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黄疸

黄疸

黄疸是由于湿郁或疫毒等而致胆液外溢,引起以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中目黄为明显的特征。

祖国医学很早就对黄疸有了认识,且论述颇多,分类也较为复杂,自元代罗天益根据黄疸临床特点槪括为阳证、阴证以后,后世称为阳黄、阴黄。但临床所见,尚有一种甶疫毒感染或蕴毒急发的急黄,为黄疸病的危重证候,多预后不良。

另外,本病应与黄胖、萎黄相鉴别。

〔病因病机〕

黄疸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属外感者,为湿热、疫毒之邪蕴郁不得泄越而成。属内伤者,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酪,内蕴湿浊,与脏腑积热相搏而为湿热;遇阳虚之体,失于温运,或劳倦伤脾,脾阳不运,湿浊郁滞而成寒湿,或疸病日久,气血虚亏而成黄疸的虚证。久病黄疽,(疒征)积致瘀热在里或瘀血内阻而成瘀黄。形成黄疸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以兼湿邪多见,后世有“无湿不成疸”的论述。上述内、外二因在致病方面又互相关联,现分别叙述于下:

1.感受时邪,疫疠所染 外感湿热、热毒、疫疠者,多发于肝胆胃素有伏火、湿热之人。湿热、热毒、疫疠皆属阳邪,阳热之邪阻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蕴生湿热,则湿热中阻,熏蒸肝胆。肝胆失于疏泄,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肌肤发黄,下流膀胱,使面目小便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若湿热毒盛,伤及营血,胆液外泄,发黄急速,证情险恶,又称急黄。若病热毒、疫疠者,起病急,传变快,迅犯营血,引起出血,肌肤发斑,重则内陷心包,出现神昏惊厥的重证。

2.饮食不节 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不得下泄,溢于皮肤发黄。

3.脾胃虚寒 素体胃虚寒,或久病脾胃阳衰之人。阳虚运化功能不足,内生寒湿,寒湿内阻,胆液疏泄不利,外溢肌肤故发黄。寒湿为阴邪,故其色晦暗如烟熏。日久脾阳益衰不能化水谷精微以资生气血,若寒湿蕴结,停阻中焦则脾阳被困,而表现气机受阻升降失调的证候。

4.积聚 积聚日久不消,瘀血痰浊阻滞,肝胆升发疏泄之机失常,胆液受阻,不得循常道疏泄,而外溢侵淫肌肤则发黄,其黄晕如油,甚者瘀血痰浊阻滞,气血不荣,面色黑黄如熏,瘀血痰浊搏结不行,结为(疒征)积、胀满。

综上所述,黄疸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肝、胆、脾、胃四个脏腑。其病变部位虽在肝胆,无不关及脾胃,且往往先见脾胃症状,因为肝胆与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是密切相联的。如因脾胃升降运化功能失常,中焦酿成湿浊,而胆液疏泄受阻不能循其常道,泛溢于外则发黄。也有因肝胆受邪传犯脾胃,致胆失于疏泄,脾胃失于升降运化,而湿困中焦,胆汁泛溢而发黄者。肝胆与脾胃有先病后病之别,但无不相互关联。故常谓肝胆不病则不黄,脾胃不病则无湿。然由于致病因素不同,病人体质有脏腑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所以病理变化也不同,临证应详加辨析。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黄疸辨证主要应分清寒、热、湿、瘀与虚的不同证情。寒多为寒湿或虚为主的发黄,热多为湿热或热毒、疫疠为主的发黄;瘀为瘀血搏结的发黄;湿邪可兼见于各种不同原因的发黄,但湿邪也有轻重的不同,临床辨证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辨发黄色泽 发黄色鲜艳光亮如橘汁者为湿热,发黄呈褐黄色而光亮者为热毒、疫疠,可概括于阳黄范围。发黄色晦暗如烟熏者,均可概括于阴黄范围。色黄而兼有红丝赤缕或症块者为瘀黄,且多兼有热象;色黄而暗,甚或黑黄而沉晦者,多兼寒或虚象,可概括于瘀黄范畴。

2.辨邪气的性质 属热者,可见身热,口干,喜凉,胸膈烦热。热毒壅盛者,初起见膈热心烦,可迅见高热寒战,甚或神昏,或见衄血、吐血;疫疠发黄,发病突然,初起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继之发黄,出血等;属寒者,可见神疲,畏寒喜暖,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属瘀者,多素有(疒征)积,面色暗黑,赤痣血缕,胁腹痛,时作烦满等。属湿者,胸闷,腹胀满,泛恶,甚则呕吐,肢体困重,口粘苔腻等。

3.辨虚实 黄疸初起多表现为邪气实,寒热湿瘀之邪壅阻,而致气血瘀滞,见有胁下或腹中胀满,疼痛。血瘀日久则肌肤失于濡养,可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者为实证。若日久瘀血搏结不行,气血渐虚则面色苍黄,精神萎靡,身倦,食少便溏者,为虚实兼杂之证。久病黄疸正气渐伤,气阴不足,实热之证可转变成虚寒证,见身倦神疲,面晦暗,口淡,食少等症状。若湿热发黄,热盛伤阴血,可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甚者见潮热,舌红嫩少苔等,为湿热伤阴之证。

4.从发病时间及病程长短来辨别 阳黄起病急,病程短,及时治疗,可以速愈。若迁延日久不愈而转为慢性者不易速愈;阴黄起病缓,病程长;急黄起病急,变化迅速。

5.辨别黄疸病势轻重 如黄疸逐渐加深,表明病势加重;黄疸逐渐变浅,表明病势好转。黄疸色泽鲜明,神清气爽,为顺证,病轻,颜色晦暗,烦躁不宁为病重。

(二)论治要点

黄疸有寒、热、湿、瘀的不同,但以兼湿者为多,尤以湿热发黄为多见,故治黄疸须正确运用祛湿法。对湿热宜清热利湿;热毒宜凉血解毒化湿;疫疠宜清热解毒祛湿;寒湿宜健脾温运化湿;瘀黄治宜活血散结,这是治黄的基本方法。临床可根据具体证情,灵活选用下列几种方法。

1.利胆消黄 利胆是疏利胆液,消退黄疸的必用方法。常用药有茵陈、栀子、郁金、黄柏、金钱草、大黄之类。茵陈用量较大,栀子较为多用,大黄有荡涤攻下作用,非湿热壅郁的实证不宜应用。

2.渗利化湿 黄疸发病机制多兼有湿邪,故治疗多兼用祛湿药物,常用淡渗祛湿药有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通草等;通利祛湿药有滑石、木通、猪苓,淡竹叶等;芳香化湿药有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白蔻仁、草蔻仁、砂仁、半夏、陈皮之类。

3.通泻大便 黄疸见有腹满胀,小便不利,大便秘结,里实热重者,可用通泻的方法,攻泻实热。常用药为大黄、芒硝及枳实。

4.清热解毒 黄疸有热象者,宜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地丁、蒲公英、败酱草、垂盆草之类;无热象或脾胃偏弱者,宜用土茯苓、紫参及蒲公英、败酱草、连翘、甘草等。

5.舒肝理气 常作为黄疸病的辅佐方法,对气滞腹胀,胁肋胀痛者为必用的方法。常用药有柴胡、薄荷、青皮、香附、乌药、木香、川楝子等。

6.活血消(疒征) 黄疸病多伴有两胁胀痛,胁下有(疒征)块,故活血消(疒征)为常用辅佐法。对瘀血发黄的形体壮实病人,往往作为主要法则应用。常用药有丹参、郁金、桃仁、红花、丹皮、赤芍、三棱、莪术、鸡血藤、乳香、没药、丝瓜络等。

7.软坚散结 主要用于瘀血发黄,或黄疸渐消,胁下(疒征)积逐渐变硬,或胁肋刺痛较重者。多与疏肝理气,活血消(疒征)法并用。常用药有炮穿山甲、三棱、莪术、皂刺、龟板、鳖甲、牡蛎、炒土鳖虫之类。

8.补脾和胃 补脾主要用于脾胃阳气虚损所致的寒湿发黄,久病黄疸正气渐衰,脾胃气阳不足者。常用的补脾气药有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肉、大枣等;脾阳虚寒湿盛者,用附子、炮姜、吴茱萸等。和胃常用化湿降浊药有半夏、陈皮、竹茹、佛手、香橼、生姜等。健胃消食药有鸡内金、炒莱菔子、焦槟榔、炒神曲、焦山楂、炒麦芽之类。

9.养血柔肝 多用于湿热、疫毒或瘀血作热日久耗伤阴血者,尤其对热毒、瘀血发黄迁延日久,阴血不足者,常作为主要方法应用。常用药有生地、当归、白芍、枸杞、制首乌,阿胶、玄参、麦冬之类。

(三)常见证治

1.阳黄 湿热蕴黄,因其湿、热偏盛之不同,临床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两类。

(1)热重于湿:

证候:身目倶黄,黄色鲜明,发热口苦,心中烦𢙐,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腹部胀满,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方例:茵陈蒿汤加味。

(2)湿重于热:

证候:身目俱黄,但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闷,恶心纳呆,口渴不欲饮,大便溏,苔厚腻而黄,脉濡。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例:茵陈四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2.急黄

证候:发病急骤,常突然高热寒战,烦渴面赤,继之面目肌肤发黄,色迅速加深,呈红黄光亮,烦躁嗜睡,甚则出现神昏谵语,皮肤发斑,或头痛身痛,吐衄便血,胁下(疒征)积,舌红绛,苔黄厚而燥,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方例:清瘟败毒饮或犀角散加减。

3.阴黄

(1)寒湿发黄:

证候:目及肌肤发黄,黄色晦,暗甚者如烟熏,脘腹胀闷,食减少,大便不实,小便不利,或身倦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饮白腻,脉沉迟或沉弦无力。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和胃。

方例:茵陈术附汤加减。

(2)气滞血瘀:

证候:胁下有(疒征)积,胸颈面部可有血痣,形体消瘦,纳呆食少,腹胀满,发黄其色黄晕如油而暗,或伴腹胀大,吐血,便血,衄血,唇舌紫喑,脉沉涩。

治法:柔肝健脾,活血散(疒征)。

方例:三甲散加减。

(四)临证权变

黄疸乃邪气为病,且因感染程度、年龄、体质等不同,治疗转归及预后亦有所不同。大抵黄疸初期,皆以邪实为主,故以祛邪为第一要义,特别是疫黄,首当清热解毒,祛邪以安正。若病情不能及时得以控制,常可导致毒邪内陷,形成燎原之势,攻伐心肝,耗竭真阴,而出现高热神昏𧮪语等症,此时非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重剂清心解毒,镇惊开窍之剂则无济于事。若痰热互结,蒙蔽心神者,可与至宝丹芳香辟秽、涤痰开窍。值得注意的是,①治必得体,用药适当,不可过用甘寒。若由寒湿而致发黄,治用温化,不能专用清利,否则,反会损伤阳气。如用茵陈利湿,必须配以附子、干姜温阳之品,取其温阳以化湿邪。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须固护胃气。特别是黄疸退后,邪未尽除、正气未复之际,调补胃气,对于清除余邪,巩固疗效,促进痊愈,尤为重要。若误认为黄退病愈,放松治疗,则邪气可由气分深入血分,瘀结不散,留于胁下,而成(疒征)块。甚者脾气受抑,转输不利,而成臌胀。其治疗方法可参阅有关篇章。

本病失治误治,迁延日久,亦可导致阳微欲脱,或热陷营血,煎灼真阴,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此时治疗更须积极慎重。阴虚风动者,可选用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阿胶鸡子黄汤滋阴熄风;热盛生风者,可加羚羊、珍珠母等清肝熄风;热毒深入血分而见吐血、便血者,可用犀角地黄汤加地榆炭等凉血止血;热闭神昏者,速当用至宝丹等醒神开窍;若脾气衰微,阳气欲脱,汗出肢冷者,可用大剂参芪附子等回阳救逆,待病情好转后,再从本治之。

〔调护〕

感受外邪引起的黄疸,多具有传染性,应注意作好隔离。从发病起,至少隔离30〜40日。病员的餐具要煮沸消毒或专用。

在调护方面,可根据黄疸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阳黄、急黄

1.患者应卧床休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要清心寡欲,避免忧思郁怒,使肝气条达。

2.饮食应进富于营养的软食或半流质,禁辛辣、酒及油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热。急黄呕吐频繁者,可暂禁食,绐予补液。

3.对急黄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黄疸加深,皮肤出现斑疹,为热毒耗动营血,属病情恶化之兆;脉微欲绝或散乱,神志恍惚,烦躁不安者,可能为欲脱之征,应及时抢救。

(二)阴黄

1.注意休息,适当参加太极拳、气功等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

2.摄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禁食酒、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消化。不吃油炸、坚硬的食物,避免损伤血络。

〔应用例案〕

例一、刘××,男,20岁。

起病时发热恶寒,继则面目发黄,经某医院诊断为溶血性黄疸,虽经西医治疗,但症状仍严重,因此请中医会诊治疗。四诊所见,患者面目淡黄,神色萎靡,唇舌淡白,少气懒言,呼吸气微,全身极度疲乏,头晕心悸,不能起床,夜寐盗汗,时发虚热,口淡不欲食,大便溏,小便自利而黄,脉大而缓软。法取甘温,用黄芪建中汤以补气生血,培土健脾。

黄芪12克 桂枝6克 白芍12克 炙甘草4.5克 生姜6克大枣5枚 饴糖30克另冲

二诊:服廿余剂后,症状显著减轻。再守上方合党参、当归、茵陈、附片、茯苓、白术等,治疗两月,病情继续好转,又以归脾丸调理善后,半年后复查,各项检查接近正常,病遂告愈。(杨志一:溶血性黄疸治验一例报吿,中医杂志,475,1958)

按:黄疸为阴黄,患者脾气虚,湿困中焦,脾阳不振,运化失常,症见口淡不欲食,大便溏,小便自利,脉缓。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症见唇舌淡白,神疲气微,少气懒言,心悸头晕。阴血虚,夜寐盗汗。阳虚湿浊不化,寒湿阻滞脾胃,阳气不宣,胆汁外泄。寒为阴邪故面目淡黄,小便黄。治宜补气生血,培土健脾。故方用黄芪建中汤。“益木培土’’,补气生血。当症情好转后,则加用大补气血的党参、当归、茯苓、白术等药,并佐以茵陈、附子,以温阳退黄,故得较好疗效,用归脾丸调理善后,病遂告愈。

例二、高XX,男,16岁,1964年8月24日初诊。一周来,纳谷无味,继则身目发黄,逐渐加深,小便如柏汁。舌苔薄白,根苔较厚,脉弦。湿热熏蒸成黄,治以清化湿热,用茵陈四苓汤加减。

西茵陈30克 生山栀9克 黄柏9克 泽泻9克 赤猪苓各9克 陈皮6克 炒六曲12克 五剂

二诊:8月29日,胃纳较增,黄疸减退。舌根厚苔渐化。原方七剂。每日一剂,服至10月21日,症状全部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医案选编》)

按:本例为湿热疸,病变初起身黄亮,小溲浓黄,舌根苔腻,饮食无味皆为湿热表现。方用茵陈、山栀、黄柏清热化湿,赤苓、泽泻、猪苓等渗湿,陈皮理气,六神曲和胃消食,山栀生用,有清泄作用,使湿热从小便出。故病速告愈。

例三、雷XX,女,20岁,工人。四个月以前,患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苦而干,渐致身目、小便皆黄,如橘色,经住院治疗四月余,黄疸稍退,但腹胀不能食,疲乏倦怠,身形消瘦,两胁下疼痛。询问病程得知,住院期间因过服苦寒药导致病情加重,病者要求出院,后来门诊治疗。

诊见面色萎黄,暗无光泽,形体消瘦,神疲畏寒,两胁疼痛,腹胀痞满,目微黄,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左关弦大,右关沉迟无力。辨证:肝气乘脾,寒湿阻遏之黄疸。立法:健脾疏肝,温中和胃,佐以利湿。

党参12克 白术12克 云苓12克 陈皮9克 良姜9克 生山药12克 砂仁6克 茵陈10克 橘叶9克 白芍12克 元胡12克 甘草5克

二诊:上方服十余剂,症状显著减轻,黄疸消失。此后以健脾和胃疏肝之法,调理三个多月,复查肝功能四次渐次正常。(《许玉山医案》节选)

按:是阳黄过服苦寒药,损伤脾阳,迁延日久而成阴黄。脾胃虚弱,中阳不运,故食少纳呆;肝胆气机不畅,寒湿留滞中焦,胆汁外溢,故身目色黄,黄色晦暗,两胁疼痛;寒湿困脾,升降失司,故见恶心呕吐,腹胀脘闷,大便稀溏。本患既病误治,急当图救,投以甘温健脾,舒肝理气之剂。方中茵陈利湿退黄,党参、白术、云苓、山药、元胡、橘叶舒肝理气止痛。俾脾气实则湿无由生,木条达则无乘脾之理则病痊愈。

例四、毛X,女,11岁,1961年3月9日初诊。九天前开始发热、头晕、疲乏无力,右胁胀闷不适,近两、三天热退,但白睛及全身逐渐发黄,食欲更差,精祌疲惫。检查:面色黄,向睛轻度黄染,舌苔黄微厚,脉弦细。辨证:肝胆湿热,脾为湿困。治法:清热利湿,健脾理气和胃。

茵陈12克 大青叶15克 茯苓9克 白豆蔻9克 山栀6克 淡豆豉12克 竹茹12克 青皮9克 生白术9克 小麦苗60克 灯心1.5克 水煎两遍,分两次温服。

二诊:3月22日,服药十余剂,食欲明显好转,黄疸渐退。近日复查,黄疸指数4单位,肝仍略大,有压痛,右胁仍略感不适。舌苔薄白,脉弦细。原方去茵陈、小麦苗,加田基黄15克,山萸肉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橘核12克,砂仁6克。继服。

4月下旬家长来信述及,诊后又服药十余剂,症状全除,复查,肝已不大,肝功能恢复正常。(《刘惠民医案》)

按:患者为湿热蕴蒸,湿重于热的黄疸证。发热很短时间内热退,而出现头晕,胁痛胀闷,食欲不振,精神疲惫,均为湿困脾胃,浊邪不化,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治疗清热利湿是基本方法。方用茵陈、山栀、大青叶、青皮、小麦苗、茯苓、白术、白豆蔻等清利肝胆湿热而醒脾,使脾运恢复,脾胃健运,则有助于利湿,泻热,热退湿去,黄疸始能消退。

例五、程XX,女,48岁,南京籍。1960年4月12日因畏寒发烧十天,黄疸三天,神志不清,烦躁不安一天,住XX医院。住院号:1450。

初诊:1960年4月12日。寒热旬日不退,面目一身尽黄,神志昏迷,扬手掷足。舌苔薄而糙,脉来濡滑而数,邪热不从外达而反内陷厥阴之经,证势危殆。急拟清肝经之伏热,助以开窍清心之剂。以希转机。

西茵陈12克 连翘12克 银花12克 鲜石菖蒲30克 川雅连4.5克 广郁金9克 天花粉18克 至宝丹二粒,打碎,分四包,三小时一包 二帖。

二诊:4月14日。神志依然昏迷,略有知觉。舌短缩,苔黄糙。脉滑数。症势仍在险关。拟原法再进一筹。

犀角尖粉1.2克,分二次冲服 西茵陈15克 炒川连4.5克 鲜石斛30克 广郁金9克 银花12克 连翘12克 鲜茅芦根各60克,去心节 安宫牛黄丸2粒,打碎,分4包,每4小时服一包 二帖。

三诊:4月16日。神志渐清,邪有外达之机。舌转薄黄。脉象弦滑。今拟原方去清心开窍之品。原方去犀角尖粉、安宫牛黄丸,二帖。

四诊:4月18日。神志日渐清晰,黄疸亦渐消退。舌苔黄腻。脉来濡滑。法当清利开泄并施。

西茵陈15克 炒川连3克 朱连翘15克 朱茯神各12克 鲜石斛12克 川郁金9克 鲜茅芦根各30克去心节 粉猪苓12克四帖。

五诊:4月22日。神志已清,胸闷腹胀,黄疸日渐消退,小溲较多。舌苔黄腻。脉濡滑。再以原方出入。原方加苡仁18克,炒银花12克,五帖。

六诊:4月26日。神志虽已清晰,面目黄疸退而未尽。再从清利湿热之治。

西茵陈30克 朱连翘15克 银花15克 茯苓神各12克 川郁金9克 鲜茅芦根各30克,去心节 车前子12克,包 五帖。

七诊:4月30日。神志虽已清晰,湿热内蕴尚未清彻,一身尽黄,小溲较畅,此乃邪有外泄之机。再当清利为主,但神疲乏力,头晕肢麻,邪去正伤,营血不足。须以调营为佐。

西茵陈30克 金银花15克 胡黄连3克 炒黄芩6克 茯苓神各12克 车前子15克,包 白蒺藜12克 炒米仁12克 鲜芦很30克,去心节 逍遥丸15克,包 三帖。

八诊:5月3日。黄疸退而未尽,湿热仍未清彻。饮食如常,小便尚畅。惟头晕且痛,乃血亏肝旺之候。舌转薄腻。脉濡滑。续当清利之中,佐以和营之治。

西茵陈12克 胡黄连3克 当归丸6克,打,包 金银花15克 茯苓神各15克 炒白术9克 福泽泻15克 鲜茅芦根各30克,去心节 车前子12克,包 钩藤12克,后下。

服用此方调治,证情日见好转,连服二十五帖。

九诊,5月29日。身黄目黄退净,纳馨寐安,惟头尚眩晕。再从协调肝脾佐以清利之治。原方加潼蒺藜12克,料豆衣12克,活磁石30克(先煎),五帖。

十诊:6月3日。黄疸退净,惟头晕乏力,气血尚难骤复。再以调肝扶脾之治,徐图恢复。

潞党参12克 全当归9克 炒白芍、术各9克 云茯苓12克 黑山栀12克 广陈皮4.5克 川郁金9克 料豆衣12克 磁朱丸18克,包 三帖。

按:为黄疸之重症,外邪本重而正气已虚,无力驱邪外出,使寒热稽留,旬日不退,邪热化火伤阴,挟素蕴之湿热,直入厥阴,热毒内陷心包,故呈昏迷危急之重证。故紧急凉开透窍,以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郁金、菖蒲,清热涤痰开窍;犀角、川连凉心泄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茵陈清热燥湿,治湿热黄疸主要药。天花粉、芦根养阴生津。服药三日神志清楚,随其病情,继以治湿热黄疸的方法,半月黄疸消退,转危为安。遂后又调肝复脾,以助恢复。

〔简便验方〕

1.取食醋(米醋)加适量食糖,1岁以内婴儿每日服3次,每次服5毫升;1岁以上儿童,每日服3次,每次服10毫升;并伴用一般护肝药物。如并发感染者,加用青霉素及板蓝根。适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资料来源:《湖北卫生》1976.4.

2.取甜瓜蒂若干,阴干,以文火焙至黄褐色后,研为细末,分成0.1克的小包备用。每个疗程用0.1克,分3〜4次由鼻腔吸入,每次间隔10〜20分钟,一周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药物吸入后会出现鼻塞、喷嚏、流泪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继而鼻腔流出粘稠或稀薄的淡黄色液体。

资料来源:《吉林医学》1981.1.

3.糯稻草秆(无根无穗)60克,洗净,切碎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左右,去渣,每日1剂,分2次服。

资料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981.4.

4.木贼草31克,板蓝根、茵陈各15克。

水煎浓缩至1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服。儿童酌减。

资料来源:《新医药学杂志》1974.3.

〔文献摘录〕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湿热相交,民当病瘅。”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

《诸病源候论•急黄候》:“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有得病即身体面目发黄者,有初不知是黄,死后乃身面黄者,其候得病但发热心战者,是急黄也。”

《景岳全书•黄疽》:“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古有五疸之辨,曰黄汗、曰黄疸、曰谷疸、曰酒疸、曰女痨疸。总之汗出染衣如柏汁者,曰黄汗;身面眼目黄如金色,小便黄而无汗者,曰黄疸;因饮食伤脾而得者,曰谷疸;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因色欲伤阴而得者,曰女痨疸。虽其名目如此,总不出阴阳二症。大多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

《临证指南医案•疸》蒋式玉按:“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薰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薰黄,阴主晦,治在脾。”