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消渴

消渴

消有日渐消瘦之意,渴为口渴急饮、频饮,饮不解渴。故消渴为临床上以口渴多饮、易饥多食、小便频多及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后期常兼有痈疽、雀目、肢体麻木等并发症。早在《内经》中就有“消痹”、“消渴”的记载。后世医家对本病的病机转归又有阐发。如《外台秘要》说:“消渴能饮水,小便甜”。

《千金要方》说:“消渴之人愈与不愈,常须虑有大痈”。由于“三多”症状表现程度不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故又称“三消”。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及辛燥刺激食物,积热于胃,熏蒸于肺,肺胃津伤,热渴消谷,脏腑经络失于濡养而成消渴之证。

2.情志失调 五志过极则化火。郁怒伤肝,化火内炽,上灼肺胃之津,下耗肝肾之液,形成火炎于上,燥热丛生;液泄于下,真阴亏损的消渴证。此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精血暗耗。加之真阴亏损,水不济火,亦可形成水亏火旺之消渴证。

3.禀赋不足 五脏主藏精而不泄,肾又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若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尤其肾气之虚,失其封藏之本,复因调摄失宜,终至精亏液竭,发为消渴。

4.房劳过度 房室不节,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灼伤真阴,发为消渴。

总之,消渴的病机主要是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形成“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的恶性循环。消渴虽与五脏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胃)、肾三脏,并以肾虚为主。肺属金,为水之上源,主敷布津液,通调水道。燥热伤肺,则津液不能敷布于全身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尿频最多,口渴思饮。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脾胃受燥热所伤,则胃火炽而阴亏,故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脾气虚弱,不能转输水谷精微,而直趋下流成为尿,其味甘者乃水谷之精微。肌肉失其濡养则消瘦。肾为先天之本,主藏五脏之精而内寓元阴元阳,故肺、脾阴亏,皆可损及肾脏。若肾阴亏损,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阴虚阳盛,肾之开阖失司,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自小便排出体外,尿多味甘,或混浊如脂膏。若阴损及阳,肾阳虚衰,无以化气布津,下焦不摄,则口渴、多饮、多尿等症并见。据此消渴的病机虽有侧重于肺、脾、肾之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转化。

此外,消渴病久,肝肾阴精不足,不能上承耳目则可兼见耳目疾患或眩晕。阴亏燥热,则肌肤失濡易生痈疽,阴虚肺热可并发痨瘵。

〔辨证论治〕

(―)辨证要领

消渴的辨证,一般以三消为分证为依据。多饮为上消,病始于肺;多食为中消,病始于脾(胃);多尿为下消,病始于肾。但在临床实践中,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或多饮或多食或多尿,而其他二者不甚显著者。由于三消症状各有侧重。故以上、中、下消做为辨证的纲领,但临床上宜通常达变,不可拘于三消之说,只着眼于一脏,应予全面分析,仔细辨识。兹将辨证要点分述如下。

1.辨年龄与发病情況,本病多发于中年之后,但也有青少年罹患本病者,一般年龄越小,发病越急,而且发展快、病情重、症状多具有典型性,预后较差;中年之后发病者,起病缓,病程长,症状多不典型,但常有痈疽、雀目、晕眩、肢麻等并发症。掌握年龄特点,对辨证治疗和预后转归,颇有参考意义。

2.辨主证的演变 本病大多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大体初病以燥热为主,如烦渴多饮,多食善肌,形体消瘦,尿频量多,便秘,苔黄,脉实等。病程较长者,则燥热与阴虚互见,即除前证外,尚有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多梦遗精,皮肤干燥,全身瘙痒,肢体麻木疼痛,尿混浊如脂,味甜、舌赤,脉细数等。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亦可由阴损阳,导致阴阳俱虚:呈现手足心热,咽干舌燥,颜面㿠白或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乏力,四肢不温,畏寒喜暖,甚则阳萎、闭经等。此外,尚有部分消渴患者,于病之早期或经治疗之后,症状甚轻微,故临症时,对轻度口干、尿频,体重减轻者,宜及时诊断治疗。

3.辨三消 上消者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赤苔黄为主证。中消则以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为主证。下消以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舌红脉细为主证。若病久阴损及阳,则呈阴阳两虚之证候。

4.辨并发症 消渴除三多之本证外,尚有诸多兼证,不可忽视。兼证多发生于久病消渴之后,但亦有先发现兼证而后经仔细辨识,方发现本证者,如有些中年或老年患者,其三多的本证并不明显,常因痈疽目翳,雀目、耳聋、眩晕,经检查而发现本证。

(二)论治要点

消渴以肾虚阴伤为本,燥热灼津为标。故治标以清热生津为主,治本以补肾养阴为主。由于三消证状各有偏重,故一般治法,上消以润肺、清胃;中消以清胃、滋肾;下消以滋肾、补肺。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久则由阴损而及于阳,出现肾阳虚衰。因此,在治疗上,清热生津,补养肾阴为主,若久病伤及肾阴,则以温养滋肾为法,下面分述如下。

1.清热生津 是治疗由于肺胃燥热,热灼津伤之证。用药如黄连,黄芩,知母,生甘草,生石膏以清热,如生地,麦冬,天花粉,元参,石斛等以生津。

2.补养肾阴 是治疗由于肾阴亏虚,用药如生地、熟地、枸杞、玉竹、山药、山萸肉等以滋肾。

3.温养滋肾 由于消渴证久不愈,先由阴虚而损及阳,或过用寒凉药物而伤阳,出现阴阳俱虚,滋肾阴用上述药,适当配合温补肾阳以佐之,用药如肉桂,破故纸,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女贞子等。

(三)常见证治

(1)上消:

证候: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例:消渴方加味。

(2)中消:

证候: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例:玉女煎加黄连、梔子。

(3)下消:

肾阴亏虚

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舌红,脉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方例:六味地黄丸。

(4)阴阳两虚:

证候: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萎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滋肾固摄。

方例:《金匮》肾气丸。

(四)临证权变

消渴之证治,一般以清热、养阴、生津、滋肾、温肾为常用的治疗方法。若证见烦渴多饮,苔黄而燥,脉象洪大,乃阳明气分热盛伤津,属热劫津伤,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若消谷善饥,兼有口渴尿频,大便干燥或秘结,舌苔黄燥,脉滑而数。乃胃燥津枯,大肠失润。属阳明燥热之证,可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清热养阴泄火之法。服上方的同时可用黄连一份,生地二十份,共研末为丸。每服三至五钱,一日三次,能消除多食易饥症状及降低血糖有很好的疗效。

1.若脾虚气弱,食少神倦,可加用党参、黄芪、白术、鸡内金等益气补脾。

2.若证见全身乏力、遗精不寐,舌质红,脉细或略细数,可用桑螵蛸散加金樱子、益阴潜阳、收敛固精。

3.兼证治疗,如证见雀目,耳聋,治以滋阴补肾,用杞菊地黄丸,羊肝明目丸。如见痈疽疮疡,可用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地丁之类以清热凉血解毒,甚者用犀黄醒消丸以解毒化瘀。如证见肺痿症状可参阅本篇肺痿节治疗。

〔调护〕

1.节制饮食:对轻度无合并症的患者,可单用饮食疗法,选食白菜、山药、冬瓜、豆类、鸡蛋、瘦肉等。平时可常用山药煮熟代食,以滋阴生津止渴。忌食辛辣腥味、海鱼、发物及烟酒食物

2.避免七情内伤:保持情绪安静,节制性欲。

〔应用例案〕

例一、牟XX,男,37岁,电厂职工。

因经济原因,情志抑郁,后又发生阳萎早泄,夫妻不和,因此思想负担加重,常出现头晕、失眠。继而又发现糖尿病,经门诊确诊而收住院治疗。查形体消瘦,头晕失眠,烦渴多饮,小便频数,常有盗汗,脉洪数,舌无苔。尿糖检查早、中、晚均为阳性。予“生脉白虎汤加味”治疗。服药6剂,诸症大减。惟盗汗未止。再予当归六黄汤3剂,盗汗消失。继而再用“生脉白虎汤加味”,乏时常给精神上的安慰,嘱其精神愉快,饮食上注意调节,月余而愈,恢复了正常工作(《千金妙方、四川肖芳培》)

按:本例因情志内伤,郁而化火,火热炽盛,热灼津伤所致,故予以“生脉白虎汤加味,”既可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润燥。清热养阴兼顾,相得益彰。

例二、汪石山治一妇年逾三十,常患消渴善饥,脚弱,冬亦不寒,小便白浊,浮于上者如油,脉皆细弱而缓,右脉尤弱。曰,此脾瘅也。宜用甘温助脾,甘寒润燥,以参、芪各钱半,麦冬、白术各一钱,白芍、花粉各八分,黄柏、知母各七分,煎服病除。(《古今医案按•消渴》)

按:瘅,热也。脾瘅多因数食甘肥所致,甘性缓,肥性腻,使脾气遏郁,致有口甘内热中满之患。若此症久延,则可化为燥热,终为消渴。此案应是消渴,诊为脾瘅略为勉强。

〔简便验方〕

1.玉蜀黍须30克。

以水两碗半,煎至一碗半,分两次一日服完,连服十日。

资料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3.

2.生山药120克,天花粉120克。

第一次用水1500克,煮取药汁750克,渣用水1000克煮取500克,两次约取药汁1250克。任病人姿意饮之,不拘次数。一昼夜一剂、两剂,甚至三剂均可,视病情轻重而定。

资料来源:《中医验方汇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12.

3.茯苓30〜60克,熟地黄60〜180克,天花粉30〜60克。水煎多服。

资料来源:《中医验方汇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12.

4.猪胰脏1具,鸡蛋3个,菠菜60克。

先将猪胰脏切片煮熟(不放盐),加鸡蛋、菠菜,煮一沸,连汤食之。每日1次。

资料来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

〔文献摘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二阳结谓之消。”

《素问•气厥论》:“肺消者,饮一溲二”。

《古今录验方》:“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升,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渴与饮水,口干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医学心悟》:“三消之证,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以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治,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