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痢疾

痢疾

痢本字作“利”,有泻利之意,加疒作“痢”,以与泻利之“利”相别。痢疾,《内经》称为肠澼,指大肠传导功能失调,致使大便频而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因其有里急后重,闭滞不利的特点,故又称为“滞下”。

痢疾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尤为多见。临证应与泄泻相鉴别。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 暑湿、疫毒之邪,侵及肠胃,湿热郁蒸,或疫毒弥漫,气机阻滞,湿热壅盛与气血搏结,气滞血腐,化为脓血而成湿热痢,甚则为疫毒痢。也有因寒湿之邪内侵胃肠而发者,因寒性凝结,湿性粘滞,寒湿相兼,气血凝滞,与肠中秽浊之物相结而成寒湿痢。

2.饮食所伤 饮食失节,或误食不洁之物,或平素好食肥甘厚味,酿成湿热,湿热内蕴,腑气壅阻,气血凝滞,化为脓血,则成湿热痢;若湿热久郁不清,又易伤及阴血,而形成阴虚痢;若平素恣食生冷,损伤脾胃,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中阳受困,湿从寒化,寒湿内蕴,肠中气机受阻,气滞血瘀,与肠中腐浊之气相搏结,化为脓血而成寒湿痢。

3.内伤七情 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气滞血涩,饮食难化,日久胶结,可下痢赤白粘冻;忧虑伤脾,运化失职,饮食停积,与气血胶结而酿成痢疾。常为休息痢的诱发因素。

4.脾肾虚弱 久痢不愈,必使脾胃受损,继而及肾。而寒湿之痢,易伐中阳,而致命门火衰;湿热之痢,易耗津液,以致肾阴亏虚。又如脾肾素弱者,又感寒湿之邪,或因痢过服寒凉通下之剂,每致阳气更弱,则易成虚寒痢。

总之,痢疾病位在肠。因肠与脾胃相连,故初起实证多累及胃肠,久病虚证多影响脾肾。其病机不外湿热蕴结肠中,气机不畅,以致气滞血腐,化为脓血,传导失常而成痢疾。若疫毒湿热邪重,上攻于胃,致使胃不纳食,而成为噤口痢。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辨虚实 腹痛急、拒按,新病者为实;腹痛缓,喜按,久病者为虚。

1.辨寒热 烦渴引饮,喜冷畏热,尿少而赤涩者为热;壮热口渴,神昏为热毒壅盛。口渴而喜热饮,尿少而清白者,为寒。

2.辨痢色 下痢白而滑脱为虚寒,白而为脓者则属热;痢下赤色,或纯血鲜红者,一般属热、属火、属血,病较深;色如豆汁者为伤湿;淡黄挟白者食积;状如鱼脑,胶冻者为肠胃寒冷;微红焦黄者为热毒;杂下紫黑血丝,黑而有光泽者为血瘀。痢下色白、食不化者为积。

3.辨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为痢疾的主要特征之一。凡外邪所致的里急后重,每便后得减。但因病机不同,其伴随症状各异,如寒邪为病,其腹痛而拘急;火热之邪为病,其腹窘迫,肛门灼热;积之为病,其腹痛必多胀满坚鞕,痛而拒按。凡下痢里急后重,便后不减,证属虚寒者,腹微痛而不实不坚,或喜揉按,或喜暖熨,或虽痛而并无努责。气陷者,泻后里急反加重。气虚、气脱者,里急而频见污衣。

4.辨邪正盛衰 凡下痢但见脓血不见粪质者较重,兼有粪质者较轻;凡下痢次数逐渐减少,而反见腹胀皮急如鼓,呕吐少食,烦躁口渴,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脉实急者,为邪毒内炽上攻之象;凡下痢,噤口不食,为湿热疫毒内炽、胃气上逆。精神萎顿,或见频频呃逆者,为胃气将败。

总之,识别本病的重点,需根据临证症候,观其邪毒是否炽盛,胃气衰败否,阴液是否涸竭,阳气有否虚脱。

(二)论治要点

初痢宜通,久痢宜补。本证初起,多属实证,热证,治以“通因通用”之法,及时疏通,因势利导,以祛其邪。切忌妄用固涩,闭门留寇。久痢体虚,邪少虚多,扶正祛邪,补气固脱。

1.清热解毒 清湿热,解热毒,是治痢的主要方法,尤其是湿热痢、疫毒痢更为重要。对热毒炽盛的疫毒痢,宜重用清热解毒。常用药如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金银花,马齿苋以清热解毒。若下痢脓血、可加生地、赤芍、地榆以凉血养阴。若见呕噁,为热毒上冲,可加服玉枢丹1〜2克。若热毒入营,证见神昏烦躁,另用神犀丹一粒,分二次服。

2.清热化湿 湿热内蕴,一般由湿化热,湿不去而热不除,故治疗以化湿为主,常用川朴、苍术、滑石,藿香之类化湿,并佐以上述清热之品,若因湿热痢下脓血,则可用芍药汤加减,或合香连丸以调气和血。如因湿热致痢之证,只能以芳香化湿,切忌过用利水之药,利水徒伤津液,以致失津而使肠中脓血粘滞难除,如湿阻气化失畅,证见小便短赤,苔腻等证,可选用化湿而不伤津的茵陈,滑石等药,湿去即止。

3.调气和血 本病或因毒邪熏灼肠胃气血,或因湿热而肠道气机壅滞,湿热蒸腐气血,均可下痢脓血,在用清热化湿解毒的同时,可用调气和血,“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之法,用药如芍药汤中的木香、槟榔调气化滞,当归、芍药和营行血,是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常用之药。

4.疏气化滞 古人称痢为滞下,亦有无积不成痢之说,所以痢因积滞而成者,亦为多见。证见下痢腹胀腹痛,纳呆,肛门坠胀等,临床常以消导、化滞之法。如山楂、枳实、陈皮、神曲、麦芽之类,偏湿加苍术、茯苓,偏寒加肉桂、干姜。因积滞而腹痛甚者,可佐大黄以通积滞,这是通因通用之法。

5.温阳补虚 用于久痢正虚之法。若痢久中焦虚寒,脾虚失运,常用制附片、炮姜、肉桂,肉蔻,以温阳去寒;补虚常用党参、炙黄芪、炒白术以益气健脾。

6.补肾固濇 久痢伤及肾阳,或证见滑脱不禁,治宜温肾,如补骨脂、肉挂之类,如滑脱不禁,宜用诃子肉、赤石脂、石榴皮、罂粟壳等以固濇,但注意固濇药当慎用,不宜濇之过早,以免留邪不去之弊。

(三)常见证治

(1)湿热痢:

证候: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腻微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方例:白头翁汤加减。

(2)疫毒痢:

证候:突然发,壮热口渴,腹痛剧烈,便下鲜紫脓血,里急后重,头痛烦躁,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大而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例:白头翁汤加减.

(3)噤口痢:

证候:下痢,饮食不进,恶心呕吐,甚至肌肉消瘦,精神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和胃降浊,滋液清热。

方例:开噤散加减。

(4)寒湿痢:

证候:下痢白冻或如鱼脑,脘腹痞胀,腹痛绵绵而不止,倦怠少食,不渴,小便清白或微黄,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补脾阳。

方例:温脾汤。

(5)休息痢:

证候: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倦怠嗜卧,临厕腹痛里急,便有粘液或带赤色,舌淡苔腻,脉濡或虚大。

治法:益气健脾,清除湿热,调气化滞。

方例:六君子汤合芍药汤加减。

(6)虚寒痢:

证候:下痢稀薄,甚或滑脱不禁,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痠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例:真人养脏汤合桃花汤加减。

(四)临证权变

1.本病可因感邪不同,体质差异,失治误治等因素,可使痢疾病证互为传变,或致变证丛生。故治疗时应在常法基础上,权变而治。

2.湿热痢若因失治,可致湿热鸱张,上攻于胃,则呕吐不食,而为噤口痢。湿热闭遏阳气,转为厥逆,或寒凉过剂,亦可热从寒化,而为寒湿痢。如迁延日久,耗伤正气,或补涩太早,肠中余滞未消,以致时发时止,为休息痢。如久不愈,素体阴虚,也可转为阴虚痢。

3.寒湿痢若素体阳虚,治疗不当,缠绵日久,导致脾肾亏虚,则可变为虚寒痢或休息痢。或阻遏脾阳,胃家虚冷,上逆呕吐则为噤口痢。若湿遏日久,而从热化,则可变为湿热痢。

4.疫毒痢若治不及时,正不胜邪,常可暴痢致脱。亦可因热毒上攻,而成噤口。若治疗不彻底,余邪未清,则可变为休息痢。

5.噤口痢若损伤胃阴,可转为阴虚痢。若脾阳受损,则可向虚寒痢转化。若下痢无度,饮食不进,阳气日衰,极易厥逆。

6.休息痢可因湿热遏伏,因故诱发而为湿热痢。亦可因脾胃亏损寒湿素盛,诱发为寒湿痢。

7.劳痢是因久痢不愈,脾胃虚弱,久而及肾,或劳役过度及禀赋不足,脾肾素虚者而患痢,以致精血被夺,百脉空虚而为劳痢。治宜建中益胃,敛精渗湿,方用四君子汤加山药、莲肉。

8.阴虚痢治宜坚阴泄热,扶正止痢。方用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去干姜。

9.本病初起兼有表证者,宜用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

〔调护〕

1.痢疾一证,多与过食生冷、不洁及变质的食物有关。故平时饮食要有节制,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纳凉、取暖要适度。在易于发生痢疾的夏秋季节,可常食些大蒜瓣,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痢疾因湿热疫毒致病者,具有传染性,要严注意隔离。病人食具、呕吐物、剩余食物、便盆及粪便均应消毒处理。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传染自己或他人。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且应少食多餐。

〔应用案例〕

例一、龚子才治刘司寇,年近七十患痢,脓血腹痛,诸药弗效。诊之六脉微数。此肥甘太过,内有积热,当服酒蒸大黄一两清利之。刘曰:吾衰老恐不胜,用滋补平和乃可。因再四引喻,始勉从之,逾日而愈。(《续名医类案•痢》)

按:本病脉证均示为湿热内蕴而致。虽年高体弱,亦应以大黄下之,此即去病留人之谓。

例二、一上舍,患痢后重。自知医,用芍药汤,后重益甚,饮食少思,腹寒肢冷。余以为脾胃亏损。用六君加木香、炮姜,二剂而愈。(《内科摘要•卷上》)

按:痢之里急后重有虚实两类。医者不辨虚实而妄用芍药汤,以致寒凉伤及脾胃,故后重益甚以及虚寒诸证。前人曾谓:此方今人多用,倘遇虚寒者而误用之,祸不旋踵矣。后以六君加味而愈。

例三、许郡侯女,痢疾腹痛,脉微而软。李曰:此气虚不能运化精微,其窘迫后重者乃下陷耳。用升阳散火汤二剂,继用补中益气汤十剂而愈。(《续名医类案•痢》)

按:中气不足则失其运化,气行不畅,失其统血。故以升阳散火汤,补中气,升其阳,通经络,后继用补中益气汤而愈。

〔简便验方〕

1.仙鹤草15克,鬼针草15克(鲜品用量加倍)。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止痢后如有脾虚症状者,可服1〜2剂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以巩固疗效。

资料来源:《福建中医杂志》1982.5.

2.大蒜头(紫皮)适量。将大蒜头捣烂取汁30毫升,加冷开水至300毫升,充分搅匀,用灌肠器将大蒜液缓缓注入直肠,每日1次。成人1日用300毫升,儿童酌减,连用3~5日。适用于急性菌痢。

资料来源:《江苏医药》1976.3.

3.鲜木槿花、冰糖各50克。每日1剂,开水炖服。

资料来源:《福建医药杂志.》1976.3.

4.地榆50克,仙鹤草30克,女贞子30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第1日剂量加倍。适用于急性菌痢。

资料来源:《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

5.白头翁15克,黄柏10克,黄连6克,秦皮15克,苦参10克,地榆15克。

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连服5~10剂为1疗程。病情较顽固者可间隔数天后再服1疗程。

资料来源:《河南赤脚医生》1981.4.

〔文献摘录〕

《济生方•痢疾论治》:“今之所谓痢疾者,即古方所谓滞下是也。盖尝推原其故矣。胃者脾之府也,为水谷之海,荣卫充焉。夫人饮食起居失其宜,运动劳役过其度,则脾胃不充,大肠虚弱,而风冷暑湿之邪,得以乘间而入,故为痢疾也。”

《赤水玄珠•泄泻门•休息痢》:“休息痢者,愈而数日又复,痢下时作时止,积年累月不肯断根者是也。此因始得之时,不曾推下,就以调理之剂,因循而致也,又或用兠涩药太早,以致邪不尽去,绵延于肠胃之间而作者,或痢愈之后而肠胃虚弱,复为饮食所伤而作者,当看轻重调理,或热或寒或消导或再推下,然后以异功散等补剂加收涩之药。

《医宗必读•痢疾》:“夫痢起夏秋,湿蒸热郁,本乎天地;因热就凉,过吞生冷,由于人也。气壮而伤于天者,郁热居多;气弱而伤于人者,阴寒为甚。……至以赤为热、白为寒,亦非确论。果尔则赤白相兼者,岂真为寒热同病乎?必以见症与色脉辨之,而后寒热不淆也。”

《医学心悟•痢疾》:“古人治痢,多用坠下之品,……所谓通因通用,法非不善矣,然而效者半,不效者半。其不效者,每至缠绵难愈。……因制治痢散以治痢症初起之时。方用葛根为君,鼓舞胃气上行也;陈茶、苦参为臣,清湿热也;麦芽、山楂为佐,消宿食也;赤芍药、广陈皮为使,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也。制药普送,效者极多。惟于腹中胀痛不可手按者,此有宿食,更佐以朴黄丸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