阴阳。湿从阴者为寒湿,湿从热者为湿热。

湿热之辨,当辨表里。经曰:因于湿,首如裹。又曰:伤于湿,下先受之。若道路冲风冒雨,或动作辛苦之人,汗湿沾衣,此皆湿从外入者也。若嗜酒浆生冷,以致泄泻、黄疸、肿胀之类,此湿从内出者也。在上在外者宜微从汗解,在下在里者宜分利之。湿热者宜清宜利,寒湿者宜补脾益肾。”

《临证指南医案•湿》:“湿为重浊有质之邪,若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气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不运。虽云雾露雨湿,上先受之,地中潮湿,下先受之。然雾露雨湿,亦必由地气上升所致。若地气不升,则天气不降,皆成燥症矣,何湿之有。其伤人也,或从上,或从下,或遍体皆受,此论外感之湿邪,著于肌躯者也。此虽未必即入于脏腑,治法原宜于表散,但不可大汗而止。更当察其兼证。若兼风者,微微散之,兼寒者佐以温药,兼热者佐以清药,此言外受之湿也。……而但湿从内生者,必其人膏粱酒醴过度,或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治法总宜辨其体质阴阳,斯可知寒热虚实之治。若其人色苍白而瘦,肌肉坚结者,其体属阳,此外感湿,必易于化热,若内生湿邪,多因膏粱酒醴,必患湿热湿火之症。若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软者,其体属阴。若外感湿邪,不易化热,若内生之湿,多因茶汤生冷太过,必患寒湿之症。”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窾,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